美團大數據殺熟會員用戶再發聲:緩存背不動這個鍋

2020-12-23 CNMO手機中國

【CNMO新聞】最近,「美團大數據殺熟」事件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該事件相關的微博話題下,無數網友紛紛分享了自己被各平臺大數據殺熟的經歷,引發了群體共鳴。隨後美團回應表示,這不是大數據殺熟,而是軟體定位緩存導致了配送費預估不準。這一回應自然是引起了網友們的群嘲。

美團大數據殺熟會員用戶再發聲

近日,曝光美團大數據殺熟的自媒體帳號「漂移神父」又發文《大家好,我是緩存》,回應了美團的回應。漂移神父稱,若是緩存也能定位錯誤玩漂移,那這麼些年來,緩存造成的偏差導致配送費差價能給用戶退回來不?為什麼總能誤差多,從來不誤差少呢?

美團被曝殺熟外賣會員

漂移神父認為美團現在處於騎虎難下的境地。若是緩存的鍋,如何解釋會員與非會員的配送費差異?若是承認大數據殺熟會員,便違背了反壟斷法的相關規定,可能會面臨監管部門的嚴格審查。

從各位網友分享的被殺熟經歷來看,「美團大數據殺熟」事件並不是特例,或許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企業間心照不宣的默契。作為一個消費者而言,在外賣平臺購買會員是為了能夠享受更多的優惠折扣,從達到自己省錢的目的,而消費者現在在花費了會員費之後,享受的卻是更高的配送費,這又是何苦來哉?

相關焦點

  • 割會員韭菜,美團也玩大數據殺熟?美團:軟體緩存;網友:你當我傻?
    來源:新浪港股美團再一次站上了輿論風口,近日,自媒體漂移神父爆料稱,自己遭遇了美團會員「殺熟」行為。一時間網友炸了鍋,紛紛表示,「美團再見吧」、「反壟斷還是有必要約束一下企業」。隨後,美團致歉,但似乎無法說服投資者,今日美團股價大跌3%,逾400億市值蒸發。
  • 美團會員成「韭菜」,大數據殺熟是如何收割用戶的?
    像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可以說國內各大網際網路平臺已經陷入了大數據殺熟的重災區。近日,美團大數據殺熟事件,再次引發輿論關注。12月14日,自媒體「漂移神父」發布了《我被美團會員割韭菜》,「漂移神父」表示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之後,發現一家常點的店鋪,配送費從平時的2元變為了6元。
  • 美團外賣配送費差異是定位緩存的鍋?網友:殺熟不止一次
    而當作者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時間點單,會員帳號的配送費仍為6元,而非會員帳號僅為2元。對此,美團外賣回應稱,經查文章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錯誤地使用了用戶上一次定位,與實際位置產生了偏差,導致配送費預估不準。實際下單時會按照真實地址計算,不受影響。
  • 美圖殺熟,不過是大數據的本職工作,3招告訴你如何避免被殺熟?
    同一時間、同一配送地點、同一家外賣平臺、同一個商家,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配送費比非會員還高,吃瓜群眾都不理解,這會員買了就為交智商稅用的?近日,《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自媒體文章被廣泛傳播,大數據殺熟成為繼螞蟻集團、辛有志、羅永浩之後的又一個年終大瓜。
  • 美團外賣疑似割會員韭菜 「大數據殺熟」的原罪涉價格歧視
    對此,美團回應稱預估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但在和美團人員現場交流時,「漂移神父」覺得12月9日的4元配送費差額,也許可能由位置緩存導致,「還算能解釋通」。但是兩天後的12月11日,依然存在的配送費差額,再歸結於「位置緩存」,他覺得「很難解釋得通」。
  • 順義小夥:美團大數據殺熟,美團:定位緩存,網友不買帳
    但最近我們在網上看到的一些關於外賣平臺的大數據殺熟負面新聞卻不得不讓人深思。 最近轟動一時的「大數據殺熟」事件。據個人微信公眾號「漂移神父」發布的文章《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博主講述自身作為一個美團外賣平臺會員配送費高於普通用戶,引起網友關注。
  • 美團涉 「大數據殺熟」被質疑 誰在薅誰的羊毛?
    近期,一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引發熱議,文中詳細描述了用戶在花 15 元開通美團會員服務後,點外賣的配送費用從一直以來的 2 元直接上漲至 6 元,隨後下降至 4 元的過程,讓人們直呼 「當了韭菜」「被大數據殺熟」了。  對此,美團外賣回應稱,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
  • 「大數據」殺熟再現市場,你被「坑」過嗎?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什麼是大數據殺熟? 大數據殺熟,狹義上來講是指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的現象;廣義上來講,除了新老客戶看到的價位不一樣之外,不同消費水平的客戶,在面對同一個產品也會出現不同的價格。這就是大數據殺熟。
  • 美團外賣等平臺都「殺熟」,大數據放過我吧!
    當時「神父」以為,是因為用餐高峰期,騎手少,運力緊張,這點算法還是可以理解,就想著過來高峰期再點,但是沒想到40分鐘後,依然是這個樣子,就覺得事情有些蹊蹺。不過更神奇的是,他換了一部沒有開通會員的手機後,配送費竟然只要2元。
  • 用戶控訴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王興就這樣讓大家吃得更好?
    近年來,網際網路行業時不時被曝出大數據殺熟亂象,招致用戶反感,最新中招的是美團外賣會員。美團外賣回應不可信簡單科普下大數據殺熟,北京消費者協會曾給出明確定義:經營者利用大數據技術釆集用戶信息、建立用戶「畫像」,並以謀取利益為目的,根據用戶「畫像」提供特定(非可選性)商品或服務的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
  • 美團虧大了:為了幾塊錢殺熟會員 市值蒸發400億港元
    【智觀察報導】網際網路時代,在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的同時,卻也因為信息數據的暴露,導致在一些消費場景會被殺熟。日前,就有用戶反映稱自己被美團殺熟,會員的配送費要比非會員要高。
  • 程式設計師解讀:美團外賣是明目張胆用大數據精準宰客
    但十年後的這個午後,看著美團關於大數據殺熟的回應,我居然開始懷念起了那個追求理想在乎體面的年代。美團的回應,不僅不夠真誠,還在偷換概念。 該用戶在購買了美團會員後發現,就因為自己是美團VIP會員,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5元不等。面對用戶的投訴,美團把這個「鍋」甩給了「軟體存在定位緩存」。 之前我們討論過,程式設計師是不是正在成為新的崛起的力量,在統治這個世界。
  • 男子買美團會員後發現被「殺熟」:配送費會員6元,非會員只要2元
    然而一名男子在美團開通了會員之後,發現自己被殺熟了。一名自媒體大V在網上爆料了自己被美團「殺熟」的一幕。這名網友經常在一家商家點外賣,可是他在花錢開通了美團會員之後,卻發現配送費用從原來的2元變成了6元。
  • 殺熟會員?美團外賣回應了
    近日,自媒體「漂移神父」發布的文章《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引發熱議。「美團被爆殺熟外賣會員」的話題則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前十位。12月14日,自媒體「漂移神父」微信公眾號發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質疑美團對外賣會員「殺熟」。
  • 不甘被割韭菜,美團會員「起義」:大數據殺熟造的孽,須付出代價
    「除了送餐費,滿減都不一樣,會員30減2,非會員30減3。」在文章評論區,越來越多的人訴說被殺熟的經歷。眼見輿論的風聲越來越大,美團終於坐不住了。12月17日,美團外賣官方發布聲明,配送費差異與會員無關,是定位緩存導致的偏差。目前,產品和技術已經成立專門團隊,正在進一步溝通解決問題,提升產品和服務水平。給大家翻譯翻譯,配送費差異問題的確存在,但是系統漏洞的鍋。
  • 美團外賣被曝「宰熟」,會員花費反而更貴,回應軟體定位緩存問題
    近日,一篇文章「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刷了屏,美團竟然對自己的外賣會員下手,而美團「殺熟」的這一行為也引發了眾怒。文章作者說開通了美團會員之後,「在同一家外賣,同一個配送位置,同一個下單時間節點,配送費比非會員還要高?」質疑美團對外賣會員「殺熟」。
  • 美團回應「割韭菜」,重新定義大數據殺熟,你相信嗎?
    該文作者指出,自己開了美團會員,同一個餐館、相同地點點餐配送費是6元,而自己另一個沒有開通會員的帳號點餐配送費卻只要2元。該文發布後,引發輿論廣泛討論,甚至上了微博熱搜。對此,美團特別做出回應稱:由於存在軟體定位緩存,錯誤地使用了用戶上一次的歷史定位,與用戶實際位置產生了偏差,導致配送費用預估不準。在實際下單時,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
  • 外賣平臺涉嫌大數據殺熟,處理不能「自說自話」
    日前,一則「美團被爆殺熟外賣會員」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有用戶發文質疑,美團對會員用戶實施差別待遇。對此,美團外賣回應稱不存在差異定價,會員配送費更貴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因為定位緩存造成預估不準;目前已成立專門團隊,正在進一步溝通解決問題。
  • 反壟斷破除大數據「殺熟」頑疾
    12月17日,「大數據殺熟」又被頂上微博熱搜,這一次的主角是美團。打車軟體對相同客戶採取不同定價,訂酒店會員比普通用戶花錢更多……近年來,「大數據殺熟」頻上熱搜。
  • 瑞幸1.8億美元和解;橙心優選成都調價;美團回應殺熟會員;
    美團回應會員殺熟 針對用戶反饋的「會員和非會員配送費差異」問題,美團外賣回應稱,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用戶實際下單的配送費,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在回應聲明中,美團外賣也向用戶表達了歉意,「毋庸置疑,定位緩存問題導致配送費預估不準,是我們的問題,這裡向用戶誠懇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