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回應推送廣告稱沒監聽用戶,我給你分析下回應可信度有多少

2021-01-07 網際網路老白兔

近日傳出信息稱「微信涉嫌實時監聽、分析用戶聊天內容、聊天記錄進行廣告推薦、內容推薦」 。一時間微信疑似監聽用戶聊天內容成為廣大微信用戶擔心的敏感問題。並且有媒體專門對此進行了測試。隨後,微信官方對此回應:

其「看一看」平臺基於用戶的興趣、點擊行為、平臺熱門等因素來推薦相關資訊信息。該平臺會對用戶進行「畫像」。前述測試中的用戶被打上「旅遊」標籤,所以被推薦了相關內容。微信團隊還表示,微信一直以來沒有收集用戶聊天信息,聊天信息屬於用戶隱私,不會將其用於廣告投放。

使用APP注意保護隱私

對於微信官方的回應,有些網友還心存疑慮,但是從專業角度,我覺得可信度還是較高的。筆者曾有一年半的信息流廣告投放經驗。各大平臺都有自己的信息流廣告。投放的方式大同小異。微信官方的朋友圈廣告、微信公眾號文章底部圖片廣告其實都是信息流廣告的一種。所以我就根據用戶行為和微信廣告呈現,來給各位看客分析下,微信關於推送廣告的回應,可信度有多少。

首先、一條微信廣告的呈現,是根據廣告後臺的定向條件來呈現給符合條件的用戶。比如性別、年齡、職業、興趣、地區、手機作業系統、手機品牌型號、閱讀習慣、廣告出現的位置等等。不符合篩選條件的用戶,看不到這條廣告。

不偷窺聊天怎麼知道用戶需求

其次、微信是怎麼知道用戶是具備哪些條件呢?從微信個人資料,可以獲取你的性別信息。通過你的身份綁定信息可以獲取你的年齡段信息。通過你上微信所使用的IP位址可以獲取你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可以精確到某一棟大樓內。根據你的閱讀習慣,可以大概猜測你的職業、興趣信息。手機作業系統和手機品牌型號這個安裝微信登錄的時候就已經獲取了。

再次、為什麼我和好友此刻關心的事情,微信會知道?很簡單,通過你的日常點擊獲取你的關注點,比如總喜歡在「看一看」裡閱讀社會新聞的話,和社會新聞相關的信息,就會多的推薦給你。而且你的好友為哪些微信文章點擊過「好看」,也會把這個信息推薦到你的「看一看」。你點擊的「好看」,會影響到與你志同道合的微信好友。

最後、結合以上三點,微信其實沒有必要偷窺你的隱私聊天內容就可以基本掌握你的情況。而偷窺對微信官方來說法律風險和輿論風險太高,所以做了的話得不償失。

上網時留意自己的網絡行為保護隱私

從技術上來說,是沒有必要偷窺的。所以我覺得微信關於推送廣告的回應,可信度還是很高的。我這裡不是幫微信洗白說話,而是確實沒必要偷窺用戶。

但是我們對於個人隱私保護意識的提升,是件好事,用戶隱私保護意識的提升,可以督促相關平臺嚴守底線,讓他們提高運營底線,尊重用戶隱私

相關焦點

  • 微軟回應剽竊AppGet;微信否認監聽用戶並推送廣告;iPhone全球銷量...
    (新浪科技)微信否認監控用戶聊天記錄近日,有短視頻聲稱「微信正在監聽你的聊天記錄」,並在視頻中傳授所謂「1分鐘關閉」訣竅。對此,微信官方回應稱:「騰訊的廣告投放標籤是針對用戶群體而非單個用戶,且所有的廣告投放都經過加密處理,而微信上的廣告投放基於用戶的合法授權和騰訊的數據技術支持誕生的,可以保護用戶隱私的安全。監聽、監視用戶聊天並推送廣告,微信是絕不會做的。
  • 闢謠|你的微信被監聽了?假的!
    本文轉自【工人日報】;騰訊微信團隊對於外界稱其監測聊天記錄的質疑作出回應。6月1日,據微信官方闢謠平臺@謠言過濾器的消息,騰訊微信團隊表示,聊天內容屬於用戶的通信秘密和個人隱私,微信不會監測用戶的聊天記錄,騰訊更不會通過監測用戶聊天記錄來推送廣告。騰訊微信團隊提到,有短視頻聲稱「微信正在監聽你的聊天記錄」,並在視頻中傳授所謂「1分鐘關閉」訣竅。
  • 微信監聽用戶聊天記錄是真的嗎?微信回應用戶聊天記錄被監聽詳情
    據微信監控聊天記錄顯示,第一天,官方微信平臺「謠言過濾器」宣布微信將不再監控用戶的聊天和推送廣告。 騰訊微信團隊稱,所謂的「按照聊天內容推送廣告」是典型的「嫁接」謠言。騰訊的廣告標籤是針對用戶群體而非個人用戶的,所有廣告都是加密的。
  • 微信被曝監控聊天記錄,朋友圈炸鍋了!官方回應:假的
    微信出來闢謠 對於最近鬧得轟轟烈烈的「微信監聽」事件,微信昨天終於出來回應了。「聊天內容屬於用戶的通信秘密和個人隱私,微信不會監測用戶的聊天記錄,騰訊更不會通過監測用戶聊天記錄來推送廣告。」至於所謂的「按照聊天內容推送廣告」,更是典型的「嫁接」謠言。據了解,騰訊的廣告投放標籤是針對用戶群體而非單個用戶,且所有的廣告投放都經過加密處理。微信上的廣告投放基於用戶的合法授權和騰訊的數據技術支持誕生的,可以保護用戶隱私的安全。監聽、監視用戶聊天並推送廣告,微信是絕不會做的。
  • 微信被點名批評:廣告關不掉!騰訊回應了
    坐擁12億用戶的微信,近日被上海消保委點名批評:廣告關不掉,個性化廣告推薦關閉流程設置繁瑣等。微信方面對此作出最新回應:十分重視各方的反饋和意見,將持續優化產品體驗。該回應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然而,基金君在嘗試操作關掉廣告時,依舊需要長達7步驟,且關閉後顯示仍會看到廣告。
  • 你的微信被監聽了?官方闢謠!個性化廣告是這樣出現在朋友圈的
    近日,有短視頻聲稱「微信正在監聽你的聊天記錄」,並在視頻中傳授所謂「1分鐘關閉」訣竅。那麼微信真的會監聽用戶的聊天記錄,並以此推送相關廣告麼?微信闢謠:不會監測用戶聊天記錄6月1日,據微信官方闢謠平臺@謠言過濾器的消息,騰訊微信團隊表示,聊天內容屬於用戶的通信秘密和個人隱私,微信不會監測用戶的聊天記錄,騰訊更不會通過監測用戶聊天記錄來推送廣告。
  • 大數據「偷窺」用戶聊天內容?微信站出來回應了!
    近日,有媒體對微信進行測試,稱使用微信聊天后,微信「精選」推送的內容和聊天的內容密切相關,因此質疑微信監控用戶的聊天內容。對此,微信團隊站出來做了回應。據微信團隊發布的聲明,微信表示聊天內容是用戶的隱私,此前已承諾過不會竊取用戶的聊天信息,至於推送的內容和聊天內容相關,是因為廣告主會根據目標群體來推送,所以常常會出現這種「巧合」的情況。微信舉了一個例子,3~5月份是清明、五一等有關的旅遊旺季,廣告推送的內容也很容易和用戶的聊天內容相匹配,產生誤會。
  • 你的文字聊天被微信用來精準推送廣告?微信官方否認
    3月27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大數據殺熟」榜,56.92%的被調查者表示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網購平臺、在線旅遊和網約車等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最多,旅行平臺飛豬、去哪兒網被點名。近日有媒體通過測試指出,用微信進行文字聊天后,微信「精選」推薦的公號文章廣告內容與聊天內容密切相關,疑似被精準推送廣告。
  • 關掉廣告竟要過11道關卡 人民日報發聲 微信回應了
    關掉廣告竟要過11道關卡,人民日報發聲,微信回應了 摘要 【登上熱搜!關掉廣告竟要過11道關卡 人民日報發聲 微信回應了】坐擁12億用戶的微信,近日被上海消保委點名批評:廣告關不掉,個性化廣告推薦關閉流程設置繁瑣等。微信方面對此作出最新回應:十分重視各方的反饋和意見,將持續優化產品體驗。
  • 扎克向國會表明:Facebook沒有通過手機監聽用戶
    (據Techcrunch報導)有傳言稱,Facebook通過人們智慧型手機上的麥克風來監控用戶,其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正式否認這一陰謀論。事實上,早在2016年Facebook就已經就數據收集問題進行過澄清表示它不會使用手機上的麥克風來監聽用戶並以此來推送廣告或消息。儘管如此,關於監聽用戶的傳言仍然不斷出現。上個月,華爾街日報甚至發布了一個關於這起陰謀的解釋性視頻。然而,所有這些似乎仍不能消除謠言。
  • 一鍵關閉廣告問題,微信作出回應,那麼這個問題什麼時候解決
    上海市消保委16日發布《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其中指出,微信App存在廣告不能一鍵關閉、個性化廣告推薦關閉流程設置繁瑣以及推送廣告涉嫌虛假宣傳等問題。17日,微信方面回應記者稱,微信十分重視各方的反饋和意見,將持續優化產品體驗,同時不斷強化廣告審核與巡查,規範廣告主行為,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從微信方面的反饋來看,就是一個「官方語言」,沒有給出相應的措施和整改期限。
  • 關閉手機微信等app自動推送廣告的幾個操作
    日常生活中,手機經常會有各種廣告彈出,語音說過的話,搜索過什麼內容,微信朋友圈發過什麼文字,聊天時候發過什麼,隨之而來的就是相關的一些精準廣告推送。有的是簡訊推送,有的是APP廣告,有的是彈窗廣告,讓人煩躁,感覺自己被監視。
  • 微信在「監聽」?不想隱私洩露,可以這樣手動關閉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微信已經取代了QQ成了普通大眾溝通感情的工具,隨著4G時代的到來和科技的不斷發展,手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各種app也十分便捷,一部手機就能解決很多問題,但同時這些高科技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煩惱。
  • 百度App會「監聽電話」?官方回應:真沒那個能力
    百度官方表示,無論是蘋果還是安卓系統,根本不可能向軟體開發者提供能監聽用戶通話的接口或權限。百度的 App 既沒能力、也不會進行所謂的「監聽通話」。百度相關應用獲取任何用戶權限時,都會在安卓系統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內,彈窗提示用戶是否同意授權以獲得相應服務。此外,百度官方還將一臺安卓系統手機還原了出廠設置,拍攝了從開機到安裝、使用「手機百度 App」的完整過程,並請產品的同學詳細解釋了關於用戶權限的申請和使用的各種問題。以下為說明內容:
  • 微信被指精準推送廣告,用戶聊天信息被監控?官方:這鍋我不背
    最近,相關的媒體對微信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結果顯示,微信會根據用戶的聊天內容,推送精準的廣告,並通過公眾號文章等方式向用戶推送。一波激起千層浪,不少的朋友們也是紛紛留言表示:「微信的套路深啊!」也有網友們們質疑微信,認為自己的聊天內容已經被微信「監控」了。
  • 微信否認監控用戶聊天記錄,大數據之下是否人人都在裸奔?
    最近,有媒體測試稱,用微信進行文字聊天后,微信「精選」推薦的公號文章中的廣告內容與聊天內容密切相關,疑似被精確推送廣告。隨後,有網友表示最近在拍婚紗照,聊穿哪件西裝好看,結果朋友圈裡就推送了西裝定製的廣告。 甚至還有網友調侃:懷疑微博偷偷拍我照片,不然它怎麼老是給我推送脫髮廣告........對此,3月27日,微信方面回應稱,不會通過監測用戶聊天記錄,但用戶的點擊行為可能會影響相關資訊的呈現。
  • Echo 發出「巫婆笑聲」嚇壞用戶,亞馬遜回應規避了隱私和安全隱憂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再次發生,「我們正在將指令改為'Alexa,你會笑嗎?』這樣就不太可能有誤報,我們正在禁用『Alexa,笑一個』的指令。」亞馬遜還表示,在修復之後,當用戶再要求 Echo 笑一下時,Alexa 將不再直接笑出聲,而是先回復這個問題:「當然,我可以笑。」
  • 微信朋友圈廣告來了,大數據推送讓你知道你是誰
    1月25日晚間,第一批朋友圈廣告在業界的高度關注中正式亮相,首批投放的品牌包括寶馬中國、vivo智慧型手機和可口可樂。多數微信用戶在瀏覽朋友圈之後表示,收到了部分廣告推送,但具體的推送方式尚不明確。  但隨即即有網友吐槽到:「據說年收入 100 萬以上消費能力強,收到的是寶馬廣告;買不起 iPhone 6 但買得起小米的收到的是 vivo 的廣告;連小米甚至紅米都買不起的,收到的是可口可樂的廣告;而那些沒有收到朋友圈廣告的,微信是在告訴你沒錢就好好幹活,別刷手機了」  事實上,對於首批微信朋友圈廣告的推送機制,業界有頗多猜測。
  • 科技巨頭「竊聽門」持續發酵:臉書承認監聽用戶語音聊天記錄
    終於,Facebook也和谷歌、亞馬遜、蘋果一起,被捲入了「竊聽門」事件——全球四大科技巨頭在用戶隱私問題上再一次共同進退。近日,據彭博社報導,有知情者爆料稱Facebook僱傭了上百個合同工監聽和分析其服務中產生的用戶語音,並禁止他們公開談論此事,在提到Facebook時需以「Prism」代替。
  • 隔屏有耳調查|手機App偷聽技術可行,但專家說性價比太低
    另一位網民小飯則表示,頭一天在大學寢室裡和室友聊天談論到的藍牙音箱,第二天就出現在了淘寶「有好貨」的推送流中,品牌、型號都一樣,「我平時完全不關注藍牙音箱的,所以才覺得很奇怪,突然給我推薦這個。」近日,消費者對於手機App會不會偷聽用戶講話的擔憂,開始蔓延。淘寶、京東、餓了麼、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百度等多款國內主流App,普遍受到用戶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