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圈中不乏大明星,但是能稱得上是藝術家的人卻是寥寥,其中演員焦晃當之無愧。
他是電視劇中不怒自威的皇帝,他是話劇舞臺上的悲情英雄,他更是觀眾眼中絕對的演技派。可是他的這些成績,觀眾對於他的信任也不是平白而來的,都是他用一部部作品換來的。
01 動蕩時期,他與戲劇結緣,又被迫分離
焦晃,1936年出生於北京,在那個仍舊動蕩的年代裡,他和家人幾經輾轉,生活遲遲無法安定下來。但是這並沒有妨礙他接觸到戲劇,而後又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戲劇。去到上海讀初中之後,他被老師發掘,然後進了戲劇組。長久的接觸之後,他便決定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了。
在那個年代,選擇戲劇似乎並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因此家裡人是極力反對的,但是最終還是拗不過倔脾氣的焦晃。1955年,焦晃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正式開始了系統的表演學習。與生俱來的天賦再加上後天的勤奮努力,焦晃迅速成為了話劇舞臺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只是命運回饋給他的是重重的一擊。
特殊時期,他被批鬥、被下放,與戲劇近在咫尺卻又遠隔天涯,這種生不如死的感覺,讓他頻頻生起了尋死的念頭。好在焦晃的母親發現了他的問題,便及時趕到他身邊,日日陪伴和開導他,才讓他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結束了十年的困難時期,他終於重新回到了自己熱愛的話劇舞臺上,此時的他獲得了新生。大抵是這一切太來之不易了,因此他如痴如醉,將自己的所有都傾注在了舞臺之上。而這一次,他終於收穫了鮮花和掌聲的饋贈。
1984年,他和李媛媛主演的莎士比亞著名悲劇《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首演之後,大獲好評,此後他們開始了巡迴表演。焦晃因此名聲大噪。很多演員在面對這種情形的時候,肯定是要乘勝追擊,拍戲、拍電影,掙更多的錢,得更多的利,但是焦晃沒有。他始終潛心表演,把話劇當作自己的畢生事業。
他說:
我不認為自己是影視界的人物,更反對別人將我歸到娛樂圈。我是戲劇界的,是話劇人,演電視劇就是客串。
然而即便是他口中的客串,他仍然貢獻了不俗的演技。1997年的一部《雍正王朝》,讓更多的觀眾認識了他。從此也開始了他「皇帝專業戶」的表演人生。他爐火純青的演技,刻畫出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熒幕形象。只是這一次,他仍然沒有沉迷於這種成功。2004年之後,他便不再演皇帝了。2013年,他在老戲骨雲集的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中又成功塑造了何其滄一角。他也因此獲得了第23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特殊貢獻獎。他在藝術上的成就和貢獻已經不言自明了。
02 兩次被拋棄,遺憾錯過李媛媛,和陳曉黎共度餘生
焦晃在戲裡是威風凜凜的人物,可是在戲外,在感情上,他一直是被拋棄的那個人。焦晃的第一任妻子是他的初戀,兩人結婚沒多久之後,焦晃就遭到了迫害,忍受不了那種境況的她就選擇了離開焦晃。後來,焦晃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但是這個妻子也沒能與焦晃一起度過這段動蕩歲月,最終棄焦晃而去了。
雖然在表演上,焦晃是絕對的王者,但是在感情上,他始終是非常被動的那個。家庭幾經破裂之後,焦晃或許也意識到自己應該勇敢一些。後來在話劇舞臺上,他遇到了同樣醉心於表演的李媛媛,兩人之間漸生情愫。這一次,焦晃決定勇敢一次。
據他自己回憶:
這是一段深藏在我心底的永恆的感情。在排練和聯合主演的《安》劇的過程中,我和李媛媛從相識、相知到漸漸相愛,彼此擦出了一段情感的火花。當時我的家庭在文革中已破裂,她是個單身姑娘,所以慢慢地互相對對方產生了好感。記得我和她有一次休息日到馬路上逛街,被熟人瞧見,那時整個社會剛開放不久,人們的思想仍被禁錮得很緊,朋友好心勸我要「注意影響」。我很生氣地說:「我們是光天化日之下逛大街,有什麼地方違背法律嗎?我們倆都是單身,為什麼不能正常交往呢?
只是這段有著25歲年齡差的情感萌芽並沒有得到外界的支持,首先就是李媛媛的家人表達了強烈的反對之意,而一向乖巧懂事的她不敢忤逆父母的意思,所以焦晃和李媛媛最終還是遺憾錯過了。後來李媛媛因病離世,這也成為了焦晃心中永遠的遺憾。
錯過了李媛媛的焦晃,最終沒有錯過陳曉黎。兩人情投意合,組成了家庭,還育有一個女兒。經受了多次情傷的焦晃終於擁有了一個美滿的家庭,有了一個安穩的餘生。
03 令觀眾念念不忘,期待再看他的表演
如今83歲的焦晃,已經很少出現在大眾視野了。但是今年有消息說要邀請他出演鍾南山院士,令觀眾們頗為期待。雖然還只是意向階段,並沒有具體可靠動作。觀眾們就已經表達了萬分期待之情。
可見,焦晃老師的魅力。
結語:
一生遵循「戲比天大」的藝術家,雖然經歷坎坷,但是上天終究沒有辜負他。在藝術上,他碩果纍纍;在感情上,他幸福至今。希望有機會,還能看到他繼續表演;但也希望,他能平穩度過餘生。
------End------
文/米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