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業正在成為新基建的重要力量。
百度與中國計算機學會(簡稱CCF)日前聯合成立「CCF-百度松果基金」支持海內外青年學者研究,推動發展中國自主可控人工智慧技術。重倉新基建的除了百度,還有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期發布的《新基建 新機遇: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把這四家企業名稱的首字母放在一起並稱「BATH」,認為以它們為代表的科技公司已率先從科技基礎設施層面布局新基建。
四大企業各具優勢新基建版圖逐步清晰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採訪中,多位業界人士這樣解釋「BATH」:「B」,百度,中國人工智慧「領頭雁」;「A」,阿里巴巴,中國雲計算「頭號玩家」;「T」,騰訊,中國產業網際網路引領者;「H」,華為,中國5G通信產業「最強王牌」。
6月11日,百度公布了業內首張AI新基建版圖,包括百度大腦、飛槳、智能雲、晶片、數據中心等在內的新型AI技術基礎設施,這些AI技術正推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醫療、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等領域實現產業智能化升級。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說:「新基建是讓智能經濟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艙。新型的AI晶片,便捷高效的雲服務,各種應用開發平臺、開放的深度學習框架、通用人工智慧算法等,正在成為這個時代新的基礎設施,推進千行百業的智能化轉型。」
在AI領域的深厚積累與創新能力讓百度領跑人工智慧賽道。目前,百度全球AI專利公開量已超過1萬件,其中國內專利7000多件,位列國內第一。
新基建少不了底層核心技術能力的自主創新,作為AI領域的重要基礎設施,深度學習框架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下接晶片,上承各種業務模型、行業應用。開源開放的百度飛槳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打破了國內AI開發者過度依賴國外開源深度學習框架的局限,實現了對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
雲計算是新基建的重要技術領域,早在2009年,阿里巴巴敏銳地看到雲計算背後的潛力以及重構商業模式的可能性,率先進軍雲計算產業。阿里雲不但支撐起阿里的業務,還成為開放、公共的基礎設施。目前,阿里雲在全球21個區域布局了上百個雲數據中心,阿里雲飛天在管服務規模超百萬臺,為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雲計算、人工智慧、智聯網等技術服務。
提到騰訊,給人的印象往往是C端的社交、遊戲、文娛等消費網際網路。實際上,騰訊B端業務實力不俗,騰訊雲已經成為國內第二大雲計算廠商,偏向提供工業化的解決方案。騰訊雲在人工智慧領域新基建布局包括「一雲三平臺」架構,即基於騰訊雲強大的彈性計算、無限存儲、加速網絡以及全域安全能力為騰訊雲AI提供強大的底層算力資源,支撐算法平臺、服務平臺以及開放平臺。
5G是構成智能世界的核心橋梁。華為發布了基於「平臺+智能」的5G全棧服務與軟體解決方案。得益於華為等深耕5G領域的中國科技企業,全球超過50%的5G站點在中國。除了5G業務,華為也是算力供應商之一,在技術上突破頻頻,比如華為研發的通用算力處理器「鯤鵬」具有高性能、高吞吐、高集成等特性。
數字場景深入百姓生活四大企業走在服務一線
「BATH」在商業上體現了中國科技最前沿的成果,同時也作為平臺型企業,對外輸出各式各樣的能力,為第三方企業機構及用戶提供新基建的建設與服務,已經滲透在工作生活的多種場景,走在服務企業與百姓生活的一線。
在新基建重要落地領域之一智能交通方面,百度Apollo依託AI能力,接連中標重慶、合肥、陽泉等地車路協同新基建項目,Apollo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也在長沙開放試運營。在城市管理領域,百度智慧城市逐漸落地北京、重慶、蘇州等城市,成為新一代城市智能基礎設施。
在金融領域,百度智慧金融已服務近200家金融客戶,涉及營銷、風控等十幾個金融場景。在醫療領域,百度智慧醫療已經服務300多家醫院和超過1500家基層醫療機構,輔助數萬名醫生,惠及了超過千萬的患者,服務人次超過了2500萬。
在全國各地,阿里雲支持的健康碼已在全國200多座城市落地,提高了各地防控疫情和復工的效率;28個省市區迅速建起數字防疫系統;在基層,阿里雲支持智能社區防疫系統在全國122個城市上線,幫助社區、物業公司提升疫情防控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騰訊雲工業網際網路助力平臺解決方案也讓國內的傳統製造工廠越來越智能。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將其平臺產品BEACON的各個組件和應用部署於騰訊雲上,實現了多地多中心部署保障跨地域業務無縫接入。富士康實現數位化轉型,從傳統工業的大規模標準化生產到個性化定製模式,即從客戶角度生產、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進行生產的C2B模式。
中國傳媒大學調查統計研究所所長沈浩表示,新基建貼近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BATH」基本覆蓋了常見場景。百度覆蓋了信息與知識、交通、城市、教育等場景;阿里在零售、消費、金融、物流等場景有優勢;騰訊則包括社交、文娛、金融等場景;華為在能源、製造、物流、安防、智能城市等場景發力。
從新基建看中國經濟未來開啟全新經濟模式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從新基建的發展可以窺見中國經濟的未來圖景:依賴重資產的傳統行業、低附加值的領域比重將進一步降低,全新的經濟模式正在成為主導增長的「火車頭」。
百度CTO王海峰表示:「新基建將通過新興科技的快速突破和落地應用,帶動國家經濟發展新舊動能的轉換。對於百度而言,我們既是AI基礎設施建設者,也是AI技術及應用創新引領者和推動者。以百度大腦、飛槳、智能雲等為代表的AI平臺,已經成為智能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正在幫助國家社會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
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雲與計算中國區總裁史耀宏表示,新經濟呼喚新基建,新基建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新基建的根本在「基」,而「基」的核心是連接與計算。華為將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秉持開放合作的精神,推動新基建的建設,讓新基建賦能千行百業的智能升級。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表示,騰訊用技術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實現數位化轉型,在金融、網際網路、零售、政務、文旅、教育、工業等領域已經打造了諸多數位化升級的標杆。騰訊將做好「數位化助手」,為各行各業提供工具、做好連接、建設生態,共建數字生態經濟圈。
沈浩表示,目前,新基建以政府頂層設計的政策為導向,以平臺型企業的能力輸出為基礎,以更多企業機構的智能化、數位化轉型為進程,正在全面鋪開當中,預計未來五年投資規模可達數十萬億元。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下一步中央層面會繼續出臺和深化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的有關指導意見,提高新型基礎設施的長期供給質量和效率,抓好項目建設的同時,防止出現盲目投資、泡沫項目等。
(責任編輯:王惠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