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
表姐家的二寶兩歲半了,因為長期銜著奶瓶吃奶睡覺,口腔上部的兩顆門牙已經齲壞,就像小鯊魚的尖牙齒,表面黑黑的。嘴巴的形狀也有些鼓突,很是影響美觀。
表姐說之前只是聽說給寶寶長期用奶瓶喝奶不好,但總覺得這種說法很荒謬,家裡十幾歲的小妹為了在學校裡避免同學喝自己的水杯,還特意買了個奶嘴喝水,怎麼寶寶就不能一直用了呢?
結果到了體檢時,姐表被兒保醫生訓斥一番,才知道自己的做法給寶寶的健康帶來了多大的影響。可是戒斷奶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於媽媽來說也算得上是一項挑戰。
畢竟在某些程度上,奶瓶替代了媽媽的角色,給予寶寶充足的「安全感」。
①肥胖
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曾經做過一項研究,滿一歲後仍然使用奶瓶的寶寶,到了5歲半時的肥胖率為22.9%,而不用奶瓶的寶寶,肥胖率僅為16.1%。
現在,「肥胖」已經成為影響兒童健康的最大威脅,可能帶來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多種問題。
寶寶依賴使用奶瓶喝奶,還易造成餵養過量,有些家人甚至喜歡讓寶寶用奶瓶喝果汁和含糖量高的飲料,這種方式不僅不利於寶寶養成健康的飲水習慣,還會引發肥胖。
②降低顏值
如果像表姐家的二寶一樣,寶寶長期依賴奶瓶,習慣含著奶嘴邊吃邊睡,寶寶上方的門牙就會浸泡在奶液中。吃了奶後直接睡覺又不及時清洗口腔,糖分就會附著在寶寶的乳牙上,日積月累就變成了齲齒。
而且,這種不良習慣還會讓寶寶形成高顎弓的嘴型,看起來就像小齙牙,再配上一口齲壞的牙齒,寶寶的顏值一下子就降低了不少。
隨著寶寶長大,有了自尊心或者是懂事後,如果被別的小朋友開玩笑,可能產生自卑心理。
③語言發育
如果寶寶到一歲半後還很依賴奶瓶,多半會吃奶過量,影響到一日三餐的正常攝取,對寶寶的營養吸收不利。
而且,寶寶一日三餐不能按時按量的正常食用,其咀嚼和吞咽能力也無法得到很好的鍛鍊,長此以往,口腔肌肉可能發育異常,從而影響寶寶說話,語言發育就會遲緩,到時候家人懊悔痛苦就得不償失了。
美國兒科學會對此提出了明確建議:家人在寶寶滿一周歲左右就應該逐漸訓練寶寶停止使用奶瓶,在15個月齡之前就應予戒斷。
也就是說,如果超過15月齡寶寶還在依賴奶瓶的話,就可能對上述三個方面造成影響。而且,一部分寶寶在長大後對奶瓶的依賴更強,媽媽會更難戒除。
畢竟奶瓶對寶寶來說,可能不只是一件食物的容器,更代表著「安全感」的精神寄託,媽媽們一定要多些耐心,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飲用習慣。
1)巧用學飲杯
戒斷奶瓶當然不是一蹴而就,家人們可以用學飲杯完成從「吸吮」到「喝」的過渡,添加輔食後,家人們就可以嘗試讓寶寶用學飲杯喝水了。
起初寶寶可能不太會使用,家人們可以讓寶寶先拿著學飲杯玩一玩。如果吸管寶寶不太適應,還可以嘗試讓他們用鴨嘴杯喝水。
不過學飲杯的使用時間也不宜過久,否則還是會影響寶寶的口腔發育和形態變化。
2)親身示範
寶寶滿一歲後,家人們就可以開始逐漸讓寶寶用杯子喝水了,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以身作則,親身示範。
媽媽可以在寶寶面前端起水杯喝水,演示動作,並做出很開心很舒服的表情。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不妨為他們購買一個顏色鮮豔,圖案可愛的專用水杯,以鼓勵寶寶多喝水。
寶寶喝到水後,再及時的給予嘉獎,相信寶寶很快就會掌握。
幫助寶寶戒斷奶瓶,一方面是為了讓寶寶的身體和口腔發育更加健康,另一方面,還是為了促進他們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
合理的奶量攝入會推動一日三餐的正常進食,良好的飲水習慣,也會預防或降低寶寶對飲料和果汁的偏愛,受益終身。
今日話題:各位家人,你們家的寶寶會使用學飲杯嗎?已經開始用敞口水杯喝水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職場媽媽育兒路,一位學習型的9後職場媽媽,關注寶寶的健康成長,期待與您分享更多的孕育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