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巧合嗎?耶路撒冷是如何成為三大宗教共同聖地的?

2020-10-18 環球情報員

耶路撒冷的故事

作者: 晚曙  編輯:Thomas

自公元前1000年以色列大衛王定都於此開始,無論是在古典時代還是中世紀亦或者現在,耶路撒冷從來沒有離開過人類歷史的中心舞臺。這一現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共同首都,還時常因為巴以衝突而成為人們經常談起的話題。

▲紅點處即為現代耶路撒冷位置

在人類的精神層面上,耶路撒冷更是有著無可比擬的崇高地位。從公元前十世紀以色列所羅門王建成第一聖殿起,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教和猶太人心中最神聖的所在。

聖墓教堂的建設,則代表著這裡在基督徒心中的地位。而在伊斯蘭教教義中,耶路撒冷被列為麥加和麥地那之後的第三聖地,也建有阿克薩清真寺和圓頂清真寺兩座重要的清真寺。

▲現代耶路撒冷

被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同時尊為聖地,讓這座城市在人類文化層面有了獨一無二的崇高地位。那麼這樣一座沙漠邊緣的城市,是如何成為三大宗教的共同聖地,獲得如此崇高的地位的呢?


一、出埃及記

在猶太教的主要經典《塔納赫》(基督教中的聖經舊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原本在埃及遊牧的猶太人因受到統治者的迫害,於是在先知摩西的帶領下離開埃及,而來到西奈半島地區生活,即是《出埃及記》中所記載的故事。

▲猶太先知摩西從耶和華那裡得到十誡

在西奈半島稍作休整之後,猶太人繼續向北進發,最終達到現代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定居,建立了以色列王國並定都耶路撒冷,結束了自己的遊牧生活。

▲猶太人出埃及路線

猶太教這一猶太人信奉至今的宗教,在遊牧時期就已經產生了,但因為遊牧居無定所、隨水草而居的特點,四處移居的猶太人沒能找到一個固定的可以寄託自己信仰的地方。但王國的建立給了他們這樣一個機會,而首都耶路撒冷自然成了猶太人的第一選擇。

▲以色列王國

根據古希伯來文獻的記載,大衛王的繼任者所羅門王繼任的第四年,據推測約為公元前967年,開始在耶路撒冷建造城中的第一座聖殿,用以存放猶太人的聖物——約櫃

▲搬運約櫃的猶太人

約,是刻有上帝和猶太人所訂立契約的石板,而約櫃就是放置這份契約的柜子。因為是上帝的賜予,這些契約就成了猶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的首要準則

也正是因為這些契約的地位,約櫃和存放有約櫃的第一聖殿,自然就成了猶太人眼中最為重要的宗教聖物和宗教場所。在第一聖殿建成後的十數年間,這裡逐漸取代了王國其他地方的祭祀和禮拜的地點,成為全國的宗教中心和唯一的朝聖地

▲耶路撒冷第一聖殿復原圖

不過,世界上不會有永恆的事物,耶路撒冷和第一聖殿也是如此。公元前607年和前588年,位於兩河流域的新巴比倫王國兩次攻陷耶路撒冷,並毀掉了整個耶路撒冷城。也因為大量猶太人被擄走並關押在了巴比倫城,這一事件也被稱之為「巴比倫之囚」。

▲新巴比倫王國的極盛疆域

同樣的,巴比倫的輝煌也無法永久。巴比倫之囚70年後,波斯帝國滅亡了新巴比倫王國,釋放被囚禁的猶太人並支持他們重建聖殿,是為第二聖殿。這一時期的猶太教也被稱為第二聖殿時期,期間猶太地區經歷了波斯帝國、塞琉古帝國和獨立的猶太人哈斯蒙尼王朝的統治。

直到公元前63年,羅馬將領龐培在徵服地中海東岸的過程中,滅亡了哈斯蒙尼王朝,把這裡變成了羅馬的一個行省

歸於羅馬人統治之後,猶太人從沒有停下過反抗羅馬統治的鬥爭,而事實證明,羅馬人對這些不聽話的猶太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公元70年,在又一次猶太人起義失敗之後,羅馬軍隊攻破耶路撒冷,並拆除了耶路撒冷城和聖殿,僅留下了聖殿的部分牆基——即耶路撒冷哭牆

這次破城給耶路撒冷帶來了極大的災難,近百萬猶太人流離失所,整個地區數十年間無人居住。之後雖然哈德良皇帝下命重建耶路撒冷,但這座「新耶路撒冷」卻和猶太人沒有了任何的關係。羅馬人在耶路撒冷舊址上新建了一座羅馬城市,另建了羅馬神廟,同時將猶太人趕出這一地區並禁止猶太人在這裡居住

▲現存的耶路撒冷哭牆

沒有永恆的城市,但可以有永恆的精神。耶路撒冷被毀後,直到羅馬帝國滅亡,400年間猶太人都沒能進入耶路撒冷。而對於更多的猶太人,直到1948年以色列重新建國,也就是他們被羅馬人逐出耶路撒冷1878年後,才重新有了隨意進入耶路撒冷的自由。

但即使是這樣,猶太人通過他們的教育,一直沒有丟掉自身的傳統。即使是在輾轉世界各地的過程中,猶太人也一直堅持著有條件要前去耶路撒冷朝聖的傳統。所以,耶路撒冷至始至終都在猶太人的心目中保持著崇高的地位,也是猶太教信徒心中唯一的聖地


二、耶穌降臨

在猶太人被迫離開耶路撒冷之前,大概在公元30年左右,一個名叫耶穌的重要人物來到了這裡。目前歐美學界的主流態度是耶穌在歷史上確有其人,當然是作為一個人而非神的存在。耶穌在耶路撒冷度過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時間,這也是為何耶路撒冷在基督教中會有這樣的地位

▲聖索菲亞大教堂中的耶穌像

其實基督教可以看作是由耶穌在猶太教基礎上創立的一種新宗教,而基督教傳播正是從耶穌30歲帶領他的首批信徒—十二門徒進入耶路撒冷傳教開始的這一時期在歷史上被稱為基督教的「前使徒時代」,而「使徒」,當然就是耶穌了。

僅僅是因為這是耶穌開始傳教的地方還不足以賦予耶路撒冷如此地位,而是需要更多的一些「神跡」耶穌本事便是猶太人,也是生活在猶太地區,他最早的追隨者也都是猶太民族,但耶穌所傳播的宗教思想卻與大部分猶太人心中的正統猶太教有所不同,是為一種異端,耶穌也因此招致了猶太教宗教領袖的不滿

而他在傳教過程中所行的所謂的「神跡、醫病、驅邪」和招募門徒的行為,則招致了當時統治猶太地區的羅馬行政長官龐提烏斯彼拉多的猜忌,認為耶穌是在擴張自己的勢力最終,在耶路撒冷猶太公議會(當時耶路撒冷的最高法庭)和羅馬猶太行省政府的合謀之下,龐提烏斯彼拉多下令將耶穌釘死在了十字架上

▲耶穌受難

在歷史中,耶穌自然是死了。但在《福音書》中,耶穌在死去三天後復活,在將傳播上帝福音的任務交給門徒之後升天。

耶穌的門徒們紛紛作證說見到了耶穌的復活和升天,耶穌被釘死而又復活的神跡也就成了基督教信仰的基石,因為這讓耶穌徹底與人區分開來,而成了神,成了上帝的代言人

可以說,耶穌的一生與耶路撒冷緊密相關,他在這裡受洗、傳教,被釘死而後又復活、升天。

耶路撒冷對於耶穌而言是最重要的地方,耶穌對於基督教而言則是最重要的人,是締造者。這樣一個地方,無論是出於紀念耶穌,還是提升基督教權威的目的,耶路撒冷都順理成章的享有了在基督教中的聖神地位。


三、先知登霄

基督教自誕生之後,發展的十分迅速。因為基督教和羅馬帝國官方信仰的羅馬多神教有著根本的不同,早期基督教一直受到帝國政府的壓迫和迫害。但隨著基督教信徒越來越多,出於穩定國家的目的,帝國政府開始重新考慮對待基督教的態度。

公元325年,尼西亞宗教會議的召開標誌著基督教正式從一個受迫害的宗教,變成了受羅馬帝國承認的官方宗教,被尊為國教。此後的3個世紀裡,耶路撒冷都在羅馬帝國及其繼承者拜佔庭帝國的統治之下,成為基督教的中心。

聖墓教堂被狂信者建立起來,寬容的宗教政策之下猶太人也被允許重新回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成了整個西方世界的文化中心,吸引著整個西方世界的信教者前來朝聖,也吸引到了一個阿拉伯人的到來

▲尼西亞宗教會議聖像,居中為君士坦丁大帝

約在公元570年左右,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城中的哈希姆家族,誕下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被伊斯蘭教尊為先知的穆罕穆德

穆罕穆德自幼父母雙亡,是跟隨經商的叔父長大的,在成長過程中也隨著叔父的商隊經常往返於麥加和黎凡特(大致包含現代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也接觸到了基督教和猶太教

到了中年,結束了經商生涯的穆罕穆德開始在麥加附近的希拉山洞裡冥想,最終也在這個山洞中完成了對伊斯蘭教的創建。而在伊斯蘭教教義中,穆罕穆德在山洞中冥想時耳邊傳來了大天使吉卜利裡傳來的真主的啟示,並將《古蘭經》傳授給他。無論是何種情況,伊斯蘭教都在這個時候誕生了。

▲穆罕穆德受啟發的希拉山洞

與基督教創建之初的情況相似,要想迅速的吸引信徒,就需要一些不可思議的神跡的幫助。據《古蘭經》中的說法,公元621年7月27日夜間,真主命令大天使吉卜利裡帶著神獸布拉克將穆罕穆德從麥加接到了耶路撒冷,要在此面見穆罕穆德。

然後,穆罕穆德登上登霄石,前往七重天朝見真主。在穆罕穆德見到真主的過程中,伊斯蘭教中有關每日禮拜次數等問題也被規定了下來。

到了黎明時分,穆罕穆德即乘神獸布拉克回到了麥加,這一事件就被稱為「夜行登霄」。也正是根據這一說法,耶路撒冷成為了伊斯蘭教中繼麥加和麥地那之後的第三聖城

▲描繪先知登霄的伊斯蘭畫作

那麼,為什麼會是耶路撒冷,而不是麥加、麥地那或其它城市呢?這其中原因之一,是因為耶路撒冷自身在那個時代作為文化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這與穆罕穆德早期經商生涯中與基督教和猶太教的接觸也不無關係。

或許,與基督徒和猶太教徒的交流使得耶路撒冷在穆罕穆德的心中也有了較高的一個地位。而且,在這樣一個世界聞名的城市登霄,也有利於將伊斯蘭信仰傳播到阿拉伯人之外的民族之中

公元638年,在穆罕穆德的伊斯蘭教信仰下團結起來的阿拉伯人攻佔了耶路撒冷。隨後,在穆罕穆德登霄的位置,圓頂清真寺被建立起來,耶路撒冷正式成為伊斯蘭教的三大聖城之一

▲相傳建於先知登霄處的圓頂清真寺


四、本是同根生

城只有一個,但覬覦它的,卻有三家。在事實上,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關係,卻是不折不扣的同根而生的兄弟。基督教是在猶太教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伊斯蘭教則又集兩者之特點。又因為這三個宗教均給予聖經舊約中的亞伯拉罕以崇高地位,因此又被合稱為亞伯拉罕三宗教

▲猶太教大衛之星,基督教十字,伊斯蘭教星月

同根而生的三兄弟相互傾軋起來卻從未手軟過。在這座城市,既上演過穆斯林對基督徒和猶太人的驅逐,也發生過天主教十字軍對穆斯林和猶太人的肆意屠殺。而十字軍耶路撒冷王國的建立,更是使得耶路撒冷城陷入了無盡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反覆鬥爭之中,給這座城市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即使在奧斯曼帝國的治下耶路撒冷又擁有了數百年的和平時光,但也沒能恢復到往日的榮光。直到現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仍然在為了這座城市而爭鬥不休。

▲奧斯曼時期的耶路撒冷

凝結了人類文化無數成果的耶路撒冷卻成了兄弟間的戰場,如同在爭奪父輩留下來的遺產一樣。或許這背後在崇高的理念差異不同的背後,更多的還是生存、權力和貪婪吧。

作者:晚曙   編輯:Thomas (唐)

本文為「環球情報員」長期作者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請勿擅自轉載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End 全文完)—
如果你想投稿,請戳

相關焦點

  • 耶路撒冷為什麼成為三大宗教的聖城
    耶路撒冷舊城是一座宗教聖城,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發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視為自己的聖地。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心中的聖城。
  • 三大宗教共同的聖地,兩個國家共同的首都,真的應該去看看!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的首都是耶路撒冷,然後國家為此爭奪不下,並且耶路撒冷還是三大宗教的共同聖地,基督教,天主教和猶太教三個宗教的聖地都在耶路撒冷,有生之年真的應該去看看。耶路撒冷的經濟狀況不是特別的好,但是由於有信徒的存在,所以說耶路撒冷被建造的特別金碧輝煌,尤其是信徒們會把自己所信仰的一些教堂等設施修建得特別的完善,看起來就非常的好看。
  • 耶路撒冷一座被三大宗教供為聖地的城市
    在地中海東岸的猶地亞山上,有一座據今約5000千年左右的古城,它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同的聖地,這就是聖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古稱,耶布期。據傳,約公元前11世紀時,以色列人在西奈山與上帝立約,將希伯來人的傳統宗教發展為具有統一信仰和禮儀的民族宗教。此後以色列人進入了迦南,約公元前993年建立了以色列王國,並在耶路撒冷建立了聖殿。公元前933年,以色列王國分裂為南部的猶太和北部的以色列兩國。這一時期,猶太教形成,因此猶太教認為耶和華把這塊地方,賜給了猶太人的祖先。
  • 三大宗教聖地——耶路撒冷
    這裡三千年的歷史離不開神聖的宗教信仰,也魔咒一般的離不開血腥的戰爭。古埃及人的入侵,羅馬帝國的徵服,穆斯林聖戰,十字軍東徵,奧特曼帝國一統,每個政權都要在這裡畫上自己的符號。這裡原本應該是和平的中心,但永遠被戰爭困擾,這裡的人民離自己的上帝最近,卻一次又一次的被驅逐,被迫離開自己出家園,這裡就是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由「城市」和「和平」兩個詞根組成,意思是「和平之城」。巴勒斯坦國中部城市,世界聞名的古城。在耶路撒冷城南處有3道明顯的山谷:汲淪谷、欣嫩子谷和泰羅普河谷。汲淪谷經過舊城以東,將橄欖山與城市隔開。
  • 80萬人的小小耶路撒冷,為什麼能成為三教聖地?兩點獨一無二!
    80萬人的小小耶路撒冷,為什麼能成為三教聖地?兩點獨一無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個世界那麼大,有些許許多多的地方,他們的存在,或是風景,或是傳說。都有些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前去。它們背後的故事也吸引著人們的腳步。
  • 3.20 耶路撒冷馬拉松:朝聖世界三大宗教的聖地!
    耶路撒冷,傳奇聖城 古猶太王國首都 世界三大宗教的聖地 世界上沒有哪一座城市經歷過耶路撒冷這樣的劫難與苦痛。如果你對千年歷史或宗教信仰懷有一顆敬仰與好奇的心,那就來這裡跑一場馬拉松吧,用你的雙腳和心靈去感受這座城的神聖和靈性!
  • 耶路撒冷為何是三教聖地
    耶路撒冷,希伯來語意謂和平,歷經滄桑,這裡是三大宗教的誕生地。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後來王國被羅馬帝國所滅,聖殿也遭夷平只剩西面的一堵牆,也就是如今所稱的哭牆,猶太子民緬懷滄桑的歷史面對牆哭泣,成了猶太教的聖地。
  • 三大宗教的起源地
    5000年來這座和平之城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它被四方群雄徵服過37次,曾被戰獲18次夷為平地,但他仍在廢墟上得到再生耶路撒冷又是一座神聖之城。他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三大宗教的起源地。耶路撒冷位於地中海與死海之間的山區,海拔800米,限約170平方公裡。它最早是由迦南人約在公元前3000年建立,距今已有5000多年歷史了。
  • 世界著名城市系列4:耶路撒冷——三教聖地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世界著名城市系列3:麥加——伊斯蘭教聖城,今天我們來介紹這一系列的第四篇:世界著名城市系列4:耶路撒冷——三教聖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位於地中海與死海之間,東離死海24千米,西距地中海56千米,位於近東累範特地區猶大山地。
  • 耶路撒冷為何一直是戰爭中心?為何三個宗教都不肯放棄?
    1988年巴勒斯坦又宣布耶路撒冷為其首都。該城歸屬和地位尚待解決。耶路撒冷舊城是一座宗教聖城,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發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視為自己的聖地。宗教和傳統、歷史和神學以及神聖的處所和祈禱的房屋,使耶路撒冷成為備受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崇敬的神聖城市。
  • 三個宗教與獨特歷史傳說,給以色列的耶路撒冷賦予了傳奇色彩
    文/小八以色列有個「和平之都」耶路撒冷,是世界著名的宗教聖地,在舊城區,主要居住著伊斯蘭教的教徒、基督教徒、猶太人等等,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這裡的宗教,竟然有三個宗教共同存在,是一個聖地,通常一個地區起主導作用的只有一個宗教,但在這裡,卻是三個宗教共同朝奉
  • 一文讀懂是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聖地及歷史名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一個宗教聖地,是猶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包括遜尼派、什葉派)的聖地,被以上三大宗教視為聖城。被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同時視為首都,目前由以色列實際控制。耶路撒冷著名景點有猶太教的哭牆和聖殿山、穆斯林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聖墓教堂和苦路。
  • 為什麼要去一次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為什麼要去一次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以色列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擁有古老的聖經神跡、悠閒的海濱風光以及神秘的異域風情。當然,最傳奇的莫過於千年老城耶路撒冷,每個人一生必去一次的心靈聖地。 為什麼要去一次耶路撒冷?
  • 讀《耶路撒冷三千年》
    未來的社會何去何從,人生的道路如何選擇,不妨去歷史中尋找答案。曾聽說了解耶路撒冷歷史,就明白今日世界演變。人類七十億人,就有超過一半的人受耶路撒冷所誕生的文明的影響。耶路撒冷在人類歷史上顯得尤為重要之處在於它打開了人類全新的維度。世界上三大宗教即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它們不是人類通過探索發現,通過有限的智力發明的神,在耶路撒冷,人打開了一個屬靈的維度,所以它是人類精神的故鄉。它也是三大宗教相互衝突的地方。
  • 三大宗教的起源與聯繫
    說起世界三大宗教應該大部分人都能說出來: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但這三大宗教有什麼關係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今天我從時間軸這個側面給大家梳理一下,也讓大家在整體感官上有一個基礎的認識。據猶太教的法典《舊約》記載,先知們預言的彌賽亞(理解為神就好)最終將出現在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上。時間一下過去了1500年,來到了公元1世紀,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叫耶穌的猶太人,耶穌創立了基督教,而且他為了救贖人類犧牲了自己。在基督教的法典《新約》中,耶路撒冷終將變為天堂。
  • 「世上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一定要去一次耶路撒冷!
    在這裡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耶路撒冷。,介於地中海與死海之間,被譽為三大一神宗教的聖城「世上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作為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聖城,這裡是文化,帝國歷史和宗教碰撞糅合的結晶。
  • 耶路撒冷被封鎖後,聖地朝聖者轉向虛擬實境
    耶路撒冷博物館有可能的補救辦法:在首都著名的舊城進行聖地的虛擬實境之旅。大衛塔博物館發布了「聖城」,一種沉浸式VR體驗,在齋月的第一天4月24日之前免費。(免費發布於4月9日(逾越節的第一天)開始。)沉浸式虛擬實境體驗「聖城」的場景,將用戶帶入耶路撒冷的舊城。儘管存在冠狀病毒,該項目也使個人有機會在模擬中體驗聖地,即使他們的信仰,性別或身體能力會阻止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這樣做。一位用戶記得2013年訪問以色列。
  • 耶路撒冷:地緣、宗教、政治因素交織下,三千年紛爭在繼續
    地理位置所扮演的角色仍然至關重要,可以這麼說:當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區處於不同大國角力的中心或大帝國的邊緣之時,圍繞它的衝突就更多;當它們成為某個帝國的內部穩定的一部分時,這裡在地緣政治上重要地位就會降低。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地理位置早就不是耶路撒冷地位唯一的考量因素,由於耶路撒冷的文化和宗教意義隨諸一神教的發展而顯著增強,宗教帶來的矛盾衝突逐漸走到了臺前。
  • 三教聖地成長史:世上十份美麗,九份歸耶路撒冷
    現在的耶路撒冷分為東西兩部分。東耶路撒冷包括耶路撒冷老城在內,而耶路撒冷老城是世界聞名的古城,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聖地;西耶路撒冷是1950年以色列宣布遷都耶路撒冷後,花費重金建設起來的新城,絕大部分以色列政府機構設在這裡。
  • 世界三大宗教的地區分布,基督教分布最廣,伊斯蘭擴張最猛
    宗教是人文地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不同地區生活的人類,在其文化的發展的演化中,產生了不同的宗教類型,有的宗教在歷史的長河中最終消失了,而有的宗教卻能夠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發揚壯大,讓更多的人信仰,傳播到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