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菜品好不好,有很多個方面考察。因此中國有一句話用來形容菜品很好,那就是色香味俱全。做好一道菜最主要的就是要入味,那就離不開各種各樣的調料,只有恰到好處的使用好調料,那麼這樣菜才是真正的色香味俱全。
提到調料,大家最常接觸的就是味精。味精的使用充滿了爭議,老一輩人都認為吃多了味精容易得病,因此時常告誡我們要少吃味精。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老人不喜歡下飯館,因為他們覺得飯館裡的菜都加了很多味精。難道味精真的這麼可怕嗎?跟雞精比起來,哪個對身體更好一些呢?
首先,我們來談談味精的構成,致病源是不是就在這裡面呢?說白了,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這是它的學名,看起來有點陌生,其實蛋白質中含有大量的穀氨酸鈉。而蛋白質存在於很多食材中,只不過需要人體自行分解出穀氨酸鈉。
味精就是由糧食製作而成,製作方法跟醋都有點類似,都是發酵而成。所以如果對人身體真的傷害很大的話,那連醋都不能用了。
專家也專門做過研究,味精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壞。那這個味精緻癌的謠言是怎麼來的呢?這就要從味精產生的焦穀氨酸鈉說起了。
味精在120度時會變成另一種物質,那這個物質就是致病的物質嗎?其實不是的,焦穀氨酸鈉對人體並沒有傷害,只不過因為這種轉變,就會失去提鮮的作用。也就是說,在高溫的鍋裡放入味精根本就沒用。
雞精雖然有個雞字,但是跟雞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是一種比味精更高端的調味品而已,味道裡有點雞湯的鮮味,雞精跟味精一樣主要成分是一樣的,所以使用起來並沒有太大區別。
好了,說了這麼多,大家做飯的時候該放味精還是放雞精。雖然味精和雞精沒什麼毒性,但是也不可以多放,因為放多了之後,味道就會過了。穀氨酸鈉是人體所必須的,但是很多食材中都有,因此可以不用加太多,只需要一點提鮮即可。
我家裡做的菜一般都不放味精的,吃不慣那個味道,你在家做菜喜歡放味精還是雞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