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王順卿總領事向大家介紹說:北京體育大學是中國最知名、辦學規模最大、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數量最多的大學,法蘭克福是歷史悠久的足球俱樂部,而且有豐富的青少年培訓的經驗。法蘭克福足球俱樂部積極尋求對華合作,與北京體育大學等建立聯繫,初步計劃近期向該校足球專業派遣2名職業教練,以促進國內青少年足球運動的師資培養。今年正值中德建交45周年,中德足球的合作,尤其是青少年足球合作成為中德人文交流活動中的一個新亮點,兩國的很多機構也紛紛湧入這個浪潮中。他希望北京體育大學和法蘭克福俱樂部的合作能夠蓬勃發展,以精誠良好的狀態延續下去。
中德雙方嘉賓在友好的氣氛中簽訂了合作協議。協議籤署後,曹衛東和赫爾曼分別接受了《德國生活報》記者的專訪。
曹衛東在接受採訪中表示,這次合作主要基於兩個原因。一是落實中央關於足球改革方案的精神。二是落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當時籤署的兩國在足球領域合作的一部分內容。北京體育大學與國際上的合作很廣泛,但是,和法蘭克福足球俱樂部的合作,是北京體育大學剛剛成立中國足球運動學院之後的第一次國際合作。
他說,選擇法蘭克福足球俱樂部,是從三個方面考慮的:一,該俱樂部有一個很好的文化。法蘭克福足球俱樂部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他很好的足球文化內質,對於足球文化的認知和我們非常契合。第二,法蘭克福足球俱樂部在德國雖不是成績最好的的球隊,但他也是一個老牌兒的甲級勁旅。他也有很棒的足球技術,這也是長時間沉澱下來的。第三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是法蘭克福俱樂部有很好的青訓體系。他非常符合我們學校確立的中國足球運動學院的培養體系和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就是培養優秀的青少年足球運動員。他對記者表示,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他談到,發展中國的足球運動事業,要從娃娃抓起,最核心的就是把娃娃當中有足球天賦的孩子發掘出來進行專業培養。這需要一個過程,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相當長的一個時間來完成。正所謂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我們有信心,也有耐心來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堅持不懈搞好足球人才培養這項事業。同時,就中國足球來說,當前也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條自己的發展模式,形成自己的足球文化。 北京體育大學理應在當前的足球改革實踐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法蘭克福足球俱樂部主席赫爾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很榮幸我們和北京體育大學有這次合作。法蘭克福足球俱樂部成立於1899年,是一個百年歷史的俱樂部。我們認同,足球不只是體育,它是一種信任的體現,是社會的調和劑,擁有足球,就擁有一種歸屬感。這一點,不僅僅在德國,在全世界都被認可。相信這種文化認同,讓我們成為合作夥伴。
我們今年11月份將派兩位有經驗的職業教練前往北京體育大學,對他們的師資進行專業培訓。 這次的合作協議為期一年,接下來我們會就合作的情況,深化多方位的推廣。可以組織一些友誼賽;可以做青訓營;還可以對兩國的文化進行交流。我的願望,就是將足球作為一個與漢文化交流和溝通的媒介,讓我們的足球文化也能在中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