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體育教育改變後的德國足球隊強勢回歸談談中國足球教育

2020-08-08 歐洲留學生藏書櫃

從2000年的德國足球隊的慘敗,到2010年的德國足球由二十出頭的厄齊爾、穆勒、赫迪拉等小將組成的世界盃參賽隊的強勢回歸的背後離不開德國體育教育的改變。

德國加強體育課教育制度化為足球運動打下教育基礎

2000年的足球比賽失敗讓德國政府對體育教育的大力投入以及改變相應的教育制度已是迫不及待,於是在德國中小體育教育,為保證每個學生參與體育鍛鍊的時間,教育部門對學校體育課的學時作了明確規定:

初中部每年體育課程時間最低120小時。五年級-十年級體育課程中更是有近500小時的必修課程時間。(德國採用的是12年或13年的教育制度,一年級至四年級是小學階段,五年級開始為中學階段。)

談談所看到的中國非主科教育

國內的中小學教育現狀大部分都是語數外加餐擠壓體育、音樂與繪畫等課程時間來達到升學考試得到高分的目的,體育、音樂與美術等非主科反而落為了形式課程,也就高中藝術生、體育生開始學習培訓這些非主科技能訓練以此更容易進入心儀的大學,但還是沒有加入正式課程之中多是另外的課外培訓班一樣的形式,而且與之德國的中小體育課程時間做對比,光體育這一項的參與時間恐怕就比其少了很多很多,還是最容易打基礎的黃金時期,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興趣的培養與發展應該拉入實際的教學之中才能培育更多更具潛力有更多未來選擇的學生,而不是讓學生成為流水線般的一成不變的教育產品。而且非主科的學習在很多家長的觀念就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才會去學這些,現下的教育方式也變相的拉大了因經濟水平的不同而導致的學生可受到的教育範圍大小不一的潛在不平等性。

從德足球教育體系看中國足球教育

在足球教育方面國內也做過很多嘗試,如德國為重振足球體育建立起現在都引以為傲的德國足球青訓的體系,中國也建立各地的青訓隊伍與俱樂部;如德國足協組織的各層次的足球比賽,國內也常組織中小學生的全國性足球比賽;如德國中小學學校與校外職業體育俱樂部展開合作為足球職業運動輸送人才,國內也有學校與校外職業體育俱樂部合作項目,以及近日教育部宣布的2021年全國中考體育項目加入了足球這一門,這或是國內體育教育的改變嘗試,但國內整體足球教育培訓體系的潛在問題還是對於整個足球教育發展還是十分沉重,現有的改革是否能改變現狀依舊迷霧重重,但也積極的應對與改變也是好的開始。

而且在足球教育的師資力量拓展上德國在針對教練方面,是由足協牽頭,採用一對一的專業集訓方式指導教學,而且還有運動醫學的相關教育培訓以此為青少年能安全的積極加入足球運動保駕護航。在教育觀念上也是興趣優先成績次之,且採用的體教結合也是國內足球教育這塊的值得學習的。

德國國家足球隊在世界有著「鐵血戰車」的美譽,足球運動對於他們來說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代表著一種永不放棄、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

相信隨著體育教育的不斷進步,足球教育體制的完善未來中國足球也能像桌球一樣走進世界舞臺,像德國足球隊一樣強勢回歸。

參考材料:

足球在德國更是一種文化 《光明日報》( 2016年11月29日 12版)

《國際足球教練員培訓教程》 作者:德國足球協會

《德國教育史》.作者:[德]F.鮑爾生

相關焦點

  • 劉建宏:中國足球要從教育找出路,教育也必須補上體育課
    北京時間7月16日,著名足球媒體人、前央視解說員劉建宏在社交媒體上再次回應了王小東的爭議言論,他認為中國足球真的要從中國教育找出路,中國教育也必須補上體育這一課。劉建宏微博全文如下:按照王先生的意思,以後中國足球隊出徵,只能叫中國(不代表所有國人)足球隊?按照王先生的意思,兩彈一星是我們教育的偉大成果,可是作為最大功臣的錢學森(他從海外歸來,大大縮短了我們的研發進程)先生有過令人深思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教育搞了這麼多年還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 德國足球亞洲基地首開亞足聯-中國足協C級教練員培訓班
    魯網青島5月14日訊(記者 劉玉娜 通訊員 高曉瓊)5月14日,2019年第二期亞洲足球聯合會-中國足協C級教練員(青島)培訓班在中德生態園德國足球亞洲基地開班。  此次培訓班由中國足球協會主辦、青島市足球協會承辦。培訓響應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少年足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過建設和完善足球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強學校體育工作。
  • 北京體育大學與德國法蘭克福足球俱樂部籤訂合作協議
    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王順卿總領事向大家介紹說:北京體育大學是中國最知名、辦學規模最大、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數量最多的大學,法蘭克福是歷史悠久的足球俱樂部,而且有豐富的青少年培訓的經驗。法蘭克福足球俱樂部積極尋求對華合作,與北京體育大學等建立聯繫,初步計劃近期向該校足球專業派遣2名職業教練,以促進國內青少年足球運動的師資培養。
  • 校園是英足球發展根基 中國若複製在於觀念改變
    歷經100多年發展的英國足球,在校園足球的開展方面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依照英足總社會青少年和校園足球管理小組制定的社會青少年和校園足球開展管理手冊,當學校舉辦普及性的足球活動時,指導老師不能是體育教師,「也就是說,英國學校裡帶著學生們踢球的老師,很可能是教數學、教英文、教自然科學的,除非學校足球隊的教練才有可能是體育老師。」為什麼普及性的學校足球活動要由文化課的老師來指導?
  • 校足球隊獲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南區校園組第二名
    4月20~28日,在2014~2015特步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下簡稱大足賽)南區校園組決賽中,我校足球隊獲得大足賽南區校園組第二名的優異成績。這也是我校足球隊繼2014年創歷史性的取得南區校園組決賽第六名的好成績後,再次取得佳績。
  • 德國留學|淺談德國中小學教育體系
    9月1日是中國中小學統一開學的日子,目送一年級新生背著和自己身高差不多的書包蹦蹦跳跳地走進校門,不少老父親老母親都不自覺地用手擦了擦眼角。雖然德國中小學放假時間因地區而有異,但是到了九月初也就基本都開始新學期了。
  • 廈門與德國淵源深 還與德國特裡爾市結為友城
    廈門二中足球隊在中德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中獲得第四名的好成績。(廈門二中供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何無痕)事實上,廈門與德國之間的淵源深厚,不僅有著密切的經貿交流,廈門與德國特裡爾市作為友城,在文化教育等領域也開展了多方面的合作。  廈門與德國進出口總值  達149.11億元人民幣  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2016年廈門與德國進出口總值為149.11億元人民幣。
  • 專訪德國足協斯塔布:讓足球成為生活一部分
    雖然已經年逾六旬,並號稱是「德國足協年齡最大的工作人員」,但沃爾夫岡﹒斯塔布先生所從事的卻是「最年輕、最有活力」的工作——德國足協校園足球部主任。利用斯塔布先生以及他的同事伍爾夫﹒邵特先生來華參加「全國青少年培養和校園足球工作主管培訓班」的機會,記者對斯塔布進行了獨家專訪,並請他介紹了德國「校園足球」體系的基本框架。
  • 劉建宏回應北大學者:中國足球真要從中國教育找出路
    網易體育7月16日報導:北京時間7月16日,由於北大畢業的學者王小東關於中國足球和中國教育對比的話題再次將國足推上風口浪尖,近日前央視名嘴劉建宏微博回應了王小東的言論,表示「中國足球也好,中國教育也好,有太多道理需要講清楚了
  • 【德國教育】德國教育體制
    德國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民族,包括學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他們的教育是一種全面性教育,以行為作基礎的生活教育。
  • 德國門興格拉德巴赫足球俱樂部客人 到訪市體育局
    7月31日下午,市體育局局長張志宏會見德國門興格拉德巴赫俱樂部中國區總經理馬丁一行,就促進雙方體育文化發展進行交流。局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陳紅,市足球協會副主席王琦等參加交流。   馬丁此次訪問,主要是考察我市體育事業,特別是足球事業發展情況,希望與市體育局和相關體育協會、體育學校、體育俱樂部等建立交流合作關係。
  • 德國足球地理:王國風雲鋼鐵雄心
    從巴伐利亞到波羅的海,從歷史沿革到世俗傳承,從哲思的海洋到足球的世界,德國,獨一無二的德國,幾乎在所有領域都在彰顯自己的孤傲高絕。 在過去的一年,德國足球取得了輝煌成就,日耳曼戰車闊別大賽冠軍十八載後再次傲立世界之巔。正值德甲戰火重燃,「足球地理」第四期——為你帶來德國足球世界!
  • 解讀德國足球文化:日耳曼民族的精神
    74年決戰德國對荷蘭,格裡克穆勒全身負傷7處,仍然不願下場,他要親自為德國捧得金杯!穆勒打進第二球後批著一頭亂髮怒吼著在場上飛奔,身後是吃驚的荷蘭人。穆勒在用行動向世界表明:什麼才是真正的男人!90年決戰德國打阿根廷,馬特烏斯手骨在賽前骨折,為了不影響時期,他用皮膚色的繃帶纏好傷,勇猛的拼了90分鐘,隊友們賽後才知道隊長是忍著鑽心的痛上場的。
  • 康巴什的體育教育了不起!
    近年來,康巴什區學校體育教育緊跟教育發展前沿動態,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與北京、廣州及山東等地的交流合作,加入全國學校體育聯盟,通過聯盟校專家團隊的專業培訓、新興體育課程規劃,進一步深化體育教學方式,豐富學生體育課程設置,提升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營造出百花齊放的體育教學工作新局面。
  • 德國的教育靜悄悄
    來源於《隨筆》雜誌,作者:羅瑾瑜到了德國,你根本看不到鋪天蓋地的教育公司和補習班招生的廣告,然而德國的教育水平卻是世界頂尖的,特別是它的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更是聞名世界。德國的小學生沒有什麼功課負擔,孩子們只上半天課,上午上課,下午主要是根據自己的愛好,非強制性的,可以學習鋼琴、繪畫、手工和體育等有關素質修養的課
  • 清華大學研究員:足球發展基礎在教育,不是單純出球員
    虎撲7月15日訊 據新華社報導,13日在廣州華南理工大學舉行的2019世界名校足球發展論壇上,中外多名足球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聚焦青少年校園足球,分享國際一流大學校園足球發展的經驗,探索校園足球人才培養模式和路徑,為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事業發展獻計獻策。
  • 歸化球員並不能解決中國足球的現狀,借鑑德國足球又有何不可?
    如果僅僅用歸化球員來解決當前中國足球的問題,那未來代表中國踢亞洲或世界賽事的國隊將會是11個白種人和黑種人,而沒有中國人在場上,這是何等的尷尬?雖然歸化球員可以解決當前國家隊有一個不錯的成績,但是對中國足球卻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中國足球的現狀並不是用歸化球員來解決,但是在管理上下功夫。如果管理跟不上,中國就沒有未來。
  • 自然教育:德國教育中的自由與規則
    研究認為,與傳統幼兒園教育出的幼童相比,由森林幼兒園走出的孩子們身心發展更加平衡。到20世紀90年代,森林幼兒園開始在德國得到快速發展,後被陸續推廣到北美和日韓。目前德國的森林幼兒園共有1500多家。這些幼兒園裡的孩子們,幾乎整天都在森林裡度過,爬樹,玩泥巴,踩水坑,用木頭、樹枝做各種裝飾和工具等。
  • 三件小事看中國與德國教育孩子的差別
    (二)  在中國,小孩兒上高爬低是大人們最為擔心的事,生怕萬一不小心摔著孩子。  而在慕尼黑的奧林匹克公園裡,我卻碰見了一位「膽大」的父親。慕尼黑的奧林匹克公園依山而建,有很多陡坡和山路。在公園的足球場外就有這樣一段很陡的坡路,而只有爬上這段坡才能看到足球場內部。
  • 泰安市兩支高中校園足球隊在省級足球比賽中喜獲佳績
    日前,2020年山東省「中國體育彩票杯」中小學生體育聯賽足球比賽高中組在山東魯能泰山足球學校落下帷幕,泰安市寧陽四中男子足球隊、新泰一中北校女子足球隊奮力拼搏,分獲比賽男子組、女子組的第五名和第六名。我市寧陽四中男子足球隊、新泰一中北校女子組球隊不負眾望,突破重圍,均在本次比賽中取得了自建隊以來的最好成績。寧陽四中男子足球隊是2019年泰安市「中國體育彩票杯」中小學生體育聯賽高中男子組足球比賽的冠軍,亦是身經百戰的一支足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