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16:38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胡曉琳 通訊員 孫洲
街容街貌代表著「臉面」,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的象徵。在海寧經濟開發區(海昌街道)有一條為當地人熟知的美食街,只要想吃夜宵,潛意識裡的第一反應就是衝到那條街探店,它就是——洛隆路商街。
商街成為「網紅街」自然有它道理,因為這裡是充滿煙火氣的地方,還坐擁著400餘家商鋪組成的繁華商業街——洛隆路,涵蓋廣、難度大、力量薄長期困擾著社區治理。所以,洛隆商街每天車水馬龍,儼然一幅繁華景象。但由於高人氣,也帶來了後續治理難點問題,近兩年來,區(街)將洛隆路商街綜合整治列入重點項目,以黨建引領重點提升油煙整治項目、停車難等問題,給周邊居民、商鋪商家和前來品嘗美食的食客一個乾淨、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
黨建引領 廣泛動員群眾力量擰成一股繩
洛隆路商街綜合治理展新貌,離不開幹群全體的力量。
當前,黨建「一編三定」服務機制正如火如荼開展,居住在社區的183名黨員幹部到洛隆社區認崗報到,就好比為社區配備了183名「編外幹部」,形成了大家事、大家幹、大家幫的濃厚氛圍。通過「微嘉園」平臺報名參與主題活動,為社區治理引入了強勁「活水」。大家穿上紅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細揪問題。不得不說,這183名黨員幹部,已經成為社區治理的中堅力量。
社區作為組織方,在梳理商街面上的難點問題後,充分利用「一編三定」幹部優勢, 逐級建立的微網格網絡「E矩陣」,精準排摸區域內治理堵點,創設油煙整治「聞臭師」、違章建築「啄木鳥」、小區停車「監督員」等X支特色服務隊。
開展巡街活動,看到問題,及時進行文明勸導,或者直接反映給執法部門。所以說,撤桶進店、垃圾分類等中心工作,都是依靠了所有幹群的力量。
把「一編三定」充實的人員力量,準確投放到社區治理的重點工作上,特別是納入「三級三色」商圈管理體系。僅11月,洛隆路在商街5個微網格中推行「今晚八點伴」機制。在居民人流的最尖峰時段,即每晚「八點半」,組織6大團組開展了餐飲油煙整治、車輛亂停放整治、流動人口排查登記等「一編三定」主題活動8次,參與黨員月突破100餘人次,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商鋪色碼「紅轉黃」整轉率提升了25.6個百分點。
洛隆社區黨總書記聞王忠說:「黨員幹部帶頭,讓更多人參與到治理過程中來,洛隆路商街也更加美麗了!」
餐飲油煙治理去油膩 留下人間煙火氣
既然是美食一條街,餐飲店自然是「核心部件」。起初,洛隆路商街還只是一條普通的馬路,但隨著周邊住戶增多,麻辣燙、火鍋、土家菜館……各色美食餐飲店陸續集聚開張,久而久之,這裡就變成了網紅美食街。
據了解,洛隆路共有餐飲單位84家,產生油煙有56家,其中,有29家餐飲單位和居民樓緊密相連,即商住一體小區,一樓和二樓主要是商業,三樓以上是居民生活區,金領華都小區就是商住一體小區。
洛隆社區陸音是洛隆路商街金領華都小區地段的網格長,油煙綜合治理,她和區(街)相關部門始終奮戰在一線。
「小區比較特殊,由於餐飲店集聚較多,時常有住戶向我反映油煙問題。」陸音告訴記者,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存在異味,夏天尤為突出,夜宵的油煙味經常會飄至住戶家中,嚴重影響了住戶的休息。此外,金領華都的南側緊挨著硤西二裡小區,給小區的環境也造成了影響,牆面上、地面上也都是油漬。
洛隆路商街油煙治理問題是社區和區(街)重點關注的問題,自2018年以來,不斷整改提升,專用煙道改造、引進油煙淨化設備、整改排放路線為集中排放……這兩年來,洛隆路商街油煙整治動作頻頻,而今年,更是加大了多部門綜合執法的力度,對油煙治理再提一個「臺階」,通過執法倒逼的措施,督促商家做到排放標準達標。
區(街)社會事務辦相關負責人吳愷介紹,今年以來共整治餐飲單位56家,退回無油煙狀態14家,關停7家。
「現在總體情況較為穩定,我們現在提前預防,關注前期審批事項。」吳愷表示,和社區合作,依託黨建微網格力量,洛隆路商街一旦有商戶進駐裝修,就馬上趕往現場檢查,若是餐飲單位,則要求按照標準安裝專用煙道,真正把油煙治理控制在「源頭」。
新增車位 「小而精」微治理改善商街堵點
這些年,停車難一直是困擾城市基層治理中的難點、堵點,群眾反映也特別強烈。尤其是在市區,原有車位規劃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
「隔三差五就有居民反映停車難問題,比較突出的是去銀行辦事,在洛隆路商街來回兩三趟都找不到車位。」區街規劃建設局局長鄔明峰說道,還有些食客,花了一兩個小時吃飯,出門就發現車被堵住了。
停車難、亂停車等現象,成為周邊居民對商街的第一印象。但現在的商街,車位上的車輛都有序停放,車頭朝向一致,商街人行道處還劃分了藍色的非機動車停放區域……鮮有亂停車的現象。
據介紹,在去年道路拓寬的基礎上,根據道路實際情況新增車位,目前,共有車位364個,同時,還實行停車收費,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停車難問題。
區(街)委託海寧市車輛停泊開發服務有限公司,對洛隆路餐飲集中路段實行停車收費,半小時內免費停車;1小時內4元/輛;1小時後每半小時2元/輛;2小時後每半小時4元/輛;一個計費周期不超過30元。
收費採用「智慧停車」,6個收費員每天來回在該路段上,列印憑條,車主可通過二維碼掃碼支付停車費。
「晚上9點至次日早上9點為免費停車,為周邊住戶提供便利。」鄔明峰表示,自8月份啟動停車收費以來,至今沒有接到過停車難的投訴。
除新增停車位外,整治亂停車現象也是今年區(街)工作中的「重頭戲」。為了避免私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在沿街非機動車停放區域挑選了3 個點位,安裝了共計20 個電動車充電樁,以此規範市民有序充電。
針對違停現象,交警、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聯合執法,緊盯洛隆路商街上的車輛管理,還新增了智慧監管系統——電子眼,分布在商街路段,在清晨、深夜,對違停違法行為及時抓拍取證,確保執法形成「閉環」。
「通過對車輛的細小管理,讓整條商街變得乾淨、整潔、有序,給群眾一個宜居環境,就是治理的最終目標。」鄔明峰說道。
16080215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