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傳媒學院打造應用型人才培養「升級版」

2020-12-15 四川日報

四川傳媒學院打造應用型人才培養「升級版」

蘋果、佳能、索尼、松下、惠普、聯想等多家公司在學院建設校企合作實驗室。

  學院畢業生、第58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獎)體育新聞一等獎得主、著名攝影記者鮑泰良。

  學院畢業生、鳳凰衛視中華小姐環球大賽總冠軍、鳳凰衛視主持人田桐。

    

  時光回溯20年,1997年,一所以培養現代傳媒業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新機制高校——四川傳媒學院(原成都理工學院廣播影視藝術學院)應運而生。
  時光回溯2年,2015年,四川省教育綜合改革領導小組確定的首批向應用型轉型的高校名單中,四川傳媒學院榜上有名。
  20年光陰荏苒,堅定走「應用型」道路的四川傳媒學院培養出4萬餘名畢業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已成為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傳媒行業的中堅力量。
  2年轉型升級,傳媒產業正步入全媒體、融媒體時代,四川傳媒學院轉發展的「型」,提發展的「速」,強發展的「核」,走出了新機制高校轉型升級發展的新路子。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四川傳媒學院堅定走「應用型」道路,打造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升級版」。
□楊凡/文 孫浩睿/圖
找準升級的突破點升級人才培養模式 服務產業轉型
  有人會問,從誕生那一天起就堅定走「應用型」道路的四川傳媒學院,為何還要提出向「應用型」轉型發展?
  在四川傳媒學院人的眼裡,轉型,不是學校辦學方向的改變,而是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升級。
  「升級」二字道出了學院轉型的核心——打造應用型高校轉型的升級版。
  走了20年的應用型道路,升級的原動力和迫切的需要來自哪裡?
  「現代傳媒業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新常態下的傳媒產業正步入全媒體、融媒體時代,以IPTV、手機媒體等為代表的新媒體的爆發及與傳統媒體的融合併存,傳媒人才需要從以前服務傳統媒體到適應新媒體、融媒體發展的升級。」學院相關負責人說。
  升級是行業升級對人才升級的需要,更是學院未來發展繼續領跑行業的迫切需要。
  面對行業提出的新要求,升級的方向在哪裡成為學院需要釐清的問題,如何升級更是擺在學院面前的一道考題。
  面對挑戰,四川傳媒學院有清晰的思路,用20年來的應用型高校辦學的經驗和敢為人先的氣魄,提出了把握「媒體融合」的現代傳媒產業發展趨勢,用人才培養升級服務傳媒產業轉型目標。
  「技術的革新縮短了傳媒行業內不同主體之間硬體上的差距,軟實力尤其是人才優勢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學院相關負責人說,升級最重要的是人才培養規格的升級,從與行業發展「跟跑—並跑」向「並跑—領跑」升級。
  目標既定,路徑何在?作為我省率先實施應用型傳媒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升級的高校,學院找準了突出培養學生適應融媒體能力和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兩個升級的突破點,把培養目標由「培養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升級為培養「應用型、複合型、一專多能、掌握多項高端專業技術、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可靠的高素質傳媒人才」。
  升級應用型人才培養規格,學院將傳媒藝術與現代科技融合,加強專業建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於是,我們看到新媒體相關院系、11個新興專業相繼成立;學生的課程上少了理論課程、與產業脫節的課程,多了實踐課程、創新創業課程、反映傳媒新業態的系列課程;非藝術專業的學生多了藝術教學課程,技術能力提升課程,新媒體類、藝術類通識課程,前沿性技術課程等排進了學生能力提升的清單。
  升級應用型人才培養規格,學院把實踐育人、創新創業教育貫通於人才培養全過程。於是,我們看到,學生的實踐課開在了直播間、攝影棚等按照真實生產條件建設的教學場所中;學生拿著先進的設備在校園內,按照作業產業標準,完成自己的作業;「大一有意識、大二有規劃、大三有行動、大四出成果」的理念,讓創新創業課程貫穿4年的大學生涯。
  人才培養規格的升級讓學院人才培養的大樹更加枝繁葉茂,近5年,學生獲得國家級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達134項,省級項目274項,孵化出企業42家;參加競賽得獎904項,其中國際國家級獎235項,省級獎366項。2017年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四川傳媒學院畢業生就業質量調查報告》顯示,學生總體就業率達到93.86%,專業就業對口率超過75%,自主創業率達到9.74%。
做實升級的關鍵點規劃應用型人才培養升級有效路徑
  4月下旬,全國各地的420多家用人單位攜1.5萬餘個就業崗位,來到四川傳媒學院選聘人才。
  「四川傳媒學院的畢業生實際工作能力、溝通和應變能力強,同時創新意識和能力也很突出。」一名企業負責人說。用人單位的讚譽,是對學院升級應用型人才培養規格的肯定。
  肯定的背後是學院規劃了具體可操作的路徑,讓升級應用型人才培養規格的道路越走越暢。
  消除人才升級的障礙,學院優化升級執行機制,由企業家、教育專家和行業專家共同構成學校決策層,增加行業專家在決策層中的人數進一步優化決策層結構。
  加強人才升級的基石,學院打造了一支強有力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在中央廣播電視臺、省市廣播電視臺等著名文化傳媒機構有從業經歷的就達417人。
  夯實人才升級的基礎。高清3D轉播車、3000套非線編機、300臺4K超高清攝像機……價值2億元,同類高校首屈一指的音像製作設施設備,讓學生在學校就鍛鍊出適應4K、3D、VR(虛擬實境)、AR、MR等傳媒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能力。
  構建人才升級的平臺。聯想、微軟、惠普、索尼、松下、佳能集團……世界500強企業都是學院合作名單中的一員,還先後與100多個政府機構、各級廣播電視臺、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2016-2017)》顯示,學院藝術學學科在全國排名第23位,戲劇與影視學專業類全國排名第7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全國排名第3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全國排名第6位,攝影專業全國排名第9位。2013年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頒發的「產學研合作促進獎」,2016年被授予「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稱號;2016年獲得「全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示範學校(成果孵化獎)」;2017年入選教育部規建中心「高校數字媒體產教融合創新應用示範基地」試點院校。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大學排行榜上,學校自2015年起就在同類高校排行榜中穩居前三位……成績是各方對學院升級應用型人才培養規格實踐的具體肯定。
把握升級的著力點融合發展培養行業領跑人才
  「四川傳媒學院的畢業生大大提升了全省地方廣播電臺、電視臺的制播能力。」曾有傳媒行業的專家這樣評價學院的畢業生。
  帶領行業整體向前發展,這是學院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也是學院人才培養的使命擔當。
  「面向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傳媒產業」,這一明確的人才培養方向,讓學院更感升級應用型人才培養規格的緊迫性。
  「中國(西部)虛擬實境與增強現實協同創新研製中心暨府河源影視傳媒科教基地項目」被四川省政府列入建設「高清四川智慧廣電」專項改革方案、首批「高校數字媒體產教融合創新應用示範基地」試點高校,「全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正式掛牌……機遇拓寬了學院未來發展的道路。
  機遇面前,四川傳媒學院人格外冷靜,轉型升級道路必須走得更加踏實,應用型人才培養升級更來不得半點虛的。
  如何實現對行業發展的「並跑——領跑」?學院給出了「深化產教融合、緊密校地合作」的回答。
  去年5月27日,成都市郫都區人民政府與四川傳媒學院正式籤訂「影視矽谷」項目協議,共同打造府河源影視傳媒科教產業園暨西部環球影城影視動漫拍攝、後期特效製作基地。
  這座投資30億元,佔地2000餘畝的「影視矽谷」,將建起影視動漫與新媒體基地、電影技術與虛擬實境產業與科教基地、影視拍攝及後期製作基地、虛擬實境與增強現實協同創新研製基地、虛擬實境產業應用推廣基地、4K/8K超高清數字視頻製作與影視特效製作基地、影視拍攝基地(數字虛擬攝影棚群落)、3D影視動漫攝製和3D動畫製作基地、影視傳媒與文化創意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影視矽谷」成為學院瞄準未來,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應用型人才培養升級版,推進學院轉型升級的具體實踐。
  邁步從頭越,走過20年曆程的四川傳媒學院,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更加燦爛的未來。  學院畢業生、中央電視臺2016年《好記者講好故事》中11位「好記者」之一、四川衛視主播李丹。

相關焦點

  • 四川傳媒學院招生辦主任
    四川傳媒學院建院伊始即堅定地走「應用型」道路,2015年被四川省教育綜合改革領導小組確定為首批向應用型「轉型」高校後,更是傾盡全力打造轉型發展的「升級版」,各項具體措施正在緊鑼密鼓地落實中。四川傳媒學院招生辦主任楊旭稱,以四川傳媒學院為依託建設的「府河源影視矽谷小鎮」,已被列入四川省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十三五」發展規劃。
  •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致力於培養應用型藝術人才
    2012年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計劃招生1000人,其中在北京招生270人。  據中國教育在線了解,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致力於培養應用型藝術人才,該校攜手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知名藝術院校成立"教育教學諮詢與督導委員會",制定出了全新的人才培養方案。
  • 四川傳媒學院2021招生指南!
    藝考季來臨了,相信很多人都在關注四川傳媒學院等院校信息,尤其是招生信息,為了給大家提供最新的消息,中影人播音主持學院整理了2021年四川傳媒學院招生指南!供大家參考!一、四川傳媒學院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簡章四川傳媒學院始建於1997年,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 讓智慧「燃動」課堂—宜春學院全力打造智慧課堂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
    新學期開學後,宜春學院第二教學樓的34間依託智慧互聯技術打造的「智慧課堂」讓不少同學們感到眼前一亮。沒有了以往粉筆灰漫天飛舞的場景,利用智慧大屏實現多媒體教學,老師和同學紛紛為更舒適的學習環境點讚。
  • 四川傳媒學院轉型發展闖出新路子 傳媒科教「大艦」正揚帆
    >數讀四川傳媒學院專業數:80餘個本專科專業方向:100多個綜合實訓室:113個雙師型隊伍:300多人校企合作單位:100多家楊帆圖片由四川傳媒學院提供5月27日,四川郫縣,一場籤約儀式讓四川傳媒學院與郫縣人民政府兩隻合作的手再一次緊緊相握,雙方將投資30億元共同打造 「『府河源』影視傳媒科教產業園暨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汽車學院著力打造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平臺
    對此,他們用自己的辦學實踐給出了明確答案——結合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發揮學科專業特色優勢,著力打造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平臺。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汽車學院,位於國家重要經濟中心區域的珠三角地區。從2006年成立至今,學院結合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學科專業特色優勢,著力打造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平臺,高質量地培養出一大批企業歡迎、市場需要、群眾滿意的畢業生,成功探索出了一條創辦一流獨立學院的辦學之路。
  • 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標 四川五月花技師學院揭牌
    人民網成都11月26日電 (王軍)11月25日晚,四川五月花技師學院揭牌儀式舉行。四川省人社廳、成都市人社局、部分合作企業等相關領導共同出席揭牌儀式。希望教育集團高級副總裁、四川五月花陽光教育集團總裁陶秀珍談到,四川五月花技師學院揭牌,表明學院的發展已經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也希望學院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創新型』高技能人才為目標、以特色專業建設為抓手、以促進就業為導向,闊步向前。」
  • 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成立 加快應用型人才培養
    東南網記者 陳楠 攝東南網12月10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今天上午,作為第十八屆「海創會」配套活動的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成立儀式暨首屆「智聯雲」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高峰論壇在福州市開幕。記者在會上獲悉,此次雙方聯合成立的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將致力於開展產教融合創新示範,在電商、貿易、物流供應鏈、人工智慧等領域建立長效穩固的合作機制,加快福建省該領域應用型人才培養。學院依託於網際網路經貿學院,開設電子商務行業工程師實驗班,並整合線下線上教學資源等多種教學模式。
  • 四川省內29所應用型本科高校齊聚這裡 共議發展與創新
    四川在線 張雨瑄12月4日,包括四川大學錦城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四川傳媒學院、西昌學院在內的省內29所應用型本科高校領導齊聚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參加「四川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第五次工作研討會」,據悉工作研討會由四川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理事會主辦
  • 山藝傳媒學院人才培養與社會聯合 吸引企業獎學金落戶
    儀式上,傳媒學院院長劉昂和杭州友諾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磊共同籤署了校企合作協議。他指出建校六十年來,山東藝術學院一直遵循教育規律,秉承「閎約深美」的校訓,形成了「厚基礎、重實踐、強學術」的優良辦學傳統。在應用型和拔尖創新型藝術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學校十分注重教學與實踐結合,人才培養與社會聯合。加強校企合作,是我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既有利於學校適應社會所需,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也有利於企業領先一步吸納更多優秀人才,有利於企業和學校的雙向共贏。
  • 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項目啟動 北大等被批准立項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2月7日記者獲悉,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等11個單位被批准為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批准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的通知》,批准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1個單位為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
  • 完美世界教育與四川傳媒學院共建「國際遊戲與電競學院」
    中國網訊 2018年8月2日,由中國應用商科院校聯盟 、完美世界教育共同主辦的「學無邊 合無界」 遊戲與電競產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院長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邀請到教育界領導、各大院校代表及遊戲電競行業重要嘉賓,就遊戲與電競產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展開主題演講,啟動「遊戲與電競產業人才培養計劃」,並舉行完美世界教育和四川傳媒學院共建「國際遊戲與電競學院
  • 四川傳媒學院:辦人民滿意的大學
    對於四川傳媒學院的學生而言,熒幕首秀僅僅只是開始。學院會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大型綜藝、影視節目的錄製機會。川傳夢工場的負責人表示,未來會不斷發揮團隊在市場中積累的資源優勢,在學生的藝人打造方面持續發力,將更多有著「熒幕」夢想的學生,輸送到更多更大的平臺之上,為國家輸送更多優秀的綜藝節目和影視人才。
  • 中南大學獲批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
    中南大學等11個單位成為教育部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紅網時刻12月15日訊(記者 潘錦)今年7月10日,教育部、衛健委聯合印發《關於實施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的通知,全國39所高校、院所申報,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聯合推薦,專家諮詢、評審,最終確認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
  • 十年磨一劍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重構新文科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聚焦新文科建設,加速推進由專業應用型改革向學校應用型轉型,今年獲批的4門國家級一流課程正是學校抓實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重構的成果。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作為新建本科高校,學校在升本之初就明確了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在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學校持續探索,逐步明晰了發展路徑。
  • 吉林大學聚焦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
    近日,教育部、衛健委舉行實施這一重大創新項目的啟動儀式,由此拉開我國公共衛生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序曲。  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這一創新項目中明確提出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實施方案,以打造硬核創新實力。近日,記者對院長劉雅文、黨委書記趙國利進行了專訪。  記者:本次創新項目的總體目標和意義是什麼?
  • 龍建學院成立 校企合作培養道橋建設人才
    日前,黑龍江工程學院與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籤署產教融合戰略合作協議,成立「黑龍江工程學院——龍建學院」。雙方將共同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為龍江培養更多高質量道橋建設人才,為建設交通強國做出貢獻。
  • 四川傳媒學院簡介
    四川傳媒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以傳媒專業為主的綜合性傳媒大學。2015年1月,被國內著名大學排行機構艾瑞森中國校友會網,以94.38分的總分、「四星級」的定位、「中國高水平大學」的美譽,列全國新機制高校第一名。同年,學院被四川省教育廳批准,成為向「應用型」轉型發展的三所本科試點院校之一。
  • 【新傳媒喜報8】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初試喜報第二波來襲!
    ,入選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教育部「雙萬計劃」、江蘇高校文化創意協同創新中心、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江蘇省首批新型重點高端智庫,為中國-東協藝術高校聯盟創始成員。浙江傳媒學院(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Zhejiang)簡稱「浙傳」,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國培養廣播影視及其他傳媒專門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
  • 華工廣州學院:探應用型人才培養內涵 走協同育人之路
    經過院務委員會討論商議,最終,學院明確提出了「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著眼於廣東省經濟發展,立足電力建設現實,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實際的電力、電氣行業的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定位。同時根據廣東電網輸電線路人才匱乏的需求,於2009年成立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輸電線路方向,旨在為廣東電網培養急需的輸電線路及電力電纜方向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