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智慧「燃動」課堂—宜春學院全力打造智慧課堂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

2020-12-16 騰訊網

新學期開學後,宜春學院第二教學樓的34間依託智慧互聯技術打造的「智慧課堂」讓不少同學們感到眼前一亮。沒有了以往粉筆灰漫天飛舞的場景,利用智慧大屏實現多媒體教學,老師和同學紛紛為更舒適的學習環境點讚。

2019年暑期,學校組織教務處、網絡中心相關人員組成考察調研小組,分別赴武漢、成都、南昌等地高校考察智慧教室建設,在吸納學習考察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學校智慧教室建設實施方案。今年暑期,學校先後投入近400萬元對第二教學樓內的34間教室進行統一改造,新建全功能智慧教室11間,改造智慧課堂23間,改造後的智慧課堂運用物聯網技術提升教室綜合服務能力,通過智慧平臺打造全過程課堂跟蹤管理,為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提供了硬體支持。

走進西一三樓,寬敞明亮的教室裡,一改傳統的教室設計,以課堂交流為目的設置的課桌椅,功能齊全的揚聲器系統,多媒體大屏黑板,教室充分利用「智能大腦」,通過物聯網可以輕鬆控制教室內燈光、空調、窗簾的使用,進一步為師生提供了優質的學習環境。

作為依託智慧互聯繫統重點打造的教室,運用「智課堂」平臺,教師可以實現教學前、中、後期的全流程管理。教師不僅可以輕鬆實現學生的在線管理,學生也可以現場提交作品,分享自己的所學所思,系統自帶的「彈幕」功能更是讓學生和老師之間建立起更為緊密聯繫。

9月23日,來自「智課堂」平臺的工作人員來到學校,給部分教師進行了使用前的培訓。美設學院蔡麟雪老師主動報名參加了這個培訓。

「就我們美術專業來說,多方位掛的電子屏是很贊的。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我們的授課需要看大量的圖片,原來的教室設備投影老化,色差很大,不清楚,現在的電子屏很清晰,前後左右的同學都能看的很清楚。講到哪個不清楚的地方,學生隨時提問,軟體上也可以點『不理解』,老師可以持續關注,即時答疑解惑。」「再一個就是學生投屏,安排的課堂作業當場畫完就拍照投屏,大家一起來觀看講解,效率能提高很多。投屏可以不顯示學生名字,避免學生害羞,克服心理負擔。再加點彈幕,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說起智慧課堂帶來的改變,蔡老師眼裡滿是喜悅和期待。

同樣充滿期待的還有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曾憲芳。她告訴記者,作為思政課教師,如何巧妙創新教學教育方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大學生的價值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不僅讓學生愛上思政課,也讓思政課教育真正「入腦入心」是目前思政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任務。智慧課堂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通過信息化教學平臺,功能豐富的互動方式,將進一步深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改革,為打造思政「金課」提供了無限可能。

教育部「新時代高教40條」指出,要推動課堂教學革命,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通過教學改革促進學習革命,大力推進智慧教室建設,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室是課堂教學的主戰場,也是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主陣地。作為地方應用型本科大學,宜春學院近年來不斷補短板、強弱項,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在第二教學樓,依託全真模擬打造的醫學院實訓技能中心、為師範教育打造的教師教育實訓中心、與德國西門子共建的智能製造與控制工程訓練中心,美容醫學工程技術與實驗教學中心等智慧課堂的建設都為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教學環境的改善,帶來的是教育教學模式的加速轉型。近年來,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以課程建設為抓手,著力提升課程教學的「含金量」,培養品德高尚、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應用型人才。通過穩步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鼓勵教師開展教學改革,打造思政示範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線下「金課」、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實踐「金課」、實驗「金課」等50餘門校級「金課」。目前,學校有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2門。

此次通過建設智慧教室,學校深耕信息技術,引領教育教學改革,不僅讓線下授課與線上自主學習無縫對接,而且讓教學內容變革與教學手段創新之間形成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環,同時,通過動態分析學生學習情況、準確掌握教師教學情況、高效診斷教學成果,促進教育管理工作提質升級,進一步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努力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應用型大學。(通訊員 何杰)

相關焦點

  • 外語教學部推動課堂革命,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三點舉措
    進入2020-2021學年度以來,外語教學部結合學院新常態下人才培養工作要求,組織學習《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河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強化課程思政,改進教學評價,提供平臺推動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高,推動課堂革命,為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不斷打開新空間。
  • 四川傳媒學院打造應用型人才培養「升級版」
    四川傳媒學院打造應用型人才培養「升級版」 蘋果、佳能、索尼、松下、惠普、聯想等多家公司在學院建設校企合作實驗室。  2年轉型升級,傳媒產業正步入全媒體、融媒體時代,四川傳媒學院轉發展的「型」,提發展的「速」,強發展的「核」,走出了新機制高校轉型升級發展的新路子。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四川傳媒學院堅定走「應用型」道路,打造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升級版」。
  • 凝神聚力打造「智慧課堂」
    科研焦點聚焦課堂,課題帶動、專家引領、校本研究,江蘇省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學—— 凝神聚力打造「智慧課堂」   經過學習和向專家請教,他們認清了:課堂才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主陣地,要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進行科研。要時刻關注:學生在課堂上快樂嗎?除了知識以外,他們的能力得到發展了嗎?他們能夠成為適應未來的智慧型人才嗎?聚焦課堂、研究課堂,如何讓課堂充滿智慧成了學校教科研的取向和重點。  從2006年6月起,學校在有關專家的幫助下,把「智慧課堂的構建」確立為學校研究的總課題。
  • 培育「智慧教師」 打造「智慧課堂」 促進課堂高效——陽信縣第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秀利 見習記者 劉殿章 通訊員 馬洪濤 毛慧傑 濱州報導  為探索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促進信息化教學常態化應用,不斷提高教師創新教學水平,12月10日,陽信縣第一實驗學校初中部舉行首屆「慧學杯」智慧課堂教學大獎賽。
  • 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黃江中學全力打造智慧課堂
    近年來,黃江通過搭建「教研訓」一體化平臺,創新微課程特色教學,積極打造智慧課堂,成效顯著。在第一屆東莞市義務教育「慧教育·慧資源·慧應用」微課程大賽中,黃江中學不僅榮獲3項一等獎、18項二等獎以及13項三等獎,還斬獲優秀單位組織獎。
  • 蔣昌忠鄭建新調研長沙學院 全力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更好服務...
    蔣昌忠鄭建新調研長沙學院全力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更好服務長沙經濟社會發展智慧長沙6月23日訊(長沙廣電新聞中心全媒體記者 肖航)今天,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蔣昌忠蔣昌忠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兩山」(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建設,依託長沙學院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好馬欄山新媒體學院,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兩山」戰略、加快推動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發展的重要舉措。長沙學院要切實肩負起建設馬欄山新媒體學院的重任,創新體制機制,加快籌建步伐,早日為為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 【教師發展•智慧課堂】創新教學模式 建構智慧課堂 ——我校智慧課堂教學比賽精彩紛呈
    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用教育新思路指導和提升教育新改革,就是要引領教師和學生崇尚智慧、追求智慧。為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與應用,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建構智慧課堂,我校於4月 8日開始,舉辦了以「智慧課堂」為主題的教壇新秀、教學青優教學比賽活動。
  • 5G課堂即將開講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建成智慧課堂雲平臺
    為切實做好疫情期間同浙學院復學準備,保障開學後的教學兩不誤,嘉興移動時刻關注校園動態,及時了解校方需求,積極主動為校方提供解決方案,推進校企合作項目建設。近日,嘉興移動成功中標同濟大學浙江學院5G遠程智慧課堂雲平臺項目,同時高效率、高質量完成了分布於學校A、B、G、H樓的30間「智慧課堂」建設工程,並將於開學後投入使用。
  • 長三角一體化,高校如何培養新商科應用型人才?全國200餘名專家齊聚共商
    寧波財經學院校長王雲兒在致辭中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過程中,長三角區域的高校應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推動加快區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商科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寧波財經學院期待與各高校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高質量上開展合作,通過加強交流、優勢互補,共同打造互聯互通、緊密合作、開放共享的合作載體,共建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聯動機制,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共同推動長三角高等教育一體化發展。他代表本次論壇籌備委員會,對上海市教委、寧波市教育局的全程指導和有關兄弟高校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最誠摯的感謝。
  • 推動智慧課堂基地校建設,希沃在行動
    我國教育信息化改革進入快車道,各大中小學的智慧教室升級改造正如火如荼開展中。為進一步推進智慧課堂建設,讓更多師生享受到教育信息化帶來的「紅利」,助力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2020年7月,希沃在全國範圍發起「智慧課堂基地校建設」活動,有計劃地向各地學校提供希沃智能教育終端設備、智慧課堂服務及信息化教學培訓。
  • 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成立 加快應用型人才培養
    東南網記者 陳楠 攝東南網12月10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今天上午,作為第十八屆「海創會」配套活動的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成立儀式暨首屆「智聯雲」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高峰論壇在福州市開幕。記者在會上獲悉,此次雙方聯合成立的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將致力於開展產教融合創新示範,在電商、貿易、物流供應鏈、人工智慧等領域建立長效穩固的合作機制,加快福建省該領域應用型人才培養。學院依託於網際網路經貿學院,開設電子商務行業工程師實驗班,並整合線下線上教學資源等多種教學模式。
  • VR虛擬實境技術,打造VR智慧課堂
    VR虛擬實境技術,打造智慧課堂,讓教育開啟新模式。VR虛擬實境技術 在當今的教育發展中,探討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育行業一直在重點關注的事情近年來,很多VR企業緊跟中國教育發展方向,採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推動「智慧課堂」的建設,助理中國教育行業高質量發展。
  • 優路教育科技賦能教育創新,打造系統智慧課堂
    在線課堂並不等同於智慧教育,在線只是教學場景的轉換,智慧才是其最終目的。但隨著數位化、信息化、智能化對教育行業的滲透,教育行業必將在科技的加持下,迎來人機協作、線下線上相融合的智能新業態。、智慧型、綜合型人才。
  • 打造促進區域發展和人才培養「雙高地」
    作為一所地處浙閩贛皖四省邊際的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高校,衢州學院自2010年升格為本科院校以來,始終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兩大目標,在實施「112科技服務行動計劃」(組建10個科技小分隊,服務10個中小企業,形成20個項目)、科技特派員計劃的基礎上,於2017年升級打造為博士工作站。
  • 構建智慧校園成都工業學院與華為籤署合作框架協議
    籤約儀式上付良柱指出,華為一直以來積極參與產學協作、協同育人,與教育部及各級大學和機構有著深度合作,希望與成都工業學院在一流專業建設、職業認證等領域保持緊密合作,共建華為信息與通信技術學院,將學院建設成為華為「百千萬計劃」的重要基地,為四川省乃至全國ICT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助力。
  • 衡水學院公共外語教學部書寫應用型高校課堂建設的走心答卷
    衡水學院主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王光遠認為,在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大學目標指引下,公共外語教學部堅持把「突出應用、強化實踐、著力創新」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教學內容、方法、手段、評價等各環節,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核心構建課程體系,通過系列大賽展示出了衡水學院辦學方向堅定的活力與風採。團隊攜手:集體智慧促進人才湧流頻頻獲獎,絕非偶然。
  • 國際智慧教育展分享:構建「智慧課堂」打造高效課堂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推動教育工作,早前,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指導,遼寧省電化教育館主辦,雅森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承辦,在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舉辦期間,召開「中小學智慧教育空間建設與創新應用研討會」。本會議以「智慧教育空間建設與應用」為主題,探尋教育空間的機制與方法,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與應用。
  • 產教融合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變革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銀豐資產管理學院成立
    作為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山青院在轉型發展、產教融合等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這次「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銀豐資產管理學院」的正式成立,是我省公辦本科層次院校探索產業學院建設的重要成果,希望學校和企業努力打造本科高校的產業學院樣板,為應用型人才培養、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創出新模式、趟出新路子。
  • 優路教育科技賦能教育創新 打造系統智慧課堂
    在線課堂並不等同於智慧教育,在線只是教學場景的轉換,智慧才是其最終目的。智慧教育致力於人機結合,凸顯「人」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體現人的創造價值,利用智能終端和人工智慧技術培養數位化背景下的創新型、智慧型、綜合型人才。在技術層面,相較初始階段在線課堂的單向輸出和被動輸入,智慧課堂更側重沉浸式體驗和互動性延展,使教學活動真正沉下去。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青年政治」賦予學校人才培養個性「標籤」
    山東教育新聞網訊近日,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舉行了青年領導力雙學位班開班儀,標誌著校「4+1」青年政治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全面開啟新徵程。近年來,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緊緊圍繞青年政治人才培養,打造「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網絡思政、崗位思政四位一體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和青年領導力學位班」的「4+1」青年政治人才培養體系,將青年政治元素鑲嵌於「三位一體」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之中,使青年政治人才培養的普遍性,融入專業人才培養的特殊性,打造優秀青年政治人才示範樣板,積極構建目標清晰、內涵豐富、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