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力克眾多名校,以第一名榮獲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第六屆外語微課大賽的一等獎;11月14日再以第二名榮獲河北省高等學校2020年「世紀之星」外語金課團隊的二等獎;而從2015年到2018年,連續榮獲河北微課教學大賽二等獎;去年榮獲河北省微課大賽一等獎……衡水學院公共外語教學部「以賽促能」應用型本科教學模式,引起廣泛關注。衡水學院主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王光遠認為,在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大學目標指引下,公共外語教學部堅持把「突出應用、強化實踐、著力創新」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教學內容、方法、手段、評價等各環節,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核心構建課程體系,通過系列大賽展示出了衡水學院辦學方向堅定的活力與風採。
團隊攜手:集體智慧促進人才湧流
頻頻獲獎,絕非偶然。斬獲全國大獎,又意味著什麼?王光遠有這樣的感觸,「頂層設計決定事業大小,團隊建設決定事業成敗,一切教學工作都要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來做」。如今,以應用型高校建設為契機,衡水學院對師資隊伍建設進行頂層設計、戰略規劃,以創新型師資隊伍建設為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師資培養模式和機制,為衡水學院持續發展注入活力。為促進教師隊伍人才湧流,院教務處、教師發展中心和現代教育中心等職能部門,合力創優著人才成長環境。
雨後春筍破土競發,陽春百花競相綻放,這是自然萬物的生態。人才成長也是如此。懂人才是學問,用人才是大智慧。營造一個愛才育才的良好環境,要有伯樂意識,更要有園丁精神,既要自己努力成才,也要有綠葉襯紅花的胸襟。
公共外語教學部副主任謝捷深有感觸地說,示範帶動是關鍵。近年來,我們已經建成了教學改革與研究團隊、微課製作與培訓團隊、金課團隊、課程思政團隊、教師省級競賽系部指導團隊、英語演講指導團隊、英語寫作指導團隊、英語閱讀指導團隊等。各團隊首先是通過平時聽課、教學檢查、教研活動等,來從中發現好苗子,然後系部選派其參加相關全國一流的學術研討活動及其相關培訓,再安排合理的參賽時機,經團隊打磨後走上賽場。
今年接連獲獎的青年教師李偉,是公共外語教學部優秀青年參賽教師之一。近幾年單位就先後安排她參加了省演講比賽、「外教社杯」河北省區個人教學比賽、省金課大賽等。個人參賽積累了經驗,也為系部整合團隊建設奠定了基礎。去年李偉作為團隊成員參加了省金課比賽,今年她作為主持人,為金課團隊獲獎做出了貢獻。
公共外語教學部第一教研室主任高劍嶸,是衡水學院最早做微課教學的老師之一,她多次參加過個人教學大賽、學校示範課展示比賽等,累積了豐富經驗。現在,她更多作為領隊兼教練,哪怕是不是個人參加比賽,也是積極全程陪同。高劍嶸說,在微課、金課比賽中,無論是打磨個人還是團隊,都是為了培養好教師,歸根到底要解決的都是教育中最根本的問題——培養人。為此,需要團隊攜手,共同服務於參賽選手,去全力做好教育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等諸多方面的有機融合,展示出最佳效果,顯然僅僅靠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勝任的!
課堂改革:以學生為中心展開互動
課堂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要陣地,應用型本科大學建設必須回歸課堂。這也是全國高校各類教師教學創新大賽舉辦的重要指導思想。
王光遠說,「如今,衡水學院教學工作依託學習通、U校園平臺、外研隨身學等所打造的『智慧課堂』,我們正致力於以課程為核心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它因需而智、高度集成,以時空維度、場景和環境的變化以及技術本身所帶來的變革,打造集成化學習場景,構建課程供應鏈體系,促進各類要素的開放、互聯、共享,加快實現更加自主性、互動性、創新性的學習方式變革。」
謝捷以她所教授的《商務英語口語》課程為例,展示出了智慧課堂的無限活力。進入手機界面,在自主網絡學習平臺上,41名學生通過手機終端快速實現了籤到。藉助教案、章節、資料、課堂討論、作業等這些模塊,實時多元互動突破了傳統單一教學方式。「通過全新教學手段,極大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更加便捷實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實現了大班授課的小班效果;通過專設的『課堂報告』、『學情統計』版塊,老師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學習狀況;統一資源管理,學生可以最短時間內獲得最有效資源;教學平臺實時記錄教與學的全過程,通過『大數據』技術全面評價教與學的效果。」謝捷如是說。
「曾經,手機讓我們成為低頭族」,高分子專業的田昕宇同學,曾榮獲2019年「世紀之星」外語演講大賽大學英語組二等獎。他感動地說,公共外語教學部在應用型課堂建設上,為形成性評價、多通道互動而採取的是微視頻+圖片+多媒體動畫等「富媒體化」呈現方式,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一舉讓手機成為了課堂上的「抬頭利器」,也是我們學生點讚的教學利器。
課程設計:以任務驅動來組織教學
課程是高校構建人才培養體系的基本單元,也是人才培養過程的基本載體。「課程特色決定了人才培養特色。師生參賽獲獎不是目的,而實現應用型高校建設,要落實在課程特色建設上。」謝捷說。為此,公共外語教學部堅持「培養目標課程化、課程目標任務化、教學過程系統化」,從而把課程設計中所蘊含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特性,得以很好在教學目標、教學策略與方案、教學考核與評價等關鍵環節上實現落地。
為深化課程改革,服務於學校辦學目標,服務於各學科專業培養目標,服務於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公共外語教學部還邀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博士生導師、商務英語研究所所長馮捷蘊教授;河北工業大學研究生英語教學部主任、中國學術英語教學研究會理事張尚蓮教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外國語學院院長、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毛浩然教授等知名專家,前來舉辦專題講座,開展全員培訓,提升著教師教學與研究理念。
課程教學,依託什麼教學理念,採取什麼教學方法,選擇什麼樣的內容,呈現什麼樣的形式,是課程效果的關鍵和核心問題。公共外語教學部教學科研辦主任徐常蘭這樣理解,要以學科為主線,強調以任務為驅動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掌握知識,體驗問題解決的快樂,使知識學習與問題探索融為一體,不僅改變了被動授受式學習的枯燥泛味,而且有利於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學習與研究性要求,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創新能力。
任何業績的質變,都來自於量變的積累。談到對參賽選手富有成效的指導,高劍嶸說,日常較早有意識地培育教師的課程設計理念,才能夠讓選手在參賽時能很好地以終為始,在短時間解構好知識體系、重構好學習體系,從而迸發出了大學英語教學內涵式發展的活力,為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了很好參考,具有重要意義,獲獎自然在情理之中。
馬克思有言,「最早朝氣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們的命運是令人羨慕的。」在大力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的徵程中,衡水學院領導對公共外語教學部的努力給予了充分肯定,相信他們未來會取得更大成績!(記者劉福林)
來源:衡水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