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新聞 |《濟寧新聞網》:送教上門!嘉祥縣167名重度殘疾兒童享受到學校教育

2020-09-21 嘉祥融媒

原文如下

濟寧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心融 通訊員 王兆文 胡振營)「開學了,我的老師來了!」9月16日,嘉祥縣老僧堂大靳村7周歲的腦癱兒患者靳文碩看到「送教上門」的縣特殊學校副校長,高興地眉飛色舞,用不靈便的小手比劃著。

副校長為小文碩帶來了一年級課本及串珠教學用具,開始了每周兩次、三個課時的心理輔導、語文、數學等授課內容。

記者了解到,嘉祥縣共有適齡重度殘疾兒童167名,為切實保障適齡重度殘疾兒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制定了《嘉祥縣特殊教育「送教上門」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由縣教體局、縣財政局、縣衛計局、縣民政局、縣殘聯等單位參與的縣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服務工作領導小組。

嘉祥縣教體局根據就近片區劃分抽調32名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承擔「送教上門」實施教學指導服務,縣殘聯和衛生部門負責殘疾兒童的保健指導和康復訓練工作,財政和民政部門根據殘疾兒童家庭貧困狀況,明確幫扶任務,開展幫扶救助。同時加強服務師資隊伍建設,形成「送教上門」服務隊伍網絡化,落實「送教上門」教師月例會制度,開展「送教上門」工作合作評估、經驗總結、師資培訓,建立了「送教上門『』工作長效機制。

相關焦點

  • 康縣:開展送教上門關愛殘疾兒童活動
    在康縣,有一群教師用送教上門的實際行動,為重度殘疾兒童和少年開啟了另一片陽光天地,更給這些孩子的家庭帶去了信念和支持,讓他們重拾生活信心。而康縣三河鎮學區校長楊金成、秧田小學校長馮國勇、趙曉明、母兵蘭、李蓉就是這一群教師其中幾位。
  • 送教上門|江蘇省教育廳等7部門聯合,為適齡重度殘疾兒童發聲
    對於到殘疾人家庭中提供個別化送教服務的,根據各地和每個送教對象的實際情況,一般每月不少於2次,每次不少於3課時,每次送教應安排2名以上教師同行。根據實際情況,每次送教按照不低於5課時/人的標準計算工作量。各地特殊教育指導中心應及時指導相關學校或機構做好送教服務現場的工作記錄,並上傳到省特殊教育學籍管理系統,確保送教服務工作質量。
  • 送教上門 殘疾兒童在家就能接受教育
    ■湘橋區教育局送教上門,讓殘疾兒童也能接受教育。如今,148戶貧困戶全部達到「八有」脫貧標準,湘橋區教育局的教育幫扶也亮點頻出,不但全涵蓋各年齡段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2017年開始開展的「送教上門」關愛殘疾兒童少年工作更有如「神筆」補足教育領域的「短板」。
  • 河南省鎮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為殘障兒童提供送教上門服務
    河南省鎮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為殘障兒童提供送教上門服務 2019-01-18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送教上門,情暖殘疾兒童——北街學校送教下鄉活動
    在這美麗的九月,我們的送教隊伍也出發了,為全縣送教上門的學生送去了課本和學習用品!北街學校「送教上門」的適齡殘疾兒童共有17名,針對(她)他們的「上學難」問題,學校採取「一人一案」方式,由學校領導班子與教師組成服務組,定期到孩子們家中開展一對一的輔導與關愛。出發的前一天開展了培訓會,對送教工作進行了分工,各負其責,一人一檔做好自己的工作!
  • 送教上門,情暖殘疾兒童 ——北街學校送教下鄉活動
    在這美麗的九月,我們的送教隊伍也出發了,為全縣送教上門的學生送去了課本和學習用品!北街學校「送教上門」的適齡殘疾兒童共有17名,針對(她)他們的「上學難」問題,學校採取「一人一案」方式,由學校領導班子與教師組成服務組,定期到孩子們家中開展一對一的輔導與關愛。
  • 省教育廳等部門:做好義務教育階段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服務工作
    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是江蘇決勝全面小康、教育脫貧攻堅的重要交帳任務。省政府教育督導委、省教育廳在有關文件中將殘疾兒童作為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的重中之重,送教服務是保障不能到校就讀的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權益的關鍵舉措,做好送教服務工作對於加強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推進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提升社會文明程度都具有重大意義。
  • 省教育廳等七部門:做好義務教育階段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服務工作
    省政府教育督導委、省教育廳在有關文件中將殘疾兒童作為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的重中之重,送教服務是保障不能到校就讀的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權益的關鍵舉措,做好送教服務工作對於加強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推進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提升社會文明程度都具有重大意義。
  • 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 情暖「折翼天使」
    9月10日,項城市千佛閣街道辦事處郭莊社區一名學生家長握著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副校長徐震的手感激地說。中明患有先天性身體殘缺,到了入學年齡卻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入校就讀,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針對中明的情況,安排專人上門對其進行教育、康復訓練。
  • 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送教上門工作(組圖)
    為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完善殘疾人教育服務體系,切實保障我區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對在籍不在校的重度殘疾兒童實施送教上門活動,將康復教育送到學生家中。
  • 丹鳳縣建立健全送教上門長效機制
    來源:商洛市教育局丹鳳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義務教育階段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工作的知指導意見,建立健全評估認定、過程管理、教師培養、經費資助、指導督評、督導考評六項長效機制,較好地保障了不能到校就讀的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 老師「送教」上門 給農村殘疾孩子帶來暖心的教育
    但是,對於生活在農村地區的殘疾孩子來說,校園生活離他們很遙遠。為了讓農村殘疾孩子也能夠接受到最基本的教育,近年來我市教育部門組織開展的針對農村殘疾孩子「送教入戶」「走進殘疾兒童家庭」等特教模式,讓越來越多的殘疾孩子看到了希望,帶給農村殘疾孩子暖心的教育。
  • 送教上門|教育一人,改變一家,讓殘障孩子擁有人生「金鑰匙」
    為實現縣域內適齡殘障兒童少年教育全覆蓋,巫山縣教委對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到校就讀的重度障礙兒童實施「送教上門」,切實保障所有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為保證送教效果,避免送教形式化、走過場,縣教委在全縣中小學推行「五有」「五送」。
  • 送教上門,關愛到家
    《送教上門,關愛到家》——潁陽鎮新楊莊中心小學節假日送教上門側記 &34;是指對具有接受教育能力但因身體殘疾障礙過重,無法到學校接受正常教育適齡重度殘疾兒童,採取學校教師走進家門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個性化的個別化教育的教學方式。 身體健全、身心健康的我們可能很難體會到身體有缺陷的學生的痛苦。
  • 項城市:送教上門情暖「折翼天使」
    中明患有先天性身體殘缺,到了入學年齡卻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入校就讀,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針對中明的情況,安排專人上門對進行教育、康復訓練。 在項城市,還有100多名像中明一樣的「折翼天使」,為全面落實好教育扶貧政策,切實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建立殘疾兒童教育保障制度,完善適齡殘疾兒童「一生一案」,壓實責任,細化措施,定期為特殊孩子開展送教上門活動,用愛去溫暖這些折翼天使。
  • 扶貧扶智,送教上門!
    扶貧路上,殘疾、貧困孩子更是脫貧工作的重點關注對象。高安市充分發揮教育扶貧職能,精準掌握重度殘疾兒童教育需求,實施送「教」上門,用愛譜寫脫貧故事。跟隨著特教老師的腳步,記者來到送教學生家中,據了解,今年18歲的小梅身患小兒麻痺症,生活不能自理,無法像正常孩子上學。在和老師學習互動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她對知識的渴望。
  • 濟寧擬評選266名優秀班主任 公示期截至本周五
    濟寧教育局網站公示截圖  大眾網濟寧8月24日訊(記者 史欣欣)日前,記者從濟寧市教育局了解到,全市擬確定濟寧市實驗中學劉延文等266名同志為濟寧市「優秀班主任」。  據悉,根據《濟寧市教育局關於評選優秀班主任的通知》,經學校提名推薦,各縣(市、區)教育局評選推薦、教育局評審等程序,濟寧市擬確定濟寧市實驗中學劉延文等266名同志為濟寧市「優秀班主任」。  記者了解到,優秀班主任的評選要求連續擔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的現任班主任,並且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班主任工作,有強烈的責任心和進取心;為人師表,模範遵守師德規範。
  • 送教(康)上門 溧陽為特殊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從9月1日起,該市培智學校派出兩名特教老師,每周驅車40多公裡上門給小鑫做抓球、插蘑菇釘、腕部拉伸、撿豆豆等康復訓練。12月21日,陽光暖暖,培智學校的送教(康)上門又來到小鑫家,兩位老師把提前準備好的棉鞋給他換上,扶著小鑫做起康復訓練。看著小鑫病情漸漸好轉,他母親激動地告訴記者:「我現在看到了希望。老師每次來孩子都很開心,孩子以前使不上勁的右手會抓球了。真的太感謝了。」
  • 寬城區教育局召開2020年度特殊教育送教上門工作總結會暨2021年度...
    為保障寬城區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全面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切實提升送教上門教學質量和送上門教師業務水平,嚴格規範送教上門資料建設,有效推動區域送教上門工作,近日,寬城區教育局組織召開了2020年度特殊教育送教上門工作總結會暨2021年度工作布置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