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障礙的孩子家長怎麼辦呢?

2021-02-13 孤獨症支援網
孤獨症支援網 關注我們喲!

☀ 家長的知心朋友,教師的同行夥伴。家長和教師學習、提升和分享、互助的精神家園。

來源:網絡

語言障礙的孩子家長怎麼辦呢?

  對於正常兒童來說,只要有適當的語言環境(一般兒童幾乎都會得到這種條件)言語能力自然就能正常發展,無需專門的語言訓練,對於存在發展性語言障礙的兒童來說,沒有專門的語言訓練,其言語能力的發展就會發生很大困難。有一位孩子的家長告訴我:他有一個鄰居家的孩子存在其問題,家長帶孩子四處求醫問藥,而不去找正規的學校去進行適當的語言強化訓練,今年孩子10歲了,仍不能說話。因此,進行適當的語言訓練來克服種種困難是非常重要的。對發展性語言障礙兒童進行的語言訓練,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

  一、 提供最適合的語言材料

  人有發展言語能力的先天優勢。一個還沒有發展起言語能力或者言語能力還沒有充分發展的兒童,能夠藉助於語言的和非語言的條件理解他們聽到的話語,並且在這一過程中,發展語言的理解能力(ABA訓練)。

  在孩子語言的理解能力發展到一定階段,那些與其能力相應的話語才能被他們所理解,才能有助於發展其言語能力。如果要對發展性語言障礙孩子進行語言訓練,必須首先搞清兒童的現有言語能力發展水平。也就是我們學校常說的找出孩子的基礎,來提供最適合其水平的語言材料。

  二、 運用最適當的交際方式

  言語活動是一種包括說話者和聽話者(口語情形)兩種角色的交際過程。他們的角色可以相互變換,要想發展兒童言語能力,不僅要向兒童提供適合的語言材料,而且要設法讓他進入言語交際活動,成為聽話者和說話者。

  與兒童進行言語交際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順應兒童的興趣和需要

  如果對成人語言障礙者進行訓練,可以事先制定一個方案,按計劃要求其訓練者進行各種活動,這種方法用於年幼的兒童時就行不通,特別是2歲左右的孩子,因為他們還不能理解語言訓練的意義,也沒有接受訓練的意識,他們可能接受的活動是他們感興趣的,或者是他們所需要的。如果按事先設計好的方案,他很可能不情願,甚至極其反抗不予理睬,因此,對於2歲左右年幼的孩子進行語言訓練時,要以兒童為中心,根據他的興趣在他玩時開展訓練活動。當孩子的興趣或需要改變時,訓練活動也要隨之改變。

  2、 給兒童說話的機會,不要處處代勞。

  3、 說話時要與兒童保持目光對視。

  4、 以遊戲的方式進行語言訓練。

  5、 訓練者邊協助孩子做事邊自說明自己的活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活訓練,這是發展兒童語言理解的一種有效活動。

  三、 運用特殊手段克服障礙

  1、 運用對比區分詞義在兒童言語發展的初級階段,詞義的理解往往是不精確的,一些意義相關的詞互相混淆是常有的事,利用對比方法是幫助兒童分辨這些意義相關的詞的一種有效方法。

  2、 矯治言語失用在某些兒童進行模仿發音訓練時,常見的情況是只有口形模仿而沒有聲音發出,也就是說只有口形模仿而沒有氣流呼出,此時,要解決的問題是氣流的隨意運用。

   

微信掃一掃加專家 邀你進交流群

【如果您的孩子在2-6歲,也有不說話、發音不清、聲音小、節奏差的情況,或者懷疑孩子是自閉症、語言障礙、發育遲緩,可以掃描上方二維碼,與語言訓練專家,在線交流!均有機會獲得精美禮品喲】

      抖音官方帳號上有很多自閉症幹預的小知識,小方法這裡我們邀請了很多專業的老師,可以幫你們解答在家或者在機構遇到的小困難,希望能夠幫助(2-6歲)的家長朋友快速找到適合寶寶的方法。我們一起努力吧!

孤獨症支援網

微信號 | autismhome

家 長 的 精 神 家 園

教 師 的 學 習 園 地

                   

                            

相關焦點

  • 孩子語言障礙、發音不清,家長該怎麼辦?
    中國0-6歲孩子裡,平均每10個孩子中就有1個是語言障礙或語言遲緩,3歲之前更多。在兒童2到3歲半之間,語言遲緩兒童的比例大約是13.5%到17.5%。在4到5歲之間,被診斷為語言障礙的兒童,語言問題一般會呈持續狀態。到了學齡期以後,還會延伸到和學習相關的閱讀書寫方面的困難。
  • 孩子出現語言障礙,與人溝通困難,這時家長該怎麼辦?
    家長將錯就錯現在的孩子還小時,經常會扔錯東西,這時父母知道孩子說的這個物件,雖然會拿給他,但不會對其糾正,長期如此就會影響到孩子對事物的認知。很多家長都是抱著&34;的想法去教育孩子,這是非常錯誤的。有些孩子是可以自己更改過來,但也有些孩子是無法自己更改過來的,就會導致孩子出現語言障礙的問題。
  • 語言障礙會自愈?家長對語言發育的誤解,會耽誤孩子一生!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正常發育水平的構音障礙,主要出現於兒童語言發育的早期階段。當然也有很多孩子讓爺爺奶奶帶著,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現象,老人的思想可能是「貴人語遲」或者是覺得孩子還小,不用管以後長大慢慢自己就好了,關於語言發育遲緩有的家長可能想著拿孩子小當藉口,每個孩子發育不同,對語言發育不重視,只考慮身心方面的健康。很多家長認為男孩比女孩說話晚,所以男孩發育遲緩是正常現象,真的是這樣嗎?
  • 語言障礙會自愈?家長對語言發育的誤解,會耽誤孩子一生
    近些年來,很多父母都開始重視孩子語言發育的問題的了,也有很多家長在後臺留言說,看著別人家孩子都說話伶牙俐齒,自己的孩子有的遲遲不說,要不就是說話不清楚,這些問題是出現語言發育遲緩了嗎?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正常發育水平的構音障礙,主要出現於兒童語言發育的早期階段。
  • 三四歲的孩子有語言障礙怎麼辦?
    正常情況下,三、四歲的孩子在語音上基本可以達到標準清晰,在語法上也不斷完善,處在表達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是語言發育的高峰期,如果四歲孩子有語言障礙,應該及時矯正,因為一般這個階段孩子不容易形成心理障礙,即使形成了心理障礙也容易改善,否則很可能影響孩子的成長。
  • 語言障礙?聽力障礙?自閉症?家長初判的3種依據
    面對這樣的問題,首先我是特別理解家長這種交集的心理,畢竟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健康成長;其次,家長要正確理解寶寶會說話的時間問題,它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這與孩子的先天發育和後天的生活環境都有關係。由於個體差異較大,正常的在1歲半左右就會說話,有的也會在3歲才會說話。每個孩子的語言發育是不同的,有些發育較快,說話就較快,而有些卻較晚。
  • 如何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語言障礙?|口齒不清|中耳炎|障礙|語言|...
    導讀:語言發育一直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話題,比如:●我家寶寶說話比別的孩子晚,到1歲半了還只會說爸爸;●我家寶寶2歲時突然出現了口吃現象;●我家孩子大舌頭、口齒不清;●我家孩子聲音比較高尖;健康查體時,醫生說這些情況可以隨著生長而緩解,但心裡還是沒有底,到能需不需要專科醫生檢查呢?
  • 晨茜語言矯正:家長注意了!孩子有這些障礙,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
    在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孩子二三歲了仍然不會說話,去相關機構檢測什麼都正常,而且孩子特別聰明,說什麼他都懂,讓他做什麼他都能做到,但就是不會說話,發音也不準。當他們有需求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手來「比劃」,最多配合一些簡單的發音。晨茜語言矯正指出,如果孩子出現上述所說的情況和如下障礙,家長就要警惕孩子語言發育遲緩。
  • 孩子四歲不會說話,家長警惕寶寶語言障礙
    正常兒童在長牙齒期間會出現流口水的現象,往往過了這個時間(2歲半),小朋友還在流口水,這個時候家長們就應該要引起重視了,當孩子2歲半的時候,孩子的詞彙量不是很大,單字的蹦,幾乎不能組成簡單的句子,並且發音不清。這時候家長尤為注意,你的孩子可能有語言障礙這方面的問題。
  •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家長早發現,避免孩子陷入「自閉症」
    小林的孩子今年快三歲了,眼看別人家的孩子都能流利地與父母對話了,但自家孩子說話總是磕磕絆絆的,的時候連最基本的人稱都會說錯,這可急壞了小林,孩子萬一是得了自閉症可怎麼辦。但是好在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之後發現只是語言發育比較緩慢而已。
  • 孩子進入叛逆期怎麼辦?家長正確引導,語言表達很重要
    孩子進入叛逆期怎麼辦?家長正確引導,語言表達很重要把一個孩子撫養成人非常不容易,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時期是非常叛逆的 ,不聽父母話,非常任性的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孩子進入到叛逆期,很多的家長都會經常生氣,經常打罵孩子,以為這樣能夠讓孩子改過來,其實不然,這樣的話不僅孩子改不過來,還容易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 導致孩子語言障礙的原因
    導致兒童語言障礙的原因?日常生活中要積極的引導孩子說話,父母帶孩子的時候要耐心地跟孩子交流,比如,讓孩子說說今天學校裡發生的好玩兒的事,對你介紹新認識的朋友。當然爸爸媽媽們在聽的時候,要耐心專心,讓孩子知道,他的話語是有吸引力的。
  • 語言障礙怎麼申請殘疾人證,請家長三思後行
    面對殘疾人證,家長的分歧有位家長問,孩子語言障礙能不能領殘疾證?聽說辦殘疾證好處多,聽說有個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有自閉傾向,辦了殘疾證,就可以申請國家補貼了,主要用於康復訓練,大概有一千多塊吧,而且這個證件可以坐車免費,去公園免費,社區逢年過節還會分東西,反正福利很多。但是也有的家長說,辦殘疾證要慎重考慮,這個信息是聯網的,第三代殘疾證已經採用與身份證同樣材質,內置集成電路,涵蓋全面個人信息了。
  • 有的孩子學不好語言,是因為患有特殊語言障礙(SLI)
    一項研究表明,70%具有特殊語言障礙的兒童,在18到20歲時仍然會表現出較低的語言水平。 那麼,特殊語言障礙的孩子究竟會有哪些表現呢?特殊語言障礙的兒童和其他語言障礙的兒童不一樣。他們不會有社交困難,也不會沒有動力、懈怠懶惰。他們僅僅只是難以掌握某些語言要素。就好比一個中文母語的人開始學英語,他的智力、能力一切都正常,甚至高於平均水平。
  • 孩子長期說話吐字不清,家長需警惕語言障礙
    1-3歲的孩童在咿呀學語階段,吐字不清屬於正常情況,但如果孩子已到了學齡期,說話仍一直口齒不清,就要引起注意了。來自湖南的王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煩惱:他的兒子今年已經9歲,依舊吐字不清,語言邏輯性也差。據王先生回憶,小偉是足月順產,出生時一切正常。孩子1歲多時,曾出現過一次重度腹瀉。住院治療了大約一個星期,情況才有所好轉。
  • 孩子說話晚當心患語言障礙
    他是一個語言障礙患兒。六一兒童節前夕,湖南省婦幼向家長發出提醒:「孩子說話晚是聰明的表現」的說法並不正確,如孩子語言發育比同齡人晚四個月,家長需及時帶孩子就醫。    和小宇類似,今年5歲的辰辰也出現了語言障礙。因為父母經常不在家,辰辰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平常說的都是家鄉話。在幼兒園,辰辰講話發音不清楚,不少小朋友不喜歡跟他玩。
  • 晨茜語言矯正:孩子有這個表現,家長需要警惕語言障礙
    孩子發音不準,吐字不清,說話不清楚,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尤其是在表達一件事時,總說不清楚,好像語言理解能力完全消失,即便家長慢慢說話,孩子依然理解不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晨茜語言矯正指出,兒童語言障礙主要表現在語音、詞法、句法、語義詞義、語言運用、行為、情緒、社會因素等方面。如果孩子有以下表現,就需要警惕語言障礙了。
  • 阻礙孩子成長的語言障礙,最終還是要靠語言矯正解決
    帶過孩子的家長也許都有這樣的經歷:眼看著剛出生的寶貝小小的,連眼睛都睜不開,一轉眼就能在屋子裡來回爬了。再一眨眼,孩子都能成天在家胡跑瞎鬧了。最要命的是衣服的更換速度,用不了兩三個月就得換一身大號的。孩子的成長速度之快簡直能嚇死個人。
  • 孩子說話晚,說話不清楚,這可能是兒童語言障礙,家長要及時處理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兒童語言障礙的問題,我想很多家長相信自己孩子是一個聰明正常的寶寶,但是可能會有一些家長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已經三四歲了,除了叫爸爸媽媽,以及說一些"貓啊","吃飯飯"等簡單的話語,還不會正常地,完整地說出一句話來。
  • 孩子不愛理人、性格孤僻,是交流障礙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有人說是自閉症,有人說是交流障礙,還有人斷定是語言發育遲緩,這讓家長如何區分呢?且不說孩子2歲的時候才開始會說話,就這不愛搭理人的勁頭就讓媽媽沒少費心。平時叫她名字也不理人,除非家長站在面前才行;孩子不愛說話是最大的問題,父母本以為進入幼兒園就會有所改善,沒成想問題更嚴重了。自打貝貝到幼兒園上學以來,不僅語言問題沒見好,老師還反映說小朋友不願意跟貝貝一起玩,同班同學老是到老師那裡告狀,說貝貝同學不愛理人,需要小組完成的活動也進行得不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