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別!瑞安「黃家小妹」今晨逝世,她曾說:我的人生就是我的藝術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20-12-14 18:41 |瑞安發布

提示:點擊上方"瑞安發布"↑↑↑關注我們

今天凌晨三點二十八分,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作家黃宗英逝世,享年95歲。

黃宗英,浙江瑞安人。著名作家、劇作家、演員。因主演喜劇《甜姐兒》而知名。其文學代表作有《平凡的事業》、《家》、《烏鴉與麻雀》等,《小木屋》電視記錄片在第28屆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上,獲電視記錄片銅獎。

△1975年黃宗英回瑞安祭祖,在玉海樓留影。

△1988年黃宗英(左四)在瑞安東門硐橋上與老人交談

瑞安,是黃宗英的故鄉。這裡,有她的祖居,有她的血脈,更有她不可割捨的親情。在五個兄弟姐妹中,她回瑞安的次數和時間最多。

早在1958年,黃宗英就曾在樂清農村勞動鍛鍊。1962年1月,黃宗英帶著趙丹來到溫州,為《高機與吳三春》劇本的改編奔忙,當時她與趙丹住在柴橋巷機關招待所,足跡踏過雁山甌水,但黃宗英真正敲開故鄉瑞安大門的,卻是後來的三次。

1963年3月,38歲的黃宗英第一次來到故鄉瑞安,住在小沙巷的縣委機關招待所。這次,縣委安排她採訪了家住塘下鮑田的一位水利專家戴新泮。1964年2月23日,報告文學《新泮伯》在上海《解放日報》發表。

1975年,50歲的黃宗英第二次回瑞安探親祭祖。探親之餘,她不忘寫作的老本行,採訪了全國勞模陳阿木,實地調查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一些情況。臨行,她帶了黃魚鯗、墨魚乾、蝦米等家鄉土特產,還有她最愛吃的李大同的雙炊糕、芙蓉糖、冰雪酥。

△黃宗英1986年參觀瑞安永久機電廠 管陶/攝

1988年,黃宗英受上海作協委託,回瑞安採訪全國十大民營企業家之一的溫邦彥。此行她還寫了一篇有關百好乳品廠前世今生的報告文學。

△黃宗英1996年參加瑞中北京校友會舉行的紀念瑞中100周年大會 管陶/攝

提起黃宗英,留在幾代人心底的,是她在銀幕中青春靚麗的一抹優雅笑容;不過,她更願意人們記住的,是真正伴隨她整個人生,那一支書寫時代的筆。

「從小我沒想當演員卻當了演員,沒想當作家卻當了作家。」

「我的人生就是我的藝術,我的藝術在過去、現在、將來,都是我真實不變的人生!」

——黃宗英

1925年7月13日,黃宗英出生於北京。9歲那年父親病故,家道由是中落,經濟拮据,「我小小年紀整日做著養家孝母供兄弟上學的夢」。

△童年黃宗英

△ 黃家兄妹。前排左起:黃宗英、黃銳華(享年99歲)、黃燕玉(享年103歲)。後排左起:黃宗洛(享年86歲)、黃宗江(享年89歲)、黃宗淮(80年代去世)、黃宗漢(享年83歲)

1941年,只有16歲的黃宗英應哥哥黃宗江之邀,加入黃佐臨主持的上海職業劇團,因一次臨陣救場,登上了話劇舞臺。兩年後,她便憑藉在話劇《甜姐兒》中入木三分的表演風靡上海。自此,「甜姐兒」也成了黃宗英的代名詞。

△黃宗英和大哥黃宗江在蘭心劇院後臺(1942年)

她陸續主演了多部話劇,聲名漸起。尤其是1942年的喜劇《甜姐兒》令她紅遍了上海灘,成為萬眾追捧的舞臺明星。

△話劇《甜姐兒》劇照

1946年她和謝添主演了生平第一部電影《追》,由舞臺走上了銀幕。正因為她在這部作品中的精彩表現,導演陳鯉庭決定邀請她擔任影片《幸福狂想曲》的女主角,趙丹任男主角。影片上映後,受到廣大觀眾和輿論界的好評。次年,她又將自己求學演戲的所思所感,冠之以《寒窗走筆》的標題,於《文匯報》連載。20歲出頭的黃宗英,開啟了舞臺、電影、文學的跨界生涯。

△電影《追》劇照(1946年)

△電影《幸福狂想曲》劇照(1947年)

也是因為這部電影,黃宗英與年長她十歲的趙丹擦出了火花,電影中的幸福狂想曲餘音未了,現實中的愛情進行曲悄然奏響。1948年,黃宗英和趙丹結為夫婦。他們既是生活中的比翼鳥,也是銀幕上的雙飛燕。除了他倆的定情之作《幸福狂想曲》,黃宗英的其它幾部代表作品《麗人行》《烏鴉與麻雀》《聶耳》,也都是與趙丹合作的。

△電影《麗人行》劇照(1948年)

△電影《烏鴉與麻雀》(1949年)

尤其是開拍於解放前,完成於解放後的《烏鴉與麻雀》,黃宗英在其中扮演一名國民黨小官僚的情婦,時而妖媚輕浮,時而兇神惡煞。這與她之前的銀幕形象反差極大,展現出不凡的演技。

△黃宗英和趙丹

△上海解放前夕,趙丹和黃宗英在義賣場上,為支援解放區購買醫藥物品,並為影迷籤名(1949年初)

△巴金(右)、黃宗英(左)在波蘭第二節世界和平大會上(1950年)

△ 黃宗英主演電影《為孩子們祝福》劇照(1952年)

△黃宗英在電影《家》中扮演的梅表姐(1956年)

「我不是膽小的人,也不是勇敢的人。我只不過想用筆向社會說話。」

「植物界沒有兩片葉脈相同的葉子,可是人界,卻有許多命運相同的人。」

——黃宗英

△黃宗英(左)在電影《家》中的劇照

黃宗英身上有著與生俱來的悲憫情懷和詩情畫意。上世紀50年代之後,作為演員的黃宗英漸漸淡出,作為作家的黃宗英卻如魚得水,特別是在報告文學領域更是成績斐然,《小丫扛大旗》《新泮伯》《特別的姑娘》《美麗的眼睛》《橘》《大雁情》……讀者反響熱烈,並多次獲得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黃宗英走出了屬於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黃宗英和《大雁情》的主人公植物學家秦官屬在洛南山區(1978年)

報告文學的特殊性質,註定了黃宗英必須放棄安穩舒適的生活,東奔西走,翻山越嶺,甚至風餐露宿,去往各地體驗生活,而她全心投入,樂此不疲。在她的諸多報告文學作品中,寫於1983年的《小木屋》是最為人熟知的一篇,講述的是女科學家徐鳳翔致力於建設高原生態研究站的故事。1985年,中央電視臺為《小木屋》攝製專題片,她又隨攝製組再度入藏。影片在第二十八屆紐約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電視記錄片銅獎。

△黃宗英在宿營地為徐鳳翔的考察隊做飯(1982年)

△黃宗英和高山森林生態學家徐鳳翔(1984年)

1990年,黃宗英臨危受命,出任大型紀錄片《望長城》外景主持人,和一夥才20出頭的年輕人,一起西行挺進羅布泊。年逾花甲的她追隨著古長城的遺蹟,輾轉跋涉於茫茫草原、漫漫戈壁,老驥伏櫪,壯心不已。黃宗英總是不斷地把驚奇放在人們面前。

△在古長城的身邊(1990年)

2019年,她獲得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或其代表領獎。(左起)陳少雲、何佔豪、王文娟、周慧珺、黃宗英(由兒子代領)(陳盈文 攝)

了解更多:

●瑞安94歲「黃家小妹」又上頭條!女明星、女作家、浪漫黃昏戀……她的傳奇人生不可複製

來源:瑞安發布綜合整理浙江新聞客戶端、上海文聯、文匯APP

編輯:葉玲玲丨責編:唐亦佳 潘勤勇

緬懷、致敬!

1607942494000

相關焦點

  • 永遠的「甜姐兒」黃宗英仙逝,她曾說:我的人生就是我的藝術
    「我的人生就是我的藝術,我的藝術在過去、現在、將來,都是我真實不變的人生!」——黃宗英1925年7月13日,黃宗英出生於北京。9歲那年父親病故,家道由是中落,經濟拮据,「我小小年紀整日做著養家孝母供兄弟上學的夢」。
  • 溫籍著名藝術家黃宗英今晨逝世 她曾說:我很想溫州 溫州有我...
    黃宗英,祖籍瑞安,1925年7月13日生於北京。黃宗英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愛好藝術,16歲隨兄長到上海職業劇團打雜,自此踏上了演藝之路。兩年後,她憑藉在話劇《甜姐兒》中的表演風靡上海。自此,「甜姐兒」也成了黃宗英的代名詞。
  • 黃宗洛 :我的「小妹」黃宗英 | 「甜姐兒」黃宗英凌晨逝世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12月14日,著名表演藝術家、作家黃宗英於凌晨3:28逝世,享年95歲。她曾在電影《烏鴉與麻雀》《家》《聶耳》中扮演過重要角色。
  • 「我的人生就是我的藝術」,她是幾代人心裡永遠的「甜姐兒」
    「從小我沒想當演員卻當了演員,沒想當作家卻當了作家。」「我的人生就是我的藝術,我的藝術在過去、現在、將來,都是我真實不變的人生!」◎ 黃家兄妹。,好讓他們安心在黃家吃飯,「那些錢其實都欠著也沒有給」;還記得黃佐臨說過,「有時應當什麼都不幹,就什麼都不幹;可以小做,就小做;應該大幹,當然大幹。」
  • 她曾說自己只是普通的「角色的種子」……
    2020年12月14日3時28分,我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作家,曾獲上海第七屆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的黃宗英在滬逝世,享年95歲。相關連結:痛別!黃宗英今晨逝世,這些美麗的影像我們都記得……2013年,東方網曾授權發布「口述上海」系列叢書中的精彩稿件,該叢書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現代上海研究中心編纂,其中有一篇黃宗英口述文章——《黃宗英:「角色的種子」》。今天,小紅再次分享這篇文章,以此緬懷黃宗英老師。
  • 痛別,著名表演藝術家逝世
    根據文匯報等媒體報導,據上海作家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作家黃宗英於12月14日凌晨逝世,享年95歲。她曾在電影《烏鴉與麻雀》《家》《聶耳》中扮演過重要角色。
  • 家鄉人眼中的「甜姐兒」 黃宗英與瑞安的三段情
    當天上午,瑞安市報告文學學會微信群裡,文友們哀悼黃宗英逝世的信息,如同雪花紛飛。黃宗英的祖籍在瑞安,生前曾三次回到故鄉,跟家鄉人有過交集。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曾和黃宗英有過面對面交流的人士,聽聽他們口中的黃宗英是如何影響了瑞安人。
  • 我仿佛從未逾越過家庭薰陶這個圈丨「甜姐兒」黃宗英逝世
    令人悲傷的消息,據多家媒體報導,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作家黃宗英於12月14日凌晨3時28分於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5歲。她曾在電影《烏鴉與麻雀》《家》《聶耳》中扮演過重要角色。因其在話劇《甜姐兒》中入木三分的表演,「甜姐兒」自此成為黃宗英的代名詞。
  • 永遠的「甜姐兒」 浙籍表演藝術家黃宗英今晨逝世 享年95歲
    黃家兄妹。前排左起:黃宗英、黃銳華(享年99歲)、黃燕玉(享年103歲)。後排左起:黃宗洛(享年86歲)、黃宗江(享年89歲)、黃宗淮(80年代去世)、黃宗漢(享年83歲) 9歲喪父、15歲失學,黃宗英最珍惜的事就是看書。一有時間,哪怕在演戲候場的間隙,她都喜歡坐下來學點什麼。她說,相當數量的優秀文學作品及其中的人物,「伴著我走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敦促我為文學藝術盡心盡力做些微貢獻」。
  • 百歲富豪洛克菲勒曾說:我惟一的嗜好就是中國瓷器
    如今,洛克菲勒家族已經是第6代了,除了贊助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外,也一直保持著對藝術收藏的興趣。傳奇生涯終會落幕,但藝術事業卻從未有盡頭。他年輕時曾說:「我惟一的嗜好就是那些中國瓷器。」戴維的母親也喜歡亞洲藝術,特別是佛教藝術。她甚至把家裡的12號房間稱為「佛堂」,那裡放滿了佛像和觀音像,瀰漫著濃厚的燃香味。但比起父親,母親在收藏上的取向更為兼容並蓄。她還喜歡中國、朝鮮的高古陶器和雕塑,以及歐美當代藝術作品。但父親卻認為當代藝術「不栩栩如生」,甚至要求母親別在他經常出入的地方懸掛當代藝術品。
  • 黃宗英今晨逝世,享年95歲,是演員也是作家,文人中第一個「下海」開...
    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去現場的她,讓兒子趙佐代領了獎,並代表她讀了獲獎感言——「此時此刻,我要對巴老、佐臨和所有的師長們說:學生沒有讓你們失望,小妹做到了!我要感謝上海的觀眾和讀者,對我將近一個世紀的厚愛;我要感謝黨,對我將近一個世紀的教導;我要感謝這片土地,感謝人民,對我將近一個世紀的撫養;我鞠躬。」
  • 張國榮曾對她說:你當初肯嫁給我,可能會改變我的一生。她是誰?
    提到張國榮相信沒有人不認識吧,這位出生於香港的巨星是香港娛樂圈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即便是現在的成龍大哥,梁朝偉,劉嘉玲等明星在張國榮面前也是小弟小妹,不過張國榮一生事業輝煌,感情卻沒有一個好的歸宿,最後還開始了同性戀。
  • 超模史蒂娜逝世,她曾是老佛爺的繆斯女神,演繹了璀璨的傳奇人生
    ,她曾是老佛爺的繆斯女神,演繹了璀璨的傳奇人生!剛度過50歲生日的傳奇超模史蒂娜·坦娜特在12月22日逝世,他的家人向媒體宣告他的死訊,但家屬和警方都沒有透露她的死因。消息傳出後,許多時尚品牌、媒體、模特兒、設計師紛紛發文吊念,並表示時尚界再度痛失一位具有指標性的傳奇模特兒。
  • 「甜姐兒」微笑著走了,著名表演藝術家作家黃宗英逝世,享年95歲
    我想她是去跟父親和她的師長們團聚了。」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作家,曾獲得上海第七屆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的黃宗英於今晨3時28分於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5歲,兒子趙左接受晚報獨家專訪時這樣說。他說,媽媽一輩子愛舞臺、愛電影、愛文學,一輩子愛笑、愛美、愛藝術,一輩子都年輕而蓬勃。
  • 屬雲的「甜姐兒」黃宗英遠去了,她和她愛的人在天上又相聚了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作家,曾獲得上海第七屆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的黃宗英於今晨3時28分於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5歲。 我想她是去跟父親和她的師長們團聚了。 黃宗英的兒子趙左接受新民晚報獨家專訪時這樣說。他說,媽媽一輩子愛舞臺、愛電影、愛文學,一輩子愛笑、愛美、愛藝術,一輩子都年輕而蓬勃。
  • 痛別!著名相聲演員去世…
    痛別!2003年被評為國家級曲藝研究員,同年「五一」前夕,由市、區總工會組織的「天津市百名職工藝術家」及「河西區十名職工藝術家」評選中,鄭文昆榮膺天津市職工曲藝家。
  • 北交大原校長意外逝世 今年已痛別十三位兩院院士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進入2019年以來,共和國已至少痛別13位兩院院士。其中,今年逝世的6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別是:1月16日逝世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得主于敏,1月19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化學家梁敬魁,1月29日逝世的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金國章,2月22日逝世的凝聚態物理學家王業寧,3月7日逝世的全國名中醫沈自尹,6月3日逝世的著名固體物理學家湯定元。
  • 京劇藝術家吳素秋逝世 曾與言慧珠童芷苓打擂臺
    原標題: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吳素秋逝世 她曾與言慧珠童芷苓打擂臺 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吳素秋於3月30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吳素秋曾與言慧珠、童芷苓在上海互打擂臺,紅極一時。吳素秋學戲之路可謂採眾家之長,這為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幼年曾拜陳盛蓀學青衣,登臺演出 《賀後罵殿》。9歲入北平中華戲曲學校,為玉字班學生。之後因故退學,在家繼續學戲,先後師從李凌楓、何佩華、趙桐珊、魏蓮芳等。後又曾拜四大名旦中的尚小雲、荀慧生為師。 拜師名家,吳素秋合作的也多是名家。
  • 著名語言學家鄭張尚芳今晨在溫州逝世
    由於溫州話中至今仍保留著古音,所以有學者分析,被稱為「一代詞宗」的夏承燾和「元曲大家」的王季思等詞曲大家之所以能成為大家,也是得益於溫州這塊土地。原因是他們會說溫州話,從而快速地進入了與詞曲有著密切聯繫的音韻學的殿堂,很快明白音韻的奧妙,而不懂溫州話的掌握 古音比學習外語還難。因而,溫州話是語言學家的家園。
  • 黃宗英病逝,「賣藝黃家」天堂聚首,影壇再無「黃氏三傑」
    這個家族的根在浙江瑞安,而在他們的上幾代,黃家還有另外一個響亮的名號:一門五進士。 賣藝黃家五兄妹的曾祖黃體芳是同治二年進士,官至左都御史,曾參加強學會。伯祖父黃紹箕是光緒六年進士,曾擔任京師大學堂總辦,在戊戌變法中曾冒險保護康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