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媽媽叼著小貓時,小貓會一動也不動,這是怎麼回事?

2020-12-18 鍾銘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小貓有一個奇怪的行為,不管小貓當時正在做什麼,一旦後頸肉被貓媽媽咬住時,它們都會放棄掙扎,一動也不動。

通過研究發現,這種現象不僅在小貓中存在,一些成年貓咪的後頸肉被抓住時,也會一動都不動。科學家們就曾經用夾子將成年貓的後頸肉夾住,結果發現它們像是被催眠了一樣放棄掙扎,所以這種行為又被叫做「夾子催眠」,也叫做: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

我們知道,老虎也是貓科動物,那發生在貓身上的事情,會在老虎身上也重現嗎?

貓科動物的後頸肉

在動物園中,飼養員們注意到,當老虎移動自己的幼崽時,小老虎也會放棄掙扎,不聲不響地任由媽媽移動。這就說明老虎和貓咪一樣,也具有「夾子催眠」行為。

那這種行為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

巴芬頓教授曾經做了一個實驗,他找來了31隻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的貓咪,然後用夾子將這些貓的後頸肉夾住,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貓咪都會一動不動,並且把尾巴放在了四肢中間;只有一隻貓咪錶現出了例外。更有意思的結果是,年齡越小,夾子催眠的作用越明顯。

最開始,他們猜測「夾子催眠」行為應該和貓科動物的神經系統有關,相當於說貓咪的脖子上有一個開關,當貓媽媽咬住幼崽的後頸肉時,「開關」就會開啟,小貓咪就會放棄掙扎,任由媽媽移動。

但後來發現並非如此,貓咪之所以被咬住後頸肉時表現得十分乖巧,是因為它們生活的環境非常危險。

無論是老虎還是貓咪,它們的後代都非常脆弱,很容易遭受到別的生物襲擊,尤其是貓。當它們遇到危險時,貓媽媽會叼起小貓迅速逃跑。如此此時貓咪幼崽表現得非常抗拒,張牙舞爪並發出叫聲,那麼不僅小貓會遇到危險,就連貓媽媽都增加了被敵人發現的概率,於是它們會被天敵所消滅。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那些在移動過程中太鬧騰的幼崽將會被自然選擇所淘汰,而在移動過程中表現得比較安靜,方便貓媽媽移動的幼崽,將能夠增加生存下去的概率。

科學家們曾經老鼠身上做過一次實驗,科學家們用化學物質破壞了老鼠幼崽的觸覺感受,以至於它們感受不到老鼠媽媽正在移動自己。所以老鼠媽媽在移動幼崽時,幼崽會表現得非常抗拒,而老鼠媽媽想要運輸幼崽,需要耗費比平時更長的時間,如果在野外的話,這會增加它們的死亡率。

老虎的後頸肉?

其實,目前並沒有成年老虎被夾子催眠的相關實驗,一來是因為人類想要近距離接觸成年老虎,需要為老虎注射麻醉劑,而麻醉劑會破壞老虎的身體感受,所以無法做實驗。二來是因為老虎體型較大,我們無法直接提起它們的後頸肉。

但是我們已經觀察到了當小老虎被媽媽咬住後頸肉時,小老虎也會停止哭鬧。原因和小貓稍微有些不同的是,小老虎停止哭鬧的原因可能不是為了躲避天敵,而是因為淘氣會自己擅自離開巢穴,此時老虎媽媽就會將它們叼回巢穴中,如果被叼住之後仍舊動來動去,很可能會因此而摔下摔死,或者會引起老虎媽媽生氣。在這種生存機制下,老虎也掌握了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但是,這種行為抑制能夠持續多久並沒有人知道。

人類的「後頸肉」

其實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在自然界中很常見,人類也具有這種行為,不過人類並不是後頸肉,而是當孩子哭鬧時,媽媽只要移動孩子,孩子瞬間就會變得很乖。

科學家們曾經做過實驗,當孩子哭鬧後媽媽抱起孩子移動時,孩子就會立即恢復平靜,心率也變得正常許多。

這也和人類遠古生存環境有關,在過去,人類的部落裡雖然比較安全,但當人類遷徙過程中,嬰兒的哭聲很可能會引來野獸的覬覦,如果此時嬰兒發出聲音,那麼該嬰兒和母親都可能因此而喪命。

在這種淘汰機制下,只有在移動時保持安靜的個體才會被自然選擇保留下來,即使現在我們生活比較安全,嬰兒發出啼哭聲並不會因此喪生,但嬰兒身體裡依然保留著這項本能。

相關焦點

  • 貓媽經常換窩的真正原因是?為啥有的貓媽換窩不把所有小貓叼走?
    貓媽媽生了小貓後,經常一再換貓窩,這是什麼原因呢?有時候甚至在搬家的時候,貓媽不把所有貓咪叼走? 家貓也會搬家。搬家是自古傳下來的母貓行為模式,就算人類主人會定期裝滿食物盆子,一有機會仍然會搬。不會因為馴養後的舒適生活而消失。
  • 做夢夢見貓生了好多小貓 夢見貓生了好多小貓
    (雲南網友提供) 【夢境4】 夢見自己生小孩成小貓:自己還是處女,卻夢見生小孩了,一直在自己臥室不出去給小孩餵母乳,後來說有事走開了,回來時小孩就凍死了,扔在垃圾桶裡,我不相信,就去看,一摸還有呼吸,就抱起來,繼續餵母乳,後來活了,會自己走了,一到地上就是只小貓,(之前一直也沒看清小孩的臉和身體)跌跌撞撞下樓了,我就醒了(山西網友提供) 【夢境5】
  • 把小貓送人後,貓媽媽會思念自己的小貓嗎?
    那麼,很多人都會有疑惑,每當貓媽媽生下一窩小貓咪後,貓奴們可能犯愁了——送人有點捨不得,自己養又怕麻煩,最後好不容易決定拿去送人,又怕貓媽媽傷心。兩難之中,貓奴好生糾結。但是,你想過嗎,貓咪送人後,貓媽媽真的會想念它們的小貓嗎?
  • 為什麼捏住貓的後頸,它就不動了?還不知道的寵主要「留心」了
    為什麼捏住貓的後頸,它就不動了?還不知道的寵主要「留心」了時而高冷、時而黏人的貓一直是一種比較傲嬌的寵物。它的撒嬌賣萌讓人無法抗拒,但它的調皮搗蛋也同樣讓人抓狂。雖然貓咪生氣的時候會撓人咬人,但人們也有辦法能治得了傲嬌的貓咪,那就是用手抓住貓咪的後頸。只要捏住貓咪的這個部位不放手,貓咪就會瞬間變得乖巧聽話,一直保持安靜不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釋一下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有部分人認為因為貓咪後頸上的肉裡沒有神經,是「死肉」,所以這部分的肉對任何外界刺激都沒有反應。
  • 小貓長大後母貓就會討厭小貓,這是什麼原理?看看專家怎麼說的?
    有趣的萌寵糗事 2018-06-22春天來了,又到了各處喵聲四起的時候,在農村的貓,性子一般比較野,往往這個時候都會出去浪,然後回來給你生一堆貓崽子,有人說母貓對小貓會疼愛有加,但等小貓長大後,就會開始討厭它們,這是為什麼呢?
  • 母貓把剛生的小貓一隻只叼到主人身邊:諾,這幾個屎以後你來鏟
    家裡的母貓生了小貓之後,都喜歡把小貓叼到主人床上嗎?上月家裡母貓生了小奶貓,生下前兩天誰都不讓看,結果第三天的時候,我正在睡覺,感覺手臂上突然一團團毛茸茸的東西,我睜眼一看,媽呀,母貓把小奶貓一隻只都叼過來放在我被窩裡,,,我懵逼了,看著一個個真的好小隻啊,我生怕自己把它們壓壞了,就又抱著放回去
  • 狸花貓陸續叼回3隻小貓,貼心照顧還不準媽媽打擾,「家風」真好
    誰說一出生就決定了未來如何?變動多了去了,只要好好把握,未必不能改變自己的未來。咱很想知道,當一位流浪貓媽媽帶著小貓路過寵物店時,看著店裡幸福的小貓們,它會不會有不甘心?想必是會有的吧,畢竟有感情的貓咪都懂得追求美好,痛苦與幸福還是能被它們分清的。好的「家風」能培養出好的貓咪,因為貓咪被家人深深地影響著。
  • 為什麼小貓長大後,貓媽會主動離開小貓?小貓長大就被貓媽嫌棄?
    大多數貓媽媽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的,日日母乳餵養,還會特別仔細認真的給孩子們挨個清潔皮毛,並且好吃的都會讓給自己的孩子們,貓媽媽如何對自己的貓崽子們,一般和貓媽媽的母性和身體情況相關,但不管怎樣,貓媽媽主動離開長大了的孩子們的情況是存在的,那麼真的是因為毛孩子們長大了就被貓媽媽嫌棄嗎?一、為了孩子們能獨立成長1.
  • 母貓把小貓送你,不是放棄而是求助,這4種原因最為普遍!
    但是家養的貓咪中,有時候母貓生了小貓卻會把小貓叼到自己的主人面前,主人遇到這樣的情況,通常會覺得母貓是管生不管養,會覺得貓咪是想要讓主人幫它帶孩子。事實上母貓如果把小貓帶到主人面前不是因為它不想要管貓咪,很有可能是小貓遇到了什麼問題,但是它無能為力,所以它把孩子叼到主人面前,想要向主人求助,希望主人幫幫它的孩子。
  • 為什麼掐著貓的後脖子,貓就會停止不動了?看看專家是怎麼解釋的
    ,親著,還要給貓吃好的住好的,經常和貓相處的人就不難發現,只要我們一掐住貓脖子後面的肉,貓就會立馬停下動作不動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的前輩們早就發現了這個現象,可是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釋,於是各種各樣的版本就出現了,例如有人說貓後脖子的肉是死肉,貓不會疼,提起來它就沒法動了,也有人說這就像是我們說的點穴,一提貓的後脖子肉貓就不能行動了,可是隨著人們對貓貓的研究,科學家發現,則極有可能就是貓貓適應了貓媽媽的運輸動作而做出的本能反應。
  • 為什麼有的貓會吃掉自己的小貓呢?
    其實,貓會吃掉自己的幼崽,造成這個原因很多。並不是它們天生就有這麼殘忍天性,每個貓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未必一樣,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一、大貓身體差,幼貓太多動物對自然法則永遠會遵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
  • 撿回一隻流浪小貓,可愛的它直接爬到大貓身上,嚇得大貓都不敢動
    貓咪們平時就愛上竄下跳的,行動速度還快,不過如果它們要是遇到了小奶貓,看著這麼小小軟軟的小傢伙,也會有手足無措的時候。唐唐特別喜歡養貓咪,家裡有了一隻灰黑灰黑的大貓,這天他上班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隻可憐的流浪小奶貓,唐唐就把它帶回了家收養。
  • 母貓帶著1隻小貓投奔小夥,小夥仗義收養,第二天卻變成了5隻小貓
    山姆是在一天下午在自家車庫裡發現了這隻流浪貓的,當時這隻流浪貓正在車庫中尋找落腳點,最後選擇把一個比較大的紙箱作為了貓窩。山姆走向那隻流浪貓時,本以為那隻流浪貓會立馬逃走,沒想到它只是對著山姆喵叫了幾下後就慢悠悠的走開了,好似它和山姆認識了很久一樣。
  • 流浪貓媽媽把小貓餵得滾圓,自己卻營養不良,這份母愛有點沉重
    01餓到營養不良還挑食,這流浪貓怎麼回事?餵它的夫妻表示,除了不親人,這貓還有另一個毛病:挑食。這貓很挑食,除了鯖魚,其他的食物一概沒有興趣。夫妻倆一開始用過肉類、貓糧以及煎雞蛋,但這隻貓眯起眼睛不慌不忙待在車底,根本對這些食物毫無興趣。
  • 樓頂藏著一對貓母子,受傷小貓沒法下樓,母貓不離不棄幫它打蒼蠅
    一旁是貓媽媽的盡責守護,一旁是阿姨的暗中幫助,後腿殘缺的小貓,身子固然邋遢,卻也在這寒冷的世界裡存活下來,躲在樓頂免遭傷害。這是一位流浪的貓媽媽為孩子所做的努力,即使小貓殘缺了,它也沒有將其拋棄,而是每天陪在小貓身旁,陪著小貓長大。吃飽後的小貓沒有著急進入洞裡,而是趴在貓媽媽的懷中,雙眼微微眯著,愜意地享受著貓媽媽為其梳理毛髮。
  • 捏住貓的後頸肉,貓就會被「催眠」,老虎也會這樣嗎?
    小貓有一個奇怪的行為,不管小貓當時正在做什麼,一旦後頸肉被貓媽媽咬住時,它們都會放棄掙扎,一動也不動。通過研究發現,這種現象不僅在小貓中存在,一些成年貓咪的後頸肉被抓住時,也會一動都不動。最開始,他們猜測「夾子催眠」行為應該和貓科動物的神經系統有關,相當於說貓咪的脖子上有一個開關,當貓媽媽咬住幼崽的後頸肉時,「開關」就會開啟,小貓咪就會放棄掙扎,任由媽媽移動。
  • 將小貓送人後,貓媽媽會想念它嗎?
    他們認為,將小貓跟貓媽媽分離非常殘忍。並且貓媽媽肯定會想念小貓,甚至有讀者多次聯繫筆者,讓給貓媽媽留一隻小貓。那麼將小貓跟貓媽媽分離後,貓媽媽真的會想念小貓嗎?會想念?有很多事件表明,小貓離開貓媽媽以後,貓媽媽會想念小貓。甚至有受傷的小貓,在貓媽媽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好心人收留,貓媽媽還會親自找上門討要小貓。也正是看過這些故事以後,一些讀者覺得很感人,不應該讓貓媽媽跟小貓分離。
  • 小母狗收養了兩個貓寶寶 未懷孕居然產出奶水餵小貓
    「妞妞」低頭舔著小貓,過了會,抬起頭可憐兮兮地看著他,仍然哼哼哼地叫。林先生明白了「妞妞」的意思,小貓太可憐了,它想收養它們。看到「妞妞」這麼有愛心,林先生答應了。小貓應該出生沒多久,眼睛還未睜開,林先生把它們捧進家中,擦乾身上雨水,用電吹風幫它們吹乾,然後給小貓餵了牛奶。「妞妞」做起了媽媽就這樣,兩隻小奶貓在林先生屋裡安了家。
  • 母貓轉移小貓,除了最初的食物來源性搬家以外,還有私密空間
    除了螞蟻,其實我們家中養的寵物貓也會有搬家的行為。諸如網絡上看到的,貓媽媽把小貓從窩裡面叼到其他的地方藏起來,有的時候甚至是洗衣機裡面。明明給它準備了足夠舒適的貓窩,它為什麼還要帶著孩子搬家呢?一起來揭曉吧!正常情況之下,小貓20-30天的時候,母貓就會帶著幼崽們搬家。
  • 為什麼小貓長大後母貓就開始排斥小貓
    有部紀錄片裡介紹過:小貓和母貓分離超過一星期,母貓就不認識了。很多貓奴其實並不真正愛貓,只是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貓身上,給貓的本能行為加上很多「擬人化」的解釋,然而貓只是動物,有自己的本能。據我的觀察,基本上幼崽成年之後,就會被母貓放逐,即使幼崽還親近母貓,也會被母貓恐嚇,特別是母貓再次發情之後,不發情的時候,有時候會保持「鄰居」關係。反倒是公貓會跟自己成年子女相處融洽。這是貓的本能,也是自然規律。母貓對待小貓的態度有多種,這跟母貓的母性和它自己的身體狀況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