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小貓交給貓媽媽帶是最好的選擇,但有時候也有例外,一些貓媽媽因為經歷了特殊的遭遇,在帶娃的過程中,行為出現了偏差,這時候就需要人類向它們伸出援手了。
01餓到營養不良還挑食,這流浪貓怎麼回事?
這位在車底下探頭探腦的傢伙,是住在附近的流浪貓,有一對好心的夫妻定期投餵食物給它,不過它相當警惕,從來不願靠近和人類互動,只遠遠地看著他們準備的食物,直到人類退到安全距離,它才會從車底下鑽出來,奔向那些食物。
餵它的夫妻表示,除了不親人,這貓還有另一個毛病:挑食。
這貓很挑食,除了鯖魚,其他的食物一概沒有興趣。夫妻倆一開始用過肉類、貓糧以及煎雞蛋,但這隻貓眯起眼睛不慌不忙待在車底,根本對這些食物毫無興趣。
然而一旦它面前出現了最愛的鯖魚,這貨眼睛都亮了,確認身邊沒有危險以後,它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叼了魚就走。
奇怪的是,好心夫妻每天都給貓咪投餵食物,但卻從來沒有親眼見到過貓咪進食的場面,眼看它的身型日漸消瘦,夫妻倆決定觀察一下貓咪究竟把食物叼去了哪裡,交給了誰。
02一場悲劇,造就了畸形而沉重的母愛
人們追蹤貓咪而去,發現它鑽進了一片灌木之中,無法繼續追蹤,不過只要調用監控攝像頭,就能看到想要的內容。
鏡頭下,三隻大約3,4個月左右大小的貓咪,一聽到成年流浪貓的呼喚,馬上從隱蔽處現身,湊上來討吃的。
原來流浪貓是一位母親,它挑食只是為了選自己認為最美味的食物,帶給它親愛的孩子們吃。看得出孩子被它餵得飽飽的,個個肚子都圓滾滾的,不像貓媽媽自己身形那麼瘦弱。
可是仔細一想,總覺得哪裡不對。先不說貓媽媽自己挨餓、光顧著餵孩子,這三隻小貓,明顯已經到了可以跟貓媽媽學狩獵和生存技巧的年齡,卻被貓媽媽當成小奶貓一樣對待,把它們藏在隱蔽處,自己默默找來食物再餵它們。
一直投餵流浪貓媽媽的好心夫妻道出原委:原來這三隻小貓是貓媽媽第二窩孩子,它第一窩小奶貓,因為選了一個錯誤的地址做窩,被一場暴雨淹死了。貓媽媽外出覓食,回來的時候眼睜睜看著小奶貓淹沒在水中沒了呼吸,從此就受了刺激。
怪不得貓媽媽重新選擇了一個長滿了灌木叢的小土坡做為新的家園,並且對小貓們溺愛到了有點扭曲的程度。
03誘捕流浪貓一家
如果繼續讓它們這樣下去,三隻小貓怕不是一輩子都學不會獨立生存?好心夫妻希望改善這畸形的親子關係,於是聯合了救助動物的專家,決定出動誘捕貓咪一家四口。
貓媽媽是最容易上鉤的,一盤鯖魚就輕鬆搞定了。
麻煩的是三隻小奶貓,它們從來沒有離開媽媽,單獨覓食。科學家擔心它們會不會因為見不到媽媽,對誘捕籠有所警惕。
好在食物的吸引力還是巨大的,三隻小貓裡有兩隻小貓成功關進了籠子。
過了一會,人們在一片植物下面,發現了睡熟了的第三隻小奶貓,畢竟它年紀還小,還需要長時間的睡眠。在夢裡,小貓被人戴著手套,一把揪住命運的後脖頸,至此,貓媽媽一家四口都被成功誘捕。
檢查發現,貓媽媽確實餓到營養不良,它的一隻前爪還曾因為某個意外受到嚴重傷害,不得不截肢。好心夫妻看著貓媽媽的樣子,難過得都哭了。
在獸醫診所接受了治療,貓媽媽逐漸平靜下來,大概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安然無恙地待在旁邊的柜子裡,它也不再擔心了。
貓媽媽一家在診所團聚,以後應該再也不用做流浪貓了。不過收養它們的主人,得花點時間幫小貓補補課,把貓媽媽忘記教的內容都給小貓們再複習一遍。
04意外引起愛的偏差
正常情況下,野獸都會遵循本能生活,但城市裡的流浪貓則會因為人類的影響,逐漸遺忘一些本能,學習一些奇怪的新知識。
比如有的流浪貓從小就是被人投餵大的,它們自己不會捕獵,見到人就湊上來,帶出的孩子也都只會找人乞食或翻垃圾桶覓食。
有的貓媽媽就像文章裡這隻貓一樣,因為意外失去了小貓,就對下一窩孩子格外溺愛,結果差點把它們養成「廢貓」。
如果不是這對好心夫妻對貓媽媽格外關注,就不會發現它和它的孩子,正在以不正常的方式相處。
流浪貓受傷生病需要救助,心理受傷無法復原的時候,也需要有人向它們伸出援手。
希望在新主人身邊,貓媽媽能逐漸平復心中的傷痛,早日走出陰影,不再對小貓們釋放它那份過於沉重的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