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殘酷的地方,也有溫情存在,只要有心,就沒法磨滅情感。
流浪貓給咱們的印象如何?警惕的小偷、兇狠的捕獵者……無論印象好與壞,它們始終還是可以被馴服的貓咪。
寂靜的公園是人們休息的好去處,可對於流浪貓而言,這兒是個「角鬥場」。
勝者可以享受乾淨的環境和好心人的餵食,敗者只能遠離公園,躲在陰暗處伺機而動。
一隻曾經深受重傷的貓媽媽,帶著三隻小貓住在公園一角,周圍的流浪貓不敢上前,陌生人也沒法接近它。
唯有一位好心的女子,每當她來到這兒時,貓媽媽出來了,小貓們也出來了。
彼此開心地粘在一起,既是為了享受美味的食物,又是在搭建一段緣分,一段殘酷的流浪世界裡的美妙緣分。
小貓們學著貓媽媽在女子的腳邊磨蹭,時不時傳出的稚嫩喵叫聲,換來的是幾顆美味的零食……呃,都被貓媽媽搶吃了。
旁邊還有幾隻流浪貓在徘徊,不過都沒有上前來跟女子互動。
哪怕它們認識女子,也不敢在貓媽媽的地盤上亂來,因為貓媽媽一點都不好惹。
小貓們就在貓媽媽的呵護下健康成長,那些比它們大了許多的流浪貓,見著它們走過去時都會散開。
隨著女子把食物放在地上,貓媽媽領著小貓們圍在一起享受美食,眼睛則不停地往四周瞅著,生怕自個兒的食物會被搶走。
貓媽媽如此警惕其它流浪貓,並非只是為了自己的孩子,瞧見它身上的那道疤痕沒?這是它曾經被兩隻流浪貓圍毆後產生的。
也不知貓媽媽如何一下子得罪了兩隻流浪貓,當女子跑過來解圍時,它已經被打得渾身打顫,蹲在地上不敢動彈——也就是那次爭鬥,令女子和貓媽媽有了交集。
也許是被打怕了,當女子拿著藥水給它清洗傷口時,並未令它有任何抗拒。
直到一碗食物放在面前後,貓媽媽才開始重新振作起來,大口地吃著食物,不顧嘴角的傷口還未止血。
那時女子以為貓媽媽很友善,就打算幫它找個好人家。不過在見到了貓媽媽腹部充裕的奶水後,女子只好放棄了。
可別以為女子是跟隨著貓媽媽尋到了公園一角,那天在見到吃飽的貓媽媽一瘸一拐地離開後,她也就沒打算搭理了,權當自己做了一件隨意的事而已。
可是貓媽媽並未忘記女子,於是當女子來到公園給其它流浪貓餵食時,它主動出現在女子面前,將其帶到了自己住的地方。
從那以後,貓媽媽一家有了女子的幫扶,食物自是不缺少了,就連前來搶食的流浪貓也少了。
那些流浪貓其實曾經也受過女子的恩惠,怎奈貓媽媽住進來後,女子就沒法在公園一角給它們餵食,否則貓媽媽必定會來搶食。
是那些流浪貓打不贏貓媽媽嗎?不是的。
一來嘛,這生了孩子的貓媽媽打架時可是非常兇狠的;二來嘛,女子不會眼睜睜地見到流浪貓們在她面前打架,自然會阻止了。
沒過多久,還在貓媽媽一家周圍徘徊的流浪貓只有幾隻了,而且還是新來的。(因為女子會到另一處去給流浪貓餵食,新來的流浪貓不知道)
即使貓碗裡還剩下一些食物,貓媽媽也不準其它流浪貓靠近,否則就像這只不懂事的狸花貓一樣,挨了貓媽媽一記重重的貓爪。
而且貓媽媽不只是會護食,若是有流浪貓當著它的面去跟女子接觸時,也會令它發怒衝過去,然後在女子身邊朝著那些流浪貓發出低沉的喵嗚聲,好似在說:「這是本喵的人,誰敢過來!」
咋說呢,兇狠的流浪貓確實更適合在殘酷的流浪世界裡生存,畢竟沒有條條框框的法律約束,唯有誰的拳頭大,誰才吃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