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學路上被拐,僅有0.1%能獲救,這些「防身術」要學會

2020-12-20 媽咪Jane

前幾天看到一則讓人憤怒而又非常無力的新聞,今年12月13日,也就是還有不到3個月,韓國電影《素媛》原型罪犯趙鬥淳就要刑滿釋放了。獄中他始終沒有認過錯,心理治療結果也是再犯罪機率極高,甚至還放下豪言:「總有一天我會出去的。」 讓人不寒而慄。

加上最近層出不窮的新聞:4歲女童被鄰居54歲男子帶走一夜,送回時大出血高燒休克……作為一個女孩的媽媽我根本輕鬆不起來。

這幾天拉著女兒小花一起看了一檔日本兒童安全科普節目——《蘆田愛菜講安全》,由童星蘆田愛菜和一隻山羊主持,在日本深受大家歡迎。

這是一檔教育大家預防以小學生為對象的犯罪的安全節目,把現實中真實發生過的兒童安全案例,重新演繹出來,呼籲大家認知危險的種類和應對的方法。

1

『放學路上被拐走』

開學季我曾寫過一篇文章:日本孩子1年級就可以獨立上下學,他們是如何保證交通安全又防範「梅姨」的(點擊連結查看往期文章),其中提到了一個讓國內家長都好奇的日本現象:日本的孩子多數情況下都是自己上下學的,就連1年級新生,家長都放心讓TA獨自行動。很多家長在評論中都提到了,最怕的就是孩子在上下學途中遇到壞人。

《蘆田愛菜講安全》中,就有一集以「拐走」為主題,演繹了一個真實案例。

主人公美布醬放學後,和她的兩個小夥伴走在回家的路上,她們覺得自己被尾隨,果然回頭發現身後有個帶著帽子和口罩的黑衣男向她們跑來,正準備呼救,發現黑衣男是跑去前面醫院的,虛驚一場。

美布醬隨後和小夥伴分開,這時一個面帶笑容的叔叔出現在她面前,想要讓美布醬幫助他尋找一條小狗,並給美布醬看了照片。

面對照片上如此可愛的小狗,美布醬沒有遲疑,答應了叔叔的要求一起尋找小狗。

看到這裡我就心一緊,多麼熟悉的套路,就像「素媛案」中那個要求一起撐傘的大叔!騙子往往會利用孩子單純、善良、樂於助人的心態,去引誘孩子。

果然這個自稱哥哥的叔叔帶著美布醬一步步遠離人多的馬路,走到了偏僻的小巷,來到一座陰森的房子前,便開始使出苦肉計,把美布醬騙進去。

「找不到的話,哥哥會挨罵的。」「剛才聽到叫聲了,我們去看看。」

進去後,這大叔就露出真面目,想抓住美布醬。

在慌亂之中,美布醬踢中了大叔的襠部,才趁機跑回了家,進門口後,美布醬嚇得癱坐在地上。

美布醬幸運地逃脫了一劫,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是這麼幸運的。

可能很多人認為,被拐賣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被賣給別人家當孩子養了,然而事實卻比這殘酷的多。

曾有人販子被抓後,談及那些被拐賣孩子的遭遇,讓人聽著就心疼至極:

「小一點的都賣給那些沒有孩子的家庭,大一點的聽話的就把他們弄殘,有專業的人培訓他們上街乞討。然後再大一點的,那些不聽話的,就直接殺掉,挖他們的器官賣錢,然後屍體處理掉就可以了,其實賣器官會更賺錢一些。」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7萬左右的孩子被拐賣,最後能找回的僅有0.1%。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

2

『只有兩人的電梯』

還有一期關於「電梯危機事件」,壞人的心思也令人細思極恐。

小學生Sutsu的父母白天都在上班,每天放學回家只有Sutsu一個人。最近Sutsu聽說在自己小區有可疑的人出現:有一個變態會尾隨女孩到家門,色眯眯地對女孩講「你好可愛啊!」

因為家中無人,Sutsu回家的路上都會小心翼翼,但她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經被變態盯上好幾天了!

有個陌生男子,每天在Sutsu的樓外,記錄著她回家的時間,變態已經熟悉掌握了Sutsu家中的情況和回家的規律。

某天,同樣的時間點,這個變態出現了,尾隨Sutsu進入了電梯,門一關便露出了得逞的猥瑣笑容,開始對Sutsu動手動腳。

幸好Sutsu站在電梯按鈕前,她馬上按下了一串樓層,在電梯門開後,抓住機會衝了出去,拼命按鄰居家的門鈴大喊救命。變態看形勢不妙,這才離開,簡直太驚險了!

沒想到這年頭,竟然還要教孩子電梯安全,可像這樣恐怖的事情的確真實存在!

我想到了一起令我印象深刻,發生在今年6月的電梯內猥褻兒童事件。

6月22日廣西玉林,一個穿著粉色條紋短袖的小女孩,和一名男子同處一個超市電梯。該男子湊上去親小女孩的臉,還摸了一下小女孩的臉,之後還拍了她的屁股。小女孩縮在電梯角落不敢動,門開後立馬跑了出去。

幾分鐘後,又有一個穿著裙子的小女孩上了電梯,電梯門一關,該男子就肆無忌憚地去掀開女孩裙子!!!門開後,這個小女孩並沒有立馬逃出電梯,監控視頻到這裡就結束了。

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內,這些小女孩受到了多大的傷害和委屈啊!獨自一人的她們該有多無助、多害怕啊!

好在第二天早上,警方通報該男子已被警方抓獲。

還是想告訴爸媽們,讓孩子單獨一人坐封閉電梯一定要多留個心眼,要是只有孩子自己和一個陌生人獨處的電梯環境,寧可等待下一趟,或者等多人一起乘坐!

3

這些防身小技巧

關鍵時刻能救命

有研究表明,因為父母從小教育孩子:「要聽大人的話。」所以,9歲以下的孩子是很難對陌生人說「不」的。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如果覺得不對勁、奇怪時,果斷拒絕也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意識要從日常中的點滴開始培養。

在《蘆田愛菜講安全》中,就給出了幾條安全小貼士:

● 壞人不會把「壞」字寫在臉上,孩子很難抵擋得了溫柔的搭訕,一點花言巧語,就能成功拐走孩子,面對陌生人搭訕時,要保持警惕

● 要讓孩子記得:大人有問題的時候,不會去請一個孩子來幫忙。「我可以給您指路,但我不會帶您去。」

● 對於某些特定的場所要保持警惕,比如上文第一個案例中被圍牆遮擋的小路、空無一人的房子等等,這些都是變態喜歡去的地方。告訴孩子,遠離偏僻的地方,往人多的地方走。

● 孩子一個人坐電梯時,如果後面跟上個奇怪的陌生人,不要單獨跟TA坐電梯,不要猶豫,趕緊出來。如果冤枉了好人,也可以「啊」地一聲跑出去,讓人以為你是忘了什麼,避免尷尬。

● 坐電梯時,儘可能站在離按鈕近的地方,上文第二個案例中,就是因為女孩能第一時間按到按鈕,及時脫險。

訓練孩子的應變方法,比如大聲求救、丟掉隨身攜帶的物品、不要輕易讓綁架之人拖走……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逃跑。

● 小孩子用蠻力、直接硬碰硬永遠不可能拼得過大人,一定要巧用心機,學會基本的防身小技巧!

教孩子從小學會如何保護自己,懂得越多,越能在危險中脫身!

不過,希望我們的孩子永遠用不上這些「防身術」!

相關焦點

  • 官方解救被拐兒童網站上線 284名獲救兒童尋親
    有的被拐兒童獲救7年未找到親人  在此次被列出的284名打拐解救兒童信息中,有一名名為小秀的女孩,是2009年7月5日在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被解救出來的。目前小秀已經年滿6歲,還在淄博市兒童福利院。北青報記者發現,在2014年的春節時,小秀還曾經出現在當地新聞廣播當中,用稚嫩的童聲向聽眾送上新春祝福。
  • 麗江被擄男孩獲救畫面曝光:謹記7大被拐高發場所,3大防拐指南
    更讓人不寒而慄的是,這些被拐後的孩子,能被賣到某戶人家家裡,已經是最好的歸宿,還有的孩子,甚至被砍斷手腳行乞,被摘去器官後丟棄在荒郊野嶺。孩子在家就在,孩子沒了家也就破碎了,心身都要經歷烈火焚燒般的折磨,日夜寢食難安。如「寶貝回家」的創始人張寶豔所說:「失去孩子的父母只有尋子的路上,才會覺得對孩子有一個交代,才會感到有那麼一絲絲的心安。」
  • 南國早報:尋廣西被拐解救兒童 最高資助5萬元
    「回家的希望」幫扶被拐兒  「解救」不能止於「打拐」。記者了解到,孩子被拐後,許多家庭為了尋找丟失的孩子不惜傾家蕩產,生活陷入困頓;有些被拐孩子疾病纏身,心靈備受折磨,亟待醫療救治和心理救助;有些被拐兒童,失去了受教育的黃金歲月,還需走上求學之路,他們的處境比一般貧困孩子更為悲慘。
  • 媽媽工作忙,5歲娃放學自己回家被拐:騙子常用的手段有三種
    父母最大的心願,是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但是,最近幾年,孩子被拐賣的事件頻繁發生,特別是在暑假期間,幾乎每天都能在社交媒體或者相關平臺,看到類似孩子走丟的消息發生,這些事情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以及痛不欲生的父母。
  • 孩子放學為何要家長親自接送?
    下班路上,總會習慣性地避開那條小路,那條「孕育祖國花朵的路。」不過,是一所孕育「花骨朵」的幼兒園,正在培養那些稚嫩純真的孩童。家長早上送孩子還好,送到門口後,就能放心地讓孩子自己去尋找教室,自己便能繼續奔波在工作的路上。可放學,自然沒那麼簡單。
  • 獲救被拐兒童安置遭遇政策空缺 無奈寄養買主家
    而前年10月公安部公布首批60名被解救、未查清身源的被拐兒童信息,截至今年6月,僅有6名孩子順利回家。  警方苦尋這些嬰兒的親生父母未果。尋找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DNA庫進行數據比對;二是丟失兒童的父母報案,當地公安機關發出協查通報,請求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協查。但如果孩子的父母是賣孩子,就不會報案,DNA庫裡也不會有他們的數據。
  • 被拐孩子的尷尬:親父母不留福利院不收養父母不舍
    8月20日,徐州鐵路警方宣布破獲一起重大拐賣嬰兒案,10名被拐嬰兒全部獲救。然而,看似皆大歡喜的故事,卻很快又陷入到另一團矛盾和尷尬當中。北京青年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些被解救嬰兒的親生父母並不願將孩子接回,而鏈條另一頭的收養戶又強要挽留,孩子們有家不能回,民政部門又拒絕收留,目前只能留在買嬰人家中。
  • 奶奶放牛,孩子就沒了?當心被拐
    人販子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就在你我身邊,要時刻提高警惕。根據中國最大的尋子網站&34;數據統計顯示,該網站成立前6年,共收到全國尋子登記5000多條,其中90%是因為監管缺失導致孩子被拐。因此,大人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1.帶娃出門儘量與家人同行,並且安排專門一個人照看孩子。2.如果不得已需要獨自帶娃出門,嬰兒最好用背帶,幼兒使用防丟背包,較大孩子佩戴定位手錶。別忽視這些裝備,一定要帶好,比自己的手眼靠譜!3.出門前有必要給孩子拍一張照片,清楚記錄當天衣著特徵。4.不管是買票還是上廁所,都不要把孩子獨自留在休息區或者門口看行李。
  • 孩子必須掌握的技能是什麼?
    現在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越來越多的家庭都在孩子剛學會走路、說話的時候就幫孩子報了一個又一個興趣班,但這些孩子當中,到最後真正學有所成的,只有極少的一部分,而且基本都是原本就對此類技能感興趣的孩子。除了盯緊孩子在課外興趣班的學習進度,輔導孩子課業也讓全國家長操碎了心,一碰到作業,所有的母慈子孝、父慈子孝全都變成了雞飛狗跳。
  • 每年20萬兒童失蹤找回不足1%?這些孩子都是怎麼走丟的?
    據悉:我國每年約有20萬兒童失蹤,但找回概率僅為0.1%左右,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核心,給一家人帶來無盡的歡聲笑語。你根本無法想像失去孩子的家庭是如何熬過每個日出和黑夜的,在別的家人歡聚一堂的時候,這些家庭被無邊無際的孤獨沉寂、自責謾罵、思念無助撕扯著拉入深淵…據調查發現:4-6周歲,13-14周歲,這兩個年齡段的孩子是被拐騙的高發年齡段。
  • 「梅姨」案被拐兒童又找回2人!中國每年有多少兒童被人販子拐賣?
    其中被找回的孩子鄧雲峰父親說,孩子願意跟他們回湖南老家,正在回家路上。找了16年,找孩子的日子太難熬,回家後要擺宴席,隆重介紹兒子。2016年3月,涉嫌拐賣兒童的張某平等五名犯罪嫌疑人被增城警方抓獲歸案。據該團夥主犯張某平供述,其曾在2003年至2005年間先後在增城、惠州等地拐賣兒童九名。
  • 孩子被拐事件層出不窮,教會孩子這3點,父母不可能一直保護孩子
    孩子被拐事件層出不窮,教會孩子這3點,父母不可能一直保護孩子孩子被拐的事件一直發生,現在和平年代也有很多被拐賣的孩子,很多人都覺得奇怪,因為小孩子年齡小不懂事,什麼都不會,當然成了最容易被拐走的人了,一個棒棒糖,一個小玩具,都有可能讓自己的孩子被拐走
  • 眼球被挖,處女膜破裂,多處器官壞死……被拐孩子究竟經歷了什麼?
    網絡上流傳著一位被拐孩子媽媽的自述,讓所有人看了心如刀割:如果女兒還在身邊,現在已經16歲了。那一年那一天,女兒5歲,午飯後跑到樓下玩,因為女兒一般會在樓下沙池附近玩,在家裡能看見,所以我們也就放心讓她一個人玩兒。
  • 2019年十大謠言盤點 被拐兒童只有0.1%被找回?
    編者按:中國每年20萬兒童被拐,只有0.1%被找回?多喝水能治療感冒?「80後」或成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燃氣起火要先滅火再關閥門?當前,在社交媒體極速發展的時代,謠言誕生於社會的各個領域,其所影響的群體也往往具備多重身份標籤,易形成病毒化傳播。
  • 孩子被欺負了該怎麼辦?家長要學會這5招
    孩子學校飯堂的午餐不是統一配送,是由學生自己排隊打飯的,最近就有那麼幾個男生,每天中午都會把自己的飯盒扔給小女孩,使喚她去排隊、打飯。小姑娘一個人捧著堆得比她頭還高的飯盒去食堂,再小心翼翼地把裝滿飯菜的飯盒運送回教室。如果她拒絕或者不小心打翻,他們就會變本加厲,變著法兒捉弄她:在她書包上踩泥、拿塗改液在她作業本上亂畫、甚至還會在放學路上堵她,揪頭髮、拍她臉嚇唬她。
  • 兒子被拐三年在街頭出現,看到媽媽後的反應,讓人心疼
    三年後,她去遠方探親,在街頭看見一個乞討的孩子像明明。於是跑到跟前,當看到孩子額頭上的胎記後,王媽媽認出是明明,頓時淚流滿面,顫抖地伸出雙手想抱他。但孩子卻下意識往回躲,嘴裡還喊著:「別打我,別打我」,看到兒子的反應,媽媽心疼。
  • 在尋回被拐兒童上,人工智慧能發揮什麼作用?
    而AI人臉識別技術的介入,能大大提升走失人口匹配的效率,為警方等相關部門、失散家庭尋人節省人力物力,幫助更多家庭團聚。2019年4月,釀酒商人桂宏正和他的妻子被拐走10年的兒子被找回,當年他們的兒子被拐走時還不到3歲,而如今已經長成十幾歲的少年。十年的光景,完全改變了這個孩子的外貌,也磨去了他對親生父母的絕大多數記憶,能找回可以說是奇蹟,而促成這一奇蹟的關鍵是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
  • 孩子放學回家,你的第一句話影響很大,出口要慎重
    1、正面的問題我們跟孩子的聊天一定要多一些正面的問題,回憶開心的事情,孩子是很願意進行表達的。「今天有沒有被欺負?」是典型的受害者思維模式,這種詢問是對孩子的一種質疑和否定。孩子的精力投向回憶不好的事情,心裡也會產生疑惑,老師是不是有問題?媽媽才這麼不放心。甚至為了迎合家長,甚至會刻意找出老師的一些問題,合理化自己的一些不好行為。如果孩子說老師的問題,比如說嚴厲、批評自己,或者其他的缺點,父母反而應該引導孩子,學會尊重並適應老師的節奏,讓孩子不要產生對立情緒。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學會包容。
  • 女孩凌晨赤腳跑進防控點報警,民警解救被拐7年女孩
    被拐兒童的父母終生痛苦自責,很多的家庭更是因為孩子被拐親人間相互怨恨,夫妻關係破裂離婚,家庭解體憂心成疾。人販子是被大眾最憎恨的一種犯罪分子,但因為利益驅使,販賣人口特別是兒童的事件還是屢屢發生。公安部門一直堅持對販賣人口進行打擊外,還在想法設法地搜尋解救被拐賣人員。特別是一些基層民警,在平時工作中細心觀察,走訪調查,解救了不少被拐的婦女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