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來家訪,家長們一定要避開這4個雷區!

2020-12-12 GraceS媽媽

家有新入園、新入學孩子的家長們,孩子的學校定了,現在就等著老師的第一個家訪了。家長們都不希望老師對自己的印象不好,不如「這個父親太挑剔了!」「這個媽媽太固執了!」而一個老師的看法也會影響其他老師的看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呢?有4個雷區,家長們一定要避開!

圖片來自網絡

雷區1 過度打聽

面對要相處幾年的老師,家長們都想把老師了解仔細了,老師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雷厲風行還是細膩耐心?有些家長看到年輕老師會擔心,老師的經驗是否豐富?

於是,家長們就問出了這些問題:

「老師,你大學剛畢業嗎?教了幾年了?」「老師,你之前的學生成績怎麼樣啊?」「老師,你是哪所大學畢業的啊?」如果你是老師,將心比心,你聽到這些問題開心嗎?

圖片來自網絡

事實上,成熟教師和年輕老師各有各的優點,學校在安排班主任崗位時,也是多加考量,謹慎客觀。所以,家長們都不必杞人憂天。

雷區2 推卸責任

教育孩子需要學校和家庭一起合作,絕對不是推卸給老師這一方的。

圖片來自網絡

所以,這些話就不必說了。

「老師,孩子以後就交給您了,您該說就說,該罵就罵,該打就打。」「我們工作都很忙,平時沒空管孩子,老師您多費心了。」雷區3 特殊照顧

家長都希望老師能對自己的孩子多一些關注,這是正常的心理。一些合理的要求或者特殊的情況也可以在家訪時和老師打好招呼,比如孩子身體不適不適合劇烈運動等。

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一些請求特殊照顧的話,恐怕會讓老師為難,需要三思。比如:

「老師,我們家孩子視力不好,希望座位能靠前一點,但是也不要第一排,因為有粉筆灰,他有鼻炎。」「老師,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您上課多提問他,最好每節課都抽他回答一兩個問題。」雷區4 談論是非

大多數情況下,跟老師溝通時,關注自己的孩子就好了。不要在老師面前批評其他的老師或學校,也不要打聽老師和其他家長溝通的細節。

圖片來自網絡

「王老師,我跟你說啊,某學校的教學質量可差了。」「我們小區的張媽媽啊,天天送孩子去補習班,還撒謊說沒有。」這種話就不要和老師說了。寫在最後

和老師溝通的大前提,需要我們先把老師當成教育孩子路上的一個夥伴,互相理解,一起陪伴孩子共同地成長!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一定要避開的兩個雷區
    有的孩子,覺得數學簡單,認真的跟著老師就能學會;有的孩子,認為數學就是天書,不僅完全不懂,還會厭惡、甚至恐懼數學。這是為什麼呢?如果看過我前面文章的讀者,一定要說:是不是又是沒有利用好敏感期?恭喜你,回答正確!
  • 致家長:想培養優秀的孩子,一定要避開這10個雷區
    許多家長都覺得孩子調皮,一天不打上房揭瓦。可是,請想想並不遙遠的童年,眼下這個不可理喻的小孩兒,也許正是當初的自己。不要再把愛孩子當作簡單粗暴的藉口了!要想教育出一個真正的好孩子,從今天起,一定要避開這10個雷區!
  • 幼兒園老師來家訪 家長不要「想太多」
    杭州網訊 「寶寶馬上要上幼兒園了,老師突然打電話說要來家訪,要做什麼準備呢?家訪主要關注什麼內容?要不要送禮?」暑期已過半,不少幼兒園新生家長們都收到了老師要來家訪的通知。一個電話、一個簡訊讓沒有任何家訪經驗的新生父母們急壞了,集體患上了「家訪焦慮症」。
  • 不要懼怕做家訪,家訪技巧好,老師都要看看
    家訪是什麼?家訪一般是指老師到學生家中,與學生及學生家長溝通交流的家庭訪問。一般XX老師提到「小明,我今晚去你家裡做一下家訪」。很多同學就會覺得跟在學校犯錯「請家長」一樣,不是很好。久而久之,當代的年輕老師們便不再家訪了。1. 帶著表揚家訪當學生取得進步哪怕並不優異的成績時,老師可以直接到學生家中報喜。同時,這時候家長和學生對老師防備、牴觸心理會比較弱,於是更方便溝通交流。
  • 老師要家訪,家長應該準備哪些方面?
    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學校老師來過家裡進行家訪。作為家長,首先要明白老師為什麼要家訪,家訪的目的是什麼?哪怕對老師家訪的具體目的不是特別清楚,作為家長也要大體做一個估測。下面我談談家長應該從哪些方面考慮做準備。
  • 老師來家訪,到底要不要送禮?權威版「家訪應對指南」來了
    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家長起碼要接待三次老師的新生家訪:幼兒園、小學、初中入學前各一次。 對很多家長來說,如何接待老師是個難題。如果招待不周,老師會不會生氣?孩子要不要事先交待,在老師面前刻意表現?我要不要給老師準備禮物/禮金嗎?即便老師不收,會不會印象會好一些?家訪時,家長應該跟老師交流些什麼話題?
  • 這十件事要做好,三個雷區要避開,家長、孩子都要看
    家長們不妨和孩子一起在這段時間制訂一個和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按照平日上學的時間起床、睡覺、學習、運動,有規律地作息,從而更好地適應接下來緊張的學習生活。 與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新學期、新氣象。家長和孩子一起可以展望下未來,提前做做規劃和打算,例如下學期要提高哪幾門功課的成績,在學校超越的目標是什麼,新學期是不是要學一門新特長等等。 制定學習計劃、樹立目標可以幫助孩子明確方向,消除盲目感,也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 想培養優秀的孩子,一定要避開這10個雷區
    為了這個使命,他們必須要學會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要想教育出一個真正的好孩子,從今天起,一定要避開這10個雷區!01「狼爸虎媽」不可取太慣著孩子肯定不行,但也不能把「為孩子好」當作簡單粗暴的藉口。體罰會給小孩造成心靈創傷,讓他們產生怨恨、逆反心理。
  • 老師來家訪,要不要送禮?權威版「家訪應對指南」奉送
    錢報記者 梁建偉 通訊員 陳宏程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家長起碼要接待三次老師的新生家訪:幼兒園、小學、初中入學前各一次。對很多家長來說,如何接待老師是個難題。如果招待不周,老師會不會生氣?孩子要不要事先交待,在老師面前刻意表現?我要不要給老師準備禮物/禮金嗎?
  • 老師敲門來家訪 家長該如何「接招」?
    她剛剛接手了一個初二新班級,為了能夠儘快到每位孩子家裡家訪,認識學生和家長,7月10日-7月15日,王老師每天早上7點多出門,到下午4點多結束,有時晚上還要加班,連軸轉,每天家訪五六位同學。王老師說:「我非常希望能儘早認識班級裡的每位孩子,聽聽家長們怎麼說。所以這段時間雖然天氣很熱,還是帶著家委會成員連著訪問,甚至連學校楊校長也被我拉去家訪了。有家委會成員或者楊校長在,家訪效果更好。
  • 敷面膜時,一定要避開這三個「雷區」,否則沒效果,而且還傷臉!
    敷面膜時,一定要避開這三個「雷區」,否則沒效果,而且還傷臉!現在是我們在面部護膚的一個日常的工作,雖然說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對於那些會洗臉的人來說,皮膚會變得越來越好,不會洗臉的,一天好幾次仍然會有很多皮膚問題,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幼兒園老師要家訪了,這些細節一定要注意(轉給家長)
    小編有個朋友,孩子9月即將上幼兒園,她感嘆自己一直處於焦慮的狀態:之前為選擇怎樣的幼兒園而焦慮,收到錄取通知書後,現在為老師即將家訪而焦慮,不知道老師家訪會問些什麼問題?家長應該提前準備什麼?如果說得不好會不會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儼然像當年剛參加工作時面試一樣。
  • 穿過膝靴只要避開這4個雷區,怎麼穿都好看!
    所以要想把過膝靴穿得好看,一定要注意避開下面這4個雷區,否則的話不僅達不到你想要顯高顯腿長的效果,還會讓你更加顯胖顯腿短呢!雷區1、靴筒太寬看這些街拍圖就能看得出來吧,不管你是胖還是瘦,是高還是矮,寬靴筒都是不好駕馭的。過於寬鬆的靴筒不但不能藏肉,反而會顯得腿部更臃腫更粗短了。在視覺上是非常壓身高的,特別顯矮。
  • 避開這4個「雷區」,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新生兒剛來到這個世上時,身體非常脆弱,骨骼也沒發育完全,抱在懷裡軟軟的,讓父母們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另外,小寶寶基本沒有自理能力,他們的一切都需要家長照顧,那麼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爸媽來說,怎麼樣才能照顧好孩子,讓他們少生病,是此刻最重要的事情了。
  • 避開這4個「雷區」,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其實,照顧新生兒沒有各位父母想的那麼複雜,要想寶寶健康成長,首先爸媽要避開下面這4個「雷區」,這樣你離成功就不遠了!但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寶寶出生後,需要用四肢來探索事物,活動小手小腳不僅能促進發育,還有助於鍛鍊大腦,如果父母把孩子裹起來,就會阻礙他們的成長,讓他們產生束縛感。解決辦法:因此,建議家長平時不要把孩子裹太緊,還是要讓他們自由自在地活動四肢。
  • 老師家訪最不想看到的事?家長如何應對老師家訪?應對指南請收好
    對於開學前,尤其是新生入學前的準備,除了了解花名冊,對於一年級的老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就是家訪。家訪也分兩種形式,一種是問卷調查。包括家庭成員,父母的職業等,這有利於老師能夠比較清晰的了解孩子的成長環境和父母的教育觀念。另外一種是更直接地了解學生和家長,那就是家訪。
  • 老師去家裡「家訪」時,家長該怎麼做?這三點尤其要注意
    老師去家裡「家訪」時,家長該怎麼做?這三點尤其要注意隨著現在對教育的越來越重視,很多老師都會去對班裡的學生進行家訪,以此來更加了解學生個人,從而更好的方便教學,本身是件好事情,可是難住了不少的家長,老師來家訪總會莫名的感到緊張,不知道和老師交流什麼,其實,家長並不需要緊張,和老師直接溝通就可以,和老師聊一些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就可以了,但是,有這麼幾點也是需要注意的,家長們要留意。
  • 南京老師家訪了?
    (就是幼兒園成長手冊, 一學期一冊)一、每年三月份開始,南京各個小學將開始家訪,學校在過完年新學期開始時,會到派出所調1份學區房範圍內的適齡兒童戶籍資料,資料上有家庭地址、戶口情況、家長電話(請家長務必要在派出所留常用的電話)。然後學校會派老師家訪。二、對於學區房範圍內的適齡兒童,學校會以負責任的態度家訪,請家長們一定要重視,但也不要太糾結。
  • 為讓小班小朋友順利入園 老師來了個「家訪」總動員
    分離焦慮、不會如廁、挑食剛上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們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能讓小朋友能及早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同時解決孩子家長的各種擔心,近日,太原市育英幼兒園小班的20多位老師們,在小班的小朋友們入園前,來了個「家訪」大調查。「其實家訪活動我們一直就有,但是很多時候都是斷斷續續的,而且做不到全覆蓋。
  • 老師預約家訪被家長拒絕
    那次家訪,她特地事先和家長電話聯繫,但到那裡卻是「鐵將軍」把門,按了半天門鈴,結果是學生出來,隔著鐵門對她說爸爸媽媽不在家。另一個家長在學校附近開小飯店,可能因為生意忙或家裡不方便,家長就把家訪地點定在店堂裡。   「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家長會拒絕老師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