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學好數學,建立數學思維?一定要避開的兩個雷區

2020-08-30 寶貝日課

數學是孩子學習的一個關口。

有的孩子,覺得數學簡單,認真的跟著老師就能學會;

有的孩子,認為數學就是天書,不僅完全不懂,還會厭惡、甚至恐懼數學。

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看過我前面文章的讀者,一定要說:是不是又是沒有利用好敏感期?

恭喜你,回答正確!


孩子在五六歲的時候,會突然對數字概念、數字、排序、數運算等產生極大的興趣和求知慾,這就是孩子的「數字敏感期」。錯過數字敏感期,就會導致一些孩子害怕數學,提起數學就頭疼。

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利用「數字敏感期」,給孩子建立完整、正確的數字思維。



在談怎麼利用敏感期之前,我們先避開兩大關於數學的雷區!


第一個雷區:數學就是計算

很多爸爸媽媽認為,數學就是計算。除了考試,生活中根本用不上。事實就是,數學,會培養起孩子的邏輯思維,發展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空間想像力。

著名的數學家陳省聲先生在2000年全世界數學大會上說:「我們每個人一生都花了很多時間來學數學,但我們其實只是學會了計算,而不是數學。」

學好數學,並不是只為了考試、拿成績。

所以,幼兒數學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

理解數的概念;

了解簡單的幾何形體;

學習事物的空間關係和時間關係;

簡單的數學操作技術,比如測量;



第二個雷區:死記硬背

我媽媽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家長不會教,還不如不教。」

針對這句話,我也深有感觸。

之前接觸過一個叫奇奇的小男孩,在做十以內的加法的時候,只會數手指。

比如5+3,就先數左手的手指「1,2,3,4,5」,再從右手上往上加三個「1,2,3」,最後再重新把伸出來的手指數一遍,是八個,那5+3=8.

看起來沒毛病是吧,但是要是問5+6=?,手指不夠用,就要求借我的手指給他數。


還是這個奇奇,口訣背的很溜:1+2=3,1+3=4,1+4=5……,能一直背到好幾十。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可是如果單獨拎出來1+5=?,就要從頭背,然後挑出來這個。或者是知道1+5=6,但是問5+1=?就不會了。

為了糾正他的學習方法,只能從認識數字開始,跟著初級班又學了一遍。



這就是機械訓練、記憶公式的結果。

0-6歲的孩子與成人的思維模式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思維具體、直觀,需要一點點的過渡到抽象。所以,要學好數學,一定要了解孩子的思維特點,避開雷區,循序漸進

而不能只看短期利益,揠苗助長。

現在抖音上,甚至一些教育機構,為了讓家長覺得「進步神速」,都採用這種教育類型:直接把規律交給孩子,死記硬背。

教起來簡單,家長看著開心,成績好像也不錯。

但是事實上,在真正的教育工作者看來,這種方式就是禍害了孩子:只會背口訣、背順序,短期內效果明顯,可孩子根本不理解內在邏輯。

比如:「3」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這個就是「3」?

「3+5」為什麼等於「8」,不等於「9」?



我們來看一道抖音上很火的例題:巧數三角形


例題:數一數上面一共有幾個三角形?

抖音上教的方法是:在小三角形裡面按照順序標註數字,最後進行相加。

那上圖裡面就是:1+2+3+4+5=15個三角形。

這個方法是不是看起來特別的簡單?心動了沒有?

但是,要切忌,學習不只是為了考試,要想一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道題出來。

這道題的初衷是讓孩子認識三角形以及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通過數數和組合,了解三角形。

而按照視頻裡面的方法,看起來討巧,可是孩子除了知道是15個三角形之外,什麼都沒學會,甚至連為什麼是15個三角形都不知道。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有沒有發現,到了高中才會學的概率問題,其實在幼兒期間就會接觸到。但是總結出來的規律和公式是要在高中才會學習到。

為什麼呢?

因為幼兒階段,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認識數字的概念。1為什麼是1;為什麼2排在1的後面;三角形到底長什麼樣子;大的三角形裡面為什麼還有小的三角形等等。

他們要知道的不只是一個結果,更重要的是這個結果產生的過程。從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空間想像力。為以後的學習、生活打下基礎。

幼兒數學簡單還能死記硬背,上了初中、高中呢?需要仔細的觀察、辨別、想像的時候,一點好處都沒有。

所以,爸爸媽媽們在選擇數學的教育方式上,一定要慎重。不能為了短期的利益,而賠掉長久的能力。

下一篇文章,詳細的講解爸爸媽媽要怎麼利用孩子的「數字敏感期」,正確的讓孩子發展數學思維。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想學好,先解決數學思維是關鍵!建立結構圖是一定要的!
    很多同學都問高中數學怎麼學才能學好?掌握什麼技巧才能考到130+?其實學習數學,首先就把數學思維建立起來,然後在把基礎知識學牢,不要和我說我基礎已經很牢固了這種話,因為但凡你基礎好,分數都不會低於120分,如果說現在拿起書本,隨便你問你幾個知識點,定義概念,你能保證都答上來嗎?
  • 高考數學滿分學霸:想要學好數學,從小思維訓練就得跟上
    哈佛兒童發展研究中心曾有研究表明,孩子更高的認知能力(包括邏輯思維、概念思維、創造思維)等能力在3-6歲時處於發展高峰期。因此,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最好是抓住學齡前的寶貴時間。因為數學是比較抽象的,對思維尚未發展完的孩子來說,用實踐的方式是最容易幫孩子理解的。
  • 數學特級教師唐盛昌:想要孩子學好數學,要鍛鍊這2種思維特性
    數學是工程技術、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等網絡時代新興行業的基礎科學,數學學不好,未來立足太難了就連現在提倡的STEAM教育理念,都是以數學作為基礎工具,可見數學是未來孩子逃不出的學科。那如何學好數學呢?
  • 高考數學滿分學霸:想要學好數學,從小思維訓練就得跟上
    但實際上,華盛頓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格雷格·納爾遜在他的書《孩子天生會數學》中寫了這樣一段話:「孩子是天生的數學家,但是他們會不會愛上數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和老師的引導,也取決於他們天生的數學思維能否被激發。」
  • 如何學好數學,建立數學思維?我建議繪製思維導圖
    大家都知道,學習數學必須建立系統思維,如果沒有體系化的認知,只是盲目的刷題,學習效果會非常差,可以說是事倍功半。但是對小學生來說,讓他們建立系統思維其實是很難的,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讓小學生掌握並提升他們的系統思維呢?我的回答是,有,這種方法就是繪製思維導圖。
  • 學會算數,不如培養數學思維,3個小技巧幫孩子建立數學思維方式
    對於孩子來說,學好數學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一個人的各種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數學的影響。單純從應試的角度來說,不學好數學也就喪失了考試競爭優勢。那麼,在孩子啟蒙階段,學數學到底要什麼學?學什麼?如何引導孩子學好數學?這些問題都是家長比較關注的問題。
  • 初中生怎麼樣才能學好數學呢?需要建立、發展和完善數學認知結構
    初中生怎麼樣才能學好數學呢?需要建立、發展和完善數學認知結構數學認知結構是由教材知識結構轉化而來的,它一方面保留了數學知識結構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等特點,另一方面有融進了學生感知、理解、記憶、思維和想像等心理特點,它是科學的數學認知結構與學生心理結構相互作用、協調發展的結果。該怎樣引導上初中的孩子建立、發展和完善數學認知結構呢?
  • 蒙臺梭利常青藤MIS蒙氏數學,為孩子建立正確的數學思維
    孩子在小學階段,自己本身還不會學習,需要有人幫助他建立起學習思維,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上課主講學習內容,忽略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家長每天都在忙工作,顧不上教,也教不了孩子;市場上的補習班五花八門,更是不知該如何選擇。
  • 今年的高考數學告訴我們,數學思維一定要從小培養
    但是我們也要注意,這種比較創新的題目形式,對學生的要求更高了,意味著學生以後不能只依靠刷題、背套路了,而是要真正地掌握知識點,更要有靈活的數學思維,以不變應萬變。數學思維是什麼?看到這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孩子才那麼小,就要開始培養數學思維嗎,數學思維是什麼,又有什麼用?
  • 家長常陷入的數學啟蒙「雷區」,會讓孩子對數學失去興趣
    「雷區」,讓孩子對數學失去興趣數學啟蒙到底是什麼?因為數學並不是簡單的記憶,孩子早期的記憶和認知沒有必然關係,如果採用憑空數數的方式讓孩子認識數學,不但違背了數學應用的目的,而且違背了孩子從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的學習過程。陷入了錯誤認識數學的怪圈。
  • 數學特級教師谷丹:想要學好數學,養成3個習慣,掌握2個重點
    」——拿破崙在大數據高速發展、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的時代,孩子想要在未來社會中擁有競爭力,學數學、擁有過硬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如何學好數學,一直是學生們的難題。3個學習習慣:谷丹老師說想要學好數學,絕不能靠死記硬背,重點是讓學生找到方法,懂得自己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找到學習方法之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 如何才能學好數學?數學思維力,才是數學之路上的唯一捷徑
    喜歡思考的孩子,會和數學成為好朋友1、喜歡思考的孩子,會和數學成為好朋友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當然回應孩子的提問時,我們也要講究方式和方法,真誠對待,而不是隨便否定或隨便回一句就了事,家長有義務引導孩子帶著疑問去尋求答案。要知道,孩子的好奇心,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星一樣。想要保護好孩子五花八門的好奇心,就要讓孩子儘量多接觸外界事物開闊眼界。鼓勵孩子凡事自己多試一試,而不是依賴父母。
  • 初中數學的不錯,高中數學就一定能學好嗎?
    很多在初中時候滿分120分的試卷,數學能考120分以上,到了高中之後很有可能在第一次月考或期中考試時,滿分150分的試卷,連及格線都達不到,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很多人都在說,初中數學學的好,高中數學不一定能學好,但如果初中數學學的不好,高中數學是絕地不會好的,這句話雖然太過絕對,但還是比較符合客觀事實的。
  • 高中數學難嗎?學好數學,首先要做到放棄
    數學有多難?數學最高考過多少?大學選專業避開學數學的專業…能不能不學數學?高考機制在變,新高考的省份越來越多,150的數學始終沒變過,也不會變!變化的只有試題結構(加入多選、增加開放性試題、加入劣構式、加入數學文化),變化的只有試題的靈活度(避開繁瑣運算,側著思考、深度思考),變化的只有錄取院校專業對數學成績的側重。況且,任何專業和領域,到頂峰都是在研究數學。
  • 學好數學,走遍天下都不怕!孩子數學成績差,想要逆襲怎麼辦?
    但是,這個過程中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想要學好數學,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數學成績差,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影響孩子的擇校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三大主科之一,數學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影響孩子未來的就業選擇如果孩子的數學成績差,在未來就沒有辦法從事一些和理科相關的工作,比如說會計、工程師、科研人員等等。孩子今後的就業選擇會有一定範圍內的縮小,對於孩子擇業十分不利。
  • 初中數學想要學好?特級老師來指教
    一說到初中數學,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很頭疼,初中數學已經沒有小學數學那麼簡單了,已經變得有些抽象了。一大堆各種各樣的定理要記,什麼幾何,函數,變量等等,總而言之很多內容。不過,同學們不必擔心,雖然初中數學的內容很多,但是,想要學好並不是不可以的。
  • 數學不強一定要避開這些專業!否則掛科是常事,畢業都可能成問題
    相信對於很多學生而言,數學都是一道「過不去的坎」。本以為熬過了高中三年的數學「折磨」,卻沒想到上了大學之後還要接受高數、線代等一系列難度更高的挑戰。因此,很多學生在大學時依然被一種名為「數學」的恐懼所包圍,經常在掛科邊緣戰戰兢兢地徘徊,每逢考試都無從下手、頭疼不已。
  • 大學想要避開數學,儘量不要選擇這些專業,否則讓你有苦難言
    ,這也是被多數同學公認的,但是無論是小學還是高中,數學都是以基礎學科的形式出現在同學們的學習當中,所以即便是難度再大,同學們也要硬著頭皮去學好每一個知識點。  第一個:數學與應用數學  毫無疑問,數學與應用數學這個專業是和數學息息相關的,它主要是注重培養一些能夠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但是想要學好這門學科之前,同學們要學好有關數學的基礎知識,這也是對同學們最基本的要求,其實從專業名字上就能看出這個專業與數學有關。
  • 學齡前的孩子,建立好這6種數學思維,以後學好數學並不難
    長大之後我明白了,雖然父親幫助我數學啟蒙了,但卻沒有教我最有用的數學思維,這就導致了我步入初中後數學難度增大後,只要稍微不用心學習進度就跟不上。那麼學齡前的孩子應該掌握哪些數學思維呢?家長可以陪孩子玩一些鍛鍊孩子邏輯思維的遊戲,例如魔方、九連環、迷宮之類的遊戲,對提升孩子思維邏輯幫助很大。如果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強,那麼數學對他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 數學思維訓練:一道數學智力題,測試學生數學思維,家長可以收藏
    要判斷小學生數學成績的好壞,不能只參照某次考試的成績,這種評估方式過於的片面。因為一次的考試成績很難得出有效、精準的判斷。其實,想要判斷孩子能否學好數學,最主要是看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說思維能力的強弱決定著孩子能否學好數學的最為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