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二氧化硫最高濃度超過1700微克/立方米?環境監測總站給出回應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最近,正值湖北省武漢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有國外網站報導,武漢市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指標濃度上升明顯,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2月12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有關負責同志就武漢市近期環境空氣品質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有關負責同志指出,windy網站發布的2月9日0時、1時二氧化硫「汙染區」的濃度達到1500微克/立方米以上,最高濃度甚至超過1700微克/立方米,其所謂的「汙染區」內恰好分布了武漢市部分國控或省控空氣監測站點。

「經對比核實,我們空氣監測各站點該時段前後的SO2濃度僅在4~8微克/立方米之間波動,兩者濃度差距達到200倍之多。」

不僅是武漢,windy網站發布的其他地方的地面二氧化硫濃度與實際二氧化硫濃度也有較大偏差。

以北京市東四站點為例,2月12日上午10點東四站點二氧化硫小時濃度為7微克/立方米。2月11日東四站點全天二氧化硫小時濃度在4~35微克/立方米之間,平均約15微克/立方米,而windy網站發布的該位置處全天逐小時二氧化硫濃度在144~318微克/立方米之間,平均為212微克/立方米,小時對比偏差可達到4倍到60倍,日均偏差達到15倍,顯著高於實際濃度。

「基於Sentinel-5P/TROPOMI衛星SO2柱濃度數據(不包括雲覆蓋地區),我們組織有關衛星專家對2020年2月3日~2月9日武漢市及周邊地區SO2柱濃度也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2020年2月3—9日,武漢市SO2濃度整體均處於較低水平,2月4日濃度相對最高,反演結果換算後也不超過11.5微克/立方米,不可能出現如windy網站所說的SO2濃度達到1300微克/立方米,甚至更高的情況。從衛星監測分布看,武漢市區SO2濃度與周邊地區相比也未出現異常高值情況。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有關負責同志說:「經仔細對比核實,windy網站發布的武漢市SO2濃度上升一事嚴重失真,其SO2濃度數據不可信。」

監測結果顯示,2020年春節以來,武漢市環境空氣品質狀況總體穩定,除2月5日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PM2.5)外,空氣品質均為優良。除夕至正月十七,PM2.5平均濃度為50μg/m3,同比下降38%,PM10平均濃度為56μg/m3,同比下降42%,SO2平均濃度為7μg/m3,同比下降22%,NO2平均濃度為22μg/m3,同比下降45%,CO濃度為1.0mg/m3,同比下降29%,均顯著好於去年同期,空氣品質總體較好。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通報說,2019年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 2020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
    本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朱競若、賀勇)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0年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 」,為38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57.5%。
  • 各地環保頭條丨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空氣品質...
    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其中,PM10、NO2首次達到國家標準(7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SO2穩定達到國家標準(60微克/立方米);PM2.5仍是北京市大氣主要汙染物,超過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20%。
  •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PM10和NO2首次達到國家...
    2019年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
  • 42微克/立方米,2019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進50以內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002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1月3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19年全年北京市空氣品質情況顯示,全年PM2.5平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時2019年全年北京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
  • 藍天保衛戰專家談(7)丨2013年以來74城PM2.5小時濃度超300微克/...
    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近日陸續推出系列專家解讀,我們予以轉發,進一步回應公眾關切。本期邀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北京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就2013年以來全國PM2.5重汙染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解讀。2013年至2019年期間,全國337城市PM2.5重汙染頻次顯著下降,74城市PM2.5小時濃度超300微克/立方米的頻次下降94.2%涵蓋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國家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的監測統計結果表明,2015年至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PM2.5重汙染天數(PM2.5日均值大於150微克/立方米
  • 27微克/立方米!8月份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達二級標準
    1-8月,河北省六項主要大氣汙染物平均濃度均同比下降,其中PM2.5平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月份,河北PM2.5平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為今年以來連續第五個月達標。河北省各項大氣環境質量指標全面改善。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 同比降9.5%
    一、2020年空氣品質總體情況及特徵2020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30+」水平,同比下降9.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到國家標準並保持個位數水平。
  • 石景山|37微克/立方米!離國家標準還有兩步之遙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石景山生態環境「一微克」行動37微克2020年 石景山堅持生態環境優先,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2020年,石景山區堅持生態環境優先,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聚焦重型柴油車、揮發性有機物(VOCs)、揚塵等汙染治理,深入落實「一微克」行動,著力提升居民的藍天幸福感和環境獲得感
  • 31微克!廣東PM2.5年均濃度創新低
    ◆陳昊 黃慧誠  31微克/立方米!2018年廣東省PM2.5年均濃度再創新低!  在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從2015年起廣東全省大氣6項汙染物評價濃度連續4年達標。  2018年,深圳市PM2.5年均濃度僅為26微克/立方米,創15年來歷史新低;廣州連續兩年達標,佛山也實現首次達標。
  •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前10月PM2.5濃度創歷史最低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昨天(15日)在「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論壇上透露,今年前十個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3%,創歷史新低。同時,2017年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濃度僅有8微克/立方米,與歷史最高值的1998年相比下降了93.3%,目前北京市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已與歐美平均水平相當。
  • 4月份北京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48微克/立方米 為2013年有監測...
    新新要和你分享的頭條是——4月份北京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48微克/立方米 為2013年有監測數據以來歷史同期最低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4月,北京市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48微克,為2013年有監測數據以來歷史同期最低。
  • 北京1-7月PM2.5累計濃度42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6.7%
    中新網北京8月14日電 (陳杭)14日,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1月至7月,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累計優良天數145天,同比增加20天。7月份,北京市PM2.5月均濃度為41微克/立方米。
  • 全國190城PM2.5年均濃度排行榜發布,你家排第幾?
    ,從首批的74座城市增加到了190座,這190座城市的相關監測數據,都可以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全國城市空氣品質實時發布平臺」(http://113.108.142.147:20035/emcpublish/)實時查詢。
  • 環境保護部關於2012年9月份受理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和...
    三、驗收監測結果1、廢氣驗收監測期間,同時啟用爐內脫硫和爐後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裝置時:(1)汙染物達標排放:二、三、四期0#、3#、4#鍋爐排放煙氣(Q3)中煙塵最高排放濃度為20.9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最高排放濃度為24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最高排放濃度為38.0毫克/立方米,60米高煙囪出口煙氣黑度小於林格曼
  • 10微克!東莞SO2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
    ■藍天白雲下的東莞市區10微克/立方米,2018年東莞SO2(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其中,壓減煤炭用量、淘汰改造生物質鍋爐、管控柴油車輛,為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壓減煤炭用量162萬噸「壓減煤炭,效果好。周邊空氣逐步改善,員工上班也感到舒適,周邊居民的投訴也少了。」東莞福田綠洲供熱公司總經理黎景懷嘗到了「煤改氣」甜頭,「企業不僅要算經濟帳,也要算生態環保帳,對員工和周邊市民負責。」
  • 北京2016年PM2.5濃度下降9.9% 完成2017年治霾目標艱巨
    在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介紹,在38個PM2.5重汙染天中,5級重度汙染天29天,六級嚴重汙染天9天。「這38個重汙染天對全年平均濃度貢獻23微克/立方米,佔比超過三成」。  中國環科院原副院長柴發合對21世紀經濟報導分析,雖然北京的治霾每年都在進步,但與公眾預期還有一定距離,北京2017年要實現《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確定的目標挑戰很大。
  • 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9.9%全年重汙染日39天
    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攝中新社北京1月3日電 (記者尹力)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但仍超國家標準1.09倍;全年重汙染日39天,較2015年減少7天。這是記者3日從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的。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介紹,2016年北京空氣品質達標天數為198天,佔全年天數的54%,較2015年增加12天。
  • 上海市環保局回應美領館監測PM2.5之差異
    昨日下午6時,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在其網站上公布,其監測到的PM2.5小時濃度為67微克/立方米,AQI(空氣品質指數)為152。根據美國空氣品質評價標準,當時的空氣品質為「不健康」。同一時刻,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顯示,普陀和浦東張江的PM2.5小時濃度值分別為58微克/立方米和59微克/立方米,但並未公布當時的AQ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