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下的東莞市區
10微克/立方米,2018年東莞SO2(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自2018年4月份打響藍天保衛戰以來,影響空氣品質的六項汙染物呈下降趨勢,其中SO2年均濃度同比下降16.7%,年均濃度自2013年達到峰值後,在2018年降到歷史最低水平。藍天保衛戰落實大氣汙染防治措施,從「見行動」朝「見成效」轉變,NO2(二氧化氮)、PM10、PM2.5的年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4.9%、2.7%、2.0%,全市空氣品質有所改善。
昨日,市大氣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一年我市降水減少,微風日增多,總體氣象條件較往年不利,但空氣品質逐步好轉,「落實大氣汙染防治措施有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壓減煤炭用量、淘汰改造生物質鍋爐、管控柴油車輛,為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壓減煤炭用量162萬噸
「壓減煤炭,效果好。周邊空氣逐步改善,員工上班也感到舒適,周邊居民的投訴也少了。」東莞福田綠洲供熱公司總經理黎景懷嘗到了「煤改氣」甜頭,「企業不僅要算經濟帳,也要算生態環保帳,對員工和周邊市民負責。」
位於沙田的東莞福田綠洲供熱公司,在廠區內配置燃煤電廠,以前每年要消耗20萬噸煤炭。自藍天保衛戰打響之後,「煤改氣」工程分兩期施工,去年少燒近10萬噸煤炭。預計今年9月底前,可以關停所有燃煤鍋爐,全靠清潔能源供熱。「以前燃燒煤炭,散發的煙塵夾帶著大量顆粒物、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汙染物。」黎景懷說,「如今在廠區,抬頭也能看到藍天白雲。」
調整優化能源結構,逐年壓減煤炭用量,使用清潔能源替代勢在必行。市領導帶隊深入一線調研督導燃煤電廠關停情況,聯繫協調電網、電廠的關停調度、改建等問題。
煤炭消耗大戶積極響應環保政策,調整生產計劃,通過使用高熱值動力煤、錯峰生產等方式逐步壓減煤炭用量,各屬地鎮街積極推進煤改氣,圍繞壓減目標,深入一線督導,幫助企業分步落實大氣汙染防治措施。針對去年底我市冬季空氣品質的嚴峻形勢,主要龍頭造紙企業帶頭實施限產,為全市壓減煤炭消費起到表率作用。
全市煤炭用量應聲下降,500多家企業完成煤改氣,用上了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市煤炭消費總量完成壓減162萬噸,同比下降約10%。其中,8個重點鎮街用煤849萬噸,同比下降13%。企石、萬江、道滘三個鎮街如期完成市政府下達的煤炭消費同比壓減30%的工作任務。
淘汰572臺生物質鍋爐
「投入41萬元,改造一臺生物質鍋爐,減少43噸汙染物,值。」鳳崗鎮宏盈工業區永豐餘紙業(東莞)有限公司廠長趙至謙告訴記者,「淘汰生物質鍋爐,是個明智的決定。」
環境監測數據顯示,永豐餘紙業氮氧化物排放量從160微克降至28微克,產生的煙塵由60微克減少至2.4微克,二氧化硫基本實現零排放,三項汙染物排放量減少了85%,每年減少汙染物排放量達43噸。「使用清潔能源後,廠區環境明顯改善,員工離職率現在不到1%。」趙至謙如是說。
無獨有偶。在望牛墩鎮聚龍江村,東莞市華昌紙品有限公司現在也用上了天然氣。一臺「工齡」達9年的生物質鍋爐終於淘汰了。環評報告顯示,這臺6噸生物質鍋爐,每年得「吃」2000噸生物質燃料,排放12000立方米的廢氣。而每立方米廢氣中就含有30毫克的SO2。鍋爐使用清潔能源後,排放廢氣就是水蒸氣和少量氮氧化物,不再產生SO2、煙塵等汙染物。
在過去一年,全市劃定高汙染燃料禁燃區,著力淘汰生物質鍋爐,獎懲分明。市大氣辦向全市發出通告,對2018年底前主動淘汰生物質鍋爐的企業,實施補貼激勵政策;企業生物質鍋爐摻燒燃煤、廢木料、垃圾等違法行為,一經查實,就依法嚴厲處罰。
截至2018年底,全市燃氣管道或集中供熱通達區域的660臺生物質鍋爐,已淘汰572臺。石龍、南城、中堂、麻湧、厚街、清溪、鳳崗、謝崗、常平、石排、茶山等11個鎮街完成了轄區內生物質鍋爐的淘汰任務。
整改284輛超標柴油車
「柴油車一過,濃煙刺鼻,周邊SO2濃度頓時爆表。」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鍾秒平對柴油車排放的尾氣汙染仍印象深刻。
市大氣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柴油中含有硫,燃燒後變成SO2或SO3,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嚴重影響空氣品質。過去一年,全市全面強化機動車尾氣防控,重點對國三以下柴油車進行路查路檢,強化環檢機構監督管理,從源頭遏制機動車超標排放行為。
市生態環境、交警、交通等部門抽調執法人員,在全市各鎮街主要路段開展柴油車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抽檢柴油車的尾氣。自打響藍天保衛戰至2018年底,全市開展機動車尾氣聯合檢測行動429次,抽檢6483輛柴油車,責令284輛超標柴油車限期整改。
市生態環境局對機動車安檢機構實施雙隨機監督檢查制度,通過現場監督檢查和網絡遠程監控,全面強化環檢機構監管,從源頭遏制車輛超標排放上路行駛。過去一年,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614人次,檢查環檢機構234家次,對2家違法檢測環檢機構進行立案調查,並罰款30萬元。
此外,全市加強對車輛定期排氣檢測。過去一年,全市環檢機構累計對122.9萬輛次汽車進行定期排氣檢測,其中對13.5萬輛次不合格車輛不予通過年審,經過整改、維修、重新檢測後,確保達到排放標準,才能上路行駛,從源頭上減少了尾氣汙染,降低了SO2的濃度,有效改善了空氣品質。
相關新聞
提前淘汰生物質鍋爐 33企業獲補助589.6萬元
企業提前淘汰生物質鍋爐,將獲得相應的財政補助,現在可以兌現了。2月26日,記者從市大氣辦了解到,第一批淘汰生物質鍋爐的財政補助已審核,33家企業符合補助方案要求,補助總額為589.6萬元,這筆資金近期將撥付至各企業帳戶。
據介紹,東莞對企業淘汰生物質鍋爐實施激勵政策,在2018年4月17日至12月31日期間,企業對鍋爐進行淘汰改造,可以申請相應的財政補助。符合條件的生物質鍋爐等燃燒設施淘汰後,企業可一次性獲得每蒸噸4萬元的補助。
市大氣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第一批完成生物質鍋爐淘汰改造並申請財政補助的企業共有37家,鍋爐規模從0.5蒸噸~12蒸噸。市生態環境局對企業提交的相關材料進行審核,發現有3家企業在2018年度內有環境違法行為,不符合補助政策。有1家企業屬於2017年度「環保不良企業」,被列入環境違法「黑名單」,懲戒約束期至2021年8月7日,同樣不符合補助政策。因此,符合補助條件第一批企業,只有33家。
記者 周桂清/文 鄭志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