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去年PM2.5年均濃度較四年前下降36%

2020-12-19 金臺資訊

人民網北京12月8日電 (董兆瑞)今天下午,北京市召開「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會上,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總工程師劉賢姝介紹,

北京市

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2020年1-10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在區域「2 26」城市中濃度持續保持最優。

「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濃度2019年與2015年相比下降36%,這得益於三地的協同治理。」劉賢姝介紹,「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積極推動三地在協作機制、統一立法、統一標準、聯合執法等多方面深入合作、不斷突破,協同治理成效明顯。

據了解,京津冀實現了協同立法突破,今年5月1日三地同步實施「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汙染防治條例」。「作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首個協同立法項目,三地聚焦共同領域,在核心條款和關鍵舉措上都保持了一致,為區域依法協同治理『移動源』汙染提供了堅實保障。」劉賢姝說。

此外,在生態環境部的統一部署下,京津冀區域率先執行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推動區域空氣品質改善。2017年4月,三地聯合發布首個環保統一標準《建築類塗料與膠粘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限值標準》,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

在加強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方面,京津冀搭建區域空氣重汙染預警會商平臺,定期開展預警會商,聯合應對空氣重汙染。2016年,京津冀三地還率先統一空氣重汙染應急預警分級標準,修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

「『十四五』時期,北京市將繼續深化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完善空氣重汙染聯合預報預警機制,加強重汙染天氣應急聯動,共同做好空氣重汙染應對。」劉賢姝說。

相關焦點

  • 京津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PM2.5年均濃度去年比2015年降36%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杜燕)「十三五」期間,京津冀三地空氣品質實現大幅明顯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019年與2015年相比下降36%,區域共享空氣品質改善成果。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2020年1-10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在區域「2+26」城市中濃度持續保持最優。這是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劉賢姝在今天舉行的一場發布會上介紹的。
  • 北京市2017年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PM2.5年均濃度能否持續下降?
    的確,2017年,全市PM2.5年均濃度降到58微克/立方米,完成了預定目標。現如今,新一輪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即將開啟。北京如何鞏固治理成果,力爭PM2.5濃度繼續下降?這既是公眾關心的話題,也將是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焦點。北京青年報記者通過梳理總結剛剛結束的16個區的人代會,發現新一階段大氣汙染治理仍將從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等主要汙染源入手。
  • 京津冀協同解決大氣汙染 預計2020年PM2.5濃度下降40%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在其微博上發布的信息顯示,當日10時北京城六區的PM2.5濃度為347微克/立方米,空氣汙染較重。(新華社記者 李文 攝)中國日報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 藍瀾)根據12月30日發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PM2.5濃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潘子璇/攝【新民晚報·新民網】2019年北京空氣品質報告正式出爐。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通報說,2019年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
  • 中國首發6年空氣品質改善報告:北京PM2.5濃度大幅下降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2019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中,生態環境部首次發布《藍天保衛戰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年)》,對近年來中國大氣汙染治理的背景、措施、成效等進行系統總結。報告顯示,從2013年至2018年的短短6年間,在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發展的同時,中國環境空氣品質實現總體改善,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明顯好轉。
  • 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1月18日,環保部網站發布了2017年12月和1-12月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品質狀況。其中,在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裡,去年空氣品質最差的是石家莊,最好的是海口。
  • 環保部公布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PM2.5和PM10雙降
    【原標題】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環境保護部18日公布了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PM2.5和PM10濃度均同比下降。第一批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排名中,石家莊市空氣品質最差,海口空氣品質最好。
  • 2019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達6年來最好...
    據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何立濤介紹,2019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50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26天,佔全年62%,空氣品質為6年來最好。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後10名城市中,河北省的城市由「十三五」初期的7個,減少到目前的4個。
  • 京津冀PM2.5汙染明顯改善 累積降幅達到51.9%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賈楠)近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聯合發布報告顯示,經過近六年的治理,京津冀PM2.5和PM10汙染已經有了明顯改善,京津冀平原地區PM2.5累積降幅達到51.9%。
  • 菏澤PM2.5平均濃度三年年均改善6.1%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三年來,我市全力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年均改善6.1%,主要河流均達到了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農村汙水橫流、黑臭水體遍地現象得到初步遏制。三年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改善大氣質量,是汙染防治攻堅的重中之重。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 同比降9.5%
    一、2020年空氣品質總體情況及特徵2020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30+」水平,同比下降9.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到國家標準並保持個位數水平。
  • 北京完成"大氣十條"目標 2017年PM2.5濃度降20.5%
    2017年二氧化硫年均濃度首次下降至個位數,只有8微克/立方米。  去年重汙染日僅23天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較上年同比下降20.5%;較2013年下降35.6%。
  • 各地環保頭條丨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空氣品質...
    2019年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 山東省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SO、NO平均濃度穩定達到國家環境空氣...
    攻堅戰確定的階段性目標任務和國家下達的9項約束性指標全部圓滿完成,我省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大氣方面,全省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7%,優良天數比例平均達到69.1%,較2015年增加14.2個百分點,山東「十三五」優良天數比例改善幅度列京津冀及周邊省市第二名,均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 空氣品質改善報告向世界展示「中國藍」!GDP較2013年增長39% PM10...
    2018年,全國GDP相比2013年增長39%,能源消費量和民用汽車保有量分別增長11%和83%,而多項大氣汙染物濃度實現了大幅下降。首批實施《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的74個城市,PM2.5(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下降42%,SO2平均濃度下降68%。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今年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31,同比下降14.5%;優良天數為119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濃度4、5、6月連續三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PM2.5下降32%,減排是主因(光明日報)
    研究發現,「大氣十條」實施以來,2013-2017年間全國人群PM2.5暴露水平從61.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2.0微克/立方米,下降32%,減排是中國近年來空氣品質改善的主導因素。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大氣汙染事件頻發,對居民公共健康產生嚴重危害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2017年我國顆粒物濃度持續下降,仍存在臭氧超標問題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侯夢菲 北京報導 4月25日上午,受國務院委託,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時,報告了2017年環保年度目標的完成情況,「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
  • 京津冀今起將迎3天重汙染元宵節煙花推升PM2.5濃度
    2月13日京津冀及周邊區域PM2.5濃度預報圖。 元宵節燃放煙花推升PM2.5濃度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昨日通報了元宵夜京城的空氣品質情況,從PM2.5組分的分析顯示,鉀離子、氯離子、硫酸鹽和有機物峰值與煙花爆竹燃放密切相關。 監測中心數據顯示,自元宵節19時開始,伴隨著煙花爆竹的燃放,PM2.5開始呈現明顯上升趨勢。20時起,全市平均PM2.5濃度超過100微克/立方米。
  • 聊城PM2.5和PM10濃度上升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京津冀地區,進入秋季之後霧霾頻發,但毗鄰京津冀的山東省聊城市也一度出現重汙染天氣,汙染程度甚至超過了京津冀中的重汙染城市。早在2016年,聊城市曾擊敗河北和河南的多個城市,空氣品質位居全國城市排名中倒數第一。空氣品質出現反彈面對惡劣的大氣環境,2018年聊城市出重拳、下猛藥,空氣品質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