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山PM2.5累計平均濃度創新低,原來是這三項機制發揮了作用
來源標題:房山PM2.5累計平均濃度創新低,原來是這三項機制發揮了作用 今年以來,房山區PM2.5累計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36微克,全市排名第7,再創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新低。
-
房山PM2.5累計平均濃度再創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新低
原標題:房山PM2.5累計平均濃度創新低 本報訊(記者 陳強 通訊員 劉海軍)今年以來,房山區PM2.5累計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36微克,全市排名第7,再創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新低。房山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房山區「實時監控」「把脈問診」「一把手負責」三項機制發揮了作用。
-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前10月PM2.5濃度創歷史最低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昨天(15日)在「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論壇上透露,今年前十個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3%,創歷史新低。同時,2017年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濃度僅有8微克/立方米,與歷史最高值的1998年相比下降了93.3%,目前北京市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已與歐美平均水平相當。
-
31微克!廣東PM2.5年均濃度創新低
◆陳昊 黃慧誠 31微克/立方米!2018年廣東省PM2.5年均濃度再創新低! 在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從2015年起廣東全省大氣6項汙染物評價濃度連續4年達標。 2018年,深圳市PM2.5年均濃度僅為26微克/立方米,創15年來歷史新低;廣州連續兩年達標,佛山也實現首次達標。
-
北京前10個月優良天數同比增31天,PM2.5累計濃度39微克/立方米
今年前10個月,北京的空氣品質可圈可點。昨天,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今年1月至10月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四項汙染物濃度再創歷史新低,其中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連續兩個月保持「30+」,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最優,累計優良天數221天,同比增加31天。
-
廣東去年PM2.5僅31微克,深圳26微克創15年來新低
31微克/立方米!2018年廣東省PM2.5年均濃度再創新低!在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從2015年起廣東全省大氣6項汙染物評價濃度連續4年達標。2018年,深圳市PM2.5年均濃度僅為26微克/立方米,創15年來歷史新低;廣州連續兩年達標,佛山也實現首次達標。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2019年北京市PM10、PM2.5、NO2和SO2年均濃度分別為68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和4微克/立方米。其中,PM10、NO2首次達到國家標準(7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SO2穩定達到國家標準(60微克/立方米);PM2.5仍是北京市大氣主要汙染物,超過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20%。
-
27微克/立方米!8月份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達二級標準
1-8月,河北省六項主要大氣汙染物平均濃度均同比下降,其中PM2.5平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月份,河北PM2.5平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為今年以來連續第五個月達標。河北省各項大氣環境質量指標全面改善。
-
42微克/立方米,2019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進50以內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002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1月3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19年全年北京市空氣品質情況顯示,全年PM2.5平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時2019年全年北京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
-
歷史同期最佳 11月北京PM2.5平均濃度達38微克/立方米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劉瀚琳)12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前11月,北京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降7.1%,連續3個月保持「30+」,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持續保持最優;累計優良天數245天,同比增加30天。其中,11月份PM2.5平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為歷史同期最佳,首次實現單月「30+」。
-
河北:今年10至12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55微克/立方米以內
《河北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今年10至12月 全省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55微克/立方米以內今年10至12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55微克/立方米以內,各設區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平均控制在4天以內。2021年1至3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75微克/立方米,力爭控制在67微克/立方米以內,各設區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平均控制在10天以內,力爭控制在8天以內。
-
2020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
本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朱競若、賀勇)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0年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 」,為38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57.5%。
-
北京1-7月PM2.5累計濃度42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6.7%
中新網北京8月14日電 (陳杭)14日,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1月至7月,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累計優良天數145天,同比增加20天。7月份,北京市PM2.5月均濃度為41微克/立方米。
-
PM2.5濃度最低!重慶一季度環境空氣品質創歷史同期...
資料圖片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3日17時訊(記者 邱小雅 通訊員 陳娟)今(23)日,重慶市召開2020年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一季度,重慶環境空氣品質實現「開門紅」,優良天數、優天數為歷史同期最多,PM2.5濃度創歷史同期最低。
-
北京發布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心城區PM2.5濃度減至52微克/...
同時確定了各區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等目標。 北京市政府官網9月14日發布關於印發《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比2015年減排30%以上;重汙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同時確定了各區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等目標。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 同比降9.5%
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其餘三項汙染物保持達標。2020年,北京市PM2.5、PM10、NO2和SO2年平均濃度分別為38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29微克/立方米和4微克/立方米。
-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PM10和NO2首次達到國家...
一、2019年空氣品質總體情況及特徵 2019年,北京市PM10、PM2.5、NO2和SO2年均濃度分別為68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和4微克/立方米。其中,PM10、NO2首次達到國家標準(7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SO2穩定達到國家標準(60微克/立方米);PM2.5仍是北京市大氣主要汙染物,超過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20%。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今年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31,同比下降14.5%;優良天數為119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濃度4、5、6月連續三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各地環保頭條丨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空氣品質...
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其中,PM10、NO2首次達到國家標準(7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SO2穩定達到國家標準(60微克/立方米);PM2.5仍是北京市大氣主要汙染物,超過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20%。
-
10微克!東莞SO2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
■藍天白雲下的東莞市區10微克/立方米,2018年東莞SO2(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自2018年4月份打響藍天保衛戰以來,影響空氣品質的六項汙染物呈下降趨勢,其中SO2年均濃度同比下降16.7%,年均濃度自2013年達到峰值後,在2018年降到歷史最低水平。藍天保衛戰落實大氣汙染防治措施,從「見行動」朝「見成效」轉變,NO2(二氧化氮)、PM10、PM2.5的年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4.9%、2.7%、2.0%,全市空氣品質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