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起,幸福路小學的學生在乘車回家的路上就有「安全值日組長」了。這些小組長要負責同線路的同學安全等車、排隊乘車。昨日,該小學成為鄭州公交三公司「倡導排隊安全乘車」活動的第一個試點。
10歲的範璇是幸福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是1路車的安全組長。她告訴記者,自己乘公交的時間比較長,經驗豐富。「放學後,我要組織我這個小組的同學一起出發到1路站牌候車。我要提醒他們走人行道,候車時要在站臺上,上車要排隊。」
9歲的王浩也是一名安全組長,戴上「安全值日組長」袖章的他驕傲地告訴記者,做了小組長就要以身作則,以後再也不能調皮了。「上車後我們不能再大聲喧譁了,還要注意給爺爺奶奶讓座兒呢。」
據幸福路小學副校長白春榮介紹,該小學在校生2357人,經常乘坐公交回家的學生有600多人。「孩子們還小,自律性比較差,他們也不懂得潛在的危險。而讓安全組長來約束他們,相對會增強他們的自覺性。」據了解,600多名乘公交的學生推舉出60多個組長。這些小組長要麼是高年級的學生,要麼是比較守規矩的孩子。
鄭州公交三公司安全科科長劉寶生還被聘為幸福路小學的校外輔導員。他還給孩子們編了一首「安全乘車」兒歌,囊括了孩子們過馬路、等車、乘車的所有注意事項。「過馬路注意看,紅燈亮時路邊站;綠燈亮後再通過,一定要走斑馬線;等車時臺上站,排隊乘車做示範;車輛進站不要擠,停穩再上最安全……」
昨日,我市首個「學生專用候車點」在金水區文化路一小開通,根據公交公司和學校協商,除了設立學生專用候車點外,公交公司還將通過增加發車頻率等辦法,為小學生乘車提供
便利。
持「文明卡」有序乘車
上午11時,金水區文化路一小的小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距離學校大門不足50米處的「學生專用候車點」等待公交車,學生手裡除了拿有公交卡外,還有一張學校發的「文明乘車積分卡」。3分鐘後,一輛28路公交車緩緩停在文化路一小門前,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依次刷卡上車。
看到孫子安全地上了車,入了座,前來接孫子放學的李文明告訴記者,以前總擔心孩子要過馬路坐車,不安全,這下心裡踏實多了。
文明乘車學期末可獲獎勵
「以前學生乘車必須過十字路口,現在出了校門就能搭車,安全多了!」文化路一小校長成寶琴表示,為了配合公交公司的工作,提醒學生文明乘車很有必要,當天學校還給每名學生發了一張「文明乘車積分卡」。
成寶琴解釋說,如果小學生每次乘車都能遵守紀律,做到按順序排隊,在公交車上不打鬧喧譁,那麼負責領隊的學生幹部就會在積分卡上蓋上一個「文明獎章」,每學期積滿60枚就能獲得「文明小公民」證書。由於積分卡上有學生班級和姓名,一旦有學生在公交車上有不文明的舉動,公交公司就會記錄下來反饋到學校,如果有3次以上違紀行為,就會取消評選「文明小公民」和「三好學生」的資格。
增加發車頻率方便學生
「除了設立專門的候車點,公交車的發車頻率在小學生集中放學這段時間內也將相應增加,原來6分鐘發一趟車,現在基本能達到4分鐘一趟。」鄭州市公交七公司安全科有關負責人說,根據雙方協議,公交七公司除了在學校附近專門為學生設定一處候車點外,還將在學生上學和放學比較集中的時間裡增加公交車次,滿足學生的乘車需要。
「學生專用候車點雖然給公交公司的調度增加了難度,但只要能方便學生,我們將繼續加強這方面的服務。」據悉除了文化路一小,公交七公司還在和東風路小學等學校協商,以後將陸續在市區小學附近設立「學生專用候車點」。
「學生專用候車點」體現了社會和諧
昨日,鄭州市公交七公司與文化路一小籤訂的協議,將我市首個「學生專用候車點」由構想變成了現實。
文化路一小不僅關心學生在校園裡的安全,還懷著一種責任心,關注學生們的校外安全。校方覺得,學生乘公交車要過馬路,不太安全,如果能把公交站牌挪到學校附近,就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生的出行安全。有了這一想法後,校方主動聯繫,並很快得到了公交公司的答覆。
公交七公司在與學校的協商過程中,沒有過多考慮車輛調度等諸多困難,除了配合學校提出的條件外,還表示要增加發車頻率,這是一種積極態度。這種態度還表現在公交公司對「學生文明乘車」的提議上。現階段,少數中小學生在公交車上的打鬧喧譁已經嚴重影響了行車安全,引起了諸多公交司機和群眾的不滿。然而由於缺乏溝通機制,這一問題沒有得到相應解決。在公交七公司的提議下,學校推出了「文明乘車積分卡」,學生是否文明乘車將有可能影響學期末評「三好學生」等,這也從根本上解決了文明乘車這一久治難愈的問題。
雙方的責任感促成了「學生專用候車點」和「文明乘車積分卡」的實現,這樣的一件小事真正體現了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