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泰科技:"納米鐵紙"用到"神五"飛船上
納米新材料VS 神五概念 今天市場中,航空板塊個股表現強勁,中國衛星、航天科技、航天動力等漲勢好比神州五號火箭發射相當凌厲,這不禁讓人想起安泰科技對我國航天事業的貢獻,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安泰科技成功研製的「納米鐵紙」在神五號飛船上得到了運用。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材料學專家謝建新教授稱,在研製塊體材料時,就是瞄準「神舟六號」太空飛行器、衛星等方面的應用,有望應用於未來的航天飛行器。
-
中國「納米鐵紙」研製成功 新材料瞄準神六飛船
「納米鐵紙」研製成功,標誌著中國在相關納米材料的產品體系、工藝設備及產業化能力方面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有關專家表示,新材料在工藝設計上瞄準「神舟六號」飛船等重大科技項目,有望應用於未來的航天飛行器。現場專家告訴記者,由於採用特殊工藝加工,在從鐵水快速冷卻到鐵片時,其內部結構發生改變,原來的普通鐵水變成了納米材料,最終冷卻後得到的「鐵片」或「鐵絲」,不僅在外觀上發生極大改變,在諸如電磁性和延展性等性能上也有質的飛躍。這種「納米鐵紙」極薄,數據顯示厚度只有幾十個微米,可以像紙一樣輕易地被撕開。
-
香港市民關心神六祝願飛船平安返回
人民網香港10月14日電 神州6號飛船順利升空,香港市民興高採烈,紛紛詢問可否親眼目睹「神6」在香港上空的風採,並預祝神6平安返回。 據香港太空館網頁指出,「神六」5天的航程中,會經過全球不少地區,香港也是其中之一。市民要想看見「神六」,必須抓住它在黃昏或清晨通過香港上空的時機,以便藉助高空太陽光線的反射,一睹神6風採。
-
神六飛天成功 中國人何時也能上太空去旅遊?
中國人何時也能上太空去旅遊?神舟六號飛天成功,再度激起人們對「太空旅遊」的嚮往,並使旅遊業者對開發中國市場的這一產品充滿熱情:「我們總部正在籌劃與美國『太空旅遊公司』接洽,爭取代理權,希望儘早能送中國人去太空遊一遊。」入駐滬上不久的歐洲旅遊集團博馳路上海公司總經理包幼佩近日向記者透露了這一信息。
-
臺積電突破2納米工藝,有望24年量產,1納米製程也已提上日程
在甩開三星之後,臺積電作為世界第一晶片代工廠,在新工藝的道路上一路狂奔,7nm工藝全面鋪開,5nm工藝一騎絕塵,如今3nm已經箭在弦上,甚至2nm工藝也獲得了重大突破。據最新報導顯示,臺積電已經在2nm製程工藝上取得了一項重大的技術突破,雖然報導沒有披露詳細細節,但據估計,2nm工藝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試產,量產可能在2024年實現。臺積電方面表示,2nm工藝上的突破將進一步拉大自己與競對的技術差距,同時摩爾定律也得以延續,臺積電將繼續加大對1nm工藝的研究。
-
揭秘神舟十一號飛船上的太陽能「翅膀」
記者:這次的太陽能電池板總共有幾塊?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周春林:此次神舟十一號在太空飛行時的全部電能都是由太陽能帆板提供的,這次神舟十一號共安裝了8塊太陽能電池板,每塊半板3平米,總共24平方米。這次太陽能電池板所用的電池片是高效率的砷化鎵太陽電池。
-
波音犯錯誤的飛船回來了,計時器「時差」11小時
波音航天與發射部門高級副總裁奇爾頓12月21日稱,初步調查發現,計時錯誤的禍根其實在飛船乘宇宙神5火箭從卡角維拉爾角升空前就已埋下。他說,飛船要在發射前從已處於任務狀態的火箭那裡提取時間,並據此來設定時鐘,但不知是什麼原因,飛船提取到了錯誤的數字。他說,這不像是宇宙神5火箭的問題。他說,由於時鐘起始時間有誤,飛船一上天就認為自己「晚了」,並自主地開始加以應對。
-
下一代納米晶片的秘密可能是空氣?有望帶來電子行業革命性變革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該設備在材料科學雜誌《納米快報》(Nano Letters)上發表,它完全不使用任何半導體,使其更快、更不易發熱。RMIT功能材料與微系統研究小組的首席作者、博士生施魯蒂•尼蘭塔爾(Shruti Nirantar)表示,這種結合了金屬與氣隙的納米晶片的概念驗證設計,有望給電子行業帶來革命性變革。
-
「神州八號飛船」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神州八號飛船」英語怎麼說? 2011-11-01 11:22 來源:方向標英語網 作者: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10月31日宣布,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第五次會議研究決定,神舟八號飛船瞄準11月1日5時58分發射,10月31
-
《戴夫號飛船》腦洞大開,用鼻孔削鉛筆的人型飛船,爆笑不斷
一個大火球從天而降直接砸到紐約中央公園,一個白衣男人毫髮無傷的從火球中走出來,不但身體完全不受控制一般,笑容也十分猙獰,怪異的舉止僵硬的動作讓他看起來與眾不同,在眾人還沒回過神的時候,這個奇怪的叔叔被路過的車輛撞飛了,不但沒有因此而殘疾或喪命,還完好無損的活蹦亂跳。
-
神六配套工作進入倒計時(圖)
神六配套工作進入倒計時(圖) 點擊進入>>> 神六配套工作進入倒計時 楊利偉表示目前所有航天員正在針對神六特點進行訓練訓練情況非常理想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發射已經列入明年日程,與之配套的一系列工作也進入倒計時。
-
臺電視關注神六升空 東森新聞頻道全程直播(圖)
(東森新聞) 中新社臺北十月十二日電(記者 趙江濤 邢利宇) 今天是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發射升空的歷史性時刻,島內多數主流電視新聞頻道給予強力關注,並在第一時間對「神六」的發射過程進行了直播或轉播,回顧了大陸載人航天技術發展的歷史。
-
中科院團隊:納米催化醫學有望低毒高效殺死癌細胞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 實習生 陳卓瓊)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獲悉,該所施劍林和陳雨兩位研究員在國際權威綜述學術期刊《化學學會評論》首次提出「納米催化醫學」的新概念,並將這一新方法應用在腫瘤的高效、安全治療中,有望低毒高效殺死癌細胞。
-
幕後英雄從神一忙到神九 其父不敢主動打電話
6月26日,在蘇州陽澄湖中間的田涇小鎮上,大哥查曹孫在電話裡對三弟查學雷叮囑說。當聽到查學雷答覆「我這個星期天爭取回來一趟」時,他的父母在電話旁充滿著欣喜與期待。因為,他們又好長時間沒見到這個「有出息」的小兒子了。 見兒子難,是因為「兒子是國家的人」。查學雷,現任中國航天工程飛船系統副總設計師、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總體室主任。
-
用碳納米管連接神經元,有望修復受損脊髓
科學家們已經在用碳納米管控制神經元生長並修復神經細胞之間的電子連接。並且他們已經證明碳納米管能夠安全地用於神經元修復,希望碳納米管也能恢復脊髓受損的人的神經功能。這種結合碳納米管的修復神經元方法帶來了意料之外的益處。碳納米管具有一些優異性質,比如出色的導熱性、機械強度和導電性,可以用來製造最堅硬的人造纖維,和比矽晶片運行速度快兩倍的計算機晶片,也被用來製造世界上最黑的材料——Vantablack。碳納米管因為管徑長、管壁薄,並具有導電性,被認為是製造神經假體、恢復受損神經網絡功能和開發人機界面系統的理想材料。
-
航天人語錄圍繞三個關鍵詞:神六發射第四天
新華網北京10月15日電 題:航天人語——神六發射第四天 新華網記者黃明、田兆運、孫彥新 關鍵詞:關懷、航天精神、航天員 「衷心感謝總書記的關懷,衷心感謝祖國人民的支持,我們一定圓滿完成任務!」
-
用納米海綿「吸走」新冠病毒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的張良方教授團隊聯合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的Anthony Griffiths教授團隊,在納米領域的頂尖期刊Nano Letters上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結果——該聯合團隊開發了一種納米海綿,已在細胞實驗中證實可以
-
人類飛船速度有望在2050年前獲得重大突破,每小時可達160萬公裡
人類雖然走出了地球,但是飛行器要飛出地球,主要還是依靠化學燃料的助推,而化學燃料它的能量級是有限的,最多只能將飛船和火箭加速到每小時40000公裡。再快根本不可能,這是化學燃料的能量限制,想要讓飛船更快,只能尋求更強的能源。
-
生物專業學子研發納米銀抗菌噴劑 產品有望本月上市
謝彪是學生物技術專業出身,走上研發納米銀產品的道路,用他的話來說,也算學以致用。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月6日18時訊(記者 楊濤)提到納米銀,你或許會聯想到冷冰冰的金屬。其實,它具有強大的殺菌、修復再生能力,好比一位暖男,可以時時保護你的傷口。依託納米銀的這個特性,西南大學生物技術專業研二學子謝彪和同伴們創辦起科技公司,研發納米醫療產品和生物環保產品,計劃於本月推向市場。 轉讓專利?
-
神舟九號飛船
神舟九號飛船是中國航天計劃中的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神九是中國第一個宇宙實驗室項目921-2計劃的組成部分,天宮與神九載人交會對接將為中國航天史上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 太空醫院 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重要參與研製單位,位於湖北襄陽的航天科技集團四院四十二所除承擔了「神九」逃逸火箭發動機、飛船艙體密封系統研製任務外,還為航天員提供了全套醫監生化檢測組件,為「天宮一號」裝備了一個小小的的「太空醫院」,每次檢測要使用的一整套工具,整整齊齊地用固定在一個小操作板上,把操作板往航天員工作檯板上輕輕一粘,就是一個「醫監平臺」,而這個醫監系統也是在神舟飛船上首次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