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六飛天成功 中國人何時也能上太空去旅遊?
本地旅行商我們這代人一定能看到 上航國旅出境公司總經理王彥認為,「神六」的成功,讓人堅信,我們一定可以看到中國人上太空去旅遊。 上海國旅出境部副經理趙德祥說:「神六」的成功,讓我們非常關注這一領域的旅遊信息,希望這能成為旅遊產品,也相信這個夢能成為現實。
-
揭秘神九返回艙:精裝修、不「怕」熱、科學減肥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王敏)3名航天員即將結束太空之旅,乘坐神舟九號飛船的返回艙返回地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專家向記者揭秘了返回艙幾個有意思的小細節。 返回艙「精裝修」 神舟九號飛船發射前,曾特別請來航天員參觀內飾裝修好後的飛船。
-
「龍」飛船從太空返回地球 帶回一堆兒童玩具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聯社3月26日報導稱,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的「龍」飛船搭載大量科研物資,從國際空間站成功返回地球。還捎回一堆孩童玩耍的積木。這艘由私營的美國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 X)企業擁有的太空補給飛船在離開軌道實驗站5個小時後,按計劃墜落於太平洋,落在離加州南部海岸250英裡處。
-
神六飛船有望用上「納米鐵紙」
神六飛船有望用上「納米鐵紙」 (2005-3-26 0:12:43)四川新聞網-四川工人日報訊據《北京青年報》消息把沸騰的鐵水以每秒鐘100萬攝氏度的速度快速冷卻,會發生什麼奇蹟?有關專家表示,新材料在工藝設計上瞄準「神舟六號」飛船等重大科技項目,有望應用於未來的航天飛行器。 田雨峰 曾偉
-
神九「開艙手」:返回艙門正常打開最多3分鐘(圖)
本報記者 王君平攝 核心提示 神舟九號飛船按計劃將於6月29日返回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目前,主著陸場區各項準備全部就緒,只待神九歸來。 如果把載人航天比作一場天地接力,那麼,著陸場系統就是關鍵的最後一棒。如何搜救飛船?如何保證航天員安全出艙?記者在主著陸場區進行了採訪。
-
用特製膠水和膠帶封堵裂縫後,俄載人飛船成功從空間站返回
用特製膠水和膠帶封堵裂縫後,俄載人飛船成功從空間站返回 聲明說,3人從國際空間站帶回了「聯盟MS-09」飛船軌道艙細微裂縫部位的樣品,供地面人員進行分析以確定裂縫成因。
-
疫情下香港市民從簡迎接盂蘭節 祈福消災
往年的農曆七月,香港各區都會舉辦大型盂蘭勝會(佛教)或中元普渡儀式(道教)。受新冠疫情影響,多個活動主辦機構決定將儀式「優化從簡」,以誦經、搭建花牌等形式祭祀祖先、祈福消災。盂蘭節是香港持續時間最長、遍及範圍最廣的節日之一。
-
俄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面 曾出現裂縫並用膠水封住
原標題:俄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面,曾出現裂縫並用膠水封住俄羅斯航天集團20日說,俄「聯盟MS-09」載人飛船搭載3名太空人,當天成功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面。該機構發表聲明說,當天上午,飛船返回艙成功降落在哈薩克斯坦境內,3名太空人狀態良好,他們分別是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普羅科皮耶夫、德國太空人亞歷山大·格斯特和美國太空人塞雷娜·奧尼翁-錢塞勒。聲明說,3人從國際空間站帶回了「聯盟MS-09」飛船軌道艙細微裂縫部位的樣品,供地面人員進行分析以確定裂縫成因。
-
飛船返回艙失壓,艙內航天服如何保障生命安全?
飛船返回艙內的大氣總壓和氧分壓是對人生命安全至關重要的兩個參數,這就需要環控生保分系統進行調控。所以,飛船返回艙失壓是一種十分嚴重的故障狀態,會直接威脅到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作為有效保護航天員的措施之一,艙內航天服與環控生保分系統的供氣調壓、航天服循環等子系統配套,就構成了飛船返回艙壓力和大氣控制的安全冗餘,以防在飛行過程中一旦發生返回艙失壓的緊急情況,艙內航天服便可為航天員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
用膠水和膠帶封堵裂縫後,俄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面
原標題:俄載人飛船成功從空間站返回地面俄羅斯航天集團20日說,俄「聯盟MS-09」載人飛船搭載3名太空人,當天成功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面。當地時間12月20日,哈薩克斯坦傑茲卡茲甘,「聯盟MS-09」號載人飛船當日完成太空任務,3名太空人成功返回地球。
-
俄載機器人完成所有測試任務,乘飛船順利返回地面
(原標題:俄載機器人飛船順利返回地面)
-
神舟九號飛船
神舟九號飛船是中國航天計劃中的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神九是中國第一個宇宙實驗室項目921-2計劃的組成部分,天宮與神九載人交會對接將為中國航天史上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21秒,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11時左右轉入自主控制飛行,14時左右與天宮一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這是中國實施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並於2012年6月29日10點03分安全返回。神舟九號飛船已於2012年6月中旬擇機發射,這也是載人航天飛船首次在夏季發射。
-
「多彩香港」之科技香港 香港中學生三項科技實驗上了「神舟十一號」
央視網消息: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廣場上,一邊擺放著碩大的長徵號運載火箭模型,一邊擺放著神舟飛船模型,來來往往的香港市民紛紛駐步拍照,與中國航天發展成果留念。 迎接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創科驅動 成就夢想」科技展是香港530餘項慶典項目的焦點活動。
-
全程參與神七發射到返回 四川造功勞大
說起火工品在「神七」飛船中承擔的重任,川南機械廠總質量師龔翔微微一笑,「從點火到箭體分離、側推、起旋、調姿、解鎖、自毀等各個關鍵程序,它都要發揮作用。運載火箭身上的火工品主要用於主發動機、助推發動機、逃逸發動機的點火等,飛船上的火工品則主要負責艙段機構解鎖分離、拋傘艙蓋等任務。從點火那一刻起,直至返回艙成功著陸,太空人安全返回地面,我們的心才會落地。」
-
俄聯盟"MS-05"號飛船著陸 載3名太空人返回地球
俄聯盟"MS-05"號飛船著陸 載3名太空人返回地球 1/6> 當地時間12月14日,哈薩克斯坦傑茲卡茲甘,3名國際空間站考察組成員搭載俄聯盟「MS-05」號飛船返回地球,他們是俄國家航天集團公司太空人梁贊斯基(Sergey Ryazanskiy)、美國航空航天局太空人布列茲尼克(Randy Bresnikn)和歐洲航天局義大利太空人內斯波利(Paolo Nespoli)。
-
飛船返回再入大氣層,是做減速還是加速運動?多少人都理解反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原標題:為什麼飛船返回地球時,要不惜燃燒的危險加速通過大氣層?感謝提問,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誤解,飛船返回地球後是不可能呈加速運動的,而且也沒有飛船的再入過程是需要加速的案例。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你知道落地的瞬時速度會是多大嗎?這個恐怕早已超過了返回艙所能承受的撞擊的極限吧,那就更不用說返回艙內的航天員了,具體什麼場面我就不講了,自己腦補一下。
-
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前一天,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
2020年12月25日上午,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來臨前夕,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領導、湖南省委省政府領導、航天員代表出席儀式,湖南省直有關部門及湘潭市、韶山市負責人,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幹部職工、湘潭市和韶山市幹部群眾代表、武警官兵代表、學生代表等500
-
新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還帶回這些「特別乘客」
光明網訊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隨著試驗船返回艙著陸,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徵集的搭載實驗材料順利返回。
-
守衛「神九」飛天-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郭建廣告訴記者,「神九」發射、在軌運行、與「天宮一號」對接、返回等一系列重要活動都將主要受到輻射環境、高層大氣、電離層和空間碎片等四大空間天氣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神九」飛船的發射和運行期間,特別是在交會對接過程中,需要對飛船運行軌道空間環境狀況,及其可能對任務各系統的影響進行細緻分析並進行準確的預報。
-
新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 華理「乘客」引人注目
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隨著試驗船返回艙著陸,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徵集的搭載實驗材料順利返回。此次搭載新飛船的微生物採油菌種,正是華東理工大學生物採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大慶華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優選的、已經開展工業化應用或具有重大應用價值和前景的4株採油微生物菌株。「我們期待探索微生物採油菌種太空育種之路,開拓微生物採油菌種選育新途徑。」牟伯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