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九「開艙手」:返回艙門正常打開最多3分鐘(圖)

2021-01-15 搜狐網

紅格爾蘇木測控現場,兩名工作人員在調試高空監控設備。

  本報記者 王君平攝

  核心提示

  神舟九號飛船按計劃將於6月29日返回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目前,主著陸場區各項準備全部就緒,只待神九歸來。

  如果把載人航天比作一場天地接力,那麼,著陸場系統就是關鍵的最後一棒。如何搜救飛船?如何保證航天員安全出艙?記者在主著陸場區進行了採訪。

  6月28日,記者從主著陸場區指揮部了解到,目前主著陸場區各項準備工作全部就緒,天氣氣象條件適合飛船返回。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指揮、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副主任張海東說,經過前一階段的精心準備,主著陸區各參試單位職責分工明確,任務方案預案齊全,參試裝備狀態良好,物資器材保障到位,各項工作準備就緒,具備了執行任務的能力。  

只要引導傘打開,航天員基本就能安全返回

  據統計,飛船在上升階段,風險概率為36%,運行期間為10%,而返回階段在30%40%之間。有人說,著陸場是個返回場,更是個風險場。

  中國航天員科研中心副主任、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白延強說,飛船返回艙本身帶有「引導傘」,在距離地球表面20公裡左右的高度時,如果以飛船自身下落的速度衝向地面,航天員著陸就如同從100層高樓上跳下。這時就必須依靠降落傘將飛船的速度降下來。只要引導傘打開,航天員基本就能安全返回。

  飛船返回地面,一種是受控的升力式返回,一種是不受控的彈導式返回。歷次神舟採用的都是升力式返回,這種方式運行狀態穩定,落點準確,按程控指令降落,不會對航天員造成傷害。

  「飛船距離地面大約1.2米時,安裝在返回艙底部的4臺反推火箭還將點火工作,使返回艙速度降低,減少了相當於10個地面重力衝擊。與此同時,具有緩衝功能的航天員坐椅在著陸前開始自動提升,從而使衝擊的能量被緩衝吸收。」白延強解釋說。  

跟蹤、搜救、通信,保證「快速定位、快速到達」

  在茫茫大草原幾千平方公裡範圍的著陸區,如何快速找到飛船返回艙?

  「從神一到神八,我們已經建立了成熟的跟蹤測量鏈。飛船衝出黑障區後,機載測象定位系統接收飛船發出的信號,確定落點坐標,引導空中搜救分隊。」 北京通訊與跟蹤技術研究所高工、神九主著陸場主任設計師呂斌濤說。

  呂斌濤說,神八是晚上返回,神九是白天返回,白天搜救視野更加開闊。神舟九號的搜救模式也由神八任務的「空中搜索、地面回收」變為「空中搜救航天員,地面處置返回艙」,實現「快速定位、快速到達、安全出艙」的目標。

  準確跟蹤測控、快速搜救調度等,還離不開通信系統的保障。呂斌濤介紹,通信分系統由測控通信、搜救通信和航天員通信等組成。  

平衡內外氣壓後,幾十秒就能打開返回艙門

  28日,被譽為「神舟第一開艙手」、主著陸場搜救通信專業技師李濤告訴記者,神九返回艙艙門正常打開最多3分鐘。

  李濤說,打開返回艙的艙門需要專用的工具。如果外形沒有發生變形,能夠正常打開的話,操作規程要求3分鐘內打開。假如返回艙外形發生嚴重的變形,就需使用專門設計的破艙工具,按照艙體的機械構造來拆解,不會傷害到航天員。

  「打開艙門最為關鍵的是平衡艙內外的氣壓。」李濤說,返回艙返回地面後,艙內氣壓增高。打開艙門前,首先是為艙內減壓。通過艙內外減壓閥,大約需要1分鐘才能達到內外氣壓的平衡。平衡氣壓後,只需要幾十秒就能打開艙門。  

「艙門從外能打開,從內也能打開。」李濤說。  神九航天員將採取半臥位或坐位出艙

  劉建中是著陸場醫監醫保副主任設計師,也將是第一個見到航天員的人。

  在打開返回艙艙門之前,劉建中首先要觀察返回艙的外觀,燒蝕情況如何,然後通過舷窗觀察裡邊航天員的情況。打開艙門後,他會詢問航天員的感覺和身體情況。如果有航天員體位不正常,比如說頭朝下倒掛的,要首先幫助航天員恢復正常的體位。

  「楊利偉、費俊龍等航天員都是自主出艙,神九航天員將採取半臥位或坐位由醫護人員協助出艙。」白延強說,此前的太空飛行時間短,這次太空飛行13天,航天員身體系統已經適應失重狀態。返回地面,要重新適應重力環境。

  神六航天員出艙用時31分鐘,神七出艙用時37分鐘。劉建中說,神九航天員出艙需要大約5060分鐘,要通過坐立進行重力再適應。當劉建中感覺航天員可以出艙後,還要徵求他們的意見,然後決定出艙。

  簡短的出艙儀式後,航天員將會被抬到醫監醫保飛機上,脫下壓力服換上工作服,並進行醫學檢查。女航天員劉洋會由女醫生陪同,並設立單獨的隔離區。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揭秘神九返回艙:精裝修、不「怕」熱、科學減肥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王敏)3名航天員即將結束太空之旅,乘坐神舟九號飛船的返回艙返回地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專家向記者揭秘了返回艙幾個有意思的小細節。    返回艙「精裝修」    神舟九號飛船發射前,曾特別請來航天員參觀內飾裝修好後的飛船。
  • ...仍有諸多地方需改進-艙門,床鋪,共享,艙體,太空艙,一次性,艙...
    全程自助  一次性床品用完直接扔掉  在漕河涇一處辦公場所的9樓,記者見到了這款「共享睡眠艙」。它分上下兩個床鋪,艙門是白色的塑料外殼,特意仿製成太空艙的外形。艙門右側擺放著免費領用的床品包,上面寫著內含太空毯、一次性床單、一次性枕巾和溼紙巾。
  • 全程參與神七發射到返回 四川造功勞大
    從點火那一刻起,直至返回艙成功著陸,太空人安全返回地面,我們的心才會落地。」「神六」飛上太空時,川南機械廠對火工品採用了最新研製的「神箭火種」,此次「神七」的第二代火工品仍是以非電傳爆系統為主。龔翔講起了一段與第二代火工品相關的小故事:2001年7月,為進一步驗證「神舟」飛船返回艙技術的可靠性,進行了一次例行綜合空投試驗。
  • 聶海勝手託費俊龍入軌道艙(組圖)
    聶海勝手託費俊龍,助其一臂之力打開艙門。艙內的費俊龍輕鬆地玩著手中的筆,繫著繩子的筆在他面前飛來飛去。  十分鐘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下達「打開返回艙平衡閥」的指令。通過北京指控大廳大屏幕看到,費俊龍在地面指令引導下,從坐椅上起身,將頭頂上方的返回艙與軌道艙之間的艙門拉開,在聶海勝的幫助下進入軌道艙工作。
  • 神九太空人艙內活動穿襪子不穿鞋
    圖為航天員手拿袋狀物體驗失重效應。央視截圖晨報訊(記者 韓娜)昨天6時18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組合體在太空中進行了第一次姿態調整,使其從交會對接的倒飛狀態進入正常飛行姿態,為二次交會對接做好準備。按計劃安排,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總共進行兩次交會對接,第一次為自動交會對接,第二次由航天員手動控制完成。
  • 他想打開窗戶透透氣 結果打開了應急艙門……·都市快報
    開挖掘機的小胡第一次坐飛機 記者 鄭億 通訊員 張瑨 施超 電影《人在囧途》裡,王寶強演的牛耿初次坐飛機,因為大大咧咧的性格,忽然來了一句「打開飛機窗戶透透氣」的臺詞,當年逗樂了不少銀幕前的觀眾。想不到這個場景,現實中真發生了。
  • 飛船返回艙失壓,艙內航天服如何保障生命安全?
    作為有效保護航天員的措施之一,艙內航天服與環控生保分系統的供氣調壓、航天服循環等子系統配套,就構成了飛船返回艙壓力和大氣控制的安全冗餘,以防在飛行過程中一旦發生返回艙失壓的緊急情況,艙內航天服便可為航天員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 「神十」返回艙落戶韶山,看「九天攬月」的湖南貢獻
    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 在負責承運的平板運輸車上,返回艙被安放在一個鋼製底座架上,四周由綁帶牢牢固定住。返回艙長約2.6米、直徑約2.4米,重量是2噸多。 返回艙看上去呈灰黑色,上面有高溫灼燒後的痕跡。湊近看可以發現,外層是細密的蜂窩狀結構。返回艙在返回地球時,會與大氣層產生劇烈的摩擦,這個時候,返回艙的防熱結構必須經受住數千攝氏度高溫的嚴酷考驗。
  • 神舟九號飛船
    神舟九號飛船是中國航天計劃中的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神九是中國第一個宇宙實驗室項目921-2計劃的組成部分,天宮與神九載人交會對接將為中國航天史上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      技術改進    被稱為「改進型」飛船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與之前的神舟飛船相比,主要變化是配備了交會對接相關設備,飛船的軌道艙增加了前艙門,數據管理和控制的計算機功能更強大,太陽能帆板發電效率更高,回收艙進行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再設計。此外,飛船內部的環境設計也更為人性化,更好。
  • 揭秘中國航天員20年:2008年神舟七號軌道艙曾響起火災警報
    翟志剛:根本都沒有想到,在天上會拉不開氣壓艙的艙門。   劉伯明:我走過去想兩個人同時抓那個扶手,拉艙門,但是手套又大,根本容不下兩個人同時抓,我只好雙手環抱他的右臂,兩個人使勁往下拉這個艙門。艙門拉開了有20度的角度,這個時候感覺到吸力特別大,感覺艙門拽著我們兩個人往上上升,艙門又關上了。
  • 美軍喜歡開艙門,網友:中國以後也會
    如果你經常看美國大片的話,就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美國大兵在乘坐直升機的時候,喜歡開著艙門,雙腿搭在外面。這樣的畫面看起來非常炫酷,而且十分帥氣。但是,我們看中國軍人乘坐直升機的時候,就很少有這種情況,艙門也都是關閉狀態。是什麼造成了這種情況?開著艙門坐飛機不怕掉下去嗎?
  • 「神十」返回艙落戶韶山,對湖南意味著什麼?
    完成一系列載人航天任務後,6月26日7時19分,飛船進入返回程序,返回艙帶著3名太空人於8時07分準確降落在預定區域。  這是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進行應用性飛行,以此次任務圓滿成功為標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面進入載人空間站工程建設階段,意義非凡。  「神十」成功飛天背後,有許許多多湖南人辛勤付出、無私奉獻的身影。
  • 飛機滑行時,大學生強拉應急艙門把手!原因是……
    因為好奇將應急艙門的透明蓋子取下,並扳動艙門的紅色把手,想看應急艙門會不會開。經過機組人員檢查,機艙內15排和16排座位旁的兩個應急艙門把手的保護蓋竟然都被拆了下來。他這行為觸發了報警器,幸而被乘務人物及時阻止。乘客和機組人員感到後怕,如果在高空飛行途中,應急艙門被打開後果不堪設想。
  • 飛機艙門突然打開,346人因此遇難,麥道公司從輝煌走向末路!
    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1974年3月3日,土耳其航空981次航班抵達法國巴黎,在此停留1個小時,再轉飛英國倫敦。這是一架麥道DC-10型客機,可以容納300多名乘客,通常情況下並不會滿員,因為巴黎和倫敦很近,大部分人會選擇更便宜的渡輪或者走海底隧道。
  • 有關神九對接的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有關神九對接的詞 2012-12-05 21:40 來源:聽力課堂 作者:
  • 鮑魚大蝦進入「太空菜譜」(圖)
    「太空廚房」確保航天員吃上熱飯  「神六」啟用了軌道艙,設置在軌道艙中的許多新式廚具派上了用場。如食品加熱器、飲水箱、水槍等裝置,使航天員可以吃上熱騰騰的食物,喝上「桶裝純淨水」。飛船上,航天員把軌道艙當成餐廳,一天早中晚三頓,兩人輪流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進餐。進餐時航天員可以用軌道艙中的加熱器加熱食品,加熱器是一個衛生保健箱大小的裝置,加熱30分鐘便可食用。
  • 美國2名乘客在飛機開始滑行後 強行開艙門下機
    來源:海外網圖源:社交媒體海外網12月22日電當地時間21日,美國紐約拉瓜迪亞機場發生驚險一幕,2名乘客打開飛機艙門,啟動滑梯,帶著他們的狗從滑梯上滑下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達美航空公司一架飛往亞特蘭大的飛機正在跑道上滑行時,2名乘客突然打開了艙門,並啟動了滑梯,從滑梯上離開,飛機被迫返回登機口。機上一名乘客表示,這兩名乘客為一男一女。當天,該航班並未滿員。2名乘客登機後一直在換位置。在飛機開始滑行後,男子突然站起來,自稱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
  • 美國2名乘客在飛機開始滑行後,帶著狗強行開艙門下機
    當地時間21日,美國紐約拉瓜迪亞機場發生驚險一幕,2名乘客打開飛機艙門,啟動滑梯,帶著他們的狗從滑梯上滑下,離開了飛機。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達美航空公司一架飛往亞特蘭大的飛機正在跑道上滑行時,2名乘客突然打開了艙門,並啟動了滑梯,從滑梯上離開,飛機被迫返回登機口。機上一名乘客表示,這兩名乘客為一男一女。當天,該航班並未滿員。2名乘客登機後一直在換位置。在飛機開始滑行後,男子突然站起來,自稱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
  • 造型別致的休息艙現身杭州蕭山機場 能睡一會眯一會能過夜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記者 孫燕 通訊員 朱建美/文 林雲龍/攝前幾天,有讀者報料稱,杭州蕭山國際機場T3國內航站樓的B29登機口附近,出現了8個膠囊休息艙,掃碼就可以打開艙門,進入休息。膠囊休息艙究竟長什麼樣?使用費用高不高?是否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