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兒保平均每天三四例燙傷兒童
大多是家長缺乏防範意識
昨天6:59,朱先生來電:兩歲多的小女孩,是寧波的。上午10點在家裡玩,掉進熱水鍋子裡,全身重度燙傷,寧波那邊治不好,晚上10點送到省兒保,醫院開了病危通知單。
記者陳健核實報導:小女孩30個月大,小名千千,睫毛很長,臉蛋圓圓,留著齊齊的淺黃色劉海,長得很可愛。
昨天中午,千千的脖子以下全被紗布裹得嚴嚴實實,雙眼緊閉躺在病床上,一直處於休克狀態。
浙大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省兒保)燒傷整形科的主治醫生嶽醫生說,孩子的背部、臀部、大腿、會陰部、左上肢深二度燙傷,燙傷面積接近40%。「病情仍然很危急,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現在是燙傷後的休克期,不知道孩子能不能闖過這一關……挺過這兩天,傷口很可能感染,就到了第二道鬼門關……搶救過程肯定很漫長,等到孩子的傷情平穩了,再考慮動手術。」
這樣嚴重的燙傷,在省兒保接診案例中也非常罕見。
掉進大鍋 千千沒哭一聲就昏死過去
千千的爸爸說,孩子的屁股坐進了一口直徑半米的鋁鍋裡,鍋裡正在煮供30多個建築工人喝的青菜湯,湯水已經滾開……
千千的爸爸媽媽都是40多歲,老家在貴州,到寧波打工近10年。爸爸在一家工廠做刨工,加工零部件,月工資3000元左右。媽媽有時到建築工地打零工,平均每月掙1000多塊。去年冬天,76歲的奶奶也被從貴州接到寧波,一家四口,擠住在一個在建樓盤的民工住房裡。
前天中午10點多,家裡只有奶奶和小千千兩個人。奶奶在陽臺外洗衣服,千千和住在隔壁的三歲男孩一塊兒玩。民工住房全部連通,隔壁房間兼做廚房。灶臺已經被砧板、電飯煲、高壓鍋、炒菜的大鐵鍋佔滿,所以煮湯的大鋁鍋,被架到了牆角的水泥地上。
千千的奶奶說,負責做飯的阿姨當時在洗菜,回屋才發現千千已經坐進了大鍋裡,腰、屁股、大腿全被菜湯浸沒,趕緊把孩子抱了起來。奶奶聞聲急忙跑進屋裡接過孩子,喊工人幫忙送去醫院。
「我們都不知道千千怎麼掉進大鍋的,在滾開的菜湯裡面坐了多久……也許是和小男孩追跑時摔進去的。」千千的爸爸說,掉進大鍋後孩子沒哭一聲,很快昏死過去。寧波的醫院都表示無力救治,於是連夜送到杭州。
昨天下午4點多,醫生為千千換藥,昏迷中的孩子額頭滲出豆大汗珠,下半身的皮膚血紅、脫落、慘不忍睹……
媽媽拉著千千的小手,哭紅了眼睛。爸爸站到樓梯口,捏著
孩子意外燙傷
馬上用冷水衝
省兒保燒傷整形科的趙主任介紹,如果孩子不幸意外燙傷,家庭急救有三步。
第一步:用冷水衝。立即把燙傷部位浸入潔淨的冷水中,持續浸泡創面30分鐘,至創面無疼痛感為止。
第二步:脫衣服。如果衣服與皮膚緊緊粘在一起,可用剪刀將未粘的部分輕輕剪掉,不要強行撕扯,以防加重創面損傷。
第三步:馬上送醫院。
此外,還應避免三點誤區:
一.不要塗抹醬油、大醬、麵粉、香油、牙膏或小蘇打。這些物品非但不能減輕痛苦,反而使創面更容易受到感染。還可能把傷口弄得很模糊,影響了醫生對燒傷深度的判斷。
二.不能隨便給燙傷的孩子喝水。盲目喝水並不能起到補充水分的作用,反倒可能造成腦水腫。
三.不能亂敷冰塊。用冰塊冷敷不但對治療燙傷沒有幫助,還容易造成凍傷。
一個菸蒂,悄悄嘆氣。兩人都是一天一夜沒合眼。
第一天的醫療費是1萬3000多元,千千的爸爸媽媽把家裡的積蓄都拿了出來。「借錢也要救孩子,我們肯定不放棄。」爸爸堅定地說。
主治醫生說,如果足夠幸運,治療一切順利,4萬多元就能讓小千千康復。「醫院會盡全力挽救孩子的生命。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一起幫助小千千一家挺過難關。」
千千這樣的慘劇 完全可以避免
昨天省兒保燒傷整形科住著11個受燙傷的小病人,全都來自杭州市外,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
嶽醫生說:「平均每天有三到四例燙傷兒童送進醫院,病情各不相同,根本原因卻很一致,都是因為家長缺乏安全防範意識,或者根本沒有大人在家管孩子。怎麼可以把鍋直接擺在地上煮菜?千千這樣的慘劇,完全應該避免!」
快報曾報導過許多兒童意外燙傷事件,最常見的是孩子踢翻了熱水瓶,被開水燙傷。也有孩子出於好奇,拉扯電飯煲或電水壺的電線,被稀飯或開水淋傷。還有8個月的嬰兒被破裂的熱水袋燙傷,失去右手手指……
太多血的教訓,需要家長們用心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