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說你要學會發展你的「副業」那麼,這裡所說的「副業」,到底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你要學會追求的是「復業」,而不是「副業」,有什麼區別呢?
復業:所謂君子不器,你不僅僅是一個老師,你還可以是一個主持人,你不僅僅是一個公司職員,你還可以是一個兼職設計師,你還可以是一個戶外俱樂部的負責人。這叫做「復業」。
副業:這個很好理解,比如你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去開計程車,你平時上班,周末去發傳單,你所做的這種補貼家用的「副業」。但是這些副業會嚴重消耗你的幸福感,重要的是,這會讓你無法成為專業人士。
反過來,你要把你的愛好慢慢的發展出來,讓你的身份變得更加多元化,你發現你的潛力很強,你可以同時投資很多不同的行業和方向,因為只要你下功夫去研究它,所以追求「復業」而不是「副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忙到沒有提升的時間」,也就是說,盲目努力,瞎忙,看似很忙,忙的事情卻都是沒法提升自己,對未來職業沒有幫助的事情,最後發現,自己在遇到危機的時候毫無核心競爭力。
那麼,怎麼發展自己的「復業」呢?
1、思考一下自己的本職工作有沒有可延伸的餘地
拿我們公司的一名設計師舉例子把,設計師小李負責公司的海報,廣告宣傳製作,日常工作沒那麼忙,公司有重大宣傳活動的時候,企劃部的策劃是最忙的,他負責整個活動的策劃,文案,現場布置等等,小李就經常幫他一起完成工作,慢慢發現,自己也可以做策劃,在工作中,對策劃這部分工作也掌握了大部分,於是在去年年底,公司策划去其他城市尋求更好的發展,公司一時招不上合適的策劃,他主動請纓,擔下了公司企劃一職,不僅工資漲了,也給公司節約了人工成本和培訓成本,老闆還在會議上誇他,讓大家學習他的精神。
其實設計師和策劃本身就是相通的,優秀的設計師就是要考慮自己的設計怎樣吸引客戶,策劃的工作核心也是一樣,這就屬於典型的本職工作延伸。
2、如果不想延伸本職工作,那就想想,你的愛好在哪裡,如果沒有愛好,想想自己願意學什麼
再來舉一個實例,方便大家理解,我的好閨蜜,是個危機感超強的人,25歲那年,她就覺得自己陷入了「中年危機」自己有沒有一個所謂的鐵飯碗工作,非要發展一下另一個「工作」讓自己不至於失業,其實所謂的「工作」是從她的愛好裡分解出來的,我的閨蜜愛好廣泛,就拿未來可變現的來說,她喜歡英語,設計,於是她選擇了設計,順便說一下,她是做人事工作的,從設計軟體什麼都不懂開始,每天下班之後就在網上各種學習。終於,她慢慢的就能接一些單子了,雖然很小,但是她覺得可以填滿自己的空餘時間,順便鍛鍊一下自己的能力,目前的她,更開心了,而且她發現自己那雙發現生活細節美的眼睛,更犀利了。
再說另一個人,他是我的前同事,32歲失業,本來是做理財風險評估的,但是小貸公司不好做,最後公司倒閉,他被迫離職,那時候他不知道自己該幹嘛,但是思來想去,他想出一個比較好,自己又願意做的職業:老師。在補課班的一個月,他不斷學習,不斷聽其他老師的課程,最終自己走上講臺,如今的他已經在補習班代課一年多了。
說到最後,希望大家理解,也能最終找到自己的方向,成為一個全能型選手,面對風險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