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武術大家都會想到少林寺,少林寺是中華武術的傳承之地,也是發源之地。近些年來少林寺打造了佛教之旅、禪宗之旅、武術之旅。
少林寺也變得門庭若市,整個少林景區人山人海,無論是燒香拜佛,還是禪宗之旅,亦或是學習武術。
那麼在河南的另一個地方呢。也同樣有這樣一個小山村。武校規模堪比少林寺,來這裡學習武術的人也不在少數。這個地方就是太極之鄉,焦作溫縣陳家溝。
陳家溝是中華太極拳發祥地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城東五裡處的清風嶺中段原名常陽村。因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加上陳氏人丁繁衍興盛,所以更名為陳家溝。
陳家溝旅遊資源有限。所以為了發展旅遊。陳家溝打造太極文化之旅。許多去過陳家溝的人都說陳家溝是屬於太極拳人的景區。在這裡,你隨處可以看到的是太極博物館,太極拳祖祠、太極學校、太極廣場等等,所有一切與太極有關的東西,還有那大街小巷的太極符號。
記得小時候。在大街小巷還有公園裡。到處都是打太極拳舞太極劍的老人。每天早上都會有一群人,打太極晨練。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公園裡,不再有這些身影。太極拳開始被人們遺忘。人們早晨鍛鍊的方式除了跑步,踢毽子,廣場舞以外,基本上很少再見到跟太極有關的晨練了。
2020年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並在海外有著廣泛的傳播與傳承是中華文化之精髓。它蘊含了陰陽循環,天理合一的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豐富的人們對宇宙自然和人體運行的規律認知。
作為太極拳的故鄉陳家溝。這個黃河岸邊的小鄉村充滿了無限魅力和無窮智慧,是太極拳追隨者們一生之中總要來一次的朝拜聖地。
其中,陳家溝太極拳祖祠是一座佔地200餘畝的三進院落。裡面有拳譜堂、祖師堂、揚德殿、耀武殿等建築,沿中軸線依次而建。矗立於拳譜堂前的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延銅像,捻須而立,神情肅然,目光溫和堅毅。銅像前後兩塊石碑分別刻著「武」、「德」二字。「拳以德立,德為藝先」是太極拳最基礎的武術理念。
雖然陳家溝的旅遊資源並不是很豐富。但是溫縣作為全國的武術之鄉和生態休閒的理想之地。溫縣的文化旅遊資源十分的豐富,不但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詞聖四以及古溫國遺址、司馬故裡、子夏故居等眾多人文景觀。同時,溫縣也是我國著名的山藥產地。具有地理性標誌的鐵棍山藥,是溫縣主打的特色農產品。
太極拳的申遺成功,給太極拳發源地焦作溫縣陳家溝,這個小山村無限的發展可能。同時也希望河南藉助太極拳,這個名片。以全新的面貌站在世人的面前。希望藉助這次申遺成功。焦作能把自己的四大懷藥給推出去。讓人們重新認識焦作了解河南。
我是豫見旅遊,為你講述關於河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