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十八銅人一直被視為少林弟子行俠仗義、救民保國的象徵。如今,市民和遊客在泉州就能一睹「少林十八銅人陣」的風採了,泉州少林寺經過精心的訓練和編排,再現傳承千年的「南少林十八銅人」陣法。
上個月,泉州少林寺「南少林十八銅人」進行首秀,一個個身塗金粉的少林武僧,目光如炬、表情威嚴,氣勢如虹、虎虎生威的少林拳法,技驚四座,「以前只在電視上見過,沒想到現場感受這麼震撼,孩子非常激動,讓我有機會一定要帶他再來看。」市民陳先生看過「南少林十八銅人」演出後,讚不絕口。
泉州少林寺武僧團總教練、泉州市五祖拳傳承人釋理剛介紹說,泉州少林寺武僧團以全新方法演繹少林功夫,希望能藉此機會,以更豐富的形式傳播少林武術文化,讓少林武術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泉州少林寺,又名鎮國東禪寺,俗稱南少林,位於泉州清源山 東麓,相傳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閩所建。泉州南少林始建於唐朝,興盛於兩宋,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經歷幾度興廢,史跡猶存。
1992年,少林寺開始復建。2004年,金庸大俠泉州之旅,為少林寺題下了:「少林武功,源遠流長,傳來南方,光大發揚」十六字,隨後的金庸新版武俠小說裡的南少林皆改為泉州南少林。 2006年11月26日泉州少林寺舉行首任方丈升座儀式,釋常定現任泉州南少林寺方丈。圖為為化妝師給武僧上妝。
這些「小銅人」經過少林寺的燻修,都練出了傲人的身材。
南少林武術博大精深,吸引了眾多全國各地的武術愛好者。
不過,由於專門習武之人越來越少,泉州少林寺面臨人才青黃不接的困境,長期以往,將來想看「南少林寺十八銅人」或許都難,為此,泉州少林寺決定面向全國各地吸納愛武之人,繼承弘揚少林武術文化。
泉州少林寺除了教授南少林武術,還將免費提供食宿,並邀請高校老師和社會賢達入寺開設國學、歷史、英語等課程,以達到文武兼修、傳承少林武術文化的目的。學習期間,優秀學員將被選送至國內外表演,也將作為「南少林十八銅人」的候選人,繼承和弘揚中華武術優秀文化遺產。
藝在苦中練,刀在石上磨。2020年4月,徐業和兄弟布滿老繭的雙手,根本不像一雙少年的手。小小年紀深諳藝術在苦中求的道理,期待早日練成功夫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培育之情。
少林功夫講究日積月累的積澱,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循序漸進才會逐漸使自己越來越強大。在少林寺期間,這些武僧們要修習許多種兵器。
釋理剛介紹說,此次將面向全國招收13名南少林武術傳承人,希望能吸納一批熱愛武術、品行端正、能吃苦耐勞,年齡在20周歲以下、初中以上學歷的武術愛好者,在寺內完成為期5年的學習和傳承。圖為泉州少林寺「南少林十八銅人」氣勢如虹」。 泉州晚報記者黃寶陽 實習生尤瑤瑤 圖片 理剛法師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