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人口普查正式開始上門登記。你準備好了嗎?這次的正式普查比之前的摸底調查要複雜一些,問題稍多一些,市人普辦希望您一如既往地配合咱們的人口普查工作。
「零點行動」清查居無定所人員
人口普查正式上門登記從11月1日零時開始。而10月31日晚間,普查員已經開始對「居無定所」人員展開清查登記。
10月31日晚,我市各區縣、開發區啟動了「人口普查零點行動」,主要針對轄區內居無定所的流動人口開展清查登記工作,重點對露宿在街頭、橋洞、涵洞、車站,以及居住在廢棄建築物內的流動人口進行清查登記,確保不遺漏一人。
「之所以選擇晚上,主要是這些人居無定所,白天不好普查,只有夜晚,才能在庇護的地方找到他們,進行詢問普查」。 灞橋區普查辦綜合組組長王海育告訴記者,從11月1號到15號晚間,普查員會每晚行動,尋找街頭流浪人員,找到後,隨時登記,採集信息,發放「已登記證明卡」。
「對這類人群的登記,除了姓名、身份證、戶口所在地外,主要詢問他離開戶口所在地多少時間了。如果離開戶口所在地半年以上,就算是西安的常住人口。離開不足半年的,還算戶口所在地的人口。」
「想盡一切辦法尋找蛛絲馬跡 確保不漏一戶」
趙娜是灞橋區高科綠水東城的住戶,因為熱愛公益事業,這次主動報名人口普查工作。經過培訓合格後,她成為一名普查員,主要負責高科綠水東城一期一號樓二單元95戶人家的人口普查工作。
「今天是第一天正式上門普查,又是周末,怕住戶外出遊玩,我提前約好了十幾戶。從8點開始,一戶戶敲門。」
「與前期的入戶摸底調查不同,這次要正式填寫人口普查短表,內容信息也更加詳細。需要了解住戶的人口結構,身份證號碼、民族、學歷,有沒有「戶在人不在」的情況,以及新出生或者死亡的情況等等。」
「今天一整天馬不停蹄,除了中午回家吃了頓飯,從上午8點到下午6點,一直在挨家跑。一共普查了12戶。有的約好了還是不在家,跑了好幾趟才填上表。浪費了一些時間,不然還能多跑幾戶。」
「小區的住戶大部分很友善,對普查工作比較配合。在前期的入戶摸底階段,只要我亮出證件,都能主動開門接受普查。今天正式普查也是如此。」
讓趙娜苦惱的是,個別住戶總也聯繫不上。前期摸底調查階段,上門三四次沒人後,她會在住戶門上貼一封普查辦致住戶的信,上面印著人口普查的有關信息。信的落款趙娜會處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聯繫方式,希望住戶回家可以看到。
「即便這樣,有的住戶依舊聯繫不上。我只好求助物業,要來住戶的電話。打電話聯繫,約時間上門。」
「這時候最困難的就來了,有的住戶電話是空號,有的好不容易打通了,對方說已經將房子賣掉了,但是無法提供新業主的電話。」到這裡,似乎成了個死胡同,沒人沒電話,但普查工作卻不能斷。
「我會再聯繫物業,想辦法通過物業聯繫戶籍部門或者房管部門、社保部門、衛健部門。總之,想盡一切辦法尋找蛛絲馬跡,確保不漏一戶。」
「明天開始是工作日了,約了好幾戶都是晚上普查。有的在酒店工作的住戶晚上10點多才下班,只好約在11點上門普查。希望人家別嫌我煩。」趙娜笑著說。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