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遭今年秋冬以來最重霧霾天 北京達嚴重汙染
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26日,京津冀多地被濃重的霧霾籠罩,北京地區的空氣品質指數已超300,全市達到嚴重汙染級別。專家表示,此次重汙染過程影響範圍廣、汙染程度較重,為今年秋冬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區域汙染過程。資料圖:圖為北京市民戴口罩出行。
-
生態環境部:空氣重汙染次數同比減50%,12月可能有重汙染
資料圖 新華社發 張晨霖 攝秋冬季京津冀區域同比增1次汙染過程屬正常波動在今天上午生態環境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近期京津冀區域多次空氣汙染過程,劉友賓表示,進入秋冬季以來,受不利氣象條件、汙染物排放增加、區域傳輸等綜合性因素影響
-
今日起至3日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長三角等地將迎重汙染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同國家氣象中心最新預測預報結果,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12月1日—3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地區北部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將發生一次大氣重汙染過程。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及時組織專家會商,對本次汙染過程的來源成因進行解讀。1、本次汙染過程為什麼重?
-
...個城市出現臭氧汙染過程,專家:經濟社會活動恢復疊加不利氣候條件
網絡圖5 月 2 日消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自 4 月 28 日起出現臭氧和顆粒物複合汙染,中國多個城市也出現臭氧汙染現象。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密切跟蹤此次汙染過程。4 月 28 日開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 "2+26" 城市全部出現臭氧超標現象,其中北京、唐山、廊坊 3 個城市更是達重度汙染。同時,自 4 月 29 日起,區域內多個城市 PM2.5 濃度也開始逐步升高。
-
環保部:10-11月"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北京最低
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為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攻堅行動方案》)有關工作要求,近日,環境保護部向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以下簡稱「2+26」城市)相關省和城市人民政府發送《關於通報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
-
「2+26」城市PM2.5冬季排名:邯鄲邢臺安陽濃度最高
「2+26」城市PM2.5冬季排名:邯鄲邢臺安陽濃度最高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省(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河北省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
-
大數據讀空氣品質京津冀較差重汙染天氣多在冬季
通報稱,從2015、2016年全國31個省(區、市)PM2.5日均值濃度來看,空氣品質總體向好,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佔比減少,優良天數比例明顯上升。從區域分布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品質相對較差,呈現區域性特徵。從時間分布來看,3-10月份空氣品質較好,重汙染天氣主要發生在冬季。
-
汙染物擴散條件偏差 應積極應對重汙染天氣
本報訊 為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長三角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量化...
中國日報2月25日電 近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量化問責首起案件正式向社會公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負責人指出,該事件性質惡劣,嚴重違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為2017-2018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強化督查期間由環保部查證屬實的首起地方政府環境質量主體責任不落實案件,按照環保部與六省(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量化問責規定
-
央視財經評論丨最新版京津冀秋冬大氣汙染治理方案來了!治汙與取暖...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信部等十部門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六省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要全面完成2019年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目標,2019-2020
-
山東未來十天將出現兩次重汙染天氣過程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6日訊 閃電新聞記者今天從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未來十天,山東將出現兩次重汙染天氣過程。 第一次:16日-18日,全省大氣擴散條件較差,山東內陸部分城市可能逐步出現中至重度汙染。
-
《2018-2019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 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
全面完成2018年空氣品質改善目標;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左右,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減少5%左右。 實施範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邯鄲、邢臺、保定、滄州、廊坊、衡水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市(以下簡稱「2+26」城市,含河北省雄安新區、辛集市、定州市,河南省濟源市)。
-
環境部解析此次重汙染:供暖鍋爐啟爐額外增加汙染物排放量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和川渝地區多城遭遇重汙染過程,11月11日,生態環境部官微就此次重汙染過程解讀稱,進入秋冬季後,隨著地面溫度降低,邊界層下降,大氣層結趨於穩定,環境容量較春夏季有所下降。加上部分地區已經開始供暖,供暖鍋爐啟爐時由於治汙設施運行不穩定,也會額外增加汙染物排放量,在靜穩條件下,容易出現區域性汙染過程。(資料片 圖文無關)11月11-12日,在不利氣象條件持續影響下,京津冀中南部地區、山西中南部和山東西部部分地區、河南大部分地區出現中度汙染,沿山部分城市達到重度汙染。
-
生態環境部公布11月京津冀「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降塵監測...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公布了2020年11月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以下簡稱「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降塵監測結果。「2+26」城市11月,「2+26」城市降塵量均值範圍在1.5~7.3噸/平方千米·月之間,平均為4.5噸/平方千米·月,同比下降34.8%。
-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北極星大氣網訊:近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發布,詳情如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主持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各地區、各部門穩步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2018年1-8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環境空氣品質呈現穩中向好趨勢,但成效並不穩固,特別是秋冬季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嚴峻,預計2018年冬季氣象條件總體較上年偏差,空氣品質有可能出現反彈。
-
除了PM2.5,空氣汙染背後還有個傢伙在「作妖」
今年進入秋冬季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已經歷了數次空氣汙染過程。各地在加大二氧化硫、PM2.5等汙染物減排的同時,VOCs(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卻在上升中。
-
京津冀將被霧霾籠罩 明天北京迎重汙染
京津冀及周邊新一輪霧霾今將覆蓋十餘城 根據預報,從26日開始到28日,中國北方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件逐步轉差,華北中南部、東北局地、西北局地空氣品質可能出現重度汙染。 京津冀地區從26日開始的新一輪重汙染過程將在今日迎來最嚴重階段。根據環保部此前發布的預報,27日,此輪空氣汙染影響的範圍將擴大至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廊坊、保定、邢臺、衡水、邯鄲、唐山,山西臨汾,山東德州、聊城,河南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等十餘城市。
-
除夕至正月初一中國73個城市出現空氣重度汙染
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保定、晉城空氣品質為嚴重汙染,德州、太原、陽泉等4個城市為重度汙染,衡水、廊坊、石家莊等5個城市為中度汙染。其中,保定市為區域內汙染最重城市,PM2.5和PM10(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分別為每立方米448微克和545微克,AQI(空氣品質指數)值達到466。保定市部分時段小時AQI達到500。
-
覆蓋2+26城市、汾渭平原、長三角地區環保督查!
生態環境部將對「2+26」城市總體安排200個左右的督查組,汾渭平原11個城市總體安排90個左右的督查組,每個督查組由3人組成,主要從地方環保系統和生態環境部直屬單位抽調。第一階段有200多個督查組,每組3-4人;第二、三階段有290多個督查組,每組3-4人;還預留了100多個特別機動組,因此此次強化督查共動用約1.8萬人(次)。
-
這"2+26"城市的人要注意了
央視財經新媒體 廣告記者從環保部權威信源處獲悉, 環保部已於12月4日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下發特急文件,提出堅持以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進入供暖季,凡屬沒有完工的項目或地方記者從環保部權威信源處獲悉 ,環保部已於12月4日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下發《關於請做好散煤綜合治理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工作的函》特急文件,提出堅持以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進入供暖季,凡屬沒有完工的項目或地方,繼續沿用過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