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紀中緬懷斯坦科維奇:他是中國的老朋友,他來中國講課我當翻譯

2020-12-10 南海浪花

據歐洲籃球媒體3月20報導,前國際籃聯秘書長斯坦科維奇老先生與世長辭,享年94歲。國際籃聯也確認了這一不幸消息,並發文悼念他。中國籃協也深切悼念斯坦科維奇,表示永遠不會忘記斯坦科維奇先生對中國籃球的支持。讚揚了他一生致力於籃球事業的發展,為世界籃球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體育界元老,國際排球終身名譽主席魏紀中先生也發文緬懷斯坦科維奇,稱他是中國的老朋友,為國際籃球運動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斯坦科維奇自1976年起擔任國際籃聯第二任秘書長,直至2002年卸任,任職時間長達26年,他被授予國際籃聯榮譽秘書長稱號。在執掌國際籃聯期間,斯坦科維奇先生取得了無數成就,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他在冷戰期間不斷努力搭建連接東、西方的橋梁,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他與NBA前總裁大衛·斯特恩密切合作,將世界籃球帶入了新紀元。從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起,將夢之隊引入奧運會。

斯坦科維奇先生非常關心中國籃球。2002年世界女籃錦標賽是中國舉辦的第一個國際籃聯正式賽事,賽事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斯坦科維奇先生和國際籃聯的大力支持。此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坦科維奇杯洲際籃球賽已經在中國成功舉辦15屆。魏紀中老先生更是稱斯坦科維奇是中國的老朋友,為中國籃球事業做了很多有益工作。

「我深深記得那次,在國際籃球聯合會討論恢復我國籃球協會合法席位的會議上,我做了發言之後,斯坦科維奇秘書長馬上拿過話筒說:各位,今天我們要決定的是讓無數的中國運動員回到我們大家庭的問題。他們都是經過系統訓練的專業選手,對提高世界整體籃球水平將有很大貢獻!我建議大家鼓掌歡迎中國籃球協會回來,用不著投票表決了。」魏紀中說,「接著一片掌聲響起,我們就這樣順利地回到國際籃聯大家庭了。」

之後斯坦科維奇對中國籃球事業的發展提了很多建議,要求大力培養中國的裁判員和教練員,並親自來中國講課培訓,「國際籃聯立即在中國舉辦國際裁判員訓練班批准國際裁判。他親自來講課,我說您講課我做翻譯。這樣的國際裁判訓練班辦了兩次。」魏紀中在緬懷時寫道,「斯坦科維奇先生還多次訪問中國,與我國籃球界共同商討幫助中國發展籃球運動和提高水平的大計。後來就建立了斯坦科維奇杯國際籃球邀請賽。我國籃球界的先輩牟作雲,張長錄,錢澄海,楊伯鏞等都是他的好朋友。」

當然,魏紀中先生更是斯坦科維奇的好朋友,「他從國際籃聯退休後,我們還不時地在國際體育活動中見面。他對我國籃球運動一直抱著很大的希望。他為國際籃球運動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魏紀中如此肯定斯坦科維奇。

相關焦點

  • 中國籃協悼念斯坦科維奇:不忘他對中國籃球的支持
    2003年,他被授予國際籃聯榮譽秘書長稱號。1988年-2005年,斯坦科維奇還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鑑於其對籃球運動的卓越貢獻,2015年,斯坦科維奇獲得國際籃聯終身成就獎。今日,中國籃協發表唁電,其中寫道:「斯坦科維奇先生一直非常關心中國籃球。2002年世界女籃錦標賽是中國舉辦的第一個國際籃聯正式賽事,賽事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斯坦科維奇先生和國際籃聯的大力支持。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悼念傅高義: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當地時間20日深夜,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連發多條推文,就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去世表示哀悼。崔天凱發推說:「聽聞傅高義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畢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對中美人民友誼及中美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
  • 譯者||他翻譯了整個中國
    ,母親夢到一隻白虎躍入懷中;十一二歲時,他就用五言古體翻譯雪萊《致雲雀》;在牛津求學期間,他用英雄偶句體翻譯了屈原的《離騷》,還用中世紀法文寫作情詩,追求到了未來的妻子;他通過中西互譯,讓國人了解了西方經典,讓中國文學走入了世界視野。
  • 我與老朋友真情相伴攜行中國法治路
    □ 賈宇奔走在中國法治路上40餘年,我身邊始終有位老朋友真情相伴攜行,不管她幾易其名,不管我走到哪裡,我們總在第一時間相認,彼此充滿著熟悉和親切。這位老朋友,就是剛剛更名的《法治日報》(原名《法制日報》),她的前身是《中國法制報》。「秀才人情半張紙」,老朋友有了喜事,理當寫點文字表示祝賀。
  • 他是中國翻譯史上的豐碑
    深圳商報記者 魏沛娜 「梁宗岱是中國翻譯史上的豐碑。」近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八卷本精裝版《梁宗岱譯集》,備受學界和讀者矚目。作為我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著名的詩人、文學理論家、批評家、法語教育家、翻譯家,同時也是法國象徵主義在中國傳播和影響的旗手,梁宗岱的翻譯與文論為眾多譯家推崇備至,被視為一位高山仰止的大家,但由於一些歷史因素,一直沒有得到廣泛的認知,此次出版的《梁宗岱譯集》收錄了梁宗岱一生所有翻譯作品,全面而豐富地向讀者和研究者呈現梁譯經典作品。
  • 他20年前收養蘭溪女嬰 又兩度來開設英語公益課
    當晚,他要在這裡給學員上完今年最後一堂公益英語課。這位來自加拿大的退休老師已經是蘭溪的「老朋友」了。源於對中國的熱愛,他們夫婦結識了一些中國朋友,20年前機緣巧合下在蘭溪收養了一位女嬰。「當時她才23個月,已經會走路了。」回憶起當年初見女兒時的樣子,約翰眼底滿是溫柔和愛意。在約翰夫婦的悉心撫養下,如今,她已經長大成人,目前在澳大利亞攻讀環境生物學。
  • 中國翻譯解密大衛魔術:「他的事業是奇蹟」(圖)
    大衛·科波菲爾2004中國巡演昨晚終於在南京開演,觀眾在欣賞大衛魔幻奇蹟的同時,應該也注意到了舞臺上的另一位「明星主持」,他就是大衛在中國的翻譯艾文(音譯)。他是我國南方人,20年前赴美國發展,從事跟媒體有關的音樂製作工作,4年前以「海歸派」身份進軍中國流行樂壇,他不願透露自己的中文姓名,只讓記者稱呼他叫艾文。
  • 他翻譯的中國詩世界一流,中國人卻看不懂
    一方面,他是現代主義的旗手,被視為意象主義文學運動的主將。另一方面,他信奉儒學、翻譯中國古典詩詞和儒家經典,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龐德,了解他聰慧多情的傳奇故事。費的遺稿,極大地激發了龐德對中國文化和文字以及中國詩的興趣。費的筆記中大約記錄了150首中國詩,龐德從中精選了19首進行翻譯,集成了他的首部中國古典詩歌文集《華夏集》,被當時的詩歌界譽為「用英語寫成的最美的書」。
  • 我與法治日報二三事|賈宇:我與老朋友真情相伴攜行中國法治路
    這位老朋友,就是剛剛更名的《法治日報》(原名《法制日報》),她的前身是《中國法制報》。「秀才人情半張紙」,老朋友有了喜事,理當寫點文字表示祝賀。1979年,我到西北政法學院法律系求學,第二年《中國法制報》創刊,我就成了忠實的讀者。
  • 他是中國第一個全文翻譯《共產黨宣言》的人
    自1848年在倫敦正式出版,170年來,人類社會經歷了種種社會思潮的動蕩,經歷過無數風雲變幻,唯一不變的是對和平幸福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而這份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又是怎麼傳播到中國的?又是誰第一個把它全文翻譯成中文的?
  • 讓老外戒掉毒癮的中國武俠小說 都是他翻譯的!
    海外網5月9日電 因痴迷武俠,一名前美國外交官開辦了一家武俠小說網站,向西方讀者介紹中國的武俠小說,引起巨大反響。因為痴迷於武俠小說開始了翻譯之路,這個男人發現了中文網絡世界中的那些IP網文,他的翻譯讓那些故事在英語世界裡一夜爆紅。甚至有人說,是那些故事陪伴著自己戒除了毒癮。
  • 「我願做尼羅河中的湍流」——一個埃及翻譯家的中國夢
    「我雖然對古埃及文化很感興趣,但兒時讀過一本美國記者的東方遊記,這埋下了我對中國的強烈好奇心。」法爾賈尼打趣道,自己以研究中國古文化的方式彌補了沒能探索古埃及文化的遺憾。  「都說中文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之一。」法爾加尼說,「除了書寫和發音困難,中文的方言也和阿拉伯語一樣繁多。」
  • 他讓更多外國人 了解真實的中國
    當地時間12月20日,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在麻薩諸塞州溘然長逝,享年90歲。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傅高義教授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為促進中美溝通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作出了不懈努力。「我們將銘記他為推動中美關係發展所作的貢獻。」
  • 他是中國籃球的神話 從翻譯開始終成國家隊教練!
    在今天中國男籃公布了大名單,除了引人關注的球員名單之外,一個人的名字也引起了球迷的關注,他就是本次杜鋒所在的中國男籃藍隊的助理教練張博雨,可能年輕一點的球迷都知道他是浙江稠州銀行的主教練,以前廣東宏遠李春江王朝時代的助理教練,可是要知道他最早的時候卻是一名翻譯!
  • 列夫·託爾斯泰和他的中國知音草嬰
    我們讀他的小說,不僅能看到現實的生活,也能看到一個思想家對歷史、對人性非常深刻的看法。孫甘露:託爾斯泰為什麼在「五四」運動前後被大量譯介到中國?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俄蘇文學開始進入中國的時代,實際上就是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產生影響的年代。雖然蘇聯文學的傳入有政治背景,但是確實對中國百年來的文學、文化乃至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
  • 他是「中國的老朋友」,從審判到槍決只用20分鐘,被打成了篩子!
    東歐小國羅馬尼亞,曾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的一員,國家最高元首尼古拉·齊奧塞斯庫,也曾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多次來華訪問。這樣一位國家總統,卻被自己人打成了篩子,究竟為何落得如此下場,他犯了什麼大錯呢?
  • 基辛格:鄧小平說到做到 沒他中國會是什麼樣子
    上世紀80年代,我有幸擔任鄧小平的英文翻譯,多次陪同他會見各國政要。到了1987、1988年間,為了徹底廢除終身制,為了給年輕一代領導人提供更多的領導機會,鄧小平多次提出今後不再接見外賓了。  有一次我陪同鄧小平會見外賓之後,鄧小平對在場的外交部領導再次提出:「今後不用再給我安排會見外賓了。
  • 他翻譯了整個中國,讓外國人讀懂黛玉寶釵,卻鈴鐺入獄,屈辱喪子
    他是第一個將中國文史典籍、古典小說翻譯成英文介紹到國外的學者,那些在我們看來幾乎無法翻譯的國學經典,《楚辭》《老殘遊記》《聊齋志異》…全都被他用信達雅的語言一一翻譯成英文介紹到海外,讓全世界領略到中國古典文化的魅力。所以才會有人說,他是翻譯了整個中國的學者,他就是風流名士,楊憲益。楊憲益母親懷胎前,曾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隻白虎跳進肚子。
  • 他從未來到中國,卻榮登來華傳教士第一名,只因他翻譯了中文聖經
    實際上,馬士曼終其一生都沒有踏上中國的土地,他並未直接對中國人傳教,但是,為了促進向中國人傳福音,他卻奉獻了自己的時間和才能。他應該在傳教士的名錄中佔有一席之地,而在時間上,他的工作是最早的,這就使他有資格榮登新教入華傳教士名錄的第一名。
  • 翻譯揭秘中國男排背後的故事 賴亞文:他兇你也兇
    隊員們人手拿著一份體能師安德烈斯(是的,與我同名,以至於有時勞爾一叫,會有兩個人答應~)列印的訓練項目表,包括項目名稱,重量要求等內容,隊員們自己完成後用鉛筆打勾。表格下方是他針對每一位隊員的情況批註的一些小細節。安德烈斯逐項向隊員們解釋了訓練內容後,大家各自散開。唐川航有些靦腆地叫住我「翻譯,麻煩你幫我看看這一行是啥意思?」我一看,是外教寫的一小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