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長捨近求遠也要讓孩子讀三色幼兒園(組圖))
學習疊被子。
我們都是好朋友。
暑假來了,對很多學生來說,並不意味著輕鬆愉快。數不清的作業和課外輔導或許會佔據他們的生活。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儘管這些
孩子或許只有幾歲。
「習慣很重要,比起小學加減算術學習,我更在乎孩子們在幼兒園的快樂。」龍桂英是新區三色幼兒園園長,畢業於幼教專業的她,至今從業已有15年。多年的教育經歷告訴她:在幼兒階段,培養孩子們的良好習慣最為重要,能夠為小學甚至未來打好鋪墊。
內向小男孩愛上了集體生活
事實證明,龍桂英的教育理念並沒有錯。「一年多以前,小班來了一個小男孩,不愛說話。」龍桂英對這個孩子印象深刻,小男孩來到幼兒園時,不過2歲。但和其他孩子相比,顯得不太合群,「不說話,自己跟自己玩。」小男孩坐不住,語言能力也較弱,經常表達不清自己的想法。
龍桂英決定對這個孩子進行單獨照顧,班上的老師與他細心交流,鼓勵他,並帶著他融入其他小朋友。「最重要的是讓他融入集體。」一年多以後,父母發現這個孩子外向了很多,課堂上也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還經常舉手發言,不一定說的對,但他願意說出來。」這是龍桂英最想看到的變化,她也發現,這個小男孩已經融入集體生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遊戲,成了小男孩最開心的事。
除卻個例,三色幼兒園老師的細心還體現在每個孩子的身上。這也是幼兒園成立3年多以來,獲得家長好口碑的原因。三色幼兒園位於新區金科中央公園城,招生範圍不僅限新區,「還有專門從老城趕過來的孩子,人民廣場也很多。」龍桂英說,目前幼兒園有7個班,共200多個孩子,她卻幾乎沒靠宣傳,全是家長口碑相傳的。
幼兒園不僅需要照顧孩子,一些家長的需求也應考慮。「這也是我們一學期上學5個月的原因。」龍桂英說,三色幼兒園同樣會對家長進行服務。雖然孩子有兩個月的暑假,但許多家長卻抽不出那麼多時間,「有的在機關上班,有的在外地工作。」考慮到這些因素,龍桂英把放暑假的時間延遲到7月底。
幼兒階段快樂和養成最重要「行為習慣和常規禮儀是我們在教育時最為看重的地方。」為此,三色幼兒園制定了一套教程。孩子剛入園,常常會不適應,哭泣、想家比比皆是。因此從小班開始,老師會格外注重孩子的習慣養成。入園一個多月以後,孩子會熟悉園內的各種制度,並在老師的教導下,學會吃飯前洗手、毛巾擦手。
「吃飯時,用哪只手拿碗,哪只手拿勺子?飯後的碗應該放在哪裡?」在老師們的耐心教學下,孩子們逐漸學會這些日常行為習慣。午休時間,學會自己動手,脫鞋脫衣。即使孩子們笨手笨腳,速度很慢,老師們也並不幹涉,而是讓他們自己完成。
等到了中班,孩子們再大一點,就可以獨立完成穿衣,學會吃飯時不要灑滿桌子。「進入集體之後,孩子會受到感染,以前吃飯要人喂,現在可以自己動手。」正是在這些點滴之中,一些良好的日常小習慣正在養成,這正是每個孩子未來的良好基礎。
「在情感上,學會對人有禮貌。」龍桂英說,每位小朋友早上入園的第一件事,便是問好。不僅是向老師問好,還有別的小朋友,甚至其他家長。讓每個孩子展示自己的個性,不羞怯、不緊張,變得落落大方。
學會分享,也是一項重要的課程。「每個孩子都要學會分享,不僅是自己的玩具、圖書,還是心愛的零食。」龍桂英覺得,幼兒園的學習並不是第一位,每個孩子在幼兒園最需要的是,得到快樂、養成習慣。
本報記者 江亞蔓(來源: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