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7月27日,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的市值飛躍了 5000億美元大關,創始人/CEO 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身家一度超越比爾蓋茨,升任福布斯全球第一大富豪。
7月27日,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的市值飛躍了 5000億美元大關,創始人/CEO 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身家一度超越比爾蓋茨,升任福布斯全球第一大富豪。與此同時,一家賣涼鞋的德國公司卻鐵了心要和亞馬遜死磕到底。
德國著名鞋履品牌 Birkenstock(鮑肯)的美國市場為公司貢獻了 40%的銷售額,其最知名的美國粉絲就是已故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他穿過的一雙Birkenstock拖鞋去年拍賣了 3000美元,下圖)。然而,去年 Birkenstock 公開宣布將停止在亞馬遜銷售產品,因為公司無法監管亞馬遜上的假冒 Birkenstock 涼鞋。
這是一個勉強的藉口,其實很難在亞馬遜上找到假冒的 Birkenstock 鞋。如果在亞馬遜網站上搜索 Birkenstock,會出現許多 Birkenstock 標誌性的軟木鞋底涼鞋和最新產品,它們都是來自授權經銷商的真貨,且大部分賣得比官網還要貴。
現在,Birkenstock 又把炮火轉向抨擊亞馬遜的新計劃——從第三方商戶(而非品牌商)購買產品。因為公司執行長 David Kahan 認為這是亞馬遜試圖繞過不願意與他們合作的零售商(比如 Birkenstock)。David Kahan 給授權零售商們發了一封長郵件,讓他們忽視亞馬遜邀請他們入駐的請求,如果他們接受了,那將被永遠取消品牌授權。
這樣做的原因源於 Birkenstock 保守的驕傲。該品牌 1774年由德國 Langen-Bergheim 製鞋匠Johann Adam Birkenstock 創辦,一直都在同一個大家庭中。自 20世紀30年代以來,Karl Birkenstock 教授關於雕刻鞋底的課程(之後他寫了一本這方面的書),專注於矯形鞋。但到了 2013年,公司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一方面受困於家庭成員之間的爭吵,一方面迷失於不賺錢的子品牌。之後 Birkenstocks 決定聘請一名外部經理人——前記者和電視臺長 Oliver Reichert,公司元老 Markus Bensberg 則擔任聯合執行長後,他們改變了這個家族企業,簡化了企業架構,擺脫了次級品牌,並在 2013年至2017年將銷售額翻了一番。
Birkenstock 仍然在德國製造涼鞋,雖然今年的員工人數已經從 2013年的 2000人增加到了3800人,但仍竭力填補零售商的訂單,並為自己的在線渠道提供足夠的庫存, Birkenstock 並不需要亞馬遜的幫助來消化庫存,而且,德國中型企業一向拒絕打價格戰。
亞馬遜對這家德國公司沒有市場支配力,Birkenstock 的實力強大到可以忽視亞馬遜的存在。所以說此次 Birkenstock 的聲明並不非毫無意義。
其實,Birkenstock 的經銷商很多在亞馬遜銷售,Birkenstock 也通過亞馬遜在美國以外的地方進行銷售,其中就包括德國。品牌此次針對亞馬遜行為的看起來太過敵意,但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強硬的姿態,為傳統經銷商提供更多未來的保障,建立起更好的忠誠度。
拒絕被過度商品化對擁有忠實客戶基礎的 Birkenstock 來說是可行的戰略。去年,亞馬遜持有的網站的線上銷售佔美國線上銷售總額的 43%,佔美國零售市場份額的 10%,但品牌在亞馬遜之外依然有廣闊的空間,特別是那些擅長直銷的強大品牌。比如,美國運動品牌 Under Armour 今年第一季度的官網和實體店銷售同比增加了 13%,推動總銷售額增長了 6.7%。
這只是激烈戰爭的開始,將定義亞馬遜這樣的巨無霸電商平臺和類似 Birkenstock 這樣的傲嬌品牌之間的關係。
不過,對於亞馬遜來說,不論 Birkenstock 多麼激進,都是無所謂的,它仍會找到一種方式來提供產品。如果不能直銷,它會把經銷商當成物流通路。無論通過什麼途徑拿到貨品,亞馬遜都會繼續銷售 Birkenstock 的產品。而消費者也會照常在亞馬遜購買 Birkenstock,並堅信他們購買的產品來自亞馬遜,而不會意識到第三方經銷商的存在,這是亞馬遜難以遏制的壟斷帶來的自然反應。
不管 Birkenstock 喜歡還是不喜歡,這頭美國巨獸都不會從它的世界裡消失。
丨消息來源:彭博社和《華麗志》往期報導
丨圖片來源:Birkenstock 官網,CultofMac
丨責任編輯:LeZhi
來源:華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