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到桂北,從特區到黔南,深圳市寶安區海灣中學的支教情跨越山海,飛躍了千裡。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第五中學、鎮西初級中學,貴州羅甸縣逢亭中學、平塘縣第二中學、平塘縣第三中學……透過幫扶支教,這些他鄉的學校名字也鐫刻在了海灣中學的發展長卷之上。
學習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在扶貧中,「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教」的口號也影響著一批又一批扶貧人。面對脫貧攻堅,海灣中學也一直踐行作為特區學校的擔當,在他們看來,孩子有出息,生活就有希望。
撰文:徐峰 盧西寬 黃振業 校方供圖
支教 埋下一顆希望的種子
風從海上來,深山育新機。2017年,海灣中學的幫扶路開始延伸至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瑤族自治縣,學校先後安排曹群海、歐嘉東、溫藹榮、任芸、陳僖五位老師前往大化五中支教。「走吧,支教去!」這句話也持續不斷地影響著海灣中學的老師們。
「看著學生一點點成長,我仿佛看到了未來一代的希望。」2018年7月,為積極響應教育局相關文件要求,海灣中學畢業參加工作剛滿一年的英語老師歐嘉東毅然決定投身支教工作中,前往廣西大化五中進行一年的支教。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曾是廣西特困縣之一,一來到大化五中歐嘉東便就學生的學情開展了深入調研,他了解到,這裡的學生八成以上來自邊遠山區,多為父母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百人中掌握26個字母的不到20個,支教工作任重而道遠。
針對學生學情,歐嘉東認識到深圳地區雖然有先進經驗,但支教工作必須因地制宜,必須本地化,實用的才是科學的。於是,他積極地參與到課堂觀摩和科組教研活動中,快速融入當地課堂教學中,為後續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我意識到教學必須更有耐心、細心、恆心和匠心。」大化五中初一年級共有22個班級,歐嘉東任教3個,他說,自己從26個字母一筆一划教起,48個音標一個一個過關。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裡的孩子們進步很快,其中一個班成績穩居年級第一,另一個班從倒數第五逐漸進步到了年級第二。
在教學過程中,歐嘉東還發現所教班級中有幾個基礎尚佳的苗子,便鼓勵她們參加「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利用課餘為她們進行指導。其中,覃貝瑩同學在2018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獲得七年級組全國一等獎的好成績!
除了重視課堂教學,歐嘉東還以身作則,將各方面的幫扶工作都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2019年5月,歐嘉東執教了一節縣級英語公開課,並在課後開展了英語教學講座,與前來聽課的全縣幾十位老師探討英語教育的思路與方法。「有幸去往廣西完成支教理想,一路上,我看到了教育旅途上不一樣的風景。」歐嘉東說,與其說我的支教可能給孩子們帶來一點改變,不如說是他們給我帶來了新思考、新動力。
去年5月,歐嘉東的一年支教畫上句號,三個月後,海灣中學藝術組老師任芸主動請纓到大化五中支教,一個又一個海灣人接過愛心支教的接力棒,為山裡的孩子埋下一顆希望的種子。
送教 描繪一片廣闊的未來
知識總會在某個瞬間擊中聆聽者的心靈,對於大山深處的孩子們來說,這一「動作」完成的機會毫無疑問更多、更大。在派人長期支教外,海灣中學也在全面送教上不遺餘力,語文、數學、英語、藝術、體育等學科紛紛「走進大山」。
2018年3月,在大化五中一樓的多媒體會議室裡,海灣中學音樂教師餘意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音樂示範課《龍船調》,為了此次交流課活動,大化五中把當天的月考改到了晚上進行,全場座無虛席,大化縣全體中小學音樂教師以及大化五中的學生400多人觀摩了此課。自然的教態、聲情並茂的示範、靈活的現場課堂掌控能力,來自深圳老師的課堂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去年11月,在貴州省羅甸縣、平塘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海灣中學副校長宋長風與學校兩名外籍教師David、Kyra等一行六人前往貴州羅甸縣逢亭中學、平塘縣第二中學、平塘縣第三中學開展外教送教幫扶活動,同時,海灣中學與這三所學校為友好結對幫扶學校,海灣中學將定期派遣優秀老師進行送教活動,並定期安排三校骨幹教師來深跟崗學習。
由於貴州這三所學校地處貴州偏遠山區,學生們從未有機會接觸外籍教師,外教老師的到來,也為孩子們打開了英語口語的「新世界大門」。
海灣中學英國籍教師David與南非籍教師Kyra為逢亭中學初三學生分別執教了兩節生動的英語聽說課。兩名外教用豐富的肢體語言、純正的英語口音,引導學生們在課堂上積極使用英語進行對話交流。陽光下,孩子們在校園的操場上圍成一個圈與兩名外教開展面對面的互動交流,同學們紛紛圍上去邀請外教合影、籤名,兩名外教耐心地逐一滿足孩子們的要求,並給每個人都送上祝福的話語。
今年6月,海灣中學送教團隊再次來到大化五中,學校語文教師侯嫦雅執教的《以物寫人,抒我之情》作文公開課令學生們耳目一新。作文課以美食為話題,以五中學生的作文片段《螺螄粉》為主題確定教學點,引起了很大共鳴。大化五中語文科組長譚婉靈說,希望能夠學習海灣中學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教法。當即,便邀請侯嫦雅老師與大化五中的語文老師們一起討論了課上的得失,解答老師們的困惑。
助教 捐贈一批暖心的「禮物」
愛心不畏遠,禮輕情意重。在幫扶路上,海灣中學還努力匯聚點滴力量,為遠方的教育助力。
早在2017年,海灣中學就曾精準分析幫扶校所需。到訪大化縣鎮西初級中學之初,海灣中學承諾將以「先易後難」的原則開展幫扶工作。一方面,針對對方學校圖書館藏書量低的情況,通過學生捐贈及學校圖書館調劑兩種方式捐贈對方圖書,使其藏書量達標。另一方面,以骨幹教師為依託,積極開展教師培訓工作。雙方教師可通過網絡,面對面交流等途徑,提高教育教學能力。而在學生幫扶上,海灣中學也積極為幫扶學生購置統一深圳校服及床墊以禦寒,並發動校學生會學生幹部與對方學生幹部建立「一對一」「多對一」的幫扶體系。
2017年至今,海灣中學校領導多次率行政、教師深入鎮西初級中學了解學校實際需求和困難,開展了一系列捐贈和幫扶措施,捐贈圖書8000餘冊,深圳校服824套、床墊797床。去年12月,海灣中學以及初一年級家委會就向鎮西中學捐贈了價值49100元的40套電腦U盤和459套深圳校服。
今年6月,海灣中學一行代表再次來到大化五中與鎮西初級中學,在大化五中,向該校捐贈價值39400元的教學物資,代表遠在700公裡外的海灣中學21名教師自願對五中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的學生進行價值23100元的「一對一」捐資助學幫扶。在鎮西初級中學,海灣中學捐贈了300套,教學用翻頁筆20套、助學款14000元,共47500元。
莫問耕耘,但問收穫,播撒希望,點亮一方。近年來,寶安區教育局踐行「精準扶貧,教育先行」的理念,從對口幫扶到捐資捐物再到「組團式」支教模式都給予了大化縣大力支持。海灣中學作為寶安教育的一份子,心繫大化,真情扶教,用一個個行動踐行了教育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