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社科院賀文萍:二十年,中國給非洲帶來了哪些改變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共同發展的 中國一帶一路網 收錄於話題#獨家專訪6個

2020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二十年來,中國給非洲帶來了哪些改變?

近日,中國一帶一路網走進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邀請賀文萍教授分享她對中非合作的思考。

改善衣食住行,中國給非洲人民帶來獲得感

賀文萍回顧了最早去非洲調研的經歷,中企及中國經商人員都一般開吉普,他們告訴賀文萍,在非洲必須用吉普車才能應對糟糕的路況。但如今,中國人幫助非洲完善了交通。

賀文萍老師舉例說:「我們有一個『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在非洲肯亞,就叫做蒙內鐵路。從肯亞的海港城市蒙巴薩到它的首都奈洛比。這樣一條很重要的線,拉近了兩地的距離。以前僅僅依靠一班飛機,又貴又很難準點。所以老百姓的獲得感首先是在出行上,現在都改善了很多。」

隨著交通情況的改善,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賀文萍介紹到,「中國帶來很多『一帶一路』項目,工作機會就來了,比如蒙內鐵路,那就創造了1萬多個的就業崗位,包括很多延伸出來的工作崗位。所以一條路就可以創造就業崗位,也可以帶動新的經濟的發展。」

賀文萍說起她在很多中企裡面看到大量的非洲員工,「你看那些員工,你看很多人原來沒工作的,現在有了一份工作,而且他可以中飯晚飯都在園區裡吃了,然後園區還給廠家安排了接送上下班的車子,到村口下去就回家了,所以它是有了全面的保障。所以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這種生活改善的獲得感。」

▲ 2017年5月31日,蒙內鐵路通車,肯雅塔總統親自揮旗,送出第一列火車。(來源:經濟日報)

春雨潤物,中國讓非洲大陸明白尊嚴是什麼

賀文萍的非洲好朋友告訴她,中國幫助非洲從之前習慣被給予轉變為意識到可以和其他國家平等合作。二十年來,中國給非洲帶來的改變還體現在觀念上,「這種改變是看不見的。」

賀文萍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她觀察到的中國幫助非洲在思想上的改變。

首先是明白了幸福是靠自己的勞動創造的。「後來我跟非洲朋友聊,他說你們中國發展這麼快的秘訣在什麼地方?等我們中國公司隨著『一帶一路』到非洲去投資建設,他們自己也參與到那些項目裡,很快一個項目就完成了。怎麼完成的呢?發現是我們中國人勤勞肯幹。這對他們也是一個觸動,所以我最近參加一些研討會,非洲朋友開始說向中國人學習這種勤奮的精神。以前可能就不在討論的議題裡頭,光討論可能是不是錢投資少,是不是貿易渠道不通暢等等,後來發現幸福還必須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出來。所以這也是潛移默化的改變。」

其次,中國讓非洲人民明白他們是這片大陸的主人。「非洲過去好像習慣了自己是一個從屬的地位。而我們建國以來到現在都是平等對待非洲國家,特別是中非合作論壇設立後,就一直保持在中國開一次會,在非洲開一次會,輪流來當主辦國。對非洲的這種尊重也體現在『一帶一路』合作的項目,我們都是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進行的。『一帶一路』倡議有三個『共』——共商、共建、共享——共商是擺在最前面的。有這種平等溝通協商的過程使非洲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被尊重感,有了主人翁的感覺。」

最後,中國也讓非洲人民明白了尊嚴的意義。「非洲的百姓和學者都意識到了他們可以平等地和歐美那些發達國家對話合作,而這些國家也開始從中國的字典裡學習『合作』、『共贏』、『平等夥伴』這些詞來對待非洲」,賀文萍說到,「有一個奈及利亞的學員跟我說,他非常喜歡中國到非洲來做生意,因為他們現在能穿中國人帶來的新衣服了,而非洲曾經是世界上二手衣服的最大市場。他說穿新衣服的感覺,當然是跟穿二手衣服完全沒法比的。」

那位非洲學員最後說到:「中國不僅僅給非洲帶來了新衣服,還帶來了尊嚴。」

▲ 2019年6月13日,手持中贊兩國國旗的兒童參加中國援非「萬村通」尚比亞項目竣工儀式。「萬村通」項目是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尼斯堡峰會提出的中非人文領域合作舉措之一,旨在為非洲國家的1萬個村莊接入衛星數位電視信號。(來源:新華網)

從兩場峰會看「一帶一路」倡議對中非合作重要性

在中非合作論壇二十年的發展歷程中,賀文萍特別提醒到2013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在2013年之前,中非合作論壇是引領我們中非關係發展最重要的平臺。每三年開一次會,涵蓋經濟貿易到人文交流,再到醫療衛生等多方面的合作。」

「而在2013年以後有了『一帶一路』倡議,非洲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所以他們也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裡邊來,這種積極性體現在哪?就體現在2015年和2018年的兩場峰會中。20年裡,中非合作論壇升級為領導人峰會的一共就三次,兩次都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舉辦。在短短3年間就舉辦了兩次峰會,我認為最大的推動力就是『一帶一路』倡議。特別是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期間,就有28個非洲國家和非洲聯盟與中國籤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後來我們又增加了很多,到現在最新數字是44個非洲國家。因此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通過各方面更成熟的交流合作機制幫助中非合作論壇走上一個新的臺階,同時也使得中非合作成為『一帶一路』倡議裡面的一個重要代表。」

來源丨中國一帶一路網 作者丨林徽東

責編丨曹家寧 監製丨李申

投稿/糾錯: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們:hr@yidaiyilu.gov.cn

本文版權歸「中國一帶一路網」所有

轉載請留言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獨家丨社科院賀文萍:二十年,中國給非洲帶來了哪些改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關注丨中國在非洲債務有多少?如何解決債務問題?中國大使詳解→
    隨著非洲國家經濟發展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不斷增長,2000年後,中國也開始與非洲國家通過投融資的方式開展合作,特別是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尼斯堡峰會後,中非合作投資建設了許多鐵路、公路、電力基礎設施,有力支撐了非洲經濟社會的發展。
  • 「殖民者」中國又成援非榜樣 日韓比著加固對非關係
    「中國從上世紀50年初就開始援助非洲,第一個援助項目是西非一個國家的蔗糖廠。」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學者賀文萍近日和《環球時報》記者聊起中國援非話題時,先講了這樣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她告訴記者,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這是完全、純粹的無償援助,「中國政府出錢出人出設備,建完廠移交給當地政府後立馬走人」。
  • 非洲觀察丨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日前,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合作規劃》的籤署,將有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本期非洲觀察聚焦這一規劃的主要內容及其重要意義。
  • 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日前,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合作規劃》的籤署,將有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本期非洲觀察聚焦這一規劃的主要內容及其重要意義。
  • 疫情打擊非洲礦產出口,專家建言經濟結構轉型三種路徑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已注意到由此帶來的外匯收入減少和財政風險,穆迪因此下調了南非的主權信用評級,將其評級從Baa3降至Ba1,評級展望保持在「負面」。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北非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賀文萍研究員表示,受疫情打擊最大的永遠是最脆弱的經濟體。疫情打擊了非洲經濟的三個鏈條:供應鏈、需求鏈和貿易鏈。在疫情背後,非洲礦產資源國經濟結構單一的問題暴露得尤為明顯。
  • 習近平即將訪非 坦尚尼亞為中國與非洲關係辯護
    在中國權力交接剛剛完成的第二天,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即在昨天宣布,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總統基奎特、南非共和國總統祖馬、剛果共和國總統薩蘇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月22日至30日對上述四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南非德班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  這是中共十八大和全國兩會後,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訪。這次訪問將向世界傳遞哪些信息?
  • 非洲三大恐怖組織合流
    據美國和英國的情報機構證實,非洲三大恐怖組織——索馬利亞青年黨、伊斯蘭馬格里布蓋達組織、奈及利亞博科聖地組織——正在形成合流之勢。  伊斯蘭馬格里布蓋達組織  成立  其前身「薩拉夫宣教與戰鬥組織」於1998年在阿爾及利亞成立。2003年,該組織宣布效忠「基地」組織。
  • 非洲三大恐怖組織現呈合流之勢 基地遠程遙控
    據美國和英國的情報機構證實,非洲三大恐怖組織——索馬利亞青年黨、伊斯蘭馬格里布蓋達組織、奈及利亞「博科聖地」組織正在形成合流之勢。(趙楊)  伊斯蘭馬格里布  蓋達組織  成立  其前身「薩拉夫宣教與戰鬥組織」於1998年在阿爾及利亞成立。2003年,該組織宣布效忠「基地」組織。
  • 【中國社科院: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中國社科院工業...
    2020-12-14 15:39:10來源:FX168 【中國社科院: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表示,展望2021年,受今年經濟增長基數較低的影響,同時考慮到宏觀調控的跨周期設計與調節以及國內外的不確定性,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
  • 獨家丨中歐班列大事記 2011-2020
    2020年10月開始,中國一帶一路網對「一帶一路」的標杆項目——中歐班列,進行了長達兩個多月集中的調研和報導。從今天開始,這個系列的內容將在中國一帶一路網、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平臺陸續推出。今天將推出《中歐班列大事記2011—2020》,以圖解形式展現了中歐班列的發展脈絡。
  • 中國社科院:未來20年中國政治體制改革仍可保持穩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最新研究成果認為,中國在未來10~20年內有較大可能保持政治體系結構穩定,但這並不意味著在未來中國的政治發展中不存在任何風險。12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2014年創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系列發布會。
  • BBC紀錄片《中國人要來了》 非洲人民如何看待中國的融入
    前幾天,觀察者小編整理了BBC的一部紀錄片《中國人是如何愚弄世界的》,講述了以武漢為代表的中國經濟奇蹟,卻稱其為「中國例外論」,引起了網友的熱評。而早在2011年,BBC曾做過一個紀錄片《中國人要來了》,探究了中國在全球影響的擴大,並討論了當前的一個熱門話題——如果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強國會給世界帶來什麼影響。
  • 這五大關鍵詞給中國帶來了哪些改變
    用支付寶購買公交車票丨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市民在河北承德市雙灤區一處中國移動營業廳內打電話(2015年 8月27日攝)。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自2015年8月起取消京津冀手機漫遊費和長途費。
  • 獨家丨復旦大學黃仁偉:未來30年,「一帶一路」真的會改變世界
    原創 開放合作的 中國一帶一路網 收錄於話題#獨家專訪4個近日,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到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通過採訪的形式,對「一帶一路」相關的重要內容及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 賀文萍:重量級核科學家被暗殺,伊朗為何沒復仇?
    作者簡介:賀文萍,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 最新丨《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20)》發布
    2019年,18個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約31.9萬家,其中外資企業6242家,進出口總額4.6萬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435.5億元,以不到全國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實現了全國14. 6%的進出口和15. 2%的外商投資。《報告》指出,自貿試驗區試行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為核心的管理模式,改變了長期以來對外商投資逐案審批的管理方式。
  • 關注丨共建「一帶一路」 柬埔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 「一帶一路」的踐行者: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2016年6月,柬埔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在金邊皇家大學成立,佔達利·尼克擔任中心主任。「柬埔寨有句諺語:『花朵需要授粉才能結果,樹木需要澆水才能成長。』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共建『一帶一路』對柬埔寨的重要性。」
  • 袁隆平:讓中國雜交水稻惠及非洲
    2019年6月27日,在長沙「中非經貿博覽會」期間的「中非稻作發展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如此「宣誓」。糧食安全,不僅中國要有,非洲國家也要有,要讓雜交水稻技術在非洲地區紮根!今日,袁隆平接受省市主流媒體採訪時袒露心聲……《湖南衛視新聞聯播》:袁隆平聯手央企加大非洲雜交水稻推廣 未來五年計劃種植百萬公頃「我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這兩個夢想,正逐步成為現實。
  • 改變非洲夢想啟程 馬雲非洲青年創業基金面向非洲54國報名啟動
    非洲當地時間3月27日,隨著在肯亞、南非、奈及利亞和埃及四個會場的倒計時同時歸零,馬雲非洲青年創業基金的線上報名正式開始。非洲青年創業基金旨在挖掘非洲原汁原味的草根人士,不分行業背景和企業大小,鼓勵所有符合資格的非洲創業者踴躍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