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之做事拖拖拉拉

2020-12-18 搜狐網

  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沒有效率是受限於父母的控制所展現的軟性對抗;韌性、執拗、不聽別人的意見,則是孩子對父母硬碰硬的反抗。拖拖拉拉的行為,其實隱藏著孩子對父母總是「催促」的不滿與報復。

  張老師的小叮嚀

  父母的行為模式決定著孩子的行為表現。因此,要改變孩子拖拖拉拉的習慣,父母首先應正視自己的行為方式。幫助一個孩子改掉拖拖拉拉的毛病,這是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對於孩子和父母來說,拖拖拉拉不是一種性格缺陷,而是一種習慣,通常可以被改變。

  你可能有這樣一個孩子:他總是抱怨有做不完的功課,但每次你去看,他不是在玩筆,就是對著天花板發呆,或者玩弄直尺,根本沒在做功課。

  這種情況下,你不能責問孩子,因為他真的以為自己整個晚上都在做功課。

  「孩子為什麼拖拖拉拉?」「怎樣幫助孩子改掉拖拖拉拉的壞習慣?」這是令許多父母都頭疼的問題。

  其實,孩子所有的行為問題,不管是好的壞的,都反映著我們父母的行為方式。

  孩子出生時,如果我們把他們看成是一張白紙,那麼,最早在白紙上面畫圖的就是父母。白紙上逐漸增多的圖案,就是孩子逐漸表現出來的行為現象。

  如果圖案很清晰明朗,讓人喜愛,代表畫圖的人具有美感、個性開朗、擁有正向的性情;如果圖案看起來晦暗、紊亂,讓人心煩,就顯現畫圖的人內心的混亂、個性陰晴不定、擁有負面的情緒。

  因此,孩子種種行為問題(白紙上的圖案)是我們成人製造(畫)成,而成人中最主要的就是孩子的父母。

  從這個角度說明,要改變孩子不好的行為,父母首先要找出在 「白紙」上「畫圖」的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是落筆太輕還是太重?是情緒抑鬱所以選擇灰暗色彩,還是脾氣暴躁時胡亂作畫?

  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沒效率,總是任性、執拗,不聽別人意見等現象彼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做事情拖拖拉拉、沒有效率是受限於父母的控制,孩子所展現的軟性對抗;韌性、執拗、不聽別人的意見,則是孩子對父母硬碰硬的反抗。雖然在有些孩子身上,無論是軟性和硬碰硬這兩種現象都很明顯,但在有些孩子身上,似乎只存在其一。

  不過,看似只表現了其中之一問題的孩子身上,同時也隱含著另一種問題的性質。這個問題就是有拖拖拉拉行為的孩子,其實是用拖拖拉拉的手段,表現任性。

  經常表現出「不想按照你說的那樣做」的任性孩子,總要以某種或多種方式來表達他們的這種執拗個性:不是不等父母把話說完,轉頭就走;就是你說你的,我繼續做我的,照樣拖拖拉拉;再不然就亂發脾氣,或者悶不吭聲。因此,孩子拖拖拉拉的性格其實也就是他們任性的展現,孩子的任性經常用拖拖拉拉的行為來表現。

  家長把孩子送來補習班無非是希望自家小孩能更具競爭力,所以老師常常會把進度落後或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留下作課後輔導,照理說都已經花比別人多的時間在複習及加強了,對部分學生卻仍不見效果。原來他們就是為了排斥被留下這件事,也清楚地知道只要時間到父母就會來接,所以就拖拖拉拉地完成必須的進度,而導致效果不彰。

  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中,經常有我們需要解讀的密碼。可惜,許多父母總以自己成人的角度去看待思考孩子的問題,一點都不了解孩子的問題其實往往隱藏著他們真實的擔憂、憤怒、失望、傷心等情緒。孩子的心理和情緒狀態,受限於經驗和知識的多寡,很難用言語說明清楚,他們主要是依靠行為語言表達。

(責任編輯:樸珺)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要先弄清原因,「對症下藥」很重要
    此前孩子一直在鄉下和奶奶一起生活,近來鄰居把孩子接回來上幼兒園,卻發現孩子身上一大堆的毛病,而最讓鄰居忍不了的就是做事拖拖拉拉這點。早上的時候,鄰居給孩子早就準備好了早飯,但是最後還是遲到了,而原因就是孩子的拖拉。吃飯的時候邊吃邊玩,走在路上的時候走走停停,鄰居對此很想發火。 有時候鄰居忍不住會想要衝孩子發火,但是看到孩子很委屈的樣子,鄰居又不知道該怎麼引導。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總是拖拖拉拉,如何幫助孩子認識時間?
    美美平時十分懂事乖巧,但是有一點卻讓媽媽感到十分頭疼,那就是美美做事情總是很拖拉。明明可以半個小時做完的事情,美美總會拖到一個小時。老師給孩子們布置的手工作業,就是媽媽在旁邊幫助美美一起做,美美每次都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才能完成。尤其是到早上,媽媽總是特別的頭疼。美美磨磨蹭蹭不起床,起床之後穿衣服又慢吞吞的,去洗漱也要媽媽緊催慢催才會去。
  • 做事慢慢吞吞、學習拖拖拉拉,同款孩子,你家有嗎?怎麼辦?
    ² 早上起床上幼兒園,上學,家長火急火燎的,孩子不溫不火,慢慢吞吞,你催他,他還生氣、委屈;² 放學回家,一說寫作業就各種造,各種心不甘情不願;² 兩個小時,寫不到10個字,拖拖拉拉,越催越慢,再催就生氣;² 起床慢、吃飯慢、做事慢、學習慢....
  • 12歲男孩做事總是拖拖拉拉,家長做好這三點有效解決
    12歲男孩做事拖拉怎麼辦?叫孩子寫作業,磨蹭半天,蹦出幾個字,叫孩子出門趕時間,總是要遲到幾分鐘,相信很多父母都經歷過孩子的這種情況,那麼如何能改善孩子的拖拉性格呢?1、不要隨口就肯定了孩子的拖拉行為有些父母完全不會在意說話的方式,比如:「你能不能快一點,每次都是拖拖拉拉」,父母這樣的認定方式,孩子就會想,我就是拖拉你怎麼樣,所以在面對孩子的拖拉行為時,父母不妨用積極的語言促進孩子的速度,比方說:「孩子,我們需要快點走哦,不然就趕不上啦。」
  • 如何用鼓勵的方式去解決孩子拖拖拉拉的習慣?
    如何用鼓勵的方式去解決孩子拖拖拉拉的習慣?家長:唐老師好,孩子平時比較拖拉,也沒有自信心,我想問一下,在以後的過程中怎麼操作比較好?瘋玩了一陣回來吃飯,吃完飯拖拖拉拉開始做作業。剛要做去上了趟廁所,回來沒過5分鐘去拿了個蘋果,然後拖拖拉拉的,一般的孩子10點半就做完了,他做到了12點才拖拖拉拉做完。就這麼一個情況。看到這個情況怎麼鼓勵孩子?剛才這個孩子沒有一點優點發現沒有,大家聽聽我怎麼鼓勵。家長這麼說,今天一放了學我相信你學習一定特別累,所以你選擇了先去休息一會,玩一玩,非常好。
  • 為什麼孩子做事總愛拖拖拉拉?這3個主要原因,不能忽視
    一家人要去親戚家做客,臨到出門的時候,家長都收拾妥當了,結果發現孩子還在那裡拖拖拉拉的穿衣服,動作慢得跟《瘋狂動物城》裡的那隻樹懶一樣。就這樣,還是父母不停催促的結果。「再拖拖拉拉的,你別出門好了!」……類似於以上的這種片段,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中時有發生。
  •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你應該怎麼辦呢?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你應該怎麼辦呢?一個家長說,她的孩子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精通數學,作文也寫得很棒。跟同學、老師相處的都很好,但就是有一個令她頭痛的毛病:作業拖拖拉拉。到了睡覺的時間,作業老是寫不完。有時候學校放學挺早的,作業也不算多,可卻要寫到十一點多。
  • 【原創】「拖拖拉拉」英文怎麼說?
    (因為不情願而)做事拖拉;拖拖拉拉;磨蹭;遲遲不做我們去看牙醫可絕對不能遲到,所以別拖拖拉拉的了,趕緊上車!這是近代歷史上最嚴重的失業危機,千百萬的美國民眾頓時感到暈頭轉向,小微企業被迫關門大吉,多少人在他任期內無辜受難,而他和他的共和黨在提供緊急救援給這些老百姓的議題上就顯得拖拖拉拉。
  • 孩子放學不做作業,做事拖拖拉拉,媽媽知道這些,就不用愁了
    教出自立的孩子,是每一個爸爸媽媽都想要的,但偏偏你的孩子總是缺少時間觀念,拖拖拉拉,凡事要提醒。處罰無用,獎勵無用。如果你的孩子總是這樣的話,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這種現狀呢?比如帶著孩子要出門了,他總是拖拖拉拉的什麼也不做。總是找藉口,一會兒找找這,一會兒找找那,每次孩子都不提前準備好。這種孩子呢,一般會自我感覺良好,他是缺乏時間觀念,父母平時就應該教育他什麼是時間觀念。可以通過時間計劃表引導孩子去建立這種時間觀念,比如早上9點應該幹什麼事情,中午12點應該幹什麼事情,2:00以後應該幹什麼事情。
  • 孩子不想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怎麼辦?
    孩子總是不願意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作為家長不能只簡單地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厭學」、「貪玩」等。要想學習成績好,就必須學會做時間的主人,換句話說就是要樹立良好的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學會自我管理,養成每天合理安排時間、做事有計劃、有條理、有效率的良好習慣,使孩子能夠勞逸結合,把握好每一分鐘,提高時間利用率,以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 小孩子做作業老拖拖拉拉,教你三招,瞬間改變孩子的一生
    我們來聊一聊孩子做作業拖拖拉拉怎麼辦,有一次我跟朋友聊天,她的孩子小學三年級,詢問你家小孩幾點睡覺,我說差不多八點半吧八點半開始洗漱,九點鐘啊肯定在床上,他卻說現在作業其實也不是很多,可是小孩總是拖拖拉拉的每天都要拖到十點多,這以後作業肯定是越來越多,都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 家長別再控制娃時間了,3步教會孩子時間觀念,讓他不再拖拖拉拉
    有時候孩子這樣拖拖拉拉壞習慣的產生,並不是因為孩子不懂事,而是因為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有時候孩子的摩擦,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時間到底是怎樣流逝的,對時間沒有一個概念,也就造成了家長眼中的拖拖拉拉的現象。第二:3步教會孩子時間觀念,讓他不再拖拖拉拉
  • 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其實是娃「內驅力」不足,家長要這樣做
    「內驅力」其實就是孩子主動做事的自覺性。我們如果注意觀察就會發現,現在的孩子能夠自覺主動地做事的非常少,一般都需要在家長的督促下進行。兒子同學帥帥的媽媽最近就很煩惱,帥帥媽媽說他家帥帥是一個特別「哏」的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從來沒有利利索索的時候。
  • 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孩子學習拖拖拉拉,三招解決,行之有效
    不少家庭都面臨一個同樣的煩惱:孩子皮,&34;,學習總是拖拖拉拉,父母想盡辦法去改變,結果總是招招崩潰,還是改變不了拖拖拉拉的習慣。對此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子慧老師針對孩子&34;的行為給出了簡單且行之有效的妙招。· 孩子&34;行為癥結根據對孩子&34;,學習上磨磨蹭蹭的行為分析,主要有以下4點原因。1.
  •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專注力不足:別著急,專注力可以這樣玩出來
    但現實生活中孩子專注力時長因人而異,有的孩子專注力非常好,有的孩子缺乏專注力,一般表現為:做事費勁,難以集中精力;靜不下心來,認真完成一件事情;做事拖拖拉拉,明明很快可以搞定的事情,卻需要用很久的時間來完成。 磨蹭、坐不住、沒耐心,都說明孩子不夠專心。孩子形成這樣的習慣,不利於專注力發展。
  •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父母掌握「這4招」,讓孩子做事快速又高效
    其實現在好多孩子都有這個毛病,家長也知道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拖拉拉,可就是不知道怎麼辦怎麼幫助孩子改掉這拖拉的毛病呢?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我的方法,這個方法像做菜看菜譜似的-簡單、直接。通過這四步 不但可以解決孩子拖拉的問題,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好多好習慣,比如早睡早起、收拾書包、自覺寫作業、承擔家務等待。孩子6~8歲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抓住這個「性價比最高」的黃金時間。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段,父母將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糾正孩子一些行為。好,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上個廁所都要20分鐘,兒子太拖拖拉拉!媽媽想了個辦法,瞬間提速!
    一位媽媽為了改掉孩子拖拖拉拉的習慣,做了一份對比強烈的的作息表。
  •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過來人告訴你,這幾個方法讓孩子改頭換面
    同班同學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自己家的孩子卻要一兩個小時;放學回家從不準時寫作業,沒有大人的督促從不按時完成;寫字速度慢,態度不端正,寫完的答案自己都不認得……諸如此類,孩子拖拖拉拉的現象不僅在困擾著每一位認真負責的好家長,同時也給孩子的學習成績帶來不小的隱患。
  • 孩子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家長咋整?
    一個慢性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孩子讓父母煩躁、焦慮、恐慌,他們似乎從孩子日常行為中的反應速度及活躍性中看到了他的將來。不少父母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變得緊張敏感,不由自主地充當起孩子的教練,甚至是魔鬼教練。但這很可能讓孩子認為「慢」就是一種欠缺和罪,從而埋下了孩子焦慮的隱患。孩子做事磨蹭拖拉,真的就無藥可救嗎?也許是你沒有找到孩子磨蹭的真實原因。
  • 孩子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作業完成的也不好,這樣下去怎麼辦?
    當然,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那種「屢教不改」型的,說得直白點就是學習習慣不好的,做事情拖拉的學生,我估計很多老師和家長遇到的都是這類情況,我先說一下我的態度:把他趕走。哈哈,我是做課外輔導的,這點比學校裡的老師要自由得多,至少我可以選擇學生,而不像公立學校的老師那樣,必須無條件的服務所有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