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閉症孩子遇到一個好老師會怎樣?這四部電影中的老師值得學習

2020-12-23 羿雲天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對於千萬老師來說,這既是他們的幸福節日,同時也是他們的受難日。

都說老師是天底下最光榮的職業,可是,對於有些老師來說,他們的職業卻是普通老師無法感同身受的磨練,他們有一個不同於普通老師的名字——特教老師。

尤其是對於自閉症(孤獨症)等特需孩子來說,因為本身精神上的缺陷,他們表現為社會交往、交流障礙和行為異常。

據2016年12月發布的《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Ⅱ》中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自閉症人數超過1000萬,並以每年十幾萬的速度遞增,其中14歲以上人群約為800萬。

調查顯示,截至2016年9月底,在中殘聯註冊的自閉症服務機構共1345家,其中近50%的機構由家長特別是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創辦。

而比國內康復機構的窘境更嚴峻的現實是,目前國內康復機構現狀則表現為康復服務機構的水平參差不齊,缺乏政府統一的引導監管;康復機構老師從業資格缺乏認證、缺乏專業的系統培訓,老師工作壓力大、社會保障較低;場地資金不斷上漲,多數機構連續搬家;機構之間的師資競爭、生源競爭導致老師的流動性加大,能接納成年孤獨症患者的機構寥寥無幾。

基於此,對於自閉症等特需孩子來說,如果能夠遇到一個既具有專業技能知識,又有愛心的特教老師,是一件多麼幸運和幸福的事情啊。

而以下四部豆瓣高分電影,正是立足於特教老師,通過他們在教育自閉症及特需孩子及自我成長過程中的故事,展現了什麼樣的特教老師才是最好的,一個優秀的特教老師對於一個自閉症及特需孩子來說有什麼樣的影響,該如何做一個優秀的特教老師?

一、《地球上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由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執導並主演,講述了一個具有閱讀障礙的八歲男孩和他所讀寄宿學校的美術老師的故事。影片於2007年12月21日上映。

豆瓣評分:8.9分。

故事開始,是一個8歲的男孩伊夏,是成年人眼中的問題兒童,他的成績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後,腦子裡還充滿了各種匪夷所思的鬼點子,在又一次闖下大禍後,忍無可忍的父母將他送往了寄宿學校。

雖然伊夏的新生活並沒有什麼改變,但在內心裡,和父母分離的生活讓他感到悶悶不樂,這時,一位名叫尼克的美術老師走進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見到的固守成規的老師不同,尼克主張讓學生們保留自己的個性和思想,自由的發展。在和尼克相處的日子裡,伊夏和尼克都慢慢的成熟了起來。

影片沒有刻板地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又一個溫暖感人的細節和前後老師教學方式及對待學生的不同,展現了每個孩子都有不足,雖然有的孩子存在一定的認知、精神等層面的病症,但是他們也並非是一無是處。

就像阿米爾所說的,一隻手5個手指各有所長,每個都是獨特的,如果每個人都想拔苗助長,想把每根手指都拉長,無異於破壞他們的天賦。

伊桑並非智障,特別是他的繪畫才華常人根本難以匹敵。只是理解世界的方式不一樣,就需要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於是這個富有責任心的代課老師尼克,要求學校留住這個學生,更重要的是讓他有機會發揮天賦。

二、《自閉歷程》

《自閉歷程》根據美國畜牧學家坦普·葛蘭汀真實的人生經歷改編。由米克·傑克遜執導,克萊爾·丹妮絲、朱莉婭·奧蒙德等主演。講述了她在老師的幫助下如何戰勝自閉症成為學者的歷程。2010年2月6日在美國上映。

豆瓣評分:8.9分。

葛蘭汀4歲還不會說話,被醫生診斷為自閉症,母親嘗試多種方法讓天寶開口。最終,為了讓她擁有正常人的生活,媽媽忍痛送她去一間寄宿學校念書。

在這裡,葛蘭汀認識了自己的恩師,曾經在NASA工作過的卡洛克博士。卡洛克博士通過自己的慧眼發現了葛蘭汀對世界認知的角度,發現了她的天賦。

在恩師的幫助下,葛蘭汀順利考入了大學。

儘管該片講述的是高功能自閉症葛蘭汀的故事,但是對於如何教育自閉症的路徑和方法卻是相通的,卡洛克博士發現了葛蘭汀通過圖像來認知這個世界的方法並將其引導為優勢。通過一個「視覺問題」讓葛蘭汀明白了自己的天賦。

而同樣有意思的是,在談到影片的創作背景時,製片人艾米麗·格森·賽內斯,是一家非營利性的自閉研究聯盟的創始人,她的兒子在兩周歲時被檢測出患了自閉症。她的媽媽推薦她讀一讀葛蘭汀的自傳,她的奶奶也郵寄來了一份關於葛蘭汀的資料。看完了自傳和資料之後,賽內斯似乎從中看到了生活的和治癒自己的孩子疾病的希望。她要讓更多的人都知道葛蘭汀,她要拍攝一部電影。

於是,才有了如今被奉為經典的影片,也成為了無數自閉症群體及研究者通過該片尋找母愛、尋找教育真諦,發現被定義為無法挽救的生命個體最終取得巨大成就的典範。

不同於那些講述高功能自閉症如《雨人》一樣的電影,葛蘭汀是幸運的,她的母親以及老師帶著她「穿過了風暴,昂起了頭顱,」告訴她,「不要懼怕黑夜,風雨過後終有燦爛天空、雲雀歡鳴。越過狂風暴雨,不管夢想被怎樣嘲諷打擊,前進、前進,希望永存你心,你永遠不會孤單前行。」

影片展現了對於人性光輝的歌頌,也讓無數星兒家庭看到了自閉症患兒也可以無懼風雨,堅強面對,綻放屬於自己的燦爛未來。

三、《叫我第一名》

《叫我第一名》改編自布萊德·科恩與麗莎·維索基合著的同名書籍。由彼得·沃納執導,吉米·沃爾克,特裡特·威廉斯等主演的勵志傳記輕喜劇。講述了患有妥瑞氏症的布萊德克服病症並且努力達到成為老師的夢想的故事。於2008年12月7日在美國上映。

豆瓣評分:8.6分。

影片的主人公布萊德雖然不是一個自閉症患者,但是卻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抽動穢語症候群,本症是發生於青少年期的一組以頭部、肢體和軀幹等多部位肌肉的突發性不自主多發抽動,同時伴有爆發性喉音、或罵人詞句為特徵的錐體外系疾病。典型表現為多發性抽動、不自主發聲、言語及行為障礙;可伴有強迫觀念、人格障礙,也可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也正因為此,布萊德從小不被周圍的人理解,在學校裡老師經常批評他,同學們更是對他冷嘲熱諷,就連他的父親也對他失望透頂。一度在小學時被認定為是壞孩子,老師不諒解,常常被同學取笑。

然而到了初中,一次全校大會上,校長巧妙地讓大家了解了布萊德的真實情況,並且也讓布萊德說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讓大家了解他並不是故意作怪,之後,他對自己就比較有信心了,並讓他堅定了努力成為一名老師的夢想,並最終歷經磨難,長大後成為二年級導師。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特需孩子的成長和受教育的過程,像極了布萊德,都是無比艱辛和困難的。影片對於此類特需人群的描述和展示儘管因為影視劇的需求有一些美化和包裝,但是透過影片卻依然可以看到一個特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如何得到父母、周圍關心他的人、老師們對他成長曆程中的幫扶和巨大作用。

對於很多自閉症等特需孩子來說,也許放棄很容易,很多星爸星媽也有過無數次想要放棄的念頭,然而當他們憑藉堅強的毅力帶著孩子走過泥濘,跨過黑暗,走出陰霾後,對於自閉症等特需孩子來說,他們其實依然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篇天空,讓生活充滿陽光。

四、《嗝嗝老師》

《嗝嗝老師》由印度YRF電影公司出品,西達夫·馬賀拉執導,拉妮·瑪克赫吉領銜主演,於2018年10月12日引進國內上映的印度電影。

豆瓣評分:7.5分。

同樣是講述教育題材的印度電影,只是這一次的老師奈娜·瑪瑟也是一個「問題」老師,是一名圖雷特氏綜合症患者(一種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會不自主的產生多發性肌肉抽動和聲音痙攣,症狀隨時有可能加重,不適宜在人群中生活)。也正是因為身患疾病,經常會不由自主的扭動頭部,發出奇怪的嗝聲,這也就是影片名稱《嗝嗝老師》的由來。

奈娜·瑪瑟在經歷數次求職失敗後,因一次偶然的機遇成為了「問題」班級「問題」學生的老師,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愛心,帶領全校墊底的9F班學生逆風翻盤,成為教育典範。

有評論指出,一直以來,印度電影都致力於剖析社會真實問題,之前大火的《摔跤吧爸爸》和《起跑線》,直擊社會痛點,聚焦教育問題。特別是《起跑線》,影片中所涉及的學區房、入學難等問題引起了觀眾熱議。今年印度新片《嗝嗝老師》同樣是一部教育類電影,認真看過影片之後,能感受到從影片裡所傳遞出來的直擊人心的溫暖力量。

而以上四部教育類推薦影片中,有兩部都是要推薦給千萬星兒家庭的關於教育與被教育的印度電影,這些電影裡都有最好的答案。

特需孩子需要教育,每一個特教老師其實也需要被教育。正如《嗝嗝老師》中奈娜·瑪瑟在可汗校長的榜樣力量之下,接受了這群貧民窟的孩子,並決定像老校長那樣,言傳身教的去改變他們。

她在這種努力的改變中,也提出了一個老生常談但又常談常新的命題——

沒有壞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

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融入普校,實現隨班就讀是其父母和孩子們畢生的夢想和追求。校園所代表的不光是包容和見證他們的青春,更多的是讓他們在經過康復訓練融入校園後在初識社會時所能第一時間接受到的價值觀,以實現普通孩子和特需孩子之間的相互融合,而並不是目前教育觀念中所固化認為的只是普校孩子在融合特需孩子。

也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講,好老師不僅會傳授知識,還對普通孩子和特需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

有時候,遇到一個好的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往往是終生的,或者說好老師可以直接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

網友「小熊大人難忘記」評論:

為什麼一到要成為全才,為什麼一定要有出息,不會拼寫有什麼關係,不會繫鞋帶又有什麼關係,你懂得什麼是想像,你能畫出美麗的池塘夜色嗎?要相信每個人都有別人無法超越的那一面,可悲的不是有其他方面表現的比別人差,而是有些人一輩子都發現不了自己最閃光的一面。

是啊,儘管很難,但是如果不去發現,將更難!

都說一個自閉症孩子遇到好父母是他們的幸運,這的確沒錯,很多專家學者也多次指出,父母的高度,決定了自閉症孩子康復的高度,有覺悟有學習能力的星爸星媽,的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學習帶領孩子走出陰霾,看到更多希望,甚至可以幫助孩子走出自閉,融入社會。

但是,對於需要終生康復訓練和最終要實現隨班就讀融合教育的自閉症及特需孩子來說,他們的人生道路上,其實更需要一個好老師,不僅能夠包容他們的與眾不同,而且還能夠讓他們的與眾不同成為最大的優點和優勢;不僅能夠挖掘孩子不同的學習潛能,而且還能夠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助推孩子將這種潛能全部發揮出來;不僅能夠擁有愛心、耐心、細心教導孩子,而且還能夠力排眾議,不懼流言蜚語,很好地保護孩子;不僅能夠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帶領孩子走過不一樣的路徑,而且還能夠獨闢蹊徑找到孩子獨具一格成功的道路。

仔細想想,好像這樣的老師是神一樣的存在,但是哪怕無法做到十全十美,只要做到十全九美,就是值得歌頌和學習的榜樣。這樣的好老師就值得每一個自閉症孩子和所有人擁有和擁戴!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

相關焦點

  • 自閉症「必看的四部電影」,家長必看!
    家長和教師學習、提升和分享、互助的精神家園。來源:百度  自閉症作為一種發生在兒童早期的疾病,給孩子和家庭都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挑戰。儘管自閉症這個詞目前已經廣為社會所知,可是大眾並不容易辨識出自閉症兒童,也就更無從談起怎樣做能更好地幫助到他們。今天我為大家推薦四部自閉症題材的電影,讓我們一起通過電影來了解自閉症兒童與家庭。
  • 教師節片單 | 什麼樣的電影能滋養出好老師、好家長、好孩子?
    這是一部部逆風翻盤的勵志故事,也是一部部充滿愛與鼓勵的故事。尤其第一部《嗝嗝老師》,刷了N遍。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小小的珍珠,都有閃光的一刻,只要拂去上面的浮塵,便會綻放出他們的光彩。一位好老師可以激發起孩子的無限潛能。孩子們把老師當成了指引自己的北極星,那一雙雙向老師舉起的手,是滿滿的信任,也證明了老師在一個學生的人生中會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
  • 教師節片單|什麼樣的電影能滋養出好老師、好家長、好孩子?
    這是一部部逆風翻盤的勵志故事,也是一部部充滿愛與鼓勵的故事。尤其第一部《嗝嗝老師》,刷了N遍。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小小的珍珠,都有閃光的一刻,只要拂去上面的浮塵,便會綻放出他們的光彩。一位好老師可以激發起孩子的無限潛能。孩子們把老師當成了指引自己的北極星,那一雙雙向老師舉起的手,是滿滿的信任,也證明了老師在一個學生的人生中會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
  • 一位好老師,就是孩子前進道路上的指路燈。推薦三部值得看的電影
    每一個人的成長路上,遇上一位好老師是多麼的難得。在學校,學生面對世界的一切充滿了迷茫和一無所知,一位好老師的言行準則,也許就是他們日後的人生道路上的一把戒尺,給予他們自己最好的指引。很多人就說,老師,傳教的是知識教育的人。對,這沒錯。但我覺得,同時,老師除了傳授知識之外,還有值得讓學生們人格道德方面學習的人。
  • 遇見好老師是怎樣的一種體驗?15部教育電影,15種好老師形象
    有人說,在一個民族和國家文化裡,教師和醫生是兩個最需要單純潔淨的真誠執著的人群。 以下是一份關於偉大老師的影單。這個單子裡,有15部經典教育電影,描述了15個優秀老師的形象。從這些電影裡,我們能感受到優秀教師所具備的品質。
  • 為了自閉症兒子轉行到特教老師,這些父母的經驗值得學習嗎?
    在自閉症行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不是專業院校畢業從事工作多年的專家學者,也不是特教專業的老師,他們是數量龐大的自閉症患兒的父母。按照中國目前有一千萬自閉症患兒計算,國內自閉症患兒父母超過兩千萬。而在這些數字背後有一個由父母轉變為特教老師的現象值得特別研究和探討。
  • 致敬老師隊伍中異類-自閉症特教老師!
    從幼兒園、中小學、高中、大學等所有的老師們都沉浸在這一愉快的節日中,他們接受學生們衷心的祝福,享受這樣一個美好的節日。然而,也有一些老師,他們的學生可能只會說幾個簡單的詞語,可能無法動手製作卡片表達祝福,但他們依然會用執著的堅守和辛勤的汗水,澆灌這些幼苗慢慢成長。他們,就是自閉症特教老師。自閉症?
  • 15部著名教育電影,看看好老師是怎樣煉成的!
    暑假來了,今天給老師們做了一份適合教師們看的影單!這個單子裡,有15部經典教育電影,描述了15個優秀老師的形象。從這些電影裡,我們能感受到優秀教師所具備的品質。無論我們彌足陷得多深,出於一名教師的責任總是希望學習能夠改變孩子的性格,還有,一個人的命運。
  • 十一小長假,11部自閉症題材電影讓您假期不寂寞
    家長和教師學習、提升和分享、互助的精神家園。來源:專業自閉症老師  11部關於自閉症的電影,讓我們去嘗試了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星星的孩子」。客觀的說現實生活中的自閉症患者的生活狀況比自閉症電影描述的要嚴重的多,生活和電影不一樣,自閉症患者的生活比電影中要艱難的多。  ----自閉症電影 劇照、劇情。
  • 教師節│用這五部好電影致敬所有老師,辛苦你們了
    疫情籠罩之下,往前奔跑的不止是醫務工作者,還有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她們開網課,做線上教程,為了學生的學習進度,從未落下半分。今日我們迎來了第36個教師節,無論我們是剛畢業還是參與工作,都應該在今天對所有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們致以崇高敬意。往年課堂歲月曆歷在目,小編回憶起恩師的背影,不禁收集了一些關於老師的電影,推薦給大家。
  • 遇見好老師是怎樣一種體驗?15部著名教育電影,15種偉大老師形象
    ,在成長過程中,能夠遇到一位好的老師,真的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遇見好老師是怎樣一種體驗?15部著名教育電影,15種偉大老師形象有人說,在一個民族和國家文化裡,教師和醫生是兩個最需要單純潔淨的真誠執著的人群。 今天是教師節,獻上一份關於偉大老師的影單。
  • 自閉症兒童怎樣適應社交障礙?簡單有效的小方法送給自閉症家長
    自閉症孩子怎樣適應社交一個優秀的語言和社交幹預治療師,能夠很快看到孩子的進步,由於大多數老師都是女性,而大多數自閉症兒童都是小男孩。因自閉症兒童極少會積極觀察和模仿同齡人或父母,因此他們無法獲得學習的機會,導致他們缺乏參與其他活動的能力。家長可以在遊戲中教會孩子怎樣去玩,可以採用一些適合他的獎勵機制,促使孩子配合你進行,逐步增加遊戲和訓練內容。 三.
  • 遇見好老師是怎樣的體驗?15部著名教育電影,15種偉大老師形象
    有人說,在一個民族和國家文化裡,教師和醫生是兩個最需要單純潔淨的真誠執著的人群。 每當我想起從幼兒園到大學教過我的老師的時候,腦海裡總會浮現這四個字:春風化雨。今天小編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做了一份關於偉大老師的影單。這個單子裡,有15部經典教育電影,描述了15個優秀老師的形象。
  • 電影《老師,好》中的于謙扮演的苗老師是個怎樣的老師
    最近上映的于謙老師主演的電影《老師,好》,喚起了很多人的回憶,激發了很多人的教育情懷。看著影片中朝氣蓬勃的孩子們,大多數人都會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勾起對那段青澀而又美好的歲月的回憶。而作為老師,我更多地關注的是于謙扮演的苗老師的這個角色,思考影片中的苗老師是個怎樣的老師?
  • 「媽媽,老師好嚴厲啊」,「孩子,遇到一位嚴厲的老師是你的幸運」
    孩子,老師或許就跟老鷹一樣,會有點兇,會很嚴厲,會嚴格要求你,甚至讓你有點害怕。可老師的嚴厲,正是對你的期待。一個溫柔的老師,是很難教出有出息的學生。媽媽看了一篇文章,叫《墨子怒耕柱子》。事後,墨子卻單獨嚴厲地責罵了耕柱子,耕柱子十分委屈,我犯的錯誤明明沒有別人多,為什麼老師卻獨獨批評了我?墨子問他:「如果要上太行山,你會鞭打馬還是鞭打牛?」耕柱子選了馬,因為馬跑得快,才值得鞭策。墨子說:「我也認為你值得我鞭策,所以才批評你啊!」
  • 教師節鮮花香嗎,推薦三部電影都值得老師帶著學生一起觀看的電影
    每一個人的成長路上,遇上一位好老師是多麼的難得。在學校,學生面對世界的一切充滿了迷茫和一無所知,一位好老師的言行準則,也許就是他們日後的人生道路上的一把戒尺,給予他們自己最好的指引。很多人就說,老師,傳教的是知識教育的人。對,這沒錯。但我覺得,同時,老師除了傳授知識之外,還有值得讓學生們人格道德方面學習的人。
  • 《放牛班的春天》:在人的一生中,遇到一個好老師真的很重要
    馬修老師在學校裡的處境和很多現實生活中的老師一樣,有很多的看不慣和不得已,但終究他還是有反抗精神的一個。教師最值得驕傲的就是得到學生的愛,他做到了,所以他是幸福的。他是一個有愛的品質的老師,音樂成為老師和問題少年溝通的橋梁,教育是愛和知識。對學生和子女都是這樣。懲罰和對立永遠都無濟於事。
  • 在電影《老師好》裡,于謙扮演的苗婉秋是一個怎樣的人?
    于謙的電影《老師好》,展現了一個老師和一班學生的高中三年生活,把八十年代的高中生活展現在了我們面前。喚醒了無數那個時代的高中生、初中乃至於大學生的青春回憶。而于謙更是把那個時代的嚴師活靈活現地演繹了出來。一:虛榮影片一開場,就把苗老師的虛榮心表現在了大家眼前。
  • 一個高校老師媽媽的對於自閉症的思考(下)
    點擊下面文字查看一個高校老師媽媽的對於自閉症的思考(上)一個高校老師媽媽的對於自閉症的思考(中)文中內容涉及鄒小兵早期書《與你同行》的部分內容,這本書個人覺得偏悲觀,而近兩年鄒小兵對於「自閉症」這件事的看法,逐漸樂觀且態度明確起來,對於究竟如何幫到孩子,他明確提出家庭幹預是他認為的好的模式,他的看法逐漸偏向於神經多樣性和特質,且認為「自閉症」這件事在國內,被極度的汙名化了。
  • 暑期影單|遇見好老師是怎樣的一種體驗?20部著名教育電影,20種偉大...
    有人說,在一個民族和國家文化裡,教師和醫生是兩個最需要單純潔淨的真誠執著的人群。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份關於偉大老師的影單,在這個單子裡,有20部經典教育電影,描述了20個優秀老師的形象。一個中學的學生,被任命到一所偏遠的學校去做代課老師,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張藝謀將鏡頭聚焦於貧瘠的農村,揭露的是中國農村難掩的隱痛——輟學,而一個自己尚還是女孩的小老師面對一群孩子「一個都不能少」的執念,以尋找自己學生為由開展,既有著對現實社會殘酷冷漠的展現,也有著充滿希望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