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內分泌風溼免疫科 樊潔婷
紫外線又稱紫外輻照 ,指波長為 100~400nm的電磁輻射。眾所周知,紫外線有良好的殺菌作用,尤其在不平凡的2020年,隨著新冠病毒的爆發,紫外線燈的應用較之前更加持久和頻繁,甚至開始以家庭為單位配備紫外線消毒燈。隨著紫外線的深入應用 ,人們對紫外線產生的危害越來越重視,那麼紫外線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具體都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 眼睛損害 紫外線燈管可釋放出臭氧 ,臭氧是眼和肺最危險的刺激劑之一。 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可致眼結膜炎和角膜炎 ,即電光性眼炎。其主要症狀為眼部不適 、怕光 、流淚 、劇烈疼痛和眼紅腫。還可致晶狀體和視網膜病病變,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2. 皮膚損害 長期暴露於紫外線可致皮膚紅斑、腫痛 、瘙癢 、表皮增厚 、色素沉著,甚至發生皮膚腫瘤 。
3. 免疫系統損害 紫外線對機體免疫系統具有抑制作用 ,可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應 ,如皮膚紅斑 、腫痛 、上皮增生和機體抵抗外界侵襲能力下降等。
4. 致癌作用 紫外線照射可引起基因突變 ,導致皮膚癌。眼部周圍皮膚是紫外線損傷最容易被忽視的部位 ,長時間過度暴露於紫外線可致眼部發生眼瞼皮膚癌 ,如眼瞼部的惡性黑色素瘤。
5. 其他危害 紫外線燈照射釋放的臭氧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危害,主要是刺激和損害深部呼吸道,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臭氧在空氣中濃度達0.01—0.02 mg/m3 即可嗅知,濃度達 0.2mg/m3 可引起呼吸加速、變淺、 胸悶等症狀;在0.5 -1 mg/m3 濃度時,可引起脈搏加速、疲 倦、頭痛,停留 1 h 以上可發生肺氣腫,以致死亡。此外臭氧還能參與生物體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氨基及其他蛋白質反應,使長時間直接接觸高濃度臭氧的人出現疲乏、咳嗽、胸悶胸痛、皮膚起皺、噁心頭痛、脈搏加速、記憶力衰退、視力下降等症狀。
因此,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普通患者,在應用紫外線消毒時,都應做好相應防護,防止機體受到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