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遭受到不同程度性侵的兒童,總數高達2500萬,且其中熟人作案的比例正在呈上升期的趨勢。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黑暗角落,不知道有多少邪惡的魔爪伺機潛伏著,在手無縛雞之力、天真浪漫的兒童身後徘徊。
前不久,一則新聞看得讓人心痛。
女孩幼小純潔的心靈遭人踐踏,這是兒童對性無知的代價悲劇。
在我國,曾經有學者以浙江省某本科院校697名大學生為調查對象,採用兒童期性侵害問卷和家庭因素問卷進行調查。結果大學生兒童期性侵害發生率為10.5%,女生為11.7%,男生為5.6%。
董曉梅說,由於涉及隱私,很多時候被調查對象都隱瞞了被性侵害的事實,所以,調查的數據肯定是低估了,實際上兒童性侵害發生率要遠遠高於這一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性侵案件中,犯罪分子採用小恩小惠進行引誘、哄騙、恐嚇等,對年幼的孩子實施猥褻,受害兒童所表現出的無知也令人震驚。不少孩子們只是感到不適,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受到侵害,這恰恰凸顯了性教育的缺失。
對現代社會的許多父母而言,性教育似乎是一件令人難以啟齒的事情,「孩子還太小,怎麼開口都不太合適。」福州的家長雷女士坦言,面對孩子稚嫩的臉龐,感覺如此「成熟」的話題,實在不知道何時該向孩子「解釋說明」。
調查發現,許多家長在性教育上存在誤區,認為性教育就是青春期教育,等孩子遇到了再說。等到孩子到了青春期,雙方又抹不開面去討論,最後只能讓孩子自己消化。
3—6歲是對兒童進行性教育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認識到男女有別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重中之重。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別角色教育不僅關係到他日後正常的社會交往、戀愛、婚姻、家庭生活,還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發展。
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應該幫助孩子認同自己的性別,依性別規定他(她)的性別角色行為和動情反應,對孩子展示裸體和生殖器不採取簡單斥責或欺騙的態度,既要教之以醜恥感,又不民為怪和隱瞞。
對男女兒童性器官的差別和「我是從哪裡來的」提問父母可坦然相告,而不必諱如深。要讓孩子與同齡的同性和異性孩子一起遊戲玩耍,培養孩子與同齡人相處的自然而健康的態度,建構健康的人格。
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爸媽先要樹立正確的觀念,不可將孩子引入誤區。要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逐漸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及其簡單功能,包括性器官。
與孩子同睡一床的爸媽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親熱愛撫,甚至過性生活。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衛生常識教育。
1、爸媽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不可將孩子引入誤區。
寶寶長大了,圍繞兩性器官之差異會提出各種他們感興趣的問題,父母自然是被詢問的第一個對象。
爸媽不必答非所問,或遮遮掩掩,敷衍搪塞,或視為髒骯下流,嚴詞呵斥。這樣會使孩子將生殖器官誤認為是下流無恥的象徵,將與此相關的活動都看作是醜惡的。
有的孩子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偏要弄個明白,或更加頻繁地玩弄自己的性器官,以滿足好奇心,或窺視父母性生活,形成神秘感,甚至長大後走上犯罪道路。總之,這會嚴重阻礙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2、要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逐漸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及其簡單功能,包括性器官。
爸媽要實事求是、通俗易懂的說明,這不僅能解除孩子的疑問,取得孩子的信任,而且還能溝通爸媽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例如在幫孩子洗澡時就可以順便教他認識自己的身體,指出他的生殖器官,並教給正確的名稱,這樣孩子看待性器官就會同看待自己的頭髮一樣自然。
醫學界專家曾說過,3—6歲的孩童常有撫摸自己性器官的行為,對別人上廁所的動作感興趣,甚至窺視,這決不表示孩子有了性的自覺或意識,而僅僅是出於神秘和好奇。
3、與孩子同睡一床的爸媽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親熱愛撫,甚至過性生活,不能給孩子以目睹、窺視的機會,因為這樣會導致孩子胡思亂想,情緒緊張,形成精神壓力,妨礙孩子的心理髮育。
4、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衛生常識教育。
爸媽必須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傳道、解惑」的責任。孩子有玩弄自己性器官的行為不要簡單訓斥,而要告訴孩子,那是小便的地方,摸弄自己的性器官是要生病的。
再就是幫助孩子挑選良好的同伴、好的圖書、音像磁帶等精神食糧,轉移其注意力,增強其身心健康,幫助他們積極向上地成長。
1、合適的年齡
從理論上講,男女的性別差異,特別是第一性徵,在孩子青春發育之前解答沒有問題,就目前社會文化的現狀看,對於男女第一性徵的差異,最好在5歲之前就給孩子解答。
雖說性教育要相對超前一些,但也不能脫離孩子的理解能力。爸媽儘量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答孩子的疑問。
2、合適的方法
在孩子5歲之前,可以用父母的身體說話,給孩子講解。但是5歲以後,採用圖書、音像資料及其他方法比較合適。
3、合適的內容
孩子的性教育,每個年齡段的內容應該有所側重。5歲前應該解決性別知識等簡單的問題。青春發育前,要進行性生理的教育;青春發育時,要進行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教育。
總之,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要堅持自然、合適的原則,不能刻意為之,也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問題。
1、嬰兒期性教育
嬰兒期性教育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媽媽對孩子的撫育餵養。母親與兒童身體的接觸,可增加孩子神經系統的敏感性,促進孩子大腦的分化發育。與爸媽身體接觸不足的兒童,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將受到程度不等的損害。
2、幼兒期性教育
開始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並初步進入性別角色。例如鼓勵男孩子勇敢堅強,鼓勵女孩子溫柔甜美、愛清潔等等。男孩子應該穿男孩子的衣服,女孩子應該有女孩子的服飾。
此時應該同時開始灌輸初步的性道德觀念,如讓男孩愛護尊重女性等。學會基本的性衛生知識,例如大小便以前要洗手,不可把小棍等物塞入小便的孔竅中等等。
3、兒童期性教育
兒童期性教育從六歲起到十歲以前。這時兒童已經進入學校學習,社會知識和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此時的孩子性意識進一步增強,出現了不願意和異性同桌、同行,為自己的性別而驕傲、自豪。
此時不應該粗暴幹涉孩子的這一心理現象,而應該肯定。如果發現孩子厭惡自己的性別角色,則應該及時糾正,以防發生日後的性別角色倒錯現象。此時要教給孩子性衛生的基本知識,學會保持性器官的衛生。
同時應該教會孩子知道如何保護自己,鼓勵孩子的獨立傾向,要求孩子要男女有別,特別應教育男孩子要尊重女性。教給孩子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規則,要孩子自尊、自愛。
4、少年期性教育
少年期性教育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此期內多數孩子先後進入青春發育階段,女孩子表現為月經來潮,男孩子表現為初次出現遺精。他們已經開始注意異性,有了朦朧的性意識,對異性開始有了好奇和交往的要求。
此時的性教育內容主要為: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經期衛生知識,男女交往的原則及注意事項,女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初步的婚戀道德原則,明確法律與道德對兩性關係的基本要求,防止性罪錯的發生,同時對自己既要認識又要接受。這一時間段是從10—20歲。
5、青年期性教育
青年期性教育的特點是孩子已經成年,有了獨立的愛好、個性,逐步走向成熟,開始戀愛結婚,組建自己的家庭。性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如何承擔家庭的責任與義務,夫妻生活知識,子女教育知識,家庭經濟知識,為建立家庭做好準備。這一時間是從20—35歲止。
1、越早開始越好
爸媽不要老是指望等到時機成熟再和孩子來談「性」這個問題,應該隨時把握機會,從孩子的各種提問中就開始有意識地和他談性。
2、生活中可隨時進行教育
爸媽可以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來談性,不一定需要刻意安排。比如在寶寶洗浴、新聞報導有關性的問題時,都可以和寶寶一起討論。
3、不要怕回答問題,也不必硬充專家
爸媽碰到自己答不出的問題,不要硬充專家,應該讓孩子知道,父母不是無所不能的。碰到不懂的問題,可以一起查資料,一起討論。
4、準備充分,問題就不成問題
如果你不敢和寶寶談性,是因為自己性知識不足,那麼最好的辦法是多閱讀這方面的書籍。父母在思考如何回答寶寶某些性問題之前,最好預先想好怎麼表達你的觀點。
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敬請關注本文作者:樂悠看世界
簡介:看盡世間百態,聊熱點寫觀點文,以獨特的思維,從不同的角度,梳理世間每天發生的事!
感恩有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