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什麼意思?怎麼理解?

2020-12-13 譽家裝飾

作為一個農村出生的孩子來說,整理農村老話(俗語)也有一段時間了,時間越長,越深入了解,越驚嘆於老一輩人的智慧。不管是運勢、財富、健康,甚至是做人的道理都可以編成俗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這句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並沒有那麼容易懂,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農村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什麼意思?

民間有種說法是「人過五十五,閻王爺數一數」、「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66、73、84這些歲數就是舊時人們認為的「坎兒年」。人活六十六,不死也得掉塊肉,老人66歲這一年,各方面尤其要注意,如果這一年能夠平安過去,那麼就會長命百歲,如果稍有不慎就會發生一些禍事,而想要化解這些禍事,在民間有種說法,就是在老人66歲生日這天,要吃閨女一刀肉。

老人66歲生日這天,作為女兒的要買塊豬肉,而且這塊肉還大有講究,不能割割切切,得要一刀下去,且最好是六斤或八斤這些吉利數字,那這樣寓意更吉祥,對於祝願老人身體健康更有利。

這句話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竹影清風

6斤肉太多了,吃不了放久了,還不好吃,6兩6就行的,只要兒女知道孝敬父母就行,現在老年都講健康,少吃肉多吃葉芽。

@細水長流

今年我公公65就吵著要吃六十六塊錢的肉!閨女買了,倆兒子也要買,外甥要買,侄女沒給他給買,念叨一年了,大夏天的家裡放了幾十斤肉冰箱都放不下,還叨叨這個沒給他買那個沒買,我說家裡肉太多了,吃不完,我天涼了再給你買行嗎?他說你愛買不買,有這樣的老人也是醉了。

@積善之家

我知道得太晚了,媽媽的六十六的生日年前才過去,也沒給老媽買塊肉,買了點雞和雞蛋,現在老媽得了重病,真心希望老媽的病早點康復。

@失落流浪狗

我感覺還是分人的命數,我婆家爺爺連著過了好幾個84都沒事,(當然不知道哪個是真正的84歲)現在還活得好好的。只是兒女身體都不太好,沒有過多的精力照顧。

@紅塵我作伴

這都是老年人的一部分人好吃懶做,巧立名目剋薄小輩們的。同志們: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夠大了,負擔太重了。孝敬父母長輩是發自於內心的,別用這些話忽悠他們,現在的年輕人可比咱們聰明的多。尊老扶幼是相互的,正因結正果,只有自己以身作責,孝敬老人,後人也差不到那去。反之你自己去想吧!

@月亮裡的小房子

不管信不信,正好父親的下一個生日就是66.我一定去按這個規矩去辦。然後給爸媽包上66個餃子。因為就算不是66.給父母這樣做,也一樣是盡孝心!

@如意

我們這邊是六十六,女兒燒碗面必須要六十六塊肉,還要菠菜,百葉,如意菜,節節高,長生果,蝦,荷包蛋,芥菜,我就不信這個我剛過六十六,我就說只不是六六大順嗎,人的心態是第一。

@哈哈

我的嶽父今年73歲,嶽母66歲。只有春節才有時間聚在一起,按照當地風俗都過了生日。祝我的長輩身體安康,萬事如意!

總結:以前的人認為,「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父母吃了閨女買的肉就能身體康健延年益壽,這當然僅僅是一種美好的祝願,但是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做兒女的孝心:女兒出嫁了就是外星人了,不能常年在家孝敬父母,由女兒買肉回來孝敬父母,祝願父母身體健康的意義就更大了

相關焦點

  • 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是什麼意思?為何吃一刀肉?
    「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句俗語也是我們經常能夠在農村老人口中聽到的一句話。什麼意思呢?老人六十六了,出嫁的女兒要回來給父親祝賀,其它的禮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帶回一條豬肉。可不是一般的豬肉,有講究的。
  • 農村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有啥講究?
    要不說以前人們的壽命普遍的比較低,活到五十多數的人就已經算是高齡,能活到六十歲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在農村有著很多關於人們年齡的說法,不同年齡段有著不同的講究和說法,應該做些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都是有總結的,雖然這些老規矩並沒有什麼依據,但是從古自今都是這麼傳過來的,農村老人也都是這麼按規矩準守來的,農村生活的人基本都知道66、73、84、是老人的三道坎。
  • 農村諺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是什麼意思?看完明白了
    農村的俗語是非常具有魅力的一種傳統文化,有時候是傳統習俗的解釋、有時候是老祖宗的經驗教訓、有時候是美好願望的表達,用簡單明了通俗的話語,詮釋了農民樸素、純良的品質,是一種可貴的文化瑰寶。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一句俗語是「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俗語前半句很容易理解,也就是人到老年後,六十六歲泛指年邁的老人,「要吃閨女一刀肉」,這句話則和老一輩農民迷信的思想有關,人們認為,人活到老年的時候,自己的生命已經不由自己做主
  • 「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農村裡面有很多俗語,大部分都是簡短精煉的幾句話,可別小看這幾句話,裡面卻蘊含著豐富的農村生活哲理,在農村和老人們交談的過程中,聽到了這樣一句俗語「人到六十六,閻王要吃肉」,這句話不像表面意思那麼嚇人,它其實說的是人們對長壽、健康、平安的一種美好期盼。
  • 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老祖宗的話,到底啥意思?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當今的社會,人人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好身體,對於長壽都是十分渴望的心態,而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俗語,叫「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你仔細品讀一番,就會明白古人的深意。
  • 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背後有講究
    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背後有講究今天的俗語是不是很嚇人呢?大家初看是不是被嚇一跳,是不是覺得古人腦子不好,虎毒尚且不食子,怎麼現在人就要狠心吃女兒的肉呢?今天就讓小編來好好說道這個「狠心」的俗語吧,就讓我們看看這個殘忍的父母是怎麼做到吃女兒的肉的吧。其實聰明的人思考一會兒就能明白了,是的,只不過是此「肉」非彼「肉」罷了。怎麼會有人真的吃子女的肉,並且還讓這個習慣成為俗語,廣為流傳呢?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背後有講究。
  • 俗話說「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老人不妨看看
    此時人們怎麼學習生產生活中的知識呢?古人很有智慧,他們把生產生活中的一些經驗總結成俗語,代代相傳,這樣人們就能從這些俗語中獲得各種知識。所以這些俗語更像是一本無形的百科全書,代代相傳,給人們智慧和啟迪。古人曾經說過這麼一句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古人云「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老人們不妨看看
    古人云「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老人們不妨看看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流傳著這樣一條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句話現代人一聽就覺得有些不舒服,憑什麼人活到六十六就要吃自己閨女的肉,這也太血腥,不把自己女兒當人了。其實,了解古代社會風俗之後,就會明白這句俗語並不是表面這個意思。
  • 農村俗語:「五十五數一數,六十六掉塊肉」,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五十五數一數,六十六掉塊肉」,是啥意思?眾多農村流傳至今的俗語中,絕大多數是對人們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生活習慣的總結概括,是對現實生活經驗的提煉,這些話經過了漫長的時間發展與繼承之後延續至今,到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風俗習慣,一直被人們牢牢遵守著並一直延用至今。在農村,有一種說法叫做「五十五數一數,六十六掉塊肉」究竟是什麼意思?流傳至今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嗎?是否對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有益呢?
  • 農村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有何講究?
    所以,民間有「六十六,不死掉快肉」之說,還有「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的說法。
  • 農村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啥意思?有道理嗎?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農村小毛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到一些俗語,而一段話有了俗語的點綴後,瞬間富有了生機,比如說對方一直問某人一個問題,對方不耐煩時就會說,「你啥事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嗎?」「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也是俗語的一類,這類俗語頗有趣味。而有些俗語則警示著一些道理,比如在農村常聽老人說這樣一句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這裡的活漢妻指的是二婚女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娶離過婚的女子,很容易引起非議或者在今後的生活中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農村俗語中關於性格遺傳的俗語很多,比如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說的都是父母性格對孩子的影響。那麼這句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女兒三四分」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意思來說就是從背後看看當媽的是什麼樣,就對她的女兒什麼性格知道的八九不離十了,俗語說的有些武斷,但是大體意思是對的。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是什麼意思?
    但是,怎麼找到賢惠的妻子呢?今天的老俗語就能告訴你答案,這句俗語是古人世世代代的經驗總結。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腳後跟」是指一個母親說話、做事的方式,母親對於子女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母親是什麼樣的人就可以推測出她的子女是什麼樣的人。
  • 風水先生提醒:不要隨便給老人過壽的原因,人過六十六兒女難逃一刀肉的說法 !
    小孩子過生日是想怎麼過就怎麼過,可以大張旗鼓的過,但是年紀大了過後就不能隨便過生日了,這是有講究的。60歲到80歲都不適合大辦壽宴,家裡人給壽星煮一碗長壽麵吃了就好了,尤其是六十歲,不能大辦,這是怕提醒閻王,早早把壽星給一筆勾走。到了八十歲以後,那就可以大擺宴席的過大壽了。老北京現在都還有在本命年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 農村老話六十六,六十六,不死掉塊肉,該怎樣理解這句話呢?
    農村有一句老話叫六十六,六十六,不死掉塊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農村人會有這樣的一句俗語?我覺得這句話應該以過去和現在兩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過去有句話叫人過七十古來稀,因為那時候醫療水平很有限,人們的生活水平不高,再加上繁重的體力活,早早步入社會,以及要應對各種各樣的災難,等等各種因素導致了人們的平均壽命不長,而人能活到66歲就算是長壽的了。
  • 農村老話「人活六十六,不死掉塊肉」是啥意思?果真如此嗎?
    健康長壽是人類的普遍追求和美好願望,從古到今,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普通百姓,都想身體健康,長壽百歲,有的人甚至幻想長生不老,永世不死,這當然是人的本能所致。那麼,農村老話「人活六十六,不死掉塊肉」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果真如此嗎?
  • 俗語:閨女上墳,娘家無人,啥意思?知道實情讓人心裡很不是滋味
    俗語:閨女上墳,娘家無人,啥意思?知道實情讓人心裡很不是滋味   文/宋宋   我國各式各樣的文化中有這樣的一種,簡單通俗而又折射出我們的生活,也許在小的時候聽老人們說的時候,並沒有完全的理解它的意思。但是長大之後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的心酸之處。
  • 農村俗語:「看他娘的腳跟,斷她閨女七八分」,這話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看他娘的腳跟,斷她閨女七八分」,這話有道理嗎?為什麼農村裡的一些俗語不僅有道理,而且還總有意思,它總是以俏皮話出現,卻又讓人覺得非常生動。這樣即解釋了俗語的意思,也讓很多人在農村老話中學習了不少的東西。
  • 農村俗語「天晴要備落雨柴」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天晴要備落雨柴」是什麼意思?在農村,有許多不成文的俗語,都是在農民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得來的「真理」。由於農民文化水平有限,沒有將它用文字記錄下來,僅以口頭相傳相下來的。農村俗語是簡單,通俗易懂,且蘊含豐富常識的一種農村語言。
  • 農村俗語「五十五數一數,六十六掉塊肉」,啥意思?有道理嗎?
    踏入村口,仿佛置身到一個世外桃源,泥土的芬芳鋪面而來,讓我不禁回想起兒時的回憶,村口的古井旁,常依偎在爺爺的懷裡,傾聽老人講各種有趣的故事,其中就聽到一些特別有趣的俗語,讓我至今難忘!今天筆者整理了兩則俗語分享給大家,望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