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灣區城市發展 世茂海峽引領房地產業轉型升級

2020-12-22 證券市場紅周刊

只需按一下按鈕,就可以在一天內「列印」出一棟房屋!這項技術就是「3D列印」,雖然這個名詞已不新鮮,但真正將這項技術應用到房地產領域的卻很少。

2019年底,央視財經報導,墨西哥南部一個「3D列印社區」正在建設中,預計2020年底完工;幾乎同期,一棟7.2米高的雙層辦公樓在中國廣東建設基地完成主體結構列印,這是「世界首例原位3D列印雙層示範建築」,也標誌著我國在原位3D列印技術建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 江門世茂碧海銀湖示範區入口

不過,國內3D列印多為單品類或單一作品的紀錄,而在江門世茂碧海銀湖,3D列印技術卻已實現大範圍應用。這個項目是世茂海峽正在精心打造的一個超級文旅大盤。

這個「未來理想生活」

非3D不可

▲ 江門世茂碧海銀湖項目鳥瞰實景圖

該項目地處江門新會崖門鎮,距離灣區核心僅80公裡左右。總用地面積3500畝,總建築面積近百萬方。更難得的是其擁有的自然資源,集山、海、湖、泉、林於一體。

▲ 江門世茂碧海銀湖新月碼頭實景圖

大空間要有大規劃,面對這樣的項目,世茂海峽提出了大膽構想,他們要在這裡實現一種「未來理想生活」,涵括文化、健康、智能、服務等特點。那些在電影裡呈現的,或浪漫、或奇幻的場景將在這裡變為現實。

▲ 江門世茂碧海銀湖「未來生活場景」已初見雛形

項目設計之初,為實現對灣區未來生活的美好暢想,打造未來人們奇幻而又唯美的生活場景,世茂海峽設計團隊採用3D列印這個未來感十足的新科技,來助力此次項目整體設想的順利完成。

據了解,項目有多處場景運用到3D列印技術,如廊架入口處的落地花燈「盛夏星河」、雲朵廊架「璉雲」鞦韆、新月碼頭「海天一色」拱門、木質棧道「繁星」、水上平臺「雲之亭」、水岸連廊「星絡」家具、曲徑通幽等。

▲ 3D列印之《雲之亭》實景圖

為何非3D不可?據世茂海峽發展公司助理總裁兼設計管理部負責人彭小維介紹,3D列印技術相對於傳統的工業製造,有著高精緻度、高複雜度以及多鏤空、多曲面等特點。首先從設計層面,3D列印能更好地還原項目 「夢幻海上」的設計理念,以千奇百態的自然狀態呈現;其次在空間上,3D列印的產品與花境相互襯託,使整個空間的層次感更加立體,3D列印的高鏤空高複雜的呈現方式,有利於增加空間的豐富性、層次感、細節度,身臨其境便能感受到更強烈的視覺衝擊與夢幻體驗。

例如新月碼頭3D列印大型裝置「海天一色」,整組作品高10米,長5.9米,寬3米, 由5個高度遞進的連續雙曲面拱門組成, 表面採用大量的複雜漸變曲面紋理。為了實現這一夢幻設想,3D所使用的列印設備為目前國內最大的3D列印FDM設備,體型接近一臺中型貨車,24小時即可列印一臺整車。據了解,該設備在國內僅2臺,整個大型裝置列印5天拼裝2天即完工,可謂「魔幻現實」。

▲ 3D列印之《海天一色》拱門實景圖

「海天一色」以大海、浪花、雲朵與繁星為設計靈感,自下至上的花紋變化,從波瀾海面延展到廣闊的天空,漸變的孔洞宛如天上的繁星。通過多曲面、多維度的3D列印方式,將海浪的壯麗、波光粼粼的細美,一一還原在設計形態當中,那優美自然的曲線、精緻繁複的細節,令觀者無不驚嘆。有光的時候,物體表面紋理上會出現漸變光影,形成海天一色的景象,給人一種面朝大海、仰望星空的壯闊觀感。

在傳統製造無法以最完整的方式還原高度扭曲及多曲線的造型的情況下,3D列印技術通過其製造優勢,百分百還原了設計的初衷,使整個設計造型渾然一體、瑰麗磅礴。

▲ 3D列印裝置之《星絡》

又比如水岸連廊中的「星絡」3D列印作品,將銀河光帶作為設計元素,夜晚銀河光帶與閃閃繁星相互輝映,抽象幻化成交織紋樣,在燈光光影的依託下,星河的脈絡在環境中漸漸浮現,並使光影的效果與環境融為一體,交相輝映,使觀者好似身處銀河之上、宇宙之中,探尋繁星之美。

名為「盛夏星河」的落地花燈,應用的是3D列印中Multi-Jet Fusion技術,以尼龍作為列印的主要材料,相對於早一代技術而言,成型精度更高,可以達到20微米;速度也更快,是目前市場上成型速度最快的一種技術形式,整件作品僅用了十幾個小時就完成了列印。

▲《盛夏星河》落地花燈實景圖

隨著燈光顏色不斷變幻,仿佛璀璨星光從鏤空花瓣中散逸在夜空中。當點點星光接連成片,便匯聚出夏日最璀璨的星河,那麼遠,又這麼近。

正是因為3D列印的優勢,才能用如此富有張力而不失優美的線條,使整個作品與環境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的韻律之美。

3D列印房屋將成為「新核」

世茂海峽做了典範

世茂海峽將3D列印技術在碧海銀湖上的應用,不僅打破了傳統建築行業軟裝的單一性,同時也開啟了建築產品定製化、個性化的時代,能夠更好地將不同個性的風格帶入到建築行業內。

據了解,江門世茂碧海銀湖的景觀示範區,是目前國內使用3D列印技術佔地面積最大的,也是國內使用3D列印產品品類及數量最多的。項目正在就這兩點申報國內吉尼斯之最獎項。

實際上,「3D列印房屋」技術自2013年問世以來,因「建築材料」及「列印工序」等問題,一直無法實現真正的「商用化」。世茂走在前列的動作,給行業提供了可參考的典範。

在建築領域,3D列印主要應用於室內外主題的包裝、幕牆、硬裝、軟裝、景觀雕塑等細分領域。在這個萬億級需求的細分市場,客戶需求均為定製居多。而與傳統工藝相比,3D列印有其獨特優勢,如定製性強、施工周期短、節省材料、降低成本、相對環保等特點。

比如,使用傳統工藝最少需要2-3個月的交付時間,3D快速列印可以縮短至1個月左右。特別是「文旅地產」項目的開發,這些項目多以佔地面積數千畝的「特色小鎮」的形式開展,施工過程中需要龐大的施工團隊及成本投入。「3D列印房屋」技術,不僅能更好的匹配購房者 「差異化」消費訴求,縮短地產項目的營銷周期,還節約了資源且更加環保。

▲江門世茂碧海銀湖項目所採用的HP Jet Fusion 3D 4200 列印解決方案,顛覆功能部件的成型和生產方式,即便列印作業已開始,仍可追加緊急任務所需的額外部件

目前房地產業所採用的3D列印成品,大多數都是應用在室內空間的裝飾或小型雕塑,因為其採用的SLA光敏樹脂或FDM方式的PLA材料,會在強紫外線的條件下分解變形、變脆,而江門世茂碧海銀湖項目,創造性地使用了新型PC複合材料、ASA等高性能材料,使3D列印作品在戶外環境下的應用得到了保證。

另外,項目採用了以5軸工具機為基礎的大尺度的FDM列印方式,通過實時控制列印流速、溫度,來實時監控列印過程,使作品列印的全過程能夠被實時記錄下來,同時採用智能銑削,使列印出來的作品表面更加光潔,細節更加細緻。

此次項目中高精度Multi-Jet Fusion技術也被大量的應用,既保證了作品戶外使用的耐久度與強度又保證了精緻度,也說明3D列印技術更適合運用於有著大面積戶外空間的文旅項目當中。

世界化工巨頭科思創亞太區3D列印負責人王伊芳對此表示,江門世茂碧海銀湖在景觀區大面積使用3D列印產品,在行業內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使得3D列印技術進一步體現了「科技賦能」及「商業變現」的價值,或將引領中國文旅地產IP「新核」。

科技賦能

世茂海峽助力建築數位化發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快,中國地產正在由「製造」向「智造」轉變。

世茂海峽作為中國第一地區公司,也在不斷用科技為項目賦能。比如藉助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提高建築業精細化管理水平。日前,世茂海峽發展公司宣告BIM技術已在深圳坪山世茂廣場項目全面應用。

▲ BIM總體實施思路

▲ 坪山世茂廣場二期機電專業設計圖紙核查報告

深圳坪山世茂廣場項目,在設計之初就引入了BIM技術,通過BIM技術實現對圖紙質量的把控、可視化模擬,幫助實現精細化管控,讓項目的建設盡在掌控之中,避免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返工等情況,保質高效地推進項目建設。

深圳坪山世茂廣場項目基於施工圖模型構建,分別進行設計校核報告、碰撞檢測、淨空分析等應用。通過對各個專業間圖紙之間的完整性、匹配性問題進行核查,對圖紙的錯、漏、碰、缺問題進行檢查,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反饋給招標人和設計單位,並以三維可視化模式詳細說明設計缺失內容並匯總。

▲深圳前海世茂大廈實景圖

除了坪山世茂廣場項目,位於深圳前海的世茂大廈也憑藉BIM應用實現複雜工程的建造。該建築樓體形態造型複雜,通過運用BIM技術很好解決了空間布局、淨高控制、機電及結構優化等問題,全球首創內外收分式設計,並實現外幕牆+結構雙螺旋形態,使項目呈現45°完美曲線。

廣東省房協會長王韶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粵港澳三地必將迎來更多政策利好,有著巨大的發展活力和空間,為國家經濟穩定繁榮和房地產業帶來持續發展動力!

房地產企業應如何順應大灣區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典範要求?「唯堅持『科技+文化+生態』才能實現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這也是房企未來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世茂海峽敢於開拓創新,通過整合多元優質科技資源,大力推動企業和項目信息化、在線化、智能化建設服務,不斷為自身發展注入創新科技,極大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極具人居體驗,為我國房地產行業率身垂範,引領房地產業實現數位化智慧化轉型升級。」王韶認為。

不管是江門世茂碧海銀湖的3D技術應用,還是深圳坪山世茂廣場等項目的BIM技術推行,世茂海峽作為集團的先鋒旗幟和創新模式試驗田,始終承擔著發展集團創新性業務和多元業務布局的角色。其對城市需求的深度了解,將科學技術融入人居的完美應用,以及打造美好社區方面的種種,也進一步詮釋了世茂持續深化區域深耕戰略,其賦能灣區城市發展的理念,亦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甚至中國城市的發展格局,樹立起矚目的先行標杆。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世茂海峽深度賦能大灣區,奮楫揚帆再起航
    世茂將多元業務發展模式命名為「大飛機戰略」,以多元業態經營及核心資源整合的多重優勢,高質高速向上騰飛,在「城市運營者」的基礎上,繼續疊加升級到「為城市賦能」的新角色。世茂海峽,則成為集團「大飛機戰略」的全面先行者,在灣區形成超級項目、地標綜合體、文旅大盤、全周期住宅、商業管理、酒店運營、都會娛樂、文化產業、科技產業、教育產業等多元發展模式。
  • 大灣區 正豐茂|世茂海峽承集團基因 揚多元旗幟
    多元賦能灣區 給時代的答案 在大灣區,世茂海峽的每一座標杆作品,都立足城市可持續發展,探索用戶生活方式演進。 多業態齊備的能力,讓世茂海峽得以因地制宜,去為灣區各城市所需落位配套,順勢而為,把世茂大飛機戰略融入城市發展的脈絡中,給出賦能灣區的答案。
  • 締造·賦能·進階|「2020世茂海峽·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發布會...
    2020年,是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元年,灣區發展進入全新階段。大灣區作為我國民營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是港澳參與國內循環的重要切入點,將成為中國經濟提質升級的主場,促進三地融合和民營企業轉型發展,對大灣區具有重要意義。
  • 江門世茂碧海銀湖斬獲美國建築大師獎,先行標杆賦能灣區使命
    2019年江門的旅遊接待人數增速和旅遊收入增速均位於大灣區首位,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隨著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旅遊需求的升級正在向「旅居」需求轉變,度假經濟正在向「住假」經濟轉型。在這個作品中,世茂海峽將對城市責任的積極思考,與灣區用戶的生活理想結合在一起,重新定義大灣區住假生活方式,打造住假生活範本。不斷創新行業標準,才能讓夢想照進現實自然與科技的和諧,是灣區未來生活重要標誌之一。
  • 穿越周期 世茂海峽「雙輪驅動」突破千億規模
    聚焦核心戰場 深度賦能大灣區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地實施,大灣區進入發展元年。呂翼表示:「大灣區的發展模式與世茂集團在灣區的夢想與責任高度契合。世茂集團集30餘年的運營經驗,將重要資源、核心力量全方位地投入到大灣區,將其打造成為集團未來發展和全力深耕的核心區域。」  2019年世茂海峽確立深耕大灣區戰略;2020年進一步擴張灣區版圖,將5000億元貨值的近一半投入灣區,以超40盤布局覆蓋區域核心市場,憑藉充裕的優質土儲及標杆性戰略項目,全域化、多元化賦能大灣區。
  • 世茂海峽以地標酒店,賦活武夷山世界遺產
    依託資源整合的能力優勢,世茂海峽邀請了此前擔任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室內設計的CCD香港鄭中設計事務所 ,操刀設計酒店新中式內裝。同時在酒店的199間客房中,都配置小茂智能控制系統及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在高端酒店臉譜化的今天,世茂海峽為武夷山營造出一個融合東方與現代,自然與居住的旅居目的地,引領城市魅力生活方式的不斷升級。
  • 「中國第一地區公司」世茂海峽的文旅運營方法論
    這與世茂一直提倡的「用戶思維」不謀而合。世茂海峽自2017年專門成立了延展業務中心,作為其文旅項目的運營與發展的中樞,通過連結資源、構建場景、賦能美好,實現「以人為本的度假生活場」的美好願景。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地,第四座世界級灣區風起雲湧。世茂碧海銀湖所處的銀湖灣濱海新城,是承接大灣區產業轉型、具備濱海旅遊發展潛力的核心地塊,且毗鄰港澳,與珠海隔海相望。
  • 世茂海峽以跨時代地標深耕灣區 顛覆城市想像力
    前海經歷10年發展,在一片灘涂上迅速崛起,摩天大樓拔地而起,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為數不多的金融中心。而在這璀璨群星中,一座旋轉地標成為前海最矚目的明星。它屹立前海之巔,刷新了城市天際線,引領著整個大灣區不斷向前。世茂前海中心,以世界影響力的核心引擎,開啟大灣區新的篇章。
  • 攜手阿里雲,世茂深圳首個阿里雲AI智慧社區發布擎領未來人居走向
    ;當因為一場疫情,傳統的置業需求無法再填滿高淨值人群的人居渴望,世界財富人群對前沿科技的需求同步出現爆發式增長時……如何以平行時代的先瞻目光,緊跟時代未來主流走向,助力灣區向前發展,推動時代人居恢弘進化,造就世界影響力人物恆睞的永恆磁場?
  • 聚合賦能 助力中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城市產業競爭力專家研討會
    會議就助力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賦能城市產業競爭力的目標、內容、途徑和方法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會議明確了中國城市產業競爭力賦能聯盟 「搭平臺、聚資源、注能量」 的目標定位。在持續近六個小時的中國城市產業競爭力研討會上,桐鄉市領導分別就桐鄉市和烏鎮鎮經濟產業發展情況作介紹,並歡迎各界專家就桐鄉市和烏鎮鎮轉型升級發展出謀劃策。
  • 「上海灣區」疊加「LINE計劃」 看金山如何轉型升級
    新華網上海1月15日電(記者趙逸赫 李榮)破解發展難題,勇闖「無人區」,走出新路子。上海市金山區宣布,將全力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確立高質量發展的「LINE計劃」,推動轉型升級,以全新的形象提升城市能極和核心競爭力。
  • 以數字科技賦能產城融合發展
    「新建元數科」吹響全面進軍數字科技領域號角蘇報訊(駐園區記者 肖瑤)為緊跟數位化發展主流趨勢,助力蘇州率先建成全國「數位化引領轉型升級」標杆城市,日前,新建元控股集團旗下專注於數字科技業務的「蘇州新建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蘇州新建元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建元數科」),以更創新的發展思路、更清晰的戰略定位、更聚焦的業務板塊、更拼搏的衝刺速度,吹響全面進軍數字科技領域的號角。
  • 黨團引領、科技賦能、創新發展!蘇州市產業園發展促進會一周年慶典...
    /產業園促進會秘書長沈源做一周年工作匯報抓發展首先必須強黨建,以黨建引領,凝心聚力謀求發展實效。加快構建黨建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立體式「紅色矩陣」,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服務效能。應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周邊壓力,為確保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必須主動創新求變,用好用足剩餘空間,推動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調整經濟結構、提升城市形象。為此,市產業園促進會組織行業力量,聯合產業園區、科技龍頭企業、高校、資本、產業服務商共同打造「新型都市工業發展中心」。
  • 中國移動發布5G+賦能灣區產業計劃
    中國移動發布5G+賦能灣區產業計劃 2020-09-24 21:14:24 嶽毅 攝   中新網深圳9月24日電 (記者 索有為)中國移動5G+賦能大灣區產業發展大會9月24日在深圳舉行,全國5G生態鏈上下遊代表出席活動。金融、網際網路、工業、交通、能源、醫療、教育、智慧政務等多個重要領域和支柱產業的130多家知名單位企業共商5G融入千行百業、推動數字經濟的創新路徑,中國移動5G+賦能灣區產業計劃在會上發布。
  • 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縱橫發展,世茂以夢為馬打造藍精靈樂園
    當今世界,科技日異月新,以人工智慧、量子信息、5G、物聯網、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術不斷湧現,AR、VR、AI等先進技術逐步應用於實踐,推動各行業不斷轉型升級。11月,樂園接待客流逾65萬人次,開園半年所取得的成績可以看出科技賦能主題公園助推客流量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
  • 科技賦能房企升級,智能化打造行業新生態
    房企緊隨國家「智能+」發展戰略,深化行業轉型升級,利用科技手段,加速地產智能化布局,打造差異化產品與服務,實現企業的穩定發展。藍光發展制定產業、財務資本化、科技三核推動型的戰略架構,推進企業數位化轉型;金科集團以科技為先導,圍繞「四位一體」協同發展戰略,借道大數據智能化,實現升級再造。
  • 跨越千億關口,世茂海峽重新定義地區公司
    在世茂集團執行董事、世茂海峽發展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呂翼看來,目標與精神、改革與執行、機遇與反思,這些是世茂海峽能突破千億銷售規模的關鍵因素。 我們認為,世茂海峽本身具備了強大的產品力優勢,一家公司自我革新與進化的組織能力也十分突出,能夠不斷提升運營效率,將戰略輸出為業績。
  • 「六邊形戰士」世茂海峽:上交千億成績單全面領先福建
    ,入眼便能見世茂在雲端天際。這個時期,世茂海峽走出福廈泉舒適圈,在多地政府招商引資的政策下,參與城市建設,用一個個超級大盤為城市賦能。典型如世茂海峽耗資200億打造的大規模綜合體石獅摩天城,這個集商業、住宅、娛樂、辦公、樂園為一體的超級大盤成為石獅的「城市客廳」。還有佔地2000多畝的世茂御龍灣,「一半住宅一半湖」,全新書寫了晉江廣場文化的腳本。
  • 數位化賦能園區轉型升級,中雲科技赴長興參觀考察
    參觀結束後,中雲科技總裁常伽迎、常務總裁章正卯、總顧問林汐一行與園區方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友好交流。中雲科技總裁常伽迎詳細介紹了中雲科技的創立背景、目前的經營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並就智慧園區的改造、數據中心的建設、數位化轉型表述了對園區發展的未來展望。
  • 世茂海峽:全面整合優勢資源,重塑以用戶為中心的供應鏈體系
    頭部地產企業加速奔跑,行業集中化趨勢下,優秀的企業仍需要更多的優質供應商資源,以滿足未來發展。與之相應的,是企業對於供方的更精細的管控,更深入的戰略合作——從機械的甲乙關係變成「同行者」。與優秀供應商深度捆綁,把產品品質做到極致,把精細運營做到極致,是城市精耕時代的大勢所在。2021年1月5日,新晉千億的世茂海峽發展公司召開了年度供應商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