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2020-12-15 中國文明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中小學校園以夯實中華文明的基石是目前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要把它作為固本工程和鑄魂工程來抓。優秀的晉商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走進中小學校園,是我省中小學教書育人、文化育人的必然選擇。

  文化育人是教育的精髓與靈魂。晉商文化是明清時期山西商人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文化上的綜合體現,裡面蘊含著豐富的立德、育智、健體、促美、康心等育人思想,對現在中小學生全面發展教育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比如說,晉商的愛國恤民、誠實守信等思想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晉商的自信自律、堅忍不拔等人格品質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心理素養,晉商在金融、建築、美學等方面的獨特貢獻也有助於激發學生多門學科的學習興趣並提升他們的美學素養等。總之,將晉商文化中的精華內容引進中小學校園,可以有效啟迪中小學生的智慧、涵養其良好的人格,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

  建設富有特色的晉商校園文化氛圍。校園文化對學生身心發展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建設富有晉商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具體到各地中小學就是要根據自己的現實條件,引進適合本校的晉商倫理文化、楹聯文化、建築文化、家風文化等具體的文化形態及內容,形成一個學生願意學習、體驗與交流傳統文化的環境。如學校可以通過設置晉商文化教研項目、組建晉商文化興趣小組、舉辦「晉商文化節」等活動,形成較為濃厚的晉商文化研學氛圍,使學生的心性得到潛移默化的有效涵養。

  充分依託家鄉資源,開發晉商文化的校本課程。對於三晉大地的中小學來說,底蘊深厚的晉商文化就是其取之不盡的校本課程資源。因此,學校要依託家鄉資源,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設各種晉商文化的相關校本課程。比如說,開發晉商大院楹聯、詩歌等文學類課程,開設大院結構、磚雕石雕等建築藝術類課程與美學課程,開設晉商興衰史、晉商茶道、晉商足跡等歷史地理類課程等等。學生們對家鄉本就有親切感,對由故鄉文化中生成的校本課程也喜聞樂見,自然容易獲得良好的育人成效。

  將優秀的晉商文化有機地融入課堂教育教學中。課堂是文化育人的主陣地。在晉商文化進校園活動中,學校要注重在國家教材中挖掘、在校本教材中提升,在各門學科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把弘揚優秀文化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把晉商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比如說美術課教學教師就可以把晉商大院中石雕、楹聯、碑帖等眾多藝術瑰寶有機地滲透進來,使學生掌握美術知識的同時也充分感受到晉商文化的魅力。

  加強教師包括優秀晉商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素養。教師是文化育人的關鍵所在。要讓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取得成效,必須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全面提升教師包括優秀晉商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素養。首先,要讓廣大教師充分認識到自己形成深厚傳統文化素養的重要性,從教材實際出發將傳統文化寓於課程講授之中,做到普適性知識教育與優秀晉商文化的有機滲透,使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行動落到實處。此外,教師要主動汲取優秀晉商文化中教育思想,通過實地考察、查閱文獻、參與課題等途徑,發掘整理出對自己專業成長有益的晉商文化教育思想的精華,將其有效應用到自己的教書育人、文化育人中去。同時,教師應積極參與有關優秀晉商文化方面的研究,通過研究和闡釋優秀晉商文化,豐富自己的教育學專業素養和文化素養。

  組織師生到明清晉商故裡進行調研學習。優秀晉商文化進校園重在實踐,必須以活動為主渠道。學校可以帶領學生到明清晉商故居和他們的字號商鋪等遺蹟去進行調研學習。比如說,開發由語文、品德、歷史、地理、美術等多學科內容相融合的研學課程,舉辦「晉商文化研學之旅」活動,帶學生去日升昌票號感受晉商匯通天下的志向及金融成就,去喬家大院感受晉商的誠實守信、以義制利……總之,通過現場調研學習,讓學生受到生動活潑的傳統文化教育,在了解祖先艱苦創業史及輝煌成就的同時,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立志建設家鄉的積極情感。

  將明清晉商優良的家風家教通過親職教育傳遞給家長。明清晉商曆五百年不衰,除了他們有卓絕的經商才能外,也與他們嚴以修己、和以待人、誠以經商、義以制利等優良的家風家教密不可分。教師在了解明清晉商文化並掌握其良好的家風家教思想後,可以把這些晉商文化中的優秀家教思想作為家長親職教育的寶貴資源加以充分應用。比如,榆次常家等晉商家族有哪些優良家風,他們是如何通過嚴格家規、言傳身教、環境薰染等方法教子成才的,學校在進行親職教育時可以有意識地將其傳授給家長。由於明清晉商的事跡離現在並不是很遙遠,家長有所耳聞,聽起來往往更具親切感,心理上容易接受和認同。這樣,教師和家長的教育可以結合起來,使抽象的教育理論與身邊熟悉的實踐資源相結合,從而提高家庭教育成效。

  晉商文化進校園,就是要通過各種切實有效的方法途徑使傳統文化落地生根,讓優秀的晉商文化走近學生身邊、走進學生心裡,最終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作者智銀利為晉中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柴明霞為內蒙古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本文系晉中文化生態研究中心項目《文化心理學視野下明清晉中商人集體人格研究》(JZXY2014201);山西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明清時期晉商家風家教及其現代德育價值研究》(2017A49)的階段性成果。)

相關焦點

  • 戲曲進校園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來源:湛江日報-湛江新聞網9月2日晚上,由中共湛江市委宣傳部、湛江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湛江市教育局主辦的「2020年度戲曲進校園演出活動」在湛江第一中學舉行。這是新學年舉辦的第一場戲曲進校園活動。活動內容豐富精彩,湛江粵劇團副團長鄭建平為湛江一中的學生們講述粵劇的發展史、戲曲行當及戲曲服飾等專業知識,還有粵劇團當家花旦陳愛利老師為學生做水袖展示、名段折子戲欣賞等環節。活動最後還進行了戲曲知識搶答,活動主辦方湛江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還準備了具有湛江特色的文創產品作為小禮物獎勵現場回答的學生們,學生們踴躍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 煙臺市蓬萊區深度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近年來,煙臺市蓬萊區傳教融合,通過榜樣引領、道德模範典型進學校等活動,發揮模範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以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為載體,不斷完善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育人功效。一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生行為規範相結合。
  • 親近傳統文化 激發愛國熱情「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為創文助力
    9月17日,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文化蘭州·全民共享-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走進西固區西固城第一小學。 活動中,歌舞、相聲、武術等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節目讓全體師生們大飽眼福。西固城第一小學六年級一班學生喬靖淇告訴記者:「今天在學校就能看到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傳統節目,欣賞節目的過程中讓我了解到了我國傳統的戲曲、歌舞、武術還有相聲等藝術形式,學到了許多知識。我希望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多多進入我們的校園,讓學校的每一位同學都能感受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走進東崗小學 「美猴王」攪熱校園
    9月15日上午,作為「文化蘭州全民共享」系列活動之一,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在蘭州市城關區東崗小學生動開場。當傳統文化以更加接地氣的方式走進校園,走進孩子們,歡天喜地的掌聲和一張張笑臉讓文化浸潤的土壤變得更加有溫度,更加有熱度。 當天上午,活動以開場歌曲《不忘初心》進入主題,優美的旋律唱響校園,孩子們沉浸其中,感受藝術魅力。隨後,相聲《報菜名》《武魂》《猴王模仿秀》等節目令同學們大開眼界,小朋友們樂翻了天,表演結束後小朋友們還戀戀不捨:「猴哥你別走!」
  •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走進東崗小學「美猴王」攪熱校園
    9月15日上午,作為「文化蘭州全民共享」系列活動之一,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在蘭州市城關區東崗小學生動開場當傳統文化以更加接地氣的方式走進校園,走進孩子們,歡天喜地的掌聲和一張張笑臉讓文化浸潤的土壤變得更加有溫度,更加有熱度。 當天上午,活動以開場歌曲《不忘初心》進入主題,優美的旋律唱響校園,孩子們沉浸其中,感受藝術魅力。隨後,相聲《報菜名》《武魂》《猴王模仿秀》等節目令同學們大開眼界,小朋友們樂翻了天,表演結束後小朋友們還戀戀不捨:「猴哥你別走!」
  • 蘭州市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孩子們展笑顏
    9 月 15 日,作為「文化蘭州 全民共享」系列活動之一,「文化蘭州 全民共享」——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第一站在東崗小學開場。當傳統文化以生動的形式走進校園,孩子們純真的臉上綻放出笑顏,文化的浸潤更加滋潤了他們的心田。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目的是要將傳承優秀文化與打造辦學特色相結合,讓師生在審美中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推動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為創建文明城市助力出彩。
  •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孩子們盡展笑顏
    9月15日,作為「文化蘭州全民共享」系列活動之一,「文化蘭州全民共享」——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的第一站在東崗小學開場。後續活動將在全市範圍內選擇16所中小學、16個農家書屋,聘請專家7到10名,組織20場文化進校園、進農家書屋活動;聘請傳統文化表演團隊10個,每場活動時長1小時,包含集中授課、現場展演、交流互動等豐富的形式。□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華靜 攝
  • 推進傳統文化進校園 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很重要
    傳統文化進校園要做好3件事  要想在學校裡傳承好中華傳統文化,必須抓好3個關鍵措施  第一,老師的培養很關鍵。要讓各個學段的老師喜歡優秀傳統文化,能有這方面修養,開口就能「白日依山盡」。  第二,新編中小學教材中增加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特別是經典名篇的比重。
  • 第三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校長論壇在昆明舉行
    國學匯訊:2020年12月1日,第三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校長論壇在昆明市武成小學度假區華夏御府校區舉行,來自昆明萃智教育集團、武成小學度假區華夏御府校區、國學匯、海貝中英文小學、雲南大學、大理大學、新華衛視、雲南道德大講堂、悅古道今讀書慧、雲南中道創業就業基金會、繼光書院、深圳市書童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濟源市濟水中心學校等學校和傳統文化機構負責人約150多人一起參加了本次論壇
  • 民革婦青委將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提交提案
    中國網訊 據民革中央婦青委消息,5月11日至15日,民革中央婦青委副主任、民革四川省委會副主委曾蓉帶隊先後赴貴陽、曲阜、北京三地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課題進行調研。本次調研是民革中央婦青委2015年重點調研課題之一。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進校園研討會舉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月10日訊(記者 項佳楚)今天,以「鑄中國品格 擔時代大任」為主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進校園研討會在京舉辦。會議主辦方黃河出版傳媒集團與首都師範大學中國童蒙文化研究中心,聯合湖南教育出版社等五家出版社,共同推出《中國品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系列圖書,同時提出「鑄中國品格,強文化基因,厚植中國之制的人文土壤」的倡議。
  •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一批校園小詩人、小作家湧現
    (記者王暢彤攝)原標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一批校園小詩人、小作家湧現新疆網訊(記者王暢彤)隨著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推進,烏魯木齊各中小學的校刊、校報、國學社、經典誦讀班越來越多。市2小、14小、35小、54中、109中學,都開設了相關社團與刊物,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為同學們提供學習與展示的平臺,湧現出來許多校園小詩人和小作家。
  • 傳統戲曲文化進校園
    來源:東麗區融媒體中心 翟鑫彬 韓麗  編輯:黃敬 日期:2020-08-14  日前,天津河北梆子劇院的演員走進鑑開中學,為師生表演了河北梆子名劇選段,傳承發展戲曲藝術,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戲劇進校園活動使學生們加深了對傳統戲曲文化的了解,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皮影戲走進小學課堂
    圖為市第76 小學的學生正在體驗皮影戲。4月26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陝西華縣東陽鄉農民魏金全來到市第76 小學,為學生們表演皮影戲。魏金全老師用皮影戲的形式,講述了成語按圖索驥的故事,孩子們在臺前笑得前仰後合。幕後,一個個人物道具在老師的操作下,活靈活現。市第76 小學王裕城第一次看到皮影戲,他說,用左手和右手配合起來就能講述一個故事,感覺非常的神奇。
  • 天津分會場:文化浸潤的力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
    他完全被中華文化所折服,對中華禮、義、孝、敬有了更多理解。我深深感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是非常必要的。」11月27日,在全國政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天津分會場,天津市河西區湘江道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劉曉琳說,孩子在學校每周學習古詩文、背誦詩詞、學唱京劇選段,學習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正能量,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 平輿:戲曲進校園 傳統文化「潤」童心
    駐馬店日報訊(通訊員 王 政)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的傳播和普及,豐富在校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7月28日下午,平輿縣絲弦道非遺傳承保護中心走進平輿一中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將戲曲藝術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讓青少年近距離接觸戲曲文化,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共200多名師生參加了活動。
  •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論壇成功召開
    黨和國家非常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號召將傳統文化教育貫穿國民教育的始終,並大力倡導將宣傳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豐富拓展校園文化的重要手段。因而,如何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成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方針政策、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深入開展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
  • 三門峽市實驗中學:戲曲進校園 傳統文化潤心田
    推動戲曲進校園,是傳承、繁榮、發展戲曲藝術的重要舉措。三門峽市實驗中學長期大力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讓全校師生了解戲曲,感悟戲曲魅力,提高學生戲曲素養,推動戲曲文化傳承發展。9月14日下午,三門峽市蒲劇院青年蒲劇團2020年「戲曲進校園」走進市實驗中學,通過演出的方式,為七年級全體師生上了一節生動的傳統戲曲文化課。下午兩節課後,七年級學生在學校政教處的組織下有序地排隊入場,演出開始前,馬校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深入淺出地為學生們介紹了蒲劇的歷史脈絡、流行區域和聲腔特點,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對戲曲的熱愛和興趣,演出在一陣陣緊鑼密鼓的鑼鼓聲中拉開了序幕。
  • 秦州區文化館「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走進太京鎮窩...
    在秦州區文化館組織的「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現場,窩駝學校孩子們剪剪紙、練書法、畫國畫、彈古琴,好不熱鬧。在活動啟動儀式上,太京鎮窩駝學校校長黃應軍說:「學校是文化的聚集地,傳統文化和非遺文化走進窩駝學校,必將在傳統藝術薰陶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和人文情懷,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掀起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
  • 徐聞縣圖書館舉辦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公益講座
    講座現場徐聞視窗訊7月15日,徐聞縣圖書館在下洋鎮中心小學舉辦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公益講座講座邀請縣教育局劉春柳老師為同學們上了一堂品讀雷州歌謠的課程,讓雷州歌謠走進校園,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講座上,劉春柳老師以「像唐詩宋詞一樣美的半島歌謠」為主題,帶著同學們一起品讀流傳在雷州半島上古老的經典歌謠,給同學們解讀了這些雷州歌謠的意思和講述了歌謠背後的故事,讓同學們循著歌謠的美麗詩思,了解雷州半島獨特的文化魅力。特別是讓同學們通過品讀雷州歌謠,了解歌謠蘊含的精神內涵,學會處事做人,孝敬長輩,以及引導同學們發奮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