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中小學校園以夯實中華文明的基石是目前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要把它作為固本工程和鑄魂工程來抓。優秀的晉商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走進中小學校園,是我省中小學教書育人、文化育人的必然選擇。
文化育人是教育的精髓與靈魂。晉商文化是明清時期山西商人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文化上的綜合體現,裡面蘊含著豐富的立德、育智、健體、促美、康心等育人思想,對現在中小學生全面發展教育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比如說,晉商的愛國恤民、誠實守信等思想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晉商的自信自律、堅忍不拔等人格品質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心理素養,晉商在金融、建築、美學等方面的獨特貢獻也有助於激發學生多門學科的學習興趣並提升他們的美學素養等。總之,將晉商文化中的精華內容引進中小學校園,可以有效啟迪中小學生的智慧、涵養其良好的人格,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
建設富有特色的晉商校園文化氛圍。校園文化對學生身心發展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建設富有晉商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具體到各地中小學就是要根據自己的現實條件,引進適合本校的晉商倫理文化、楹聯文化、建築文化、家風文化等具體的文化形態及內容,形成一個學生願意學習、體驗與交流傳統文化的環境。如學校可以通過設置晉商文化教研項目、組建晉商文化興趣小組、舉辦「晉商文化節」等活動,形成較為濃厚的晉商文化研學氛圍,使學生的心性得到潛移默化的有效涵養。
充分依託家鄉資源,開發晉商文化的校本課程。對於三晉大地的中小學來說,底蘊深厚的晉商文化就是其取之不盡的校本課程資源。因此,學校要依託家鄉資源,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設各種晉商文化的相關校本課程。比如說,開發晉商大院楹聯、詩歌等文學類課程,開設大院結構、磚雕石雕等建築藝術類課程與美學課程,開設晉商興衰史、晉商茶道、晉商足跡等歷史地理類課程等等。學生們對家鄉本就有親切感,對由故鄉文化中生成的校本課程也喜聞樂見,自然容易獲得良好的育人成效。
將優秀的晉商文化有機地融入課堂教育教學中。課堂是文化育人的主陣地。在晉商文化進校園活動中,學校要注重在國家教材中挖掘、在校本教材中提升,在各門學科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把弘揚優秀文化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把晉商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比如說美術課教學教師就可以把晉商大院中石雕、楹聯、碑帖等眾多藝術瑰寶有機地滲透進來,使學生掌握美術知識的同時也充分感受到晉商文化的魅力。
加強教師包括優秀晉商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素養。教師是文化育人的關鍵所在。要讓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取得成效,必須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全面提升教師包括優秀晉商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素養。首先,要讓廣大教師充分認識到自己形成深厚傳統文化素養的重要性,從教材實際出發將傳統文化寓於課程講授之中,做到普適性知識教育與優秀晉商文化的有機滲透,使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行動落到實處。此外,教師要主動汲取優秀晉商文化中教育思想,通過實地考察、查閱文獻、參與課題等途徑,發掘整理出對自己專業成長有益的晉商文化教育思想的精華,將其有效應用到自己的教書育人、文化育人中去。同時,教師應積極參與有關優秀晉商文化方面的研究,通過研究和闡釋優秀晉商文化,豐富自己的教育學專業素養和文化素養。
組織師生到明清晉商故裡進行調研學習。優秀晉商文化進校園重在實踐,必須以活動為主渠道。學校可以帶領學生到明清晉商故居和他們的字號商鋪等遺蹟去進行調研學習。比如說,開發由語文、品德、歷史、地理、美術等多學科內容相融合的研學課程,舉辦「晉商文化研學之旅」活動,帶學生去日升昌票號感受晉商匯通天下的志向及金融成就,去喬家大院感受晉商的誠實守信、以義制利……總之,通過現場調研學習,讓學生受到生動活潑的傳統文化教育,在了解祖先艱苦創業史及輝煌成就的同時,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立志建設家鄉的積極情感。
將明清晉商優良的家風家教通過親職教育傳遞給家長。明清晉商曆五百年不衰,除了他們有卓絕的經商才能外,也與他們嚴以修己、和以待人、誠以經商、義以制利等優良的家風家教密不可分。教師在了解明清晉商文化並掌握其良好的家風家教思想後,可以把這些晉商文化中的優秀家教思想作為家長親職教育的寶貴資源加以充分應用。比如,榆次常家等晉商家族有哪些優良家風,他們是如何通過嚴格家規、言傳身教、環境薰染等方法教子成才的,學校在進行親職教育時可以有意識地將其傳授給家長。由於明清晉商的事跡離現在並不是很遙遠,家長有所耳聞,聽起來往往更具親切感,心理上容易接受和認同。這樣,教師和家長的教育可以結合起來,使抽象的教育理論與身邊熟悉的實踐資源相結合,從而提高家庭教育成效。
晉商文化進校園,就是要通過各種切實有效的方法途徑使傳統文化落地生根,讓優秀的晉商文化走近學生身邊、走進學生心裡,最終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作者智銀利為晉中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柴明霞為內蒙古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本文系晉中文化生態研究中心項目《文化心理學視野下明清晉中商人集體人格研究》(JZXY2014201);山西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明清時期晉商家風家教及其現代德育價值研究》(2017A49)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