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分會場:文化浸潤的力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

2020-12-19 瀟湘晨報

「孩子代表學校參加區級古詩文吟誦比賽獲得了個人一等獎,一則《嶽陽樓記》吟誦過後,孩子似乎沉浸在詩人渲染的壯麗景象中,臉上洋溢著激動與自豪。他完全被中華文化所折服,對中華禮、義、孝、敬有了更多理解。我深深感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是非常必要的。」11月27日,在全國政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天津分會場,天津市河西區湘江道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劉曉琳說,孩子在學校每周學習古詩文、背誦詩詞、學唱京劇選段,學習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正能量,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是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重點任務。天津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納入教育改革發展總體規劃,制定與實施相關政策措施,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推動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啟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計劃」、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等政策措施,通過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引導廣大學生「進頭腦」。

天津教育部門指導學校主動開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教育課程,通過經典誦讀、詩詞講解大賽等「第二課堂」,發揮在線課堂、同步課堂、微課堂作用,引導學生了解、熱愛、認同傳統文化。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開展傳統戲曲走上電視、手機客戶端等,豐富了學生居家學習生活。

但在各學段教育中,師資隊伍傳統文化素養參差不齊,成為優秀傳統文化「三進」工作的一個「瓶頸」問題。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金永偉直言,師範類院校專業師資培養存在短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沒有有效覆蓋到各學科教師培養的教學計劃之中,導致部分師範生特別是理工科教師傳統文化素養不足,未能在日常教學和行為舉止中對學生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各級各類學校在崗師資也存在短板,需要多渠道補充和提升。

在金永偉看來,各級師範教育中要明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納入通識教育必修課。鑑於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中音體美專業師資普遍不足,特別是農村地區學校更加匱乏的現狀,教育部門要進行頂層設計,系統規劃,重點加大音體美等專業課程師資的培養,開足藝術類課程。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天津市政協針對天津教育事業全面發展持續開展多維度調研建言資政。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歷時5個月,按照市委點題,天津市政協圍繞教育政治性、公平性、針對性、開放性、漸進性展開深入調研,形成近7000字的高質量調研報告,針對性強、建議務實管用,得到了全國政協和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評價。其中關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思政教育體系,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新時代的公民道德建設等具體建議促進了天津市相關工作的推動。

【來源:人民政協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各級師範教育的通識必修課
    央視新聞 圖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消息,全國政協27日在京召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從堅定文化自信高度認識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的重大意義,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整體設計和分類施策相統一、內容優化和形式創新相統一、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統一,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心田,培養富有文化自信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 政協遠程協商會為優秀傳統文化「三進」建言 中宣部教育部等多部長...
    近日,全國政協召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11位政協委員在全國政協機關和天津、山東、湖南4個會場同步議政建言。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納入相關規劃、推薦非遺傳承人走進課堂參與教學、館校聯合研發課程教材等議題備受關切,得到與會政協委員們熱議。
  • 教育部正式發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
    在去年11月全國政協召開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而今年一開年就等到了教育部的正式發文。在2021年1月8日,教育部正式發文,印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的基本原則、總體目標、主要內容、載體形式、學段和學科要求等,做了統籌設計和科學安排
  • 煙臺市蓬萊區深度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近年來,煙臺市蓬萊區傳教融合,通過榜樣引領、道德模範典型進學校等活動,發揮模範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以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為載體,不斷完善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育人功效。一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生行為規範相結合。
  • 民革婦青委將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提交提案
    中國網訊 據民革中央婦青委消息,5月11日至15日,民革中央婦青委副主任、民革四川省委會副主委曾蓉帶隊先後赴貴陽、曲阜、北京三地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課題進行調研。本次調研是民革中央婦青委2015年重點調研課題之一。
  • 秦州區文化館「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走進太京鎮窩...
    在秦州區文化館組織的「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現場,窩駝學校孩子們剪剪紙、練書法、畫國畫、彈古琴,好不熱鬧。在活動啟動儀式上,太京鎮窩駝學校校長黃應軍說:「學校是文化的聚集地,傳統文化和非遺文化走進窩駝學校,必將在傳統藝術薰陶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和人文情懷,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掀起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
  • 第三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校長論壇在昆明舉行
    國學匯訊:2020年12月1日,第三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校長論壇在昆明市武成小學度假區華夏御府校區舉行,來自昆明萃智教育集團、武成小學度假區華夏御府校區、國學匯、海貝中英文小學、雲南大學、大理大學、新華衛視、雲南道德大講堂、悅古道今讀書慧、雲南中道創業就業基金會、繼光書院、深圳市書童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濟源市濟水中心學校等學校和傳統文化機構負責人約150多人一起參加了本次論壇
  • 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孩子們的心靈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創作著只屬於他們自己的中秋詩句,同時用無紡布、剪刀、膠水、紐扣等,製作出一幅幅美麗的中秋畫卷……  連日來,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秋節來臨為契機,瀋陽市的中小學校紛紛以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活動讓學生們走進中秋、感受中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
  •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從推動中華民族現代化進程的長遠戰略高度,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嶄新的時代內涵。可以預期,在廣大青少年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於當前和未來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必將產生明顯而深遠的影響。第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助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論述過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問題,並明確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的中國方案。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進校園研討會舉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月10日訊(記者 項佳楚)今天,以「鑄中國品格 擔時代大任」為主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進校園研討會在京舉辦。會議主辦方黃河出版傳媒集團與首都師範大學中國童蒙文化研究中心,聯合湖南教育出版社等五家出版社,共同推出《中國品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系列圖書,同時提出「鑄中國品格,強文化基因,厚植中國之制的人文土壤」的倡議。
  • 教育部:科學安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
    ,教育部印發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和《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以下簡稱「兩個指南」),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的基本原則、總體目標、主要內容、載體形式、學段和學科要求等,做了統籌設計和科學安排,強調素養導向、系統規劃和全科覆蓋。
  • 【理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 讓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中小學校園以夯實中華文明的基石是目前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要把它作為固本工程和鑄魂工程來抓。優秀的晉商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走進中小學校園,是我省中小學教書育人、文化育人的必然選擇。
  • 雷鳴強:關於加強和改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程教學工作的建議
    近年來,各地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程教學工作方面,創造了許多鮮活有效的經驗和案例,但仍存在四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精神傳承」與「技藝傳承」的脫節問題。優秀傳統文化進課程教學,文化精神傳承是內核、靈魂,文化技藝傳承是載體、血肉。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皮影戲走進小學課堂
    圖為市第76 小學的學生正在體驗皮影戲。4月26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陝西華縣東陽鄉農民魏金全來到市第76 小學,為學生們表演皮影戲。魏金全老師用皮影戲的形式,講述了成語按圖索驥的故事,孩子們在臺前笑得前仰後合。幕後,一個個人物道具在老師的操作下,活靈活現。市第76 小學王裕城第一次看到皮影戲,他說,用左手和右手配合起來就能講述一個故事,感覺非常的神奇。
  • 教育部一號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是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魂育人功能,落實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系統化、長效化、制度化的重要舉措。  (一)堅持正確價值導向,強化經典意識。
  • 多份提案呼籲: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民主黨派中央、政協委員帶來多份提案,呼籲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民革中央:開展學齡前愛國主義教育大中小學的愛國主義教育已有比較完善的體系,此次民革中央將目光投向了學齡前兒童。
  • 親近傳統文化 激發愛國熱情「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為創文助力
    9月17日,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文化蘭州·全民共享-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走進西固區西固城第一小學。 活動中,歌舞、相聲、武術等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節目讓全體師生們大飽眼福。西固城第一小學六年級一班學生喬靖淇告訴記者:「今天在學校就能看到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傳統節目,欣賞節目的過程中讓我了解到了我國傳統的戲曲、歌舞、武術還有相聲等藝術形式,學到了許多知識。我希望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多多進入我們的校園,讓學校的每一位同學都能感受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 基於活動課程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
    何為優秀,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見解。張繼功(1998)等人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指「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對提高人民的思維能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一切有重大價值的優秀精神成果的總和。」[4]李宗桂(2013)認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就是中華民族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有著積極的歷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價值的思想文化[5]。
  • ...立德樹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公寓暨大學生宿舍體育文化節開幕
    12月24日下午,蘭州交通大學「文明修身、立德樹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公寓暨大學生宿舍體育文化節開幕。本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公寓暨大學生宿舍體育文化節是一次集傳統文化教育、才藝展示、體育運動於一體的綜合性體育文化交流活動,既是體育文化教育成果的展示,更是蘭州交通大學全校師生精神面貌的體現。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