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孩子們的心靈

2020-12-27 中國文明網

  9月19日,瀋陽市和平區望湖路小學融合課程的課堂上十分熱鬧。

  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當天融合課程的主題是:明月寄相思。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創作著只屬於他們自己的中秋詩句,同時用無紡布、剪刀、膠水、紐扣等,製作出一幅幅美麗的中秋畫卷……

  連日來,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秋節來臨為契機,瀋陽市的中小學校紛紛以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活動讓學生們走進中秋、感受中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

  為增強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了解中秋文化,望湖路小學還舉行了「吟誦經典,情暖中秋」主題升旗儀式。《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鄉愁》……一篇篇經典作品,在孩子們的吟誦中,濃濃的家國情懷逐漸融入血脈。

  在瀋陽市瀋河區文化路第二小學,老師每年中秋都會發給每個學生一塊月餅,讓孩子們把月餅帶回家中,並親手切開,分享給自己的親人。「通過這種形式,讓孩子們體驗傳統習俗,也在節日的儀式感中培養孩子們的孝心。」副校長張輝介紹,學校每年都會結合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舉辦分享會、千人誦讀等活動,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孩子們的心靈。此外,學校還以「新孝道、心幸福」的理念,打造德孝文化,通過經典誦讀、去敬老院參與愛心活動、親子手工坊等形式傳承傳統文化。

  走進瀋陽市第43中學,只見一樓正廳的顯示屏正循環播放著與中秋有關的詩詞、傳統習俗、節日由來等內容。這幾天,第43中學的詩歌愛好者們正在籌備「月朗中秋」原創詩歌徵集活動,大家以班級為單位推薦與中秋有關的優秀原創詩歌作品,由語文教師進行篩選。選出的優秀詩歌作品將做成展板,與全校同學分享。同時,學生們在中秋節拍攝的家庭團圓場景或圓月照片,也將做成展板展出。

  新時代,傳統節日也有了新內涵,傳統文化的傳播也有了新形式。在瀋陽鐵路實驗小學,學校以「錦繡中華」為主題,開展了系列創客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在以京劇為主題的創作中,學生們利用3D列印、3D繪畫製作列印傳統京劇立體臉譜、頭飾;利用機械切割、打磨,將設計好的圖案通過拼插變成京劇樂器……(記者 關豔玲)

相關焦點

  • 傳統文化教育 浸潤孩子心靈
    傳統文化教育 浸潤孩子心靈_圖片頻道_新華網 傳統文化教育 浸潤孩子心靈   近年來,河北省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教育部門大力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工程,在多所幼兒園和小學開設泥塑、剪紙等民間藝術體驗課,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河南平頂山市育新幼兒園:傳承傳統文化,浸潤美好童年
    中華民族是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泱泱大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為了進一步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幼兒美好心靈,2020年12月14日—12月17日,河南省平頂山市育新幼兒園開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主題教育活動。
  • 中華傳統文化潤心靈,英語聽力測試強基礎——昝村學校舉行傳統文化知識、英語聽力測試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英語聽力是英語學科聽說讀寫譯五種基本能力之一。
  • 濰坊高密市康成小學:厚植傳統文化 文化自信紮根兒童心靈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7日訊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堅實根基和突出優勢。近年,高密市康成小學圍繞向學生「講清楚」中華傳統文化,在兒童幼小的心靈上培植中華文化自信的種子,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系列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 浙江省餘姚市姚北實驗學校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踐行立德樹人
    在浙江省餘姚市,有一所九年一貫制的「鄉村名校」——餘姚市姚北實驗學校,以「樂學力行,自強不息」為校訓,以「毓文養德」為辦學理念,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立德樹人教育目標。一是文化傳承,課堂先行。在郭振有老先生做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講中,他從最基本的《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講起,講到孔子、老子、墨子這些文化名宿,講到詩、書、禮、易、春秋這些文化典籍,講到仁、德、化、和這些中華文化的精髓,講到唐、宋、明、清在文化上的一脈相承。
  • 以優秀傳統文化滋潤心靈
    原標題:以優秀傳統文化滋潤心靈(大家手筆)   中華傳統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經歷了長達數千年不間斷的發展過程。中華傳統文化蘊藏著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能夠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獲得新生。今天,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展,中華傳統文化面臨新的挑戰。
  • 八一學校開啟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新華教育北京12月15日電 今日,「讀聖賢之書 做厚德之人」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活動啟動暨首場研討會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舉行。本次活動由海澱區教育委員會和中華書局主辦,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所、海澱敬德書院、北京市八一學校聯合承辦。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體系」。
  • 天津分會場:文化浸潤的力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
    他完全被中華文化所折服,對中華禮、義、孝、敬有了更多理解。我深深感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是非常必要的。」11月27日,在全國政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天津分會場,天津市河西區湘江道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劉曉琳說,孩子在學校每周學習古詩文、背誦詩詞、學唱京劇選段,學習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正能量,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從推動中華民族現代化進程的長遠戰略高度,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嶄新的時代內涵。在現代社會,人類主要面臨著五大衝突,即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心靈以及不同文明之間的衝突。這五大衝突也造成了人類生態、社會、道德、精神和價值的五大危機。解決這些衝突、危機與人生面臨的困難、困惑,很難從西方文化中找到答案。因為西方文化的價值追求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關注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群體、人與人、人與自我心靈世界的和諧關係,和諧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最高準則。
  •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學生內心
    中共中央、國務院剛剛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基本內容的第12條,專門闡述了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層次要求,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走進廣大學生心靈加了一把火。 應該欣喜地看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今學生中呈現出日漸流行的趨勢。
  • 基於活動課程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類型中的一部分,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然是其教育根基。為了更好地引導職校學生全面準確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思維習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文化自信,需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研究,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實施路徑。
  • 弘揚傳統茶文化 浸潤未成年人心田
    紅網時刻長沙1月15日訊(通訊員 高慧)寒假到來,為豐富孩子的寒假生活,充分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2020年1月13日上午, 長沙市芙蓉區馬坡嶺街道安子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弘揚傳統茶文化 浸潤未成年人心田」志願服務活動,吸引近40組親子家庭參與。
  • 西安高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良好家訓家風
    西安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宣講活動全國道德模範陳若星為孩子們講述家風故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為了教育和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起大家對傳統中華文化的熱情,增強文化自信,同時引導未成年人傳承良好家風家訓,進一步提高對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認知,由西安市委文明辦主辦,高新區文明辦、樊登書店聯合承辦的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形成良好行業道德風尚
    而當把以外求為主導轉變為以內求為主導,主要從心靈的放下和淨化中去尋求人生的幸福指數,會感到心靈容量的擴展和自身精神的提升和愉悅,從而對身體的健康發生積極的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其主幹儒釋道,都強調人的心靈提升和淨化對人生的功用。所以,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這種精髓和最突出點,啟迪了李雙蓮的身體康復,啟迪了崔健平以學習和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塑541人精神動力的行動和舉措。
  •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四川探索
    為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四川加強中華文化傳承的總體設計、統籌謀劃、創新實踐;堅守文化根脈,著力挖掘和闡釋傳統文化寶貴的思想資源,滋養當代生活,弘揚文化傳統。1.高起點謀劃,高質量推進,加強傳統文化研究闡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是一項系統工程。
  • 在幼兒日常活動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在幼兒的日常活動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這種教育方法能夠滿足幼兒人格塑造、正確價值觀塑造的需求,教學理念也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幼兒階段,其身心發展正處在一個從懵懂到清晰、從好奇到認同的啟蒙階段,是身體發育、性格培養、人格建立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幼兒對日常活動中包含的文化元素有著天然的理解和接納能力。
  •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藝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
    問:為什麼要開展「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有什麼意義?  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四個維度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廣泛的民族共識,深厚的群眾基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我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途徑。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也衍生出了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資源,這些優秀而寶貴的文化資源始終滋潤著華夏兒女,為華夏兒女提供了強大的精神養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之一,在於它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社會風氣至關重要。
  • 人民日報評《中國詩詞大會》熱播:像清流浸潤心靈
    本季冠軍武亦姝  傳統詩詞穿越時代而仍有浸潤心靈、啟迪人心的力量,需要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更好對接  中國詩詞是我們獨有的文化瑰寶,是沉澱在每一位中華兒女血脈裡的文化基因丁酉新春,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成為一場現象級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潤心靈。  中國詩詞,是中國人的精神禮讚。
  • 舒恩文苑,用書香浸潤孩子們的詩和遠方
    舒恩文苑,用書香浸潤孩子們的詩和遠方 2020-05-24 0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